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专利收入连续两年实现顺差,手机业务战略或将调整
临近2022年末,华为在专利领域动作不断,12月9日和23日华为官宣先后和Oppo、三星、诺基亚完成了专利许可协议的签订和续签;12月24日华为美国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史蒂文·盖斯勒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公司2022年获得的专利收入将连续第二年超过其支付给其他公司的专利费用。
由此,国内媒体纷纷以华为专利收入飘红、实现收入顺差凸显华为专利的高质量和技术创新为题进行广泛报道,认为在美国政府的打压之下,华为仍然找到了弥补收入损失的方式,必将跨越山海终见曙光云云。
然而,究其背后,华为在专利净收入上连续两年实现"顺差",客观而言却并不值得乐观,甚至还蕴藏着相关业务战略或将调整的微妙动向。一、华为专利收入"顺差"增长并不显著
在2021年财报中,华为自称为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通过近十年来超过8450亿研发费用的累计投入,截至 2021 年底在全球共持有了有效授权专利 4.5 万余族(超过 11 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华为称"与全世界主要 ICT 企业达成了专利交叉许可",同时以"获得华为知识产权许可的厂商已经从传统通信行业扩展到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行业"来证明华为所持有的专利价值得到了行业充分认可。
在业内的专利交叉许可中,每一方都获得另一方的专利许可,最终由哪一方向另一方净支付许可费,取决于双方的专利价值和市场情况。从华为近年来获得交叉许可后的专利净收入情况来看,并未随着其"专利价值得到了行业充分认可"而获得显著增长。
2021年3月在发布《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时,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透露华为公司预计2019至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至13亿美元之间;2022年12月24日,华为美国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史蒂文·盖斯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截至2021年的过去三年中,华为全球专利授权收入约为12亿美元。
从史蒂文·盖斯勒所透露的数字上看,截止到2021年底,华为在专利收入上仅实现了年初预测的最低值,平均核算每年的专利净收入约为4亿美元左右。
此前,华为在2019年6月发布首份《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时,曾公布自2015年至2018年底获得的知识产权净收入累计超14亿美元,平均核算每年约3.4亿美元。
两相比较,可见华为在2019-2021这最近三年的专利净收入增幅并不显著。
二、华为专利收入实现"顺差"主要由专利支出减少导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华为美国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史蒂文·盖斯勒表示2022年公司获得的专利收入将连续第二年超过支付给其他公司的专利费用;但同时又透露,"在一些以前从未有资金往来的交叉许可协议中,华为现在可以获得现金来平衡交易,因为华为使用其已获得专利的设备的销售数量减少了"。
也就是说,华为之所以能够连续两年在专利净收入上实现"顺差",主要是由于市场情况变化导致其对外专利许可费的支出大幅度减少了,而专利费支出的大幅度减少则与华为手机出货量近两年的急剧下滑相关联。
在通信行业里,华为和爱立信、诺基亚、思科等通信设备厂商同为行业标准化组织3GPP的核心成员,专利持有比例差别不大并且相互都签署了专利交叉许可,所以在面向运营商市场的通信设备销售中,彼此之间很少发生专利付费行为。但由于华为同时又与三星、苹果、小米等同为全球最主流的手机厂商之一,所以在面向消费者市场的手机产品销售中,华为则需要象三星、苹果、小米一样针对手机使用的2/3/4/5G无线通信标准相关专利向爱立信、诺基亚和高通等相关方进行许可付费。
华为在其首份《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中披露,华为通过付费合法地获取他人的专利技术进行使用,自 2001 年签署第一份专利许可合同至2019年6月,历史累计支付专利使用费超过 60 亿美元,平均核算每年约6至7亿美元左右。
无线通信标准专利针对手机厂商的许可收费通常基于出货量计算,以5G标准专利为例,爱立信针对5G多模手机的专利许可费是2.5至5美元每台,诺基亚针对每台5G手机的专利费上限为3欧元,而高通则是按照手机售价对每台多模手机设定了3.25%的专利费率。
华为官方财报显示,其2018年面向全球市场的手机出货量是2.06亿台,2019年是2.4亿台。随着美国政府自2019年开始对华为进行技术禁运,根据数据调研机构Omdia的统计,华为在2020年的手机出货量下降到1.9亿台,而到2021年荣耀分拆独立之后,华为的全球手机出货量已经骤降到3500万台,并且这一下滑趋势一直在延续,2022年前三季度华为的手机出货量只剩下了2000万台。
华为手机出货量从2021年之前的年均2亿规模大幅下滑到2021年的3500台和2022年前三季度的2000万台,在造成华为终端业务收入被腰斩的同时,华为需对外支付的与出货量相关联的专利许可费也必然会大幅减少。
由此可见,华为在2021和2022年连续两年实现专利净收入的"顺差",源于2019年美国启动对华为的技术禁运所导致的5G手机生产受限,始自2021年以来的手机出货量的巨幅下滑。所以,随着美国对于华为技术禁运措施的进一步收紧,如果华为仍然不能解决5G芯片的供应而无法生产和销售5G手机,那么随着4G手机逐渐被市场淘汰,则华为在专利净收入上的"顺差"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三、华为专利领域动作不断,预示手机业务战略或将调整
