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手术后,为什么有些人最容易复发,复发就是走入了末路吗
大肠癌目前是我们国家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它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有望治愈它的方法。然而,一些病人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复发时间长短也可能不一样!那么,哪些因素与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
肠癌复发转移有关的因素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
手术相关因素。术前没有完善必要的检查,导致遗漏转移灶,或者当前的影像检查的敏感度所限,没能诊断出其实已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术前评估不准确,手术范围不足导致手术切除不切底;手术操作不规范,导致未达到根治性切除(R0切除)、或术中肿瘤细胞脱落种植等;手术虽然按照常规操作,但肿瘤局部进展,未进行扩大或联合脏器切除、或遗漏了已经存在转移的器官如卵巢等。
非手术相关因素。肿瘤治疗往往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手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对于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病灶、进入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一般要靠化疗/放疗/靶向药物等进一步治疗;甚至有些早中期的患者,由于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医生也会建议后续的治疗。所以,对于未遵医嘱进行术后放化疗的患者,存在较高的复发转移的风险。
当然即使进行了规范性的围手术期的辅助放化疗,也可能由于放化疗敏感性差而复发。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风险较结肠癌要高一些。复发形式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可归为远处转移。直肠癌局部复发灶在吻合口、系膜、直肠旁组织、或会阴部为中心型复发,病灶向前可能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病灶向后可能累及骶骨、或骶前筋膜,直肠两侧有盆腔软组织、输尿管等。
结肠癌局部复发多在吻合口、系膜、腹壁等部位。肝脏、肺脏、腹膜是大肠癌最容易远处转移的三大部位,比如肠癌肝转移率大概有50%左右,肺转移率有20%—30%,往往与肝转移伴随,还有10%—15%的病人可能发生腹膜转移。
直肠癌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因此术后局部复发的情况明显高于结肠癌。术后肝、腹膜转移的情况结肠癌要多一些,而直肠癌肺转移要高于结肠癌2倍。
大肠癌一旦出现了复发转移,首先要进行精准的影像学评估,判断转移是局限性的寡转移,还是广泛性的全身多处复发转移。一般大肠癌在影像学发现复发转移灶之前,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等肿瘤标记物可能会提前升高。如果我们在复查过程中发现了肿瘤标记物呈提前升高的趋势,我们就要做胸部、腹部、盆腔全身的CT以及肠镜检查以明确有无转移灶出现。
大肠癌属于中医"积聚""脏毒""锁肠痔"等范畴。发病原因多由饮食不节、忧思抑郁、久泻久痢、劳倦体虚、感受外邪、湿热蕴结等因素引起,导致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大肠,热伤肠络,毒邪成痈而发为大肠癌。脾气亏虚、肾阳亏损是其发病之根本,由虚而致实。病理为脾胃虚弱,湿热瘀毒互结,使大肠络脉瘀阻,久而成积。
针对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分为以下类型:
1、湿热型。症见腹中阵痛,大便带血,或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胸闷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肠泄热,祛湿止痢。方用槐角地黄汤或清肠饮加减。常用苦参、生薏苡仁、槐花、地榆、败酱草、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茵陈、川厚朴、川黄连等药物。
2、瘀毒型。症见烦热口渴,腹痛剧烈,痛有定处,泻下脓血,色紫暗量多,或可触及肿物,大便滞下等。舌苔黄,舌质晦暗或有瘀点,脉涩滞或弦数。治宜清肠解毒,化瘀消瘤。方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苦参、槐花、地榆、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大蓟、赤芍、莪术等药物。
3、脾肾亏虚型。症见面色苍白,少气乏力,畏寒怕冷,腹痛下坠,下腹肿物渐增,大便频数,便下脓血腥臭。口淡乏味,纳呆短气,腰膝酸软,形神俱疲。舌淡苔白,或见舌质晦暗,脉沉细。治宜健脾益气,补血固肾。方用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党参、茯苓、黄芪、薏苡仁、砂仁、白术、何首乌、白芍等药物。
在大肠癌的病理分型上,湿热型多为早期患者,癌瘤未见明显转移;瘀毒型多见于中、晚期患者;脾肾亏虚型皆为晚期患者,多有肿瘤腹腔转移,或见于肠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因此,对于大肠癌的辨证治疗,早期应以解毒化湿,清肠导滞为主;晚期以健脾固肾,补气益血为主。
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肠癌转移呢?通过一个病例来分享一下。患者,女,54岁,确诊为结肠癌,手术前进行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结肠隆起型腺癌,中低分化,侵及全层,术后行化疗6周期。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后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较之前增大,又进行化疗。
化疗后患者出现腹泻,夹有黏液,里急后重,食纳欠佳,形寒怕冷,肛门坠胀,肛周潮湿红肿疼痛,舌淡苔白薄腻,脉细。寻求中医药治疗,辨证为脾胃虚弱,肠道湿热瘀滞。以健脾温运,清化导滞,补泻兼施方法治疗。处方:党参、炒白术、山药、制附子、干姜、黄连、乌梅、木香等。患者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已减为每日1 〜 2 次,无里急后重,食纳改善,肛门坠胀疼痛好转。治疗以原方加减,后大便基本正常,食纳可。目前随访至今,病情稳定,各项指标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