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31年,红军连长张行忠因腿伤住院。 在医院,他遇到了一位"奇怪"的护士。 这位护士除了日常的医疗照护外,对他格外关心。 她经常趁没人注意,给连长送糖水喝。 对此,红军连长心里却愈发不安起来。 毕竟,白糖在当时可是宝贵的资源。 更加奇怪的是,他对护士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带着疑问,连长再次打量起护士来。 突然,一个十分匪夷所思的想法冒了出来。 她的口音很像自己老家的口音,再加上对她的熟悉感,难道她是自己妻子? 张行忠 只是这话听着着实奇怪,他为什么连自己妻子都认不出来呢? 最终,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开国少将与大家闺秀的闪婚 张行忠将军,191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 金寨县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这里革命气氛浓烈。 张行忠自小耳濡目染,早早就立志长大要革命报国。 他16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红军。 但他年纪比较小,所以征兵处的人让他等长大了再过来。 可他并不愿意等,革命的机会那么宝贵,当然要努力去争取。 于是,16岁的张行忠就整天黏着他的大表哥。 他的大表哥吴大来那时是红军32师后勤部的给养员。 就这样,张行忠成了红军部队的非编制人员。 红军部队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但他特别有眼力见,不是帮战士拿东西,就是帮炊事员挑担子,还经常跑后勤那里干活,红军战士们都很喜欢他。 但喜欢归喜欢,他还是红军编外人员,这让张行忠很是郁闷。 不过张行忠很快便等来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1929年10月份的一天,张行忠刚走进村子里,突然就被军阀抓住。 军阀非说他是红军的探子,要把他带走问话。 张行忠急中生智回答道:"长官,我哪是红军的探子呀,我刚从姥姥家回来,看,我就住这个庄子西屋。" 说着,他还用手指向西边。 军阀看了看西边,半信半疑,但还是抓着他不放人,两人推推搡搡拉扯了好长时间。 直到后来张行忠的父亲赶了过来把他领走,这事儿才算作罢。 和父亲回家之后,张行忠赶紧向父亲打听村子里这都是些什么人。 他的父亲告诉他,这些人是湖北夏斗寅13师的一个营里的战士,这次过来就是要抓红军的。 张行忠脑子转得飞快,他一想这不就是自己极好的立功机会嘛,自己如果把信儿传给红军,让他们先发制人,绝对能打一个大胜仗。 想着机会稍纵即逝,张行忠一溜烟从后门跑了,一口气跑了50多里,终于到了红军师部,他找到大表哥讲了家里面的情况。 后来大表哥带他去见了周维炯师长,在仔细商讨过情况之后,周师长当即率领98团红军战士趁夜摸到了张行忠家的后山上。 驻守在村子里面的军阀,一点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被包围了,于是红军战士不费吹灰之力就打了一个大胜仗,不到10分钟大胜而归。 有了这次立功的机会,周师长同意了张行忠加入红军。 张行忠年纪小,身子也比较瘦弱,但他脑子灵活,组织多次派给他的侦查任务,他都完成的很出色,而且在战场上,他非常勇猛,因此立了不少功。 第2年,17岁的张行忠就已经升任了排长,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在当时,这个年纪的年轻人都可以开始准备人生大事了,张行忠的家人也不例外,开始给他打听合适的姑娘。 最后成功帮他牵上红线的是,他的堂姐张行玉。 而且事情让人匪夷所思,两人见了一次面之后直接闪婚了。 张行玉介绍的是他们当地的一个地主大家族王三老爷家的女儿——王明佳。 这是一位典型的大家闺秀,饱读诗书,文静又端庄。 当时全国各地的革命活动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王明佳接受过先进的知识教育,所以她崇尚革命,向往革命,自己更想参加革命。 但是因为她的出身成分是不好的,而且家里管的严,她连出去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出去干革命了。 张行玉之前是王明佳的丫环,后来参加了红军卫生队。 她听说自己原先的小姐王明佳非常想要干革命,就一起帮着想办法。 一次,她对王明佳说:"小姐,你这样是不好出去干革命的,但是如果你成了红军家属,事情就容易多了。" 王明佳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但是她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这也是人生大事,她不知道自己就这样仓促决定,到底行不行。 张行玉就向王明佳反复游说,分析事情的利弊,并保证自己介绍的人一定靠谱,王明佳这才同意,问她介绍的是谁。 张行玉可开心了,她自信地说:"我堂弟张行忠,年纪比你小一岁,现在已经是红军排长了,他打仗可厉害了,以后还能有大出息呢,人特别忠厚老实,你如果愿意,我就安排你们见一面。" 王明佳听了觉得还算靠谱,所以就答应先见面看看再说。