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11月30日,河南省商丘市雎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桩"父杀子"的人伦案件。 被害者是35岁的孟红雪,被告者则是60多岁的孟广线。 在开庭当天,长岗镇西村的村民代表纷纷赶来旁听。与此同时,村干部还带来了一张请愿书,全村231位村民都在上面摁了手印。 他们恳请法院宽大处理,给孟广线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是个好人啊,大家都愿意过来替他作证。能不判决最好,争取最大的宽恕。" 一个杀害亲生儿子的杀人犯,为什么能得到村民的谅解和同情? 作为亲生父子的孟广线和孟红雪,为什么会走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案发时真相如何,法院最后又会如何判决?六旬母亲哭诉真相,无奈反击酿成惨祸 双双年过六旬的孟广线和陈金梅,一共养育了三个儿子。除了小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待在老家西村。 孟红雪就是两位老人的二儿子,但和大哥孟照光不同的是,他这三十多年来过得是浑浑噩噩、不务正业。 尽管已经娶妻生女、三兄弟也早就分了家,但丝毫没有上进心的孟红雪,一年到头只知道朝父母伸手要钱。 如果父母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的话,那他动辄便是拳打脚踢。而且他还有一个酗酒的恶习,每每喝醉了就拿家人撒气。 可怜的孟广线和陈金梅,时时刻刻都要活在这个不孝子的辱骂和暴力之下。 2015年7月30日晚,喝得醉醺醺的孟红雪一脚踹开了父母家的大门,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孟广线,我非得弄死你们!" 没错,他对待自己的父母从来都是直呼其名。而他这次上门,也无非是因为手里没钱了。 35岁的他就是一个"巨婴",在有需要的时候只会压榨父母。 另一边的陈金梅,听到儿子骂骂咧咧的叫声也是担忧不止。她知道,今晚这顿殴打又是逃不过了。 果不其然,当三人在堂屋碰面后,酒气熏天的孟红雪张口就向父母要钱。 可早就被榨干心血的老两口,哪里还能拿出多余的积蓄。 孟广线看着儿子这幅不成器的样子是气不打一处来,而陈金梅则好言相劝。 "老二啊,我和你爸现在手上实在没钱。工地这几天都没什么活,你也是知道的。" 但一听说没钱,孟红雪顿时就暴怒起来,揪着母亲的衣领将她推搡到了地上。 紧接着又从角落里抽出一根废弃的电线,使劲往父亲身上招呼去。 面对着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就好像在面对着两个仇人一样。对着父母一顿拳打脚踢后,孟红雪又死死掐住了父亲的脖子。 而孟广线为了自保也在不停地挣扎,于是父子俩就一路扭打着来到了院子里。 但体力不支的孟广线,很快就被儿子压在了地上。他已经快喘不过气来了,可是孟红雪依旧没有松手的意思。 本就脾气暴躁的他,在酒精作用的加持下,恨不得将亲生父亲置于死地。 这时,正一瘸一拐从堂屋里跑出来的陈金梅,立刻上前去扯开儿子的双手。 好不容易将父子俩分开后,她又被孟红雪大力一推直接倒在了地上。这一倒,疼得陈金梅一直躺在地上叫唤,想爬也爬不起来了。 而另一边的孟红雪又立刻从地上捡起了一根钢筋棍,对着父亲的腰部狠狠打去。 在打斗的过程中,孟广线把钢筋棍给抢了过来。为了自己和老伴的安全着想,他直接一棍子砸在了儿子头上。 随着一声闷响,孟红雪摇摇晃晃地倒在了地上。但孟广线担心他随时会醒来,所以手持钢筋棍又继续击打了几次。 打完之后他整个人也虚脱了,随即闭上眼睛晕厥了过去。 20多分钟后,孟广线悠悠转醒。此时孟红雪依旧俯趴在地上,而陈金梅靠在墙边小口小口地喘着粗气。 看着一动不动的儿子,孟广线意识到自己犯事了。他用嘶哑的声音吩咐妻子:"把老大叫来吧,让他报警。" 等孟照光接到电话赶到父母家时,入目所及便是一片狼藉。不用多问,他也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 其实闹成这样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可屡教不改的孟红雪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不仅啃老多年,还经常对父母拳打脚踢,连哥哥嫂嫂也受过他不少罪。 这次,孟广线也是出于自保才无奈反击。 看到大儿子赶来后,陈金梅忍不住失声痛哭。孟照光赶紧把父母都送进屋里安顿好,然后听从父亲的意思报了警。 既然闹出了人命那就不是小事,该怎么处理、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一切都得按照法律法规来。 等警察赶到时,孟广线的嗓子已经肿得说不出来话了,老两口的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根据孟照光的转述,再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警方初步推断这是一起过失杀人案件。 不过在完全还原真相之前,所有的结论都为时过早。 而随着警察的到来,整个村庄的人都知道孟红雪死了。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惊讶,但后来想想这也算是少了一个祸害。 