据中国信通院统计,今年1至10月份我国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2.2亿部,其中4G手机出货量为4570万,占比仅有20%,且与去年同期的6855万部出货量相比,下滑了33%。可见市场留给4G手机的空间越来越小,而无法获得5G芯片的华为仅靠4G手机能在市场上维持多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华为2022年上半年的终端业务收入仅为1,013亿元人民币,同比继续下滑了25%。
所以,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华为在专利领域动作不断,或许也蕴藏着手机业务战略或将调整的微妙动向。
在与OPPO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后,华为法务部副总裁、重大项目部部长沈弘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华为一直积极和全球行业主要厂商,包括中国主要厂商持续开展许可协商…… 多数厂商都表达了付费意愿,但具体条件还在谈判中。"
沈弘飞还明确表示:在华为已经签订许可协议的国内厂商中,OPPO是其中规模最大、自有专利最多的一个。众所周知,OPPO是国内在专利领域最活跃的手机厂商之一,其与夏普、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专利诉讼在业内反响巨大,所以华为率先与OPPO达成专利交叉许可,无疑将对其与其他国内厂商的专利许可协商产生正面影响。
作为手机厂商的华为,在对外支付通信标准专利的许可费的同时,也作为相关通信标准专利的持有人,在2021年3月份宣布了"对遵循5G标准的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的收费标准,准备面向手机厂商同行们收取专利许可费,据集微网消息,华为近期与三星续签订的专利许可协议就涵盖了5G等标准必要专利技术。
但对于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据近6成份额的中国手机厂商们而言,彼此同为市场竞争对手的利害关系毫无疑问是华为能否在国内顺利收到这笔专利费的最大障碍。所以,OPPO能够与华为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并且如沈弘飞所言多数国内厂商也表达出对华为专利的付费意愿,应该与华为无法生产5G手机,在市场上双方已经不再形成主要竞争关系有着直接关联。
因此,对于华为而言,虽然为了弥补手机业务收入的巨幅下滑,采取了加码智能汽车业务,将手机专卖店改为汽车4S店等一系列举措来勉力维持,但如果一定时期内仍然无法解决5G芯片供应从而恢复5G手机生产和销售的话,或许,如当年的爱立信和诺基亚一样彻底退出手机市场竞争,将手机市场作为通信专利变现的收入来源也不失为最佳选择。
与华为同为通信标准专利大户的爱立信和诺基亚,因为在手机产品上的竞争优势变弱,分别在2001年和2014年退出了手机市场。他们在将业务重心放在运营商市场的通信设备生产和销售上的同时,也在手机市场上加大了收取通信标准专利许可费的力度。特别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从3G升级到4G和5G,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大爆发,所以在无线通信技术上积累了大量专利的爱立信和诺基亚通过与各大手机厂商达成专利许可协议,获得了专利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爱立信每年的专利许可净收入约为10亿美元,而诺基亚每年在专利许可及品牌授权上的净收入约为16亿美元。
而如前所述,同为通信标准专利的持有人的华为,虽然其历年研发投入都远超同行,且拥有全球约10%的4G专利和约20%的5G专利,但由于其从事手机业务的经营也需对外支付大量专利许可费,造成其获得交叉许可后的知识产权净收入每年约4亿美元,仅为爱立信的25%左右。
华为法务部副总裁、重大项目部部长沈弘飞在媒体采访中透露:过去一年中,智能手机、智能车、网络、IoT等行业的全球近20家厂商获得了华为的专利许可,并预计今年约有3.5亿台5G手机和1500万台智能车获得华为的专利许可。按照华为每台5G手机收取2.5美元的上限标准计算,仅3.5亿台5G手机就可为华为贡献8亿美元以上的专利收入,所以如果华为也选择退出手机市场而不再对外支付手机产品的专利许可费,则凭借其"全球最大的专利权人之一"的身份和所持有的11万件有效授权专利,华为每年能够获得的专利许可净收入必定将超出爱立信和诺基亚。
而如果每年能够获取数十亿美元的专利许可净收入,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2022年的前三季度,华为公司季报显示,其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3亿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在2022年持续出现负值,是华为近十年来首次遭遇到的"入不敷出"的困难状况。而华为的经营性现金流之所以"缺血",主要是受到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下降太快导致的"供血不足"与员工规模不变导致公司对员工的内部支付却还在增加的"失血过多"的双重影响所致。
终端业务在华为的三大业务板块中毛利率最低,但此前的吸金能力却最强,通过渠道销售或直销模式,华为能够在消费者市场通过终端产品走量,实现大规模资金在较短时间内的回笼。但随着手机出货量和收入规模的大幅度下降,以手机产品为主的终端业务的现金流"造血效应"已经大大弱化,反而因为其在销售和管理费用上的支出比重较大成了华为的主要失血口。
