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万历丁酉年(1597年)秋天,楚地的读书人周懋伯在京城参加科考。 周懋伯的儿子陪他居住,说好是送懋伯入考场的,等到约定的时辰,懋伯都已收拾妥当准备出发了,可懋伯的儿子仍在熟睡。 懋伯担心儿子生病,就把儿子喊醒,确认他是否不舒服。 儿子醒来后告诉他一件怪事,说在梦中到了考试的贡院,见到很多参加科考的举子用白手帕包着眼睛,不包的很少。 懋伯就问他: " 你见到有认识的人不包眼的吗? " 他儿子说是有王某、刘某没有包眼。 懋伯还问他,自己是否包眼了。他儿子说,看到懋伯的眼睛也是包着的。 懋伯怅然若失,叹息说: " 如果是这样,看来今年又没希望中选了! " 后来懋伯没有参加完整场考试,就中途退出了。 那一年,科考结果一出来,懋伯儿子见到没有包眼的王某、刘某果然高中,而包眼的都名落孙山。 当时记载还有一件类似的事情,万历壬午科的时候,负责湖广乡试的同考官,在阅卷前,曾梦到有几个人手持红纱罩,跪在他面前说: " 请老爷上罩。 " 等阅卷完毕,又梦到那几个人来说: " 请老爷去罩。 " 后来这位同考官把中选的考卷,又拿来看了一遍,发现 " 亦平平耳 " 。 关于周懋伯考试的事,最初记载在《倘湖樵书》卷六。 这类事情现代人读来还是颇为难解,似乎很多事发生前,已经有了某种定数,而这种定数又是人无法揣摩的,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有我们看不到的生命在平衡这一切? 当然,现在人们还是普遍感觉什么事自己说了算,虽然很多事并没有如愿所偿,甚至无能为力!令人费解的是,看似有定数的事,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又是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