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快乐,是春晚给的,春晚的看点,是每一位演员给的。 动如脱兔的邓超,变烧鸡的岳云鹏,吃烧鸡的张若昀都贡献了不少的笑点。 当然,除了笑点外,还有不少的紧张感。 由于春晚是大型直播晚会,每一位演员虽然参加过多次的大联排,但当真正登上台表演时又是一种新的体验。 有人能超常发挥,有人则紧张失误,连同观众都跟着一起紧张。 当徐志胜、赵晓卉、何广智、邱瑞一同表演脱口秀时,首次登上春晚的他们肉眼可见的紧张。 不光他们紧张,在屏幕前的李诞、王勉都一起跟着紧张,在邱瑞紧张到吃螺丝时,他们虽哈哈大笑,但紧张气氛依旧能感受得到。 还有马凡舒说"抽取"时磕巴像嗓子里卡了痰,尼格买提差点抢拍,导播切错了谭维维的特写镜头…… 看着台上的他们,不由自主跟着紧张,最令人紧张的还是沈腾与王宝强两个人,但好在沈腾自救了,王宝强有王宁托底。 在表演《坑》时,马丽一上台就出现了意外,原本穿的高跟鞋一个有跟,一个没有跟,结果刚走两步另一双鞋子的跟也掉了。 意外掉了,也没法用更好的台词去补救,马丽只好弯下腰把掉下的高跟捡起来揣在口袋里。 由于表演时长有限,马丽捡完之后明显走路都加速了,为了弥补捡鞋跟耽误的时间。 这里就很像当年范伟与赵本山、高秀敏表演的《卖拐》一样,由于排练时现场没有观众,也就没有预留给观众笑的时间,所以每一次的排练都严丝合缝卡着时间点。 当真正到台上后,笑点过于密集,观众的笑声一次次拖延了时间,为了解决超时问题,原本需要范伟骑着自行车在舞台上转一圈的安排,临时就被他改成了骑半圈。 这样才为后面的节目节省下来时间,才没有让晚会超时。 在没有失误的情况下,小品表演就很容易超时,所以马丽加快了速度,但下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表演时,沈腾的耳麦掉了,虽然镜头没有捕捉到沈腾对掉下的耳麦的关注与处理,但从他小心翼翼的动作,以及一直站在沙发后面,也能看得出他已感受到耳麦的问题。 可即便是这样,也没有打断他的表演,全程淡定自若没有受到影响。 对比吴磊在春晚舞台上掉耳麦,急得额头暴汗,沈腾的处理还是相对成熟的。 此外,沈腾还化解了一个小小失误。 在表演过程中,沈腾拍了马丽的后背,然后羽绒服里的羽绒飞出来。 但明显,沈腾拍第一下的时候出来的羽绒很少,达不到效果。 接着,他不动声色再次拍打,直接让大把的羽绒飞出来,才让那句"开屏了"没有掉在地上,也没有打乱了后面的表演节奏。 从掉鞋跟,到掉耳麦,再到拍打羽绒,沈腾与马丽化解小意外的能力,足以看出他们的舞台经验有多丰富,同时也能看出他们的临场反应能力有多强,让人佩服。 其实,这已不是他们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出现失误并化解失误了。 在第一次上春晚表演小品《今天的幸福》时,沈腾从裤兜里掏钱但没掏干净,一张百元大钞被挂在外面,他丝毫不慌找准机会把钱甩了出去。 第二次上春晚时,记不住词的沈腾临时将"是我,问心无愧的郝建"改成了"多么蹊跷的留门",没想到效果更好。 在表演《扶不扶》时,沈腾由于表演的太过投入而再次忘词,在马丽重复说台词与加重语调的提醒后,他才想起来接词。 大错误没有,小失误不断,但奇怪的是每一次小失误都能被化解为经典,并且让观众看不出来,甚至以为提前设计好的包袱,这就是能力的体现。 同样因救场而让人佩服的还有从开心麻花走出来的演员王宁。 