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拜登,谁才是真余则成
懂王是特朗普,对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比专家更懂;睡王是拜登,说着话、听着响都能睡着。两人几乎没有共同点,只有两点是共同的:
1、都是美国总统,
2、都反华。
美国总统就没有友华的 ,但特朗普反华反出了新高度,拜登则使得中国人明白了美国反华不是一人一时的事情。杨洁篪在安克雷奇怒斥布林肯时,说出了中国人的心声:"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
很多年来,不少中国人对美国心存幻想:经济、科技、文化发达,法制严正,官吏廉洁 ,肯定有厚黑之事,但至少面子上还是是过得去的。美国对中国搞鬼,但基本上还是暗戳戳的。美国,美国,美好的国家,连字面名称都那么美好。
当然,美国与美好无关,特朗普的厚颜无耻也令人叹为观止。 好处是不那么虚伪,把反华表面化了,暗戳戳变成明目张胆 。斯文扫地了也好,破除幻想了。
中国的崛起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改革是对内的,开放是对外的。对外开放和合作的前提就是友好竞争,互补互益。在西方强势、中国弱势的时候,西方不在乎让点利,把中国挂上钩的好处更大,只要西方永远拿大头、中国拿小头就行。
西方也积极向中国灌输规则概念,一方面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行为符合西方的理念,可以预测,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纳入西方对世界的治理体系。
规则概念有几点重要原则:
1、 公平公益,规则是为大家好,不是为了任何国家的私利
2、 透明,谁都知道规则的内容和对规则执行的监督机制
3、 一致,规则对谁都一样,没有"另册"
4、 持久,不是说永远一成不变,而是改规则也有严格的规则,不能随意,不能单方面
特朗普使得中国人认识到: 原则只有在地主家有余粮的时候才管用,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时候,利益压倒一切。
特朗普也证实了一点: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主,家里也确实没有余粮了。现在还饿不着, 但指望地主开仓普济,还是别指望了。
地主连最起码的吃相都不会顾忌,连资本主义得以发家的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都可以直接碾压。当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的时候,中国人终于明白了: 规则靠不住,生存和发展最终还得靠自己。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是为了证明美国能迫使中国接受美国对世界贸易秩序的统治," 君叫臣死,臣岂敢不死 "。中国的抵抗则证明了"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
特朗普的科技战则证明了路径依赖的危险,尤其是路径经由潜在的对手。经历过60年代帝修反的封锁,中国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在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在几十年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在对国际领先技术的认可下,确实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华为中了暗算,中芯也中了暗算,还有很多。但这吃亏给中国在挣扎着浮出水面的ICT基础工业意外地加了一大把浮力。中国制造2025就规定在2025年要达到70%以上的芯片自给率,但重点大多还是在大买进口技术、形成中国产能。美国禁运震醒了中国,靠进口技术积累产能只能加深路径依赖。根扎在外国的树,即使长大了,也要长歪,风暴一来,就要吹倒。
有意思的是, 特朗普迫使中国补上了经济和科技的最后一块短板。
在世界贸易体系里,能源和物资在传统上两分天下。中国在新能源方面领先世界,有望了不久的将来做到一定程度的能源自由,包括来自陆路的可靠能源供应。在物资方面,有原材料和制成品两大部分,在原材料方面,中国一直在来源多样化;在制成品方面,中国在开拓一带一路,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进入数字时代后,信息与能源和物资三分天下了。信息有硬件、软件、应用,但整个生态都扎根于美国,即使现在很多枝干叶蔓都已经远离美国。在华为、中芯之后,中国被迫从借鸡生蛋发展战略改为养鸡生蛋,如何把鸡养大,如何把蛋生得多多的、大大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中国有望在10年内达到一定程度的芯片自由,软件自由和应用自由也在路上。
