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越南可以说是仁至义尽,想当初他们被美军欺负,是我国解放军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们作战并成功击退了敌人,可反过头来他们却打起了抢夺中国领土的主意。 至此,中国只得与越军展开一场较量,这便是著名的谅山之战。 其实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故事远不止于此,曾经咱们将白龙尾岛借给他们,可结果呢? 他们竟占为己有,你说这件事气不气人?这座岛屿咱们还能要回来吗?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中方与越南之间的联系只增不减。 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中方20多年的援助。 在咱们的帮助下,他国的综合实力有所提升,最终在1975年成功实现南北越统一。 他们要打仗,咱们就提供武器,他们吃不饱肚子,咱们便会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支援。 虽说不求他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起码不能恩将仇报,做出那么多不地道的事情吧! 那时他们正在全力备战,为的就是一举击败法国和美国殖民者。 中方为了帮助邻居共度难关,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允许他们在中国境内训练官兵,被中方批准的地盘就是刚才所说的白龙尾岛。 这座岛屿原名叫做浮水洲岛,在1887年之前,关于这座岛屿的主权一直都掌握在中方的手中。 清朝晚期的时候,中方害怕法国侵略者总是觊觎我国的领土,想出了一个法子,将白龙尾岛划给越南。 二战时越军被日本入侵,这个岛屿只得暂时由日本人保管,1945年日军战败于中国,他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白龙尾岛又来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中国对这些失而复得的领域进行了二次划分,最后将这座岛屿划分到海南省管辖。当时广东和海南的渔民与这座岛屿相距不远,因捕鱼方便,他们有意拖家带口到岛屿上定居。 最终愿望还是落空了,因为这个岛屿的归属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1955年,美国入侵越南,越南没有地方训练备战,想到之前中方的承诺,他们大胆开口,将白龙尾岛借走了。 越南的请求语气还算诚恳,并向中方承诺一旦战争结束,必将第一时间将这座岛屿归还。 考虑到中越之间的关系,后续的发展与合作,中方便将白龙尾岛借出去了,就这样,这座岛屿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越南手上。 有了这座岛屿的使用权之后,越军便开始大展身手,不停地在这座岛屿上安装雷达。 雷达可以干扰信号,每当美军驾驶飞机来到岛屿周围的时候,都会感到无比困惑,他们不知道这里暂时是越南人的地盘,他们知道这个地盘是中国的,就算有雷达干扰,美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越南钻了空子,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让他们成功地跳板或者说转折点,当属中国所借给他们的白龙尾岛。 越军在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后来美军自动撤退,按理来说,下一步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岛屿还给中国,并且真挚的说一声:谢谢。 结果却恰恰相反,打了胜仗以后越军沾沾自喜,他们认为获胜的关键在于自身过硬的实力,所以他们丝毫没有感谢中国相助之恩的意图,反而还打起了白龙尾岛的主意,丝毫没有归还岛屿的意图。 每当提到白龙尾岛归属权的问题时,马白山将军跟大家一样,对于越军忘恩负义的做法十分气愤,但在他心中更多的情绪是自责! 毕竟当初是他亲自将白龙尾岛交到越军手中的。 当时他接到上级的指令,全权负责交接工作。 当时两国还举办了一个正规的交接仪式,点心、茶、水果应有尽有。当得知这座岛屿要暂时被越南接手的时候,岛上的中国人意见很大。 这意味着他们要更换国籍,没有人愿意离开祖国的怀抱,大众一一抒发自己的不满。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这件事情已经没有悔改的余地了。 为了安抚岛上的居民。我国还派出了文工团进行慰问,为了帮助越南,中国真的做得仁至义尽了。 越战结束之后,关于归还白龙尾岛的事情,越军只字不提,他们声称这座岛屿本就是越南的领土。 当马白山少将听到这句话之后,悔不当初,对于白龙尾岛以及岛上的中国人,他一直抱有深深的歉意。其实这件事情怪不得少将,如果提前知道越南如此不讲理,我们肯定不会选择拯救这样的白眼狼。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将这座岛屿要回来呢? 首先,祖国的领土缺一不可,我们不会拱手相让。 其次,白龙尾岛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对于海洋资源越来越看重,岛屿是一块风水宝地,在其周围遍布丰富的渔业资源,况且,这块儿岛屿周围还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像这样的一块大肥肉,谁能舍得赠与他人? 明清时期,越南只是从属并受制于中国的国家,那时,中国与他国之间还没有明确的划分领土的意识。 那时的白龙尾岛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它独立存在,并不依附于某个国家。 在这座岛屿周围经常会出现通商的船只,部分渔民知道这个地域的渔业资源丰富,通常会选择成群结伴来到这个地方捕鱼。 虽然越南一直占领着这座岛屿,但最先将小岛利用起来的非中国莫属了。 海南有一位商人,生意人最讲究风水,自从他发现寺庙后便制作了一口铁钟,并将其挂在了"海宝庙"之中。 出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保佑自身的安危,来往渔民会选择找一个停靠点暂时歇息,为了感谢神明的庇护,便修建了一座寺庙供奉神明,这便是"海宝庙"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人陆陆续续知道了这座岛屿的存在便前来参观,还因地制宜种植了西瓜,待西瓜成熟之后又运往大陆进行销售,这一套自给自足的模式成熟且完备,如若不是中国开发利用,白龙尾岛可能会被永久遗忘,所以在归属权的问题上,我们有充足的论据。 越南为什么敢跟我们争这块岛屿呢? 