至于所谓的凶手,大家都觉得孟广线属于过失杀人,所以法理上应该留有余地。 那么在村民眼中,孟广线和孟红雪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有求必应的老好人和不务正业的浪荡子 2015年7月31日一大早,孟广线被依法刑拘。老实憨厚了大半辈子的他,却在60多岁的时候迎来了牢狱之灾。 看着丈夫戴着冰冷的手铐走向警车,陈金梅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外流。 二儿子没了,丈夫又即将接受法律的审判,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现在是彻底分崩离析了。 而这起"父杀子"的人伦案件,也在整个长岗镇引发了热议。知情的人叹一句可悲,不知情的人骂一句心狠。 为了弄清楚这桩悲剧背后的真相,长岗镇派出所的民警来到了西村了解内情。 作为和孟家人相处了几十年的民众,所有西村村民对他们父子俩的评价都很一致。 一个是有求必应的老好人,另一个则是不务正业的浪荡子。 一提起孟广线,大家脱口而出的都是赞美之语。乡里乡亲这么些年,他从来没有跟谁红过脸、吵过架。 不仅如此,谁家需要搭把手、帮个忙什么的,孟广线也从来没有说过二话。 "他真的是个好人!满村你去问问,没有说他不好的。我们大家这些灶台啊、墙头啊,哪个不是他帮忙搞的。" 原来孟广线年轻的时候就干着水泥工的活计,只要不是什么工作量太大的,他基本上都是无偿为村民们服务。 和陈金梅结婚之后,夫妻俩就配合着做水泥工。靠着这点手艺,他们将三个儿子都拉扯长大了。 而要论起当父亲,孟广线也绝对是毫无保留地在为儿子们付出着。 他早早就想到了分家的事,因此在村口靠近大马路的平坦地带买下了三块宅基地。 然后他们老两口就靠着自己省吃俭用,一砖一瓦地建起了三栋新房。 这三栋新房是挨着的,三个儿子一人一栋。有了房子,将来娶妻成家就容易很多了。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靠着父母为他们建起的新房,兄弟仨都娶上了媳妇。 老大夫妻俩在镇上打工,老三夫妻俩去外地打工。只有老二孟红雪,从小属他最顽劣,长大之后也属他最没出息。 日常开支全依赖父母和妻子,还动不动就家暴他们。有时心情不好了,还会跑去殴打大哥大嫂。 他的种种恶行都被村民们看在眼里,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有来往。 在整个村子里,除了父母家人以外,就属村干部跟他打交道的次数最多了。 因为孟红雪隔三差五就会闹事,几个村干部也经常帮孟家解决家庭矛盾。 "今年(2015年)春天的时候,他有一次发酒疯,抓着他妈妈就往死里揍。后来觉得没消气,又骑电瓶车去买了一个煤气罐回来,说是要把他父母都炸死。" 当时路上很多村民都看见了,于是大家纷纷劝阻他。而村干部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也赶了过来,好说歹说才没有让他犯下大错。 可没想到仅仅一个礼拜之后,孟红雪又开始闹事了,起因是由于他的妻子离家出走了。 因为忍受不了这种无止尽的家暴,所以妻子选择了一走了之。但她没有带走年幼的女儿,所以女儿就成了孟红雪施暴的对象。 而得知孙女被虐待后,陈金梅就开始苦口婆心的劝告儿子。但这一劝,就让孟红雪把怒气转移到了自己母亲身上。 "好,我不掐她,我掐你!这孩子我也不要了,我就把你们两个都送走!" 说完他就开始动起手来,而年迈体弱的陈金梅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等村干部闻讯赶来时,陈金梅因为缺氧都已经开始翻白眼了。几名村干部先是好言相劝,可无奈孟红雪就是听不进去。 为了救下陈金梅,其中一名村干部只能使用粗暴的方式。他足足踹了三、四脚,才终于让孟红雪松开了自己的母亲。 而类似这样的情况是数不胜数,就连长岗镇派出所也接到了十多次报警。 不是说孟红雪打了自己的父母,就是说他去欺负兄嫂,又或者是虐待女儿。 可当警方介入调查时,孟广线和陈金梅又不舍得儿子被拘留逮捕,所以最后也只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 而根据村干部的回忆,光是2015年的7月份,孟红雪就殴打父母多达五次。 但等他第六次上门时,却在意外之下被父亲"反杀"。 由此,也牵扯出了这桩法律与人情碰撞的复杂案件。 村民联合请愿轻判,最终定性故意杀人 经过一通走访,办案民警也基本上掌握了所有情况。对于孟红雪这种不孝子,许多村民都替孟广线夫妇感到不值。 三个儿子,一样教育、一样对待,却偏偏养出了这么一个啃老的"吸血虫"。 有的村民更是直言不讳:"要是换我摊上他这种儿子,我早就忍受不了了,也是孟广线太好说话了。" 而当办案民警踏进孟广线家里时,只有陈金梅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堂屋门口。 相较于三个儿子的新房,他们老两口所住的屋子却是简陋至极。不管屋里屋外全是黄泥地,一下雨就会变得泥泞不堪。 放眼望去,屋子里也没有什么好的家具,所有东西都好像是上个世纪留存下来的。 像他们家这种情况,在整个村子里已经算是垫底的了。但其实老两口不是没钱,而是早早地就把家产分给了三个儿子。 "孩儿他爸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终究是要留给孩子的,所以我们把能给的都给了。" 但孟红雪却体会不到父母的一片苦心,也不知道向自己的哥哥弟弟学习。 