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晋升副科和公务员晋升副科一样,都得经过正式的任职程序。01.事业编晋升副科,指的是晋升管理八级岗位。 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属于领导岗位,发展晋升程序和公务员提拔晋升程序差不多,都得需要经过推荐、考察、党组研究、公示、谈话、任职等环节。也就是说,别看你晋升的是事业副科,实际上和晋升公务员副科没区别。02.晋升管理八级岗位,需要任管理九级满3年时间。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提拔晋升方面,最基本的是看你的"三龄两历一身份"有没有问题。对于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来说,限制提拔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任职年限的限制,比如,晋升管理八级岗位,需要在管理九级岗位上至少工作3年以上,晋升管理七级岗位,需要在管理八级岗位上至少工作2年以上。当然了,除了管理九级以外,管理十级、专业技术十二级、中级职称等,都是可以提拔到管理八级岗位上的。 03.事业编晋升副科需要在事业单位晋升,而不能直接担任公务员单位副科职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事业人员只能在事业单位晋升,而不可以直接提拔公务员副科级领导职务。比如,县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的事业编干部,可以提拔为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而不能直接提拔人社局副局长。再比如,乡镇公务员可以直接提拔担任副乡长,而事业编不能直接提拔,需要等到乡镇换届的时候以候选人身份参选进入。 总之,事业编晋升副科需要满足一定的任职资格条件,且不能直接到公务员单位晋升副科。欢迎关注头条号"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事业编人员可以分为两类:普通事业编制人员和参公事业编制人员。他们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管理、晋升还有工资核定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副科级,其实就是指事业单位管理岗8级,事业编制人员有三种岗位:管理岗、专业技术岗以及工勤岗。可以说成副科级的,也就是管理岗中的8级。管理岗8级一般只能由管理岗9级晋升而来。想要晋升管理岗8级,需要满足相应的晋职条件,比如需任管理岗9级三年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单位有相应的岗位空缺等等。另外,晋升管理岗8级也需要相应的晋升程序。一般的程序是: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组研究、任前公示、任职通知、组织备案以及核定工资等等。 参公事业编制人员的副科级,与公务员的副科级是基本相同的。按照目前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序列,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以及三至四级主任科员职级,都可以说是副科级。所以由一级科员晋升副科级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晋升为副科领导职务,一种是晋升四级主任科员职级。晋升副科领导,职务相对要难一些,如果在县乡一级就会非常困难,在市级以上机关相对要好一些。 晋升副科领导职务,一样要满足任一级科员三年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相应的副科领导岗位空缺等等基本条件。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职级,需要满足任一级科员两年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相应的职数等等。晋升的程序与普通事业编制晋升的程序基本一致,晋升职级如果是相同人员连着晋升两级,程序上可以相对简化。 事业编制人员要晋升副科级,不管是晋升为管理岗8级、乡科级副职还是四级主任科员职级,都不是满足相应的基本条件就可以晋升的,最关键的是两个条件:一个是单位有空缺的职位或职数,另一个就是单位主要领导对你的认可。如果没有职务和职数空缺,是不会启动晋升程序的。没有主要领导的认可,更不可能得到晋升。反之,如果足够优秀,是紧缺的人才,又得到主要领导的认可,岗位空缺可以通过调整来实现,有些条件不满足也可以破格提拔,不过要咨询组织部门的意见,并且公示通过。 我恰巧在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事业单位人员提拔到副科级(管理八级)的两个基本条件: 1.需在科员级(管理九级)岗位上工作三年; 2.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这两个是基本条件,符合这个基本条件的人很多。 剩下的就看组织考虑了。 县级层面,如果晋升至事业副科。理论上,往公务员副科平调的空间已经打开。 不用考,也能进入公务员队伍。 我是杨阳,在体制内上班,对体制内的各项规则比较了解,欢迎关注@杨阳职场 。 下面我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事业编人员和公务员要晋升为副科级,基本都需要以下条件。 01 出色的工作能力。要想得到提拔,就必须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让大家信服。现在能力不行,很难驾驭各种工作难题,而且大家会认为你是靠关系上去的。 02 担任科室负责人。在提拔之前,一般都要担任某科室的负责人。在科室的岗位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也方便组织考验和观察你,如果连一个科室的工作都做不好,怎么能在副科级岗位上做得好! 03 单位领导推荐。当你具备上述两项条件后,就容易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同,单位领导就会向组织推荐你。只要得到单位领导的推荐,那离副科级就不远了,只要按照程序来,不出什么问题,你今后就是副科级领导了。 04 思想道德端正。这项是最基本的条件,不过大多数人都符合要求,好好把前面三项做好就行。 其实综合起来就是德、能、勤、绩这四方面突出,领导赏识你,就容易得到提拔重用。 关注@杨阳职场 ,陪你聊聊体制内那些事! 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高、中、初各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及本行业、本单位岗位需要、职责任务与任职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应具备准入控制的执业资格。 (1)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后实行总量控制、统一管理。 (2)竞聘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除须具备相应等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外,还须满足各部门各单位实施方案中制定的相关专业技术层级的任职条件。 (3)竞聘专业技术五级岗位,除应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市里规定五级岗位准入条件,且在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工作3年以上(首次岗位设置时,任职年限应为在专业技术六级、七级岗位工作年限之和);竞聘专业技术六级岗位除应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外,还应在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工作3年以上。 (4)竞聘专业技术八级岗位,除应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外,还应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工作3年以上(首次岗位设置时,任职年限应为在专业技术九级、十级岗位工作年限之和);竞聘专业技术九级岗位除应符合国家、省规定的 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外,还应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工作3年以上。 (5)竞聘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除应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外,还应在专业技术十二级岗位工作2年以上。 (6)各地、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岗位的工作年限,但不得少于上述规定最低年限。(来自中公教育) 一、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 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职务中,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2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3年以上。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副科级需要在管理九级任职满3年以上,才能达到基本的任职要求。 二、根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暂行规定》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暂行规定》对于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晋升的具体内容如下:事业单位管理9级(科员级别)晋升到8级(副科级别),任职时间条件是:任职满3年;管理8级(副科级别)到7级(正科级别),晋升条件是:任职满2年;管理7(正科级别)到管理6级(副处级别),晋升条件是:任职满3年;管理6(副处级别)到管理5级(正处级别),晋升条件是:任职满2年。 以上类别人员晋升学历条件最低要求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三、能否晋升的关键因素:职数够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暂行规定》两个文件中,对于晋升事业单位管理八级副科的规定是一致的,即:在管理九级岗位任职满3年,具备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 这是晋升的硬性基础条件,也是最低条件,能不能晋升要取决于单位的职数,只有在职数空缺基础上,达到条件后走完组织程序才能晋升。在很多基层单位,有可能会在九级岗位到退休。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形: 在有些省市,事业单位管理比较灵活,硕士研究生入职可以直接定管理8级(副科)职位,不受职数限制。 还有一些地方开始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事业单位"职级并行"制度),在任职条件和任职年限达到相关规定后,可以晋升非领导职务的职员等级并兑现相应待遇。目前是处于全面试点阶段,预计会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完成而全面推行。 时也运也命也。 不论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不论是以前的提拔实职,还是现在职级并行后提拔的职级(事业单位也要开展,具体政策尚未正式公布,但应该为时不远)都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比如具体的流程以及任职的要求,这些东西通过百度文献一查,都可以查到相应的信息,但是,我认为没什么用处。因为那些不过是政策上的标准,现实中,更多的是你早已符合基本的要求,比如任职的年限、工作的能力、业绩等等,但是就是没办法提上去,或者机缘巧合,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没有空余职数、领导不支持)被压制住了,就是不能提拔。 我在三线县城的一个亲戚,从30几岁的时候就希望能提拔个副科,那会也年轻,工作上有劲头、有朝气,领导从公没少忽悠,让他加班加点,他都欣然接受了。从私而论,他逢年过节也没少到领导那里走动,能办的私事儿也是尽量花精力花时间去办。但是,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每当有新领导来,基本都是这一套,这个亲戚也这么坚持了十几年,等到他快50岁的时候,就彻底不想了,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提拔的可能性也没有了,并且已经这个岁数了,对领导"画大饼"已经有点免疫了,不再为了副科不副科的职务玩命表现了,基本上就是干好本职工作,到点上下班而已。没过几年,单位又换了新领导,他也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逢年过节也不走动了。谁知道,这个领导对已经超过50岁的亲戚格外看重,主动提出要提拔副科的事儿,并且真的成功任命,还对他下一步的工作进行细致指导。我这个亲戚那是绝对的喜出望外,特别是多年的夙愿终于成真,别看50多岁了,又再一次焕发了工作的热情,并且也是觉得,既然领导这么想着自己,自己也要尽可能的支持领导工作,工作状态和劲头几乎是重返20岁。 体制内工作十几年了,对于提拔这事儿总体感觉是:大家都想提拔,没人不会期待能有职务的晋升,这是人性使然,不论是20几岁的年轻同志,还是没几年就退休的老同志,内心都有有所期待,但是,期待归期待,现实归现实,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领导的格局、人品、对你的认可、亲近程度不同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提拔,对结果释然一些,千万别较劲(因为较劲只能让自己生气,不会改变任何结果),别为了提拔就做一些违背原则、丧失良心的事儿,也别为了不能提拔就放弃对自我的要求,工作上得过且过,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做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愧我心也就足够了。 