其一,这块岛屿的坐标位于越南领土之上,1887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规定:东经108度03分以西,是越南的领土,白龙尾岛恰巧在这其中。 但这个说法对于中方来说并不成立,毕竟条约依托的依据只是一根南北线。这根线虽然有具体范围,但是两国对于北仑河口的界限有些模糊,两国并没有划分北部湾的具体界限。 第二个理由是,越南曾经统治过这座岛屿,这个说法更是牵强。 当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的时候,法国确实在短时间内统治过白龙尾岛,但这怎么能算作是越南争夺岛屿的理由呢?只能说他们在偷换概念。 白龙尾岛原名叫做浮水洲岛,最早发现这座岛屿的人虽是中国,但因历史久远,古人也没有疆域意识,固对于这座岛屿的有关记载少之又少。 后来自国外的航海家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遇见过这座岛屿,他们给白龙尾岛起名德梅约岛。 越南与美国打仗的时候,越南国内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因观点不同,大家无法站在统一战线,只能短暂分制。 当时我国在地形上靠近北越,自然更支持他们。 支持归支持,但我们不能明目张胆地援助,毕竟南越的背后有美国的强大支持。 为了帮助北越,我们才将白龙尾岛赠予他们。 如果不是我们,他们怎么会有机会修建雷达迷惑美军呢? 战争开始之后,因距离较近,每当他们需要物资援助的时候,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直至战争胜利。 到头来,我国得到了什么呢? 我们"得到"了背叛、失去了白龙尾岛。当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并最终走向破裂的时候,曾经受我们恩惠的越南却翻脸不认人。 越南不感恩,没关系;挑衅我们,不理他们;公然抢夺白龙尾岛,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要开始反击了! 在对越战争中,越南输的心服口服,我国虽有伤亡但也算大获全胜,这个结局大快人心。 想对越南说一声:你们惹错人了! 虽然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白龙尾岛至今依然不属于我国,那么,我国为何不将这个岛屿要回呢? 这不是简单地想不想的问题,因年代久远,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十年前甚至更久之前,你的邻居向你借了十块钱,虽然这笔钱不多,但它是属于你的资产,我们必须讨要到账。 可这位邻居却反悔了,因年代久远,他不记得向你借过钱,就算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他也想装疯卖傻企图蒙混过关,若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说气不气? 把借钱的比喻套入白龙尾岛事件当中,相信大家都会气愤吧。 既然年代久远,那么我国在争夺岛屿的时候就应该谨慎做决定,否则结局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国疆域辽阔,除了白龙尾岛,还有很多南海主权的问题需要我们一一想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总之,这件事情急不得。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解决问题的时候并不会只专注于一种解决方案,而是会想出多种策略,以备不时之需。 国家想要发展必须要学会高瞻远瞩,恰巧,中国就是这样一个深思熟虑的国家。白龙尾岛到底能不能够要回来?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不会允许任何一丝领土流入别国,所以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白龙尾岛会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 如今,越方一口咬定白龙尾岛是自家岛屿,我们并没有承认这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长期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就不得不另辟蹊径,比如说跟越方共同开发此岛屿,这也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折中办法。 虽然岛上的面积不大,但风景却格外优美,岛屿周围常常会有往来的商船和渔船,四周建满了补给站,交通十分方便,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想错失这块儿领土,所以中方还是会尽全力争取白龙尾岛。 其实,白龙尾岛之所以会流入越南,与我国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离不开关系。 当时在位的越南领导人名叫胡志明,一开始他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毕竟他要借的可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座岛屿,他害怕中方会拒绝自己,也害怕因此导致两国之间产生隔阂。 当他试探性地提出这个请求的时候,中方大方说道:"咱们都是邻居,别这么客气嘛,借什么借?干脆把这座岛屿送给你算了!" 慷慨大放的中国,就这样将岛屿移交到了胡志明的手上,为此还特意举办了个交接仪式,这一点刚才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一开始确实是我们主动表明,就算越南直接拿去白龙尾岛也是可以的,但是胡志明也太不会办事了,主人热情好客是不假,难道客人就能一点礼貌都不讲? 再说了,这个岛屿已经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帮助越南成功干涉了美军所发出的信号,就算不想归还岛屿,最起码也应该象征性的向中方表达感谢,并且回馈最高的敬意吧? 中方与越南就白龙尾岛的事情已展开过多次讨论,我们不想采取强硬措施,若真的用武器说话,越方的胜算微乎其微。 况且,战争会带来动荡,如若真的打起来,那么在白龙尾岛周围生存的百姓将不得安生,考虑到这点,中方主要是想兵不血刃! 中方之所以不强行跟越南争这座岛屿,主要也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等到他们回味过来时便会明白:公然与中国作对,或许是最愚蠢的做法! 等他们想明白的那一天或许就是白龙尾岛重新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