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一场——离婚了,为什么去找她? 大清早翻查手机,看到一则惊心动魄的视频,想不到在今天这种摄像头密布的现实里,还会发生让人汗毛直竖的一幕。 具体位置不明,但图像非常清晰:一名女子带领自己幼小的女儿刚刚用钥匙扭开房门,还没有进到房间之际,一名被雨衣严密包裹的男性突然从楼上直冲到女子身边,女子旋即开始手足无措地尖叫起来。伴随着尖叫,雨衣男挟持女子迅速冲进了房间。 在房间之外的小女孩儿开始慌乱地掩门,似乎要远离危险,但男子迅速冲出,又把惊声尖叫的小女孩儿抱了进去,消失在画面里。 这些画面或许经过剪辑,不知过了多久,原来的雨衣男已经脱掉了雨衣,打着赤膊,坦露了浑身刺青,面貌清晰地再次出现在画面里。只见他推门打开门口的储物箱,拿了一点什么东西,再次返身回屋,并且带上了房门,视频到此结束。 从这一点来看,大家都可以判定:应该是熟悉被害人情况的熟人所为,不然不至于这么娴熟和淡定。 整个过程真有点恐怖片的既视感,每个人都恐怕会发生什么不测事件,为此牵肠挂肚。 进展一直都有。首先是某地的"叔叔"给出确切消息:并非我地发生,正在进行核实。 等到中午时分,已经有了最新结果——雨衣男子是女孩儿妈妈的前夫,两个人刚刚离婚。整件事情中,男子所作所为有两处涉嫌触犯了法律:非法入侵和"违背妇女意志"做了一些事情。 尘埃落定,人间世不过如此,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两个方面:金钱和某些欲望。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这样,尤其是商业化的消费时代,我们并没有什么"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的远大目标。 家庭,是恒久的基本单位,悲欢离合每天都在上演。 我多少有一点疑问:这个视频或许不是女方当事人放上来的,或许是邻居的一时兴起之举。如果是女方有意为之,要自己的前夫付出代价,她应该不会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找"叔叔"解决的事情,谁会喜欢自己成为热点漩涡中的主人公,在众人面前展览一遍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男性当事人一定要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安排。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十八岁的张爱玲依靠《天才梦》一举成名,其中这样一句话一直让我们心有戚戚——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位命运多舛而又敏感的女子的确算是一语成谶,她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的确爬满了虱子。因为她的归宿是异国他乡的一间公寓。当她故去的时候,她没有伴侣,也没有子女,甚至于没有人在第一时间发现她已经告别这个世界。 她的文字隽永,但她更为人所乐道的应该是她的情史,尤其那个面目不明的胡兰成,和她爱恨纠缠,说不清道不明。 李保田拍过一部影视剧,叫做——《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这部剧的剧名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要沉溺在所谓的爱情中,那是易冷的焰火,是小青年的专属。 如果胡兰成和张爱玲早一点一刀两断,两个人的结局一定比历史真实好看得多,也不至于在暮年的时候默默无语两行泪。 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现实里,谁都不是谁的谁,原本谁都没有错。不要被情绪乱了心智,婚姻最忌讳死缠烂打 人类的两个永恒追求里,四十岁之前,男性容易被某些欲望支配。这种情况一直要等到过了四十岁,才能"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稍稍安定一点点。 提请各位注意一个现实:离婚率已经居高不下,你不是一个人在戚戚哀叹。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笑对生活,这才是应有之义。 早知如此悔归来——要么在婚姻一开始就谨慎再谨慎,要么就在婚姻的过程中维系再维系。可是你都没做到,那就放手了吧! 山盟海誓、轰轰烈烈的爱情到来之时,你一脸欢喜;一段婚姻黯然落幕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毕竟,当下的离婚率这么高,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注意,本人的职业是一名教师,男性。在我的职业圈子里,我挺看不上身边的那些女性从业者。然而,那都是针对职业中的表现而言,离开职业圈子,我从来都反对污名化女性。 不但反对污名化女性,我一直都站在女性一边,为女性鼓与呼: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来生,谁对谁都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自己自由自在才最重要,如果觉得不舒服,离开对方,有什么不对?婚姻最忌讳死缠烂打。 由离婚率想到的一些小问题 从官方发布的数字来看,我没有查到2022年的数字,按照2019年的统计结果,当年的离婚夫妻对数在500万左右。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一下:500万对夫妻离婚,一定涉及1000万当事人。也就是说,粗略计算,仅仅2019年当年,平均一百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人刚刚加入离婚大军。 注意两点:第一、这里的100人包含了男女老幼所有年龄段的人;第二,这还仅仅是一个年度的数据,其它年度的情况即便与此有出入,应该也相差不大。 这里,我们不去探讨婚姻中谁做对了,谁做错了。因为每件事情都是独立发生的,我们绝对无法判断哪一个群体错了,那会犯一种"简单主义"的错误,于事无补,徒增对立情绪。 我只是从离婚率上想到几个有趣的问题—— 第一,有人说:这么高的离婚率一定是有害的,不良的——我不赞成这个观点。 我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曾经担纲《新闻1+1》、《半边天》等栏目的李小萌曾经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她说:离婚率高也有积极的一面,它说明女性正在找回自我。比如,在她幼年时代,如果两口子过不下去了,女方往往会买上一瓶农药,或者以其它方式寻求解脱;在离婚率升高的当下,女性的这种"自挂东南枝"行为已经大大减少。 我个人挺赞成这么一个说法,在所有问题面前,生命最重要。假若一味为了降低离婚率,控制离婚率,那么,体力占优的男方一定会对女性形成一种伤害,女性无处安放灵魂的时候,一定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甚至,比如:潘金莲的那碗汤——你愿意看到那碗汤吗? 第二,底层男性的一些说法,其实对自己具有一种反讽效果。 在我年轻的时候吧,没有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还不发达,人们的视野非常有限。那个时候,在农村流行一种说法:找不到媳妇的时候,就去某某、某某,甚至于遥远的非洲寻找真爱。 他们说,以他们的财力,在那里可以轻松找到遍地的爱情。 几十年过去了,讲这些话的人们大概已经沉默了,意识到了自己的幼稚。当年的他们一方面在物化着女性,一方面在变相"摆烂",似乎换一换地方,自己就可以妻妾成群,完全忘了男性最有魅力的一种做法:多赚一点钱。补白 面对婚姻的终结,请冷静再冷静。 尤其是男性,比如:像我这样两手空空的人类,还是单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