得到信息自由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就插上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翅膀,要一骑绝尘了。英国靠蒸汽机和织布机开启工业革命时代,德国内燃机和化工、美国电气化和铁路奠定了20世纪前半叶的世界经济秩序,电子和计算机把美国推上霸权王座,中国要靠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引领世界了。
有意思的是, 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西方反而有路径依赖的问题 。西方的发达建立在工业革命以来深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上,但这基础是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以前的时代形成的,长期以来大体管用,也就缺乏改变的动力。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新东西更管用,但老东西不是不管用,因此更难推倒重来。"数字洞穴人"vs"数字移民"vs"数字原生族"是很热门的话题。西方发达国家处在"数字移民"阶段,不太发达的国家还在"数字洞穴人"阶段,但中国没有历史包袱,反而可能一步跨入"数字原生族",手机、电商、电子支付在中国的发达就是例子,而特朗普帮中国把数字生态的基础打实了,这是余则成才干的事。
拜登则把世界地缘政治版图重画,把俄罗斯推入中国的怀抱 。
不管俄罗斯如何衰落,这依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人口依然众多、教育和科技依然发达的国家。冷战后,俄罗斯迷失了方向,普京最大的贡献不是重建帝国,而是维持了长期稳定。不光中国人懂得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俄罗斯人也懂得。
但除了稳定,迷失的俄罗斯在政治上有点随波逐流。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就是向东走、向西看,现代俄罗斯在西方化和文化傲慢的驱使下继续了这一思想传统,普京都受到影响, 在能源、铁路等问题上拒绝向中国靠拢,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变后才转向 。但普京转过来了,俄罗斯在总体上还是不情不愿。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美欧迅速实行了严厉制裁,除了断交和宣战外,基本上能用的手段全用上了,包括"规则"规定的财产保护、金融中立和自由贸易。中国对这些制裁并不完全意外,特朗普在前面已经嘟囔过要对实行相似的制裁,作为贸易战不成功后的加压手段,但美欧的制裁把俄罗斯不仅在战术上把俄罗斯推向中国,在战略上也切断了俄罗斯回到向西看的退路。
一直说中国地大物博,但事实是,中国地不够大,物不够博,陆地上被喜马拉雅山和西伯利亚冰原包围,海上面临美国封锁的危险。拜登一手操办的制裁决定性地把中俄压缩到背靠背,并捎带上中亚,使得麦金德的世界岛成为现实。这不仅是连绵成一片的广袤土地,还有众多的人口。把世界最丰富的土地与自然资源和世界最强大的人口与制造力资源结合到一起,拜登为美欧制造了一个不可能击败的对手。
美欧的制裁连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普希金都没有放过,在思想上彻底刺伤俄罗斯,也迫使俄罗斯睁眼看中国。
多年来,中国尽管高速发展,俄罗斯精英还是选择性无视,对中国的真实发展视而不见,对中国道路对俄罗斯的借鉴作用视而不见,对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视而不见。现在向西看的路断了,连到爱沙尼亚、芬兰、捷克、土耳其度假都不行了。从沙俄时代开始,爱沙尼亚和芬兰就是圣彼得堡人度假的首选地,卡罗维发利和帕姆卡来的温泉更是俄罗斯人的最爱,现在只能路远迢迢到大连、北戴河甚至海南了,到泰国可能都需要从中国中转。
只要双脚在北上广深或者任何一个中国城市沾地,不难形成对比。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宏伟大街和建筑依旧,但作为生活和发展的立身之地,中国已经拉开太大的距离了。
70年前,中国人心悦诚服地称苏联为老大哥。如今,中国不说,俄罗斯也不说 ,但中国才是真老大哥。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不可能想到有这一天,但拜登做到了。
余则成是《潜伏》里的地下党。表面上是国民党的反共干将,暗地里是共产党的杰出战士。特朗普和拜登是余则成吗?特朗普帮中国补上内功的缺门,拜登帮中国补上地缘政治上缺乏纵深的缺门,都做到了中国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或者缺乏动力做到的事。谁才是真余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