所以,按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22年8月的内部讲话中所要求的,"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做不好的资源消耗巨大的业务不如关闭以后开放让别人去做",或许华为以退出手机市场竞争为前提,暨OPPO之后尽快与VIVO、小米、荣耀、联想等国内手机厂商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从而将手机市场作为通信专利变现的收入来源,为其庞大的研发投资提供及时的回报,对于华为公司整体而言,这也许能确保其"有质量地活下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
【结语】
行文至此,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布了2023年新年致辞,通读全文可以看到,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依然排在第二位的终端业务被提及的次数并不多,除了总结"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的现状之外,徐直军给终端业务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终端业务的每个产业都要明确产品为王,集中资源,打造出称得上王的产品,要压实经营责任,努力提升投入产出"。
华为手机,作为终端业务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在没有5G芯片供应的条件下如何"打造出称得上王的产品"?所以要满足公司"提升投入产出"的要求,或许彻底退出才是华为手机的最佳选择。
所以如果预测通信行业2023年度最有可能发生的重磅事件,我一定会为"华为最终决定退出手机市场"这个选项投上一票。
自贡开展自隆高速公路连接线北环快速通道项目建设专题调研自贡网记者李秋玥11月16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长龙腾鑫专题调研自隆高速公路连接线北环快速通道项目建设工作,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项目施工现场,龙腾鑫一行查看了工程现场情况,听取
我在岛屿读书中国石子精神我是一颗石子群体画像中的石子中国石子精神我是一颗石子群体画像中的石子余华回忆巴金他庇荫了我们这代人编辑寄语海南分界洲岛的一个小岛屿上,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与作家余华苏童西川在演员抖音旅游达人房琪的相伴下神侃我在
课本里的中国从课本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中,课本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知道你对课本里有关景色的课文印象最深的是哪篇呢?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广西。主要原因之一是有一段要求必须熟读并且背诵,但当时年
葡萄牙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一,国家的诞生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入侵并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将原住于岛上的西哥特人驱逐到半岛北部。西哥特人在半岛北部建立了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等王国,信仰基督教的他们不甘心
华外说胡天下第一胡匈奴(一)公允地讲,不管少数民族做了什么,统统称之为胡,可能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胡,乃任意不守规矩。组成词则有胡闹胡说胡扯胡诌胡说八道胡思乱想胡搅蛮缠等。匈奴这个叫
可笑的宋景公春秋之时,宋国有一个大夫叫刑史子臣(姓刑史,名子臣),通晓天文术数,擅长占卜预测。宋昭公宋国君主宋景公非常迷信,想长命百岁,永久地坐在王位之上。听说刑史子臣能占吉凶卜未来,便召见刑
乐山这个茶马古道上的世外桃源,终究还是藏不住了!!巍巍小凉山,滔滔大渡河。茶马古道上的隐世小镇五渡镇,望山亲水,扼峨边东大门,守川滇旅游大通道峨边第一站,因境内有游桃花渡打渔渡渔樵渡铜河渡柏溪渡五个渡口而由来。小镇离县城35公里,
那些卖了一线房子去大理开客栈的人,后悔了吗?头条创作挑战赛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期待值比较低,去大理是离开北上广的滥觞,大理也被拱火成自由主义者的天堂,人人都要去大理,人人都在去大理的路上。以前一直认为生活了几年的云南没什么特别
这些日本女人,在东南亚为国卖身在今天东南亚的许多城市附近,有这样的一些墓地。它们远离公墓,独立成片,往往破败不堪,杂草丛生,里头的墓碑也大多十分矮小,墓碑上面写的都是中文,但你可别误会这是客死南洋的中国人的坟墓
东南亚回国,直飞大陆划算还是飞香港转机划算?马上过年了,常年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开始有条不紊的计划着回国了。今年的他们再也不用着急忙慌的早早预定机票。在也不用担心,一票难求。受全球疫情影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黄赌毒各种打压下
PONGO丨国货美妆品牌出海东南亚如何实现本地化?试着借鉴PB案例成立于2019年的国产美妆品牌PremireBeaut,目前在东南亚地区发展势头迅猛。PremireBeaut(以下简称为PB)产品供应链在中国,原料来自法国,以印尼为突破口,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