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天,我国第一批歼-10女飞行员余旭 不幸牺牲。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余旭同志离世的消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她完成了自己翱翔于蓝天的诺言,成为了追逐梦想的"金孔雀"。余旭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曾经两次获得三等功,还担任了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中队长。 在余旭牺牲后,部队批准她为革命烈士。2016年11月20日,余旭烈士的骨灰被安放了在家乡崇州市的烈士陵园中。 她虽然只经历了短暂的一生,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直到今天,人们依旧怀念这位优秀的女飞行员。脱颖而出,考入军校 1986年,余旭出生在四川省崇州市。 在崇州市里,有一条很有年头的老街——向荣街。正对街口的一处独门小院,就是余旭的家。 小时候的余旭活泼好动,整条街上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虽然年龄小,但她从小就学习认真,听话懂事。 余旭的父亲在菜市场上经营着一个摊位,经常一大早就要起床。五六岁的余旭每次听到父亲推车,都会跑出去跟在后面帮忙。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余旭从小学上到高中,都是步行到一两公里外上学,从来没有坐过车。也许正是因为这长期的锻炼,余旭有了一副好体格,也为她未来的飞行员生活做好了铺垫。 2005年,余旭依靠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和较好的身体素质,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顺利成为了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员。 在当时成为一名飞行员并不是一件易事,仅仅是参加考试的女高中生就有20万人。当时中国空军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在第八批女飞行员中,选拔驾驶歼击机的女飞行员。 在这之前,中国所培养的前7批女飞行员,都未驾驶过战斗机。因此,这次被选拔上的女飞行员,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批歼击机女飞行员。 选飞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优胜劣汰就是法则。仅仅是到成都体检,就进行了4轮。除此之外,选飞所进行的大大小小的测试就有116个大项,多达1000个小项。 等到最后的阶段,就只剩下了35个人,成功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余旭就是其中之一。 录取之后,余旭剪掉了自己留了多年的长发,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她独自带着姥姥给她的50元钱,从四川坐火车去了东北。经过了几天的长途跋涉,她终于踏入了自己梦想的学校。 此刻的余旭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转变为一名战士。她暗自立下了未来的目标,刻苦努力,早日实现驾驶战机的梦想。 为此,在学校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她丝毫不敢懈怠。一边兼顾着文化学习,一边每天进行体能训练。每次跑3000米的时候,她都能成为领头羊。 余旭在学校成绩优异,性格也外向开朗。在第一年的中秋晚会上,她还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了一支孔雀舞。 后来,余旭被选拔进了八一飞行表演队。"孔雀"也成为了她的幸运字符,在成为一名战斗机驾驶员后,"金孔雀"就成为了她响当当的代号。 战斗机的驾驶与普通飞机还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余旭必须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每天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还要学习复杂的航空理论。 对于各种机载设备的使用方法也要熟练掌握,每天练习飞机的操作程序、熟悉空域环境等更是余旭训练时的常态。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余旭给远在四川的外婆通了电话。这四年的艰苦训练,她终于努力坚持了下来,实现了翱翔天空的梦想。 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典礼启动。余旭在战斗机表演中,担任了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 2012年7月29日,余旭实现了飞行员生涯中的首次单飞,驾驶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 三年之后,余旭和同行的飞行员伙伴,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术,首次飞出了国门。在马来西亚国际航空展上,展示中国优秀女飞行员的风采。 同年11月,余旭又随队参加了泰国的飞行表演。每次表演过后,余旭都会更加认真地为下一次的飞行做准备。 然而不幸的是,在2016年11月12日,余旭在河北唐山玉田县进行飞行训练时,发生了事故,两架飞机发生了碰撞。另一架飞机驾驶员成功跳伞,但是余旭却因为跳伞失败,壮烈牺牲了。 刻苦训练,不畏艰难 远在四川崇州的余旭父母,在当天接到了部队的电话。 全国仅有的4名歼-10女飞行员之一的余旭同志,因故离世了。接到消息的余家父母痛不欲生,自己引以为豪的女儿,如今才不过30岁。 在出事前的晚上,余旭还向家里打了电话问候父母。昨天的事还在眼前,今天就经历了生死别离,这让余旭父母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在余旭空勤宿舍的床上,摆放着一个有些破旧的布娃娃,坐在上面,仿佛还能感受到她的气息。这30年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现在只剩下了余旭留下的遗物。 余旭在同学和战友的眼里,一直是一个秀气文静的女孩,不论是面对谁都面带微笑。每次见到熟人的时候,余旭还会甜甜地喊着对方的名字。 与余旭交好的空军摄影师沈玲 ,在当天也接到了部队的电话,询问她是否有余旭的照片。在翻阅一张张照片的时候,沈玲忍不住痛哭起来。 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纪念余旭的文字,篇幅很短但是却充满了感情。沈玲写道:"我想再和你拥抱,到那时却只能用镜头为你送行!" 而余旭的朋友圈里,最后一条则是祝福中国空军生日快乐。这一天是11月11日,正值周五,是余旭出事的前一天。 当时余旭刚刚踏上开往训练基地的班车,在路途上还偶遇了当时已经转业的空军干部朱长义 。在车上的时候,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朱长义询问余旭为什么周末也没有休息,余旭则告诉他周末有训练任务。 