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以社会月平均工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如果平时养老保险缴费多,退休时养老金自然高。这体现的是多缴多得的原则。 平时养老保险缴费少,退休时养老金自然少;这体现的是少缴少得。 退休时不管养老金高低,这都是制度使然。这也是体现出来的贡献大小吧。 但是,退休以后对社会的贡献就处在同一水平上……领养老金。 "既然养老金以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养老金上涨,为什么不能以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呢?养老金上涨,以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岂不是更公正"? 如此简单的道理,不难懂。我国社会制度的公正性优越性,也能更好的体现;更能避免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如果以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养老金上涨,那么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也就与养老金上调方法同步了。这应该是最合理的养老金上调方法。 如果以此种方法上调养老金,就不会造成养老金差距继续扩大,它只保持最初的差别水平。 建议:以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养老金上涨幅度。和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一致。 这是最合理的养老金上调方法,更符合我国社会制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