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行玉带着王明佳来到她家里,同时另一边她早就和堂弟张行忠说了,让他今天过来,家里有事情。 张行忠过来的时候看到张行玉在屋子外面踱步,就问她有什么事情,张行玉和他说了给他介绍对象的事,让他去屋子里看看。 张行忠有些紧张地走到屋子里,大概看到了一个漂亮姑娘,之后他连忙害羞地跑了出去。 其实他连王明佳到底长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楚,因为当时穷苦人家里晚上点的都是一种含油脂的松树枝子,亮度不太够。 张行玉问张行忠看到姑娘没有觉得怎么样,张行忠支支吾吾地说:"挺,挺好的,没有意见。" 另一边王明佳也没有意见,于是两人在连对方的相貌都没有看清楚的条件下,就把婚事定下了。 对于王明佳来说,这属于私定终身,因为她的父亲王三老爷给她相看的是门当户对的公子哥,所以家里肯定是不同意她这门婚事的。 为了能够顺利结婚成为红军家属,王明佳在三天之后瞒着家里人,偷偷和张行忠拜了天地结成了夫妻。 但两人连新婚夜都没有过完,半夜的时候,部队突然来叫张行忠归队,说有紧急任务。 张行忠迅速收拾完成,在离开之前他对王明佳说:"军令如山,我必须回去,不过一有时间我就回来看你。" 但战事变化无常,此后一年的时间,张行忠一直随部队南征北战,一次也没有得闲回家过。 而王明佳顺利成为了红军家属,又因为她读过书有文化,大概三个月后,地方的苏维埃政府派她到红军部队当卫生员,也算是得偿所愿,她终于进入红军部队了。 也许真是天意,就在红军医院她再次遇到了自己新婚的丈夫,而过程则颇为戏剧。相逢不相识,未语泪先流 张行忠在新婚夜离开之后,跟着部队到处作战,凭借着不怕死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他进步很快,两年后也就是1931年,他已经是红军连长。 在湖北孝感,一次战场作战时,他不幸腿部负伤,因此被安排进了后方的红军医院。 在医院,他遇到了一个"奇怪"的护士,这个姑娘对他莫名地好,好像他们认识似的,但看了看长相,又不认识,这让张行忠颇为奇怪。 这位护士姑娘除了在医疗照顾上格外上心之外,在其他方面也对自己超出寻常的好。 一有好吃的她就想办法拿过来,每次都是一小块儿,被她藏得死死的,一股脑都给了他。 特别是那个时候,医院里面白糖是很珍贵的资源,这个护士不知道怎么搞到了一小包,也是都拿给了他,他本想推辞,这太贵重了,这以后他是还不起的。 但护士态度异常坚定,无论如何都让他收下,她把这小包糖小心翼翼的藏到挂包里,每次来看病,都给他拿出一点冲碗糖水喝。 而他每次喝糖水,都有种无功不受禄的感觉,心里觉得不安。 她为什么对自己好,他没想明白。 同时更奇怪的是,他对她竟也有种熟悉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搞清楚背后的原因,他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护士,发现这位护士说话的口音很像自己老家那边的口音。 因此,他想也许就是因为这位护士是自己的老乡,所以他才会觉得有些熟悉,别的他也没有多想。 而且当时部队的纪律十分严格,组织对于战士的思想和行为要求非常严谨,如果有不好的表现,可能会受到处分。 张行忠部队里面已经有几位战士受到了处罚,其中还包括他的上级干部,所以对于这位有些熟悉的护士,他更不敢多问。 她还是每天来照顾他,给他化碗糖水喝,而他照例和她说声谢谢,一切似乎都回归了平静,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糖水喝着甜滋滋的,他心里有些异样的温暖,自己在部队里时刻都紧绷着一根弦,战场上稍有不慎,脑袋落地,生死、危险、黑暗,从来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 但这个护士这样关心他,他感觉心里就像有一股暖流缓缓舒缓着他紧绷的神经,让他温暖,让他眷恋。 这种感觉让他不自觉想起了自己一年前结婚的妻子,虽说已经结婚一年,但是他们连新婚夜都没有过完,甚至连对方样子都没有看清。 突然,想到这里,他停住了,他没有看清新婚妻子的样子,同样她也没有看清自己,那这个让自己有熟悉感的不会是自己妻子吧? 这个想法太过于惊奇,他的内心再次掀起波澜,他急切想知道答案,所以后面他开始有意的寻找机会和她说话。 但在治疗期间,病房里到处都是医务人员,他没有机会和她说话,聊天说私事了影响也不好,所以他就没开口,这个护士也没有开口,两人之间维持着一种神奇的默契。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张行忠的腿伤休养 得差不多了。 按着医生的吩咐,他可以慢慢走路锻炼了。 有一天,护士准备去洗绷带,张行忠见状便跟上前去。 其心里也在盘算着,如果有机会就问问她一些情况。 就这样,两人一起走到小河边。 当时,女护士在河边清洗绷带。 洗好了,张行忠就帮着晾晒绷带。 两人第一次一起干活,竟然出奇地和谐,而且画面看起来也很温馨。 眼看着女护士绷带就要洗完了,张行忠终于开口问她:"护士同志,我听你说话声音很熟悉,好像是商城人,是吗?"(当时地理区划,金寨县有些地方属于河南商城。) 听闻,女护士有微微的诧异,回答说:"是啊,我家就是商城南边的。" 商城南边,张行忠迅速消化这个信息。 猛然的,他想起来他那个新婚妻子家不就是南边的大户嘛! 