喝同样的酒,有些人千杯不醉,有些人一杯就倒,有些人一喝酒脸红,还有些人滴酒不沾,这其实是我们的基因所注定的结果。 当我们喝酒之后,摄入体内的酒精有三种渠道被代谢。第一是呼吸、出汗等酒精挥发,第二是随尿液排出,第三也是最主要的途径,经过肝脏代谢 。我们就来说说这条最主要的代谢渠道。 在我们大多数人体内有两种酶(其实酵素也是酶)是专门代谢酒精的,一个叫乙醇脱氢酶、一个叫乙醛脱氢酶 。它们的种类、数量、活性都是爹娘给的,没办法靠后天改变,所以酒量也不是能够练出来的。 如果体内有酒精(乙醇 )进入,乙醇脱氢酶会冲在前面,先把它分解成乙醛 。如果乙醇脱氢酶的缺乏或活性不强,再或者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B6,酒精就会转化为乙醚 (我们常听说用这种东西把人迷晕作案的报道),这是一种麻醉剂,所以人很快就会醉了。 紧接着乙醛脱氢酶就要登场啦,它的主力军乙醛脱氢酶2会把乙醛氧化为乙酸 (也叫醋酸),这就安全多了,毕竟醋天天吃嘛,最后它们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不过对于那些体内乙醛脱氢酶缺乏或者活性不强的人来说,可就不那么幸运了。虽然酒精被分解了,但分解来的产物乙醛可不是好东西 。它能够扩张毛细血管,使心跳加速,让人的脸和身体皮肤泛红,俗称"上脸 "。同时,乙醛在体内蓄积对于肝脏的损伤 也不小,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等都与它脱不了干系。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两种酶都有,但也并不是特别强大,少量喝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大量喝酒甚至酗酒就很危险了。而那些特殊的人,比如: 千杯不倒 的就属于两种酶都有,且活性很强; 一杯倒 的就属于乙醇脱氢酶不足或者活性不强; 喝酒上脸 的属于乙醛脱氢酶不足或者活性不强; 滴酒不沾 的基本都是酒精过敏的。 我是生活教练田雪 ,正在推广"好好吃饭 "的理念,用最简单的211饮食法 轻松搞定营养三餐。 如果这篇回答对你有价值,欢迎与我互动,点赞、评论和转发多多益善哦,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与我一起好好吃饭。 如果一个人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她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 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 为什么有些人喝不醉,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醉了呢? 首先,一个人的酒量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百分之七十都是天生的。这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体内以后,主要通过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的氧化作用转变成乙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的活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这2种酶的活性大,酒量就大,反之则酒量小。 后天锻炼确实能提到一点酒量,但是只能起到20-30%的作用,天生酒量小的人怎么练也没法练到天生海量人的水平! 所以酒量大,喝不醉的人,身体本身的解酒酶活性就高,能快速的分解酒精。而酒量小的人,自身的解酒酶活性低,或者某一种活性低,就不能很好的分解酒精,所以喝不了多少酒醉了。当然还有一些人,酒精过敏,一点都不能喝。 喝酒这个事根据自身的情况,能喝就多喝点,不能喝就少喝,甚至不喝。后天练习能提高一点点,只是增加了酒精的耐受能力,并没有提高酒精分解酶的活性。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增加酒量练习喝酒,或者强行喝酒。这样对身体伤害较大。 我曾经的一个领导,部门经理,女性,酒精过敏。某次获得了升职的机会,跟CFO一起吃饭,她的领导,CFO不知道她酒精过敏,举杯祝贺她升职,她不好拒绝,也没有说明,估计是以为啤酒喝了没事,100ml的杯子,喝了一杯。过了十分钟左右,脸通红,手发抖,人都站不直了。我跟另外一个同事,把她搀扶起来送到医院,然后打点滴,医生还斥责不能喝就不要喝,酒精过敏会出人命的。从此以后,再没人让她喝酒了。 我也是经历过之后才知道有多严重,从此再也不劝人喝酒! 爱喝酒是许多人都有的习惯,婚宴、过节、娱乐场所甚至是普通的一日三餐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酒。确实,喝酒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习惯。酒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诸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等等等。 