很快余旭就到达了训练地点,第二天随着八一飞行表演队开始了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有些飞行动作难度较高,不仅对技术有所要求,还需要一定的体力。这对于飞行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倘若在飞行途中遇到了意外情况,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 而八一飞行表演队要在空中所做的是一连串的动作,整套动作下来,将会消耗飞行员大量的体力。这大概就相当于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搬了11吨的东西,平均下来每分钟将近800斤。 在机舱内驾驶的飞行员,即便是汗如雨下,都没有时间去擦一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使劲眨一下眼皮,避免让汗水流进眼里。 驾驶战斗机进行表演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尤其是当载荷量很大的时候。因为血液会转移到下肢,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往往会出现眼前发黑的迹象,严重者甚至会晕厥。 作为表演飞行的飞行员,在高空完成动作的时候,要负担的重压一瞬间就会达到7个G。余旭和队友们能做的,就是挑战生命的极限,确保每一个动作准确无误地完成。 所以在日常进行训练的时候,女飞行员与男飞行员几乎都是同样的训练要求。即便是在空中负载过量,也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 她们所进行的特技飞行表演,一直被认为是在"刀尖上跳舞"。越赏心悦目的动作,难度也就越高,危险也就越大。 空中飞行的困难可想而知,从一名普通的少女,成长为一名歼击机驾驶员,余旭为这个目标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在余旭生前最后一次参加的珠海航空展上,她为以后的自己写了一句寄语——"挑战自我,高飞远航"。 这八个字,不仅是余旭未来的目标,更是她一路走来的座右铭。在当时决定报考空军的时候,余旭就下定了决心,一定会翱翔在梦想的蓝天之上。 在航展的开幕式上,现场的观众无一不为精彩的空中表演欢呼。谁也不曾想到,驾驶战机表演的飞行员中,竟然会有女性。 直到战机降落,飞行员从机舱出来,才有人发现,其中居然有两位女飞行员,余旭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的女飞行员也成了珠海航空展上的一大亮点,这是中国第一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的首次在中国航展的亮相。 能够拥有驾驶战机体验的女飞行员极少,加上余旭,全国不过只有4个人。成功落地的余旭心中不禁弥漫起了一股自豪感,正是因为祖国的强大,现在的她才有了翱翔天际的机会。 她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坚定。这只耀眼的"金孔雀",在空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轨迹。壮烈牺牲,安葬家乡 余旭所在八一表演队,被人们亲切地成为"雷霆玫瑰"。 然而脱下戎装,余旭作为一个四川姑娘,还有着十分柔情的一面。她的人生中并不只有飞行,在处理飞行和生活的关系时,余旭并没有过于纠结。 对于她来说,在空中,就应该做一个顺利完成任务的女汉子。回归到日常生活的时候,她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女孩子,过着平淡温馨的生活。 在空中的时候,余旭头脑中最常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的座右铭。为了勉励自己,她还特地把"挑战自我,高飞远航"写在了自己的床头上。 每天晚上睡前,她都会借此激励明天的自己。对于昨天的自己,在她眼里总是不满意的。即便已经完成得很好,但是余旭觉得,不满意就是自己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余旭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永远停留在了30岁。 作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员的她,一直以来都是荣誉加身。但是她不管在哪个部队接受训练,一直都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从来没有居功自傲。 余旭十分注重自己的态度,在她看来,只有保持平和的态度,才能驾驭飞机。所以在进行繁重的飞行任务时,她从来没有自怨自艾。有了良好的心态,再难再累的工作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种乐趣。 飞行训练中总是充满了各种挑战,余旭是一个热衷于打破困难的人,因此她从来没有感觉到训练的无聊。 她清楚地认识到成为一名歼击机驾驶员意味着什么,一旦到了天上,谁也不知道机舱内是男是女。所以余旭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当成了战斗者,常常忘了自己还是个女儿身。 假如没有这场意外,也许余旭能够在飞行领域作出更高的成就。当余旭的父母踏上余旭失事的土地时,为她带来了一个沉重的皮箱。 这个皮箱里装满了余旭生前喜爱的东西,他们希望余旭即使是在天上,也能有喜欢的东西陪伴着她。 尽管部队为他们安排了专门的房间,但是舍不得女儿的两位老人,还是选择住在了女儿所在的宿舍。能够在女儿住过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对两位老人来说或许也是一种慰藉。 在前往坠机现场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着,只有寒风在呼啸。余旭,你的爸妈来看你了。站在坠机所撞出的坑前,两位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绪,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这个几米深的大坑,就是这只"金孔雀"最后降落的地方。她的遗体在天津进行了火化,随后运回了她的家乡四川崇州。 余旭的骨灰运回家乡的消息一传出,很多崇州市民都自发前来祭拜,希望能够送别余旭烈士一段。余旭故乡所在的中学也为她专门创办了一所纪念馆,其中陈列着不少余旭生前的物品。 余旭烈士的骨灰被安葬在了崇州市的烈士陵园之中,墓碑上的余旭照片仍旧带着温暖的笑容,就好像她从未离去。 在余旭的墓前,一直摆放战机模型。虽然她已经离世,但是她翱翔于太空的梦想,她最喜欢的事物,会一直伴随着她。 墓碑周围放置着很多的鲜花,每当到了余旭烈士的祭日,总会有人前来祭拜这位英勇的空军女飞行员。 结语 失去女儿的余旭父母,经历了丧女的痛苦,依然坚强地生活。国家也为两位老人发放了一定金额的抚恤金,即便余旭无法再陪伴在老人身边,但是老人也能够安享晚年。 这对于长眠的余旭来说,也许也能够安心了。这只从四川崇州开始飞翔的"金孔雀",虽然结束了她的旅途,永远闭上了眼睛。但是在无边的蓝天之上,永远都有着她英姿飒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