王宁与杨紫、王宝强一起表演小品《马上到》,表演过程中,王宝强由于过于紧张出现四次嘴瓢,好在王宁及时救场才没有让场面陷入尴尬。 第一次嘴瓢是王宝强把"车压坏了快递"说成了"快递压坏了车"。 接着又把"去跟客户说,你的快递坏了"说成了"去跟快递说,你客户坏了"。 人在极度紧张时,语速会不自觉地加快,王宝强当晚不仅语速快,还把台词说反了,就连咬字都变得非常不清晰。 他的紧张肉眼可见,但嘴瓢无所谓,就怕逻辑出错了。 快递怎么能压坏了车?怎么能跟快递说客户坏了?显然逻辑是不对的,也没法往下演。 此时,王宁不急不慢临时加梗:你那舌头是租来的啊? 既合理化了王宝强的嘴瓢,又精准吐槽,还逗乐了观众,一举三得。 谁料,王宝强又来了第二次嘴瓢。 第一次嘴瓢后,本就紧张的王宝强更加紧张了,不仅说话结巴,还把"这扯犊子的话,这客户能听得懂吗"说成了"这扯犊子的话,这纸壳子能听得懂吗"。 再一次逻辑出现错误,很明显王宝强的节奏与台词都被打乱了。 还没等王宁反应过来,王宝强第三次嘴瓢立刻就伺候上了。 本来想说"你的车没有溜车,你让我怎么去跟他解释",结果说成了"你那车他们没溜车,你让我去怎么去跟他解释"。 台词不顺、没有逻辑、语速过快、咬字不清,王宝强的尴尬已溢出屏幕。 好在王宁舞台经验丰富,再一次出现神级救场:啊呦我的天,你这口条子真是,还不如我帮你去解释呢! 若不是王宝强的紧张肉眼可见,逻辑也不顺,还真看不出这是救场,反而像是提前设计好的桥段,可见王宁的临场反应能力有多强。 包括王宝强的第四次嘴瓢,王宁也给成功救下了。 快结束时,王宝强把"快递小哥"说成了"外卖小哥",明显与扮演的身份不同错误较为明显。 此时,王宁再蹦金句:挺好的人,为什么要长一张嘴呢? 王宝强四次嘴瓢,王宁三次救场把失误变成包袱,不仅增加了笑点,还成功将王宝强的嘴瓢合理化。 不得不说,与王宝强合作不仅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还好这两样王宁都不缺。 从这场失误与救场中能看到沈腾、马丽、王宁的实力,王宁也用过硬的实力成功扳回一局。 作为曾经开心麻花力捧的一哥,资源好过沈腾,名气大过马丽,实力超过一众喜剧演员,却在巅峰时期选择离开开心麻花,让人疑惑。 有人说,王宁需要给沈腾让座。 有人说,王宁不满在《夏洛特烦恼》中的角色被尹正代替。 也有人说,王宁想出去单干。 面对这些猜测,王宁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在一档采访中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显然面露难色不愿回答,最后以模棱两可的回答应对了过去。 其实无论是不满开心麻花也好,想单干也罢,这都是王宁自己的选择。 只是,他的选择让自己陷入到了争议中,这么多年一直被唱衰,一直被拿来与开心麻花的演员们作对比。 但从春晚表现来看,王宁离不离开开心麻花光芒依旧是挡不住的,所谓的一哥之争也输得不是实力而是运气。 从默默无闻,到被开心麻花力捧,再到离开老东家,王宁的实力一直都在,但没有像沈腾那样一炮而红,他总是缺少一个能爆红的机会,这也是娱乐圈大部分演员的现状。 有实力却不红,但只要给了机会就会光芒四射,做艺人实力固然重要,运气也不可缺少,奈何王宁少了些运气。#趣谈春晚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