虽说早就分了家,但他也就相当于没分。 回父母家就跟回自己家一样勤快,还趁着父母外出打工的时候,把老两口家里的所有东西都给变卖了。 "那时我跟他爸在工地上给人搬砖,他欠了很多赌债,卖完东西还不够还的,又跑去他大哥家里闹。" 再加上隔三差五就要忍受亲儿子的殴打,因此陈金梅早就过不下去这样的日子了。 她天天以泪洗面,还生出了自杀的念头。但谁知造化弄人,最后却是孟红雪丢了性命。 而夹在中间的陈金梅既痛心儿子的离去,又不愿意看到丈夫吃苦受罪。 那么,孟广线的"反杀"行为能够被定性为正当防卫吗? 2015年11月30日,雎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桩案件。在庭审陈述中,孟广线对于杀人事实供认不讳。 但他坚称自己是无意的,目的是出于自保。因为在他夺过钢筋棍的那一刻,儿子孟红雪还在死死掐着他的脖子。 "他当时对我下了死手,如果不反击,那死的就是我自己。" 对于这个案发陈述,所有人都没有异议。而孟广线的夺棍行为,也完全可以视为正当防卫。 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但问题就在于,当孟红雪被击倒在地后,孟广线还继续朝着他的头部击打了六下。 虽然孟广线对这一事实进行了隐瞒,但法医通过遗体解剖完完整整地还原了出来。 他的第一棍只是令孟红雪晕厥倒地,而在之后的六棍里,有四棍为致命伤。 在儿子失去反抗能力的前提下,孟广线仍然继续击打行为,最终致其死亡。 这当中,就包含着故意杀人的主观意识了。所以法官认为,孟广线的杀人行为应当被视为"故意杀人"。 但法律不是冷冰冰的一刀切,而是要做到合法、合情又合理。 其一,孟广线属于义愤杀人。 他是在反抗儿子殴打的过程中情绪失控,最终越过了正当防卫的那条线。 其二,孟广线在事发之后没有推卸逃避 。他主动让儿子拨打了110,这也可以认定为自首行为。 其三,孟红雪存在重大过错。 西村村民皆可为此作证,而且大家联名写了一张请愿书,希望法院能够从轻处理。 其四,家属出具了谅解书 。陈金梅、孟照光还有在外务工的三儿子,都对孟广线的行为表示了谅解。 那么综合以上四个因素来看,孟广线虽然属于故意杀人,但也可以争取到宽大处理。 合议庭结束之后,法官选择了当庭宣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告人孟广线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听到法官最后的判决,站在旁听席上的陈金梅低下了头。她的脸上看不出悲喜,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孟广线对这一判决并无异议,他当庭表示不会上诉。 尽管他对二儿子也是恨铁不成钢,但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现在他这个做父亲的亲手夺走了儿子的生命,心里其实也是万分难过。 三年有期徒刑这个判决合法、合情、合理,算是为这起"父杀子"的人伦案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孟红雪的离去,终究给孟家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父母这一辈子没享过他的福,年幼的女儿也活在他的家暴阴影下。 他这短暂的一生是浑浑噩噩的走完了,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负重前行。后记 而孟红雪之所以会成为这么一个失败透顶的"巨婴",除了与他的本性有关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十分乖巧懂事,所以孟广线和陈金梅也自然而然的以为,二儿子长大后也会变得乖巧懂事。 他们打从心底里认为,孟红雪的本性是不坏的,只不过需要时间的沉淀。 但这一沉淀就过去了三十多年,而在这三十多年里,父母家人对待孟红雪的态度都是一忍再忍。 不管他要多少钱、不管他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也不管他实施多少暴力行为,大家都会尽可能地去满足他。 在这种一味纵容、一味忍让的大环境下,孟红雪就将无能狂怒、敲诈暴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或者说即便意识到了也无所谓,因为父母家人不会把他怎么样。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警方介入调查时,孟广线和陈金梅始终狠不下心来,每每以家事、私事为由含混而过。 他们以为警察的批评教育就能使孟红雪改邪归正,而孟红雪却等着警察走后再故技重施。 本就顽劣的本性,再加上得不到强制有力的规范措施,使他在一错再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其中,不能说没有父母家人的责任。 俗话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正是由于孟家人的护犊忍让,才养大了孟红雪贪得无厌的欲望。 要知道,即使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性情也不完全都是一样的。 若无法寄希望于本性,那就只有通过后天的家庭教育加大约束规范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