真的这么巧吗?他一时之间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但心里又有个声音激动的叫嚣着让他去验证。 话到嘴边,他脱口而出:"你叫什么名字?" 女护士看了他一眼,犹豫了几秒钟,想着都照顾他一个月了,问这个应该就是好奇,就告诉他说自己叫王明佳。 张行忠猛地向前一步,激动又欣喜的告诉他自己是张行忠,是她拜过天地的丈夫! "张......" 刚想说些什么,但想起现在在部队里,组织纪律严格,王明佳果断地没有说下去,而是深情地看着张行忠。 同时,张行忠也在看着她。 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欣喜,看到了激动,看到了怀念。 不一会儿,两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王明佳擦着泪水和他相视一笑,两人一句话没说,但其实已说了万语千言。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过来了,两个人第一时间低头转身,各干各的事情,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们很谨慎,但是看到的人还是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组织,两人都被叫走问话。遗憾和怀念 当时,在医院的医院人员里抓出来过国民党特务。 所以对于这类事情,组织是要严格审查的。 彼时,王明佳和张行忠都坚决不承认他们之间有什么不正当关系。 事实上,他们本就是夫妻,这关系再正当不过了。 但是唯一能证明他们婚事的堂姐张行玉却已经牺牲了。 所以为了双方的安全,他们必须否认他们之间存在任何不正当关系。 在问话之后,王明佳的身份被调查出来。 大地主家出身,这个身份对她很不利。 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王明佳永远结束了她的革命生涯,甚至是生命。 而当时,张行忠也被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半个月。 期间,很多跟他一起打仗的战友都出来为他作保,向连长求情,张行忠这才被放了出来。 不过,出来之后,他的连长职务被撤销了,一下子被降到了联络员。 更重要的是,他也得知了王明佳去世的消息。 或是化悲痛为力量,张行忠任劳任怨,调整好自己,重新投入到了战场中。 而后,在刘伯承夫人汪荣华的介绍下,他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女学员许复生结为夫妻。 原本,结婚是张行忠心中永远的痛。 但听闻汪荣华说:"人不能总生活在过去里。就算你亡妻守一辈子,她也活不过来了。做人,还是要往前看。如果都想着以前,都不结婚,那革命事业由谁去继承呢?还是珍惜眼前人吧,给别人一个机会,也别让自己太难受。" 他才放下了这份执念。 后来的他,一步步靠着实实在在的战功,成为将军。 在战场上,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打了很多场硬仗恶仗,比如窦圃山阻击战。 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准备渡涪江西进的时候,被四川军阀刘湘追上。 为了能顺利渡过涪江,参谋长派张行忠率部在窦圃山狙击敌人,并命令他一定要坚持一天一夜。 张行忠回应就算是全团拼光,也会坚决完成任务。 战斗开始时,敌人仗着火力优势,不断猛攻,从早上十点一直到天黑,几乎不间隔,第一道防御工事被炮弹炸平,后来战士们又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肉搏战,张行忠带着腿伤也冲向对面。 到天黑时,大部分战士都牺牲了,而敌人也转换成防守战略不再主动进攻。 另一边,张行忠等主力部队都过江后,自己也带领部队过江,并炸桥,等敌人察觉时已悔之晚矣。 1935年,在攻打包座求吉寺时,张行忠避开子弹少的弱点,临时编成三个爆破队,利用手榴弹和炸药猛攻,终于将敌人驻守的求吉寺撕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和红三十军的一个团一起将敌人击溃。 这次胜利为红军进甘南创设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也因此,张行忠受到总部的嘉奖。 1964年,凭借扎实的战功,张行忠在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在一次次枪林弹雨中,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革命的胜利。 不过每当心情平静时,他总是会想起那个只和自己做过半夜夫妻的王明佳,第一次见她时的景象,在医院重逢时的景象,他牢牢记在心中。 每当想起她,他的心中都充满了感动。 1998年,张行忠在四川绵阳逝世,享年85岁。 这段婚姻是悲伤短暂的,但谁都不能质疑它曾经那么璀璨,那么耀眼,哪怕一瞬,也照亮了将军的一生。 在将军的心里,他的姑娘从未离开。 参考文献 台运行.张行忠将军传奇[J].江淮文史,2010,No.92(0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