可以说,事业编制管理人员的春天终于来了。 首先,今年2月19日召开的深改委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相当部分人员晋升副科以上职级将成为现实。 其次,随着事业机构设置规格的普遍提高,在县级层面,事业副科至正科领导职数不在少数,编制区别不是问题,只要符合干部身份和学历硬件要求,思想进步,积极工作,理论上的提拔机会相比过去大增。 第三,随着事业副科一年以上的履职经历,调任行政副科成为副科以上公务员领导干部成为可能。今年,我们这里干部提拔四次共44人的公示公告中,事业副科转行政副科的13人,占公示人数的近30%,加上事业正科转行政正科1人、新提任事业副科的10人,提拔的事业人员占总公示人数的近55%。 我曾经在组织部门工作过,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目前来说,事业单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岗位管理制度,分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三种; 一种是参公事业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接下来,我们一分为二来看: 公益类事业单位。 在公益类事业单位中,专技岗走的是职称路线,工资待遇全凭职称高低,不存在提拔的概念,除非转岗或者调任。工勤人员是工人身份,不能转干,没有提拔的机会。事业单位人员要晋升为副科级,主要有两种渠道: 一种是管理岗由九级职员晋升为八级职员。相对应的就是公务员的科员提拔到副科,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晋升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而且根据单位类型不同有一定名额限制。 另一种是走调任程序。《公务员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这是事业编转公务员的法律依据,意味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只要通过调任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就可以实现身份的转换。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背后需要有一定的能量。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因为参公身份的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所以只要符合公务员法里面规定的条件的,就可以提拔为副科级,和公务员是一模一样的。最后,想进步就到"两办"和组织部。 "两办"和组织部会有一些事业编制的岗位,比如说小康办、改革办、干部信息管理中心等,事业编想转身份的同志可以多考虑下,如果能调到这几个地方,并且表现好的话,以后提拔行政的副科级是没什么问题的。 请关注@扛起笔杆子,有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懂体制,爱写作,善交际。欢迎大家提问交流,我会一一耐心解答! 事业编制人员晋升副科级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事业副科级,二是行政副科级,下面分别分析两种晋升途径。一、事业编人员晋升事业副科级 事业单位分为普通事业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在普通事业单位中,根据单位性质不同事业编制人员分为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在这三种岗位中一般工勤岗是工人身份,不是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即使转为专技岗,身份也无法转干,也就不能晋升副科级领导职务,而管理岗和专技岗理论上都可以晋升副科级。 晋升的硬性条件,首先单位得是副科级以上级别的事业单位,这样才能有机会在本单位晋升事业副科级,否则只能想办法晋升为其他事业单位的副科级。对于事业人员本身,一般在管理岗9级或者专技岗12级三年以上就具备基本的晋升条件。 当然这只是基本条件,能不能晋升跟公务员的提拔晋升一样的道理,还要看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等条件,具体来说包含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在参公事业单位中,事业编制人员是参公身份,虽然身份还是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管理,所以是按照公务员的晋升方式提拔晋升。要想提拔为副科级,基本要求是在科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就可以晋升。但是晋升后,如果还是在参公单位则依然是参公身份,如果到普通事业单位则是事业副科级。 以上两类晋升都是指基本条件,实际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在晋升到副科级之前往往还要先晋升到股级。股级并不是职级序列中的级别,但是在各单位实际工作中是介于员级到副科级之间的层级。二、事业编人员晋升行政副科级 事业编人员直接晋升行政副科级很难,机会也特别少,但并不是没有机会,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 一是在基层乡镇通过换届选举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这样可以直接晋升行政副科级,转为公务员身份。这种晋升方式只能是乡镇事业编人员才可以,而且有条件限制。 以小众所在地区为例:大致条件为乡镇基层工作满5年以上,任股级3年以上,年龄45周岁以下。这样在五年一届的乡镇政府换届时有机会晋升行政副科级,虽然条件挺多,但是小众所在地区基本大多数乡镇领导班子都有事业编人员晋升的副乡镇长。 二是通过调任的方式晋升行政副科级。根据最新的公务员调任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基本要求是:专业技术人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调任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体的调任条件各地区和单位根据情况会有具体细化。调任这种方式在基层机会很少,在高层级单位相对机会多一点。 还有一种调任方式是本身已经是事业副科级,通过调任到行政单位任领导职务,身份也转为行政副科级。 以上就是事业编制人员晋升副科级可能的途径和条件,总的来说事业编制人员晋升副科级还是难度较大、机会较少的。如果事业编制人员35周岁以下的话,建议还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转为公务员,再谋求提拔晋升机会更多。 欢迎关注独善者众也,1年创业、2年企业、8年体制内工作经历,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欢迎讨论,提出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