虽然说有许多人喜欢喝酒,但不同的人能接受的量也是不同的,既有"一杯倒"的,也有"千杯不醉"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有的人喝一两酒醉,有的人喝几斤都不会醉?1、和酒量有关 首先每个人的酒量不同,自然能接受的酒的多少也就不同。如果是那些常年喝酒的人,因为身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酒量,所以再怎么喝也不会醉。可如果是那些极少喝酒或者从不喝酒的人,那么对酒的"抵抗力"也就很低,很容易就会醉。 不仅如此,每个人能喝的酒的种类也是不同的。啤酒喝三四瓶都不醉,白酒却喝不到二两就醉了,这样的人也是有的。当然,也可能存在既能喝啤酒,也能喝白酒,更能喝葡萄酒的人。2、和体质不同有关 除了酒量,醉酒程度还和体质有关,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壮,平时营养也均衡锻炼也足够,那么抵抗力也就会相对更好,在面对酒精的侵袭时也比较能应付,不至于太快醉酒。 但如果是身体比较虚,缺少锻炼营养也不是很好的话,那么抵抗力也会相对低下,对于酒精的抵抗力也就不是很足,所以很容易就会醉酒。再加上平时少喝酒或不喝酒的话,那别说一两,烈的酒估计一口酒头晕目眩了。 3、和基因有关 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和父母之间、和兄弟姐妹之间甚至是双胞胎之间,也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基因也可以决定我们对酒精的抵抗能力的不同。据实验调查发现,同是平时滴酒不沾,且体质状况相差无几的人,他们的酒量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基因的力量,就好像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东西有天赋一样,有的人是学习、有的人是音乐、有的人是画画,那么也有的人是关于喝酒。这个听起来虽然比较惊奇,但是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酒量可以培养吗?有哪些方法?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喝酒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让我们的身体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即有酒精的环境。所以像学习许多事物一样,酒量也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有哪些方法呢? 1、经常喝酒但不喝多 "熟能生巧"这个词在喝酒方面同样适用。想要有一定的酒量,肯定少不了经常喝酒,给自己的身体充分适应有酒精的环境。可以经常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喝一些酒,久而久之,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酒量有所提高了。 2、喝酒也要"由简到难"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酒的酒精含量都是一样的,如果是不经常喝酒或者从不喝酒的人,在刚开始培养酒量时最好从低浓度的酒到高浓度的,这样慢慢适应会比较好。而且喝酒不能只尝试一个种类,可以多个种类接触,正常来讲啤酒是几类酒里比较容易喝的,所以建议可以从啤酒开始尝试。 3、锻炼身体保证强健体魄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怎么经受得住酒精的摧残?所以锻炼身体也是在间接的帮助我们提高酒量。假如一个人身体比较虚弱,那么自然而然地对于酒精的抵抗力也就不会有多好,很容易就一杯倒了。所以建议平时多多锻炼身体,而且锻炼身体也是好处多多的,不止培养酒量这一项。 4、偶尔突破酒量的"极限" 我们都知道酒喝多了伤身,那么这个"多"到底是怎么判定的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超出你本身的酒量,即算多了。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酒量大概在什么范围,才能更好地避开喝醉这件事。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多喝一点酒,感受一下自己的极限在哪。 当然了,酒喝多了会伤身,培养酒量不是在鼓励大家多喝酒。只是对于现在许多场合都会有喝酒的情况,少喝些也是对身体有益的,那么看完以上内容,你们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喝一两酒就醉,有的人却喝几斤都不醉了吗?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觉得我讲的有用,请转发给更多的同胞,让更多的同胞受益,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