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首先说明,屈头蛋不是南宁特色,是崇左,说到崇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时候形成,越式的餐饮悄无声息地在桂方的餐桌上登门拜访,抢滩登陆。 屈头蛋:把蛋夹碎了和配料一起吃,什么味道都有 其中一种,是从越南传过来的屈头蛋。屈头蛋,是指已受精并孵化成雏形但未出壳的鸡蛋或鸭蛋。 早在几十年前,边城就有吃屈头蛋的习惯了。这屈头蛋,一般是农家拿出来卖的。家里刚孵出了一窝鸡或鸭,有几个仔出不了壳,舍不得吃,就拿到街市里卖。买者一般是妇女。这屈头蛋可治愈头疼、扁头风之类的病。拿回家,煮熟了,去壳,把成了雏形的小鸭或小鸡的绒毛去掉,煎了吃。吃多几次,病就好了。现在凭祥吃的屈头蛋,不是已孵化成雏形的那种,而是仅孵至十来天就终止孵化,蛋白和蛋黄已结硬,接近雏形。 据说,这种吃法是越南商贩传过来的。前些年,边界上常见有一两个越南小贩挑着一对竹筐,到处卖屈头蛋。这担子里,一头装的是煮熟了的屈头蛋,一头装配料。有人买,就停下来,拿出小碗,装上蛋和配料,当街就可以吃了。很快地,这种吃法就在凭祥传开,不同的是,这屈头蛋不用鸡鸭来孵了,用电孵,可大批量生产。现在,在许多小食摊都进货经营这种小吃,生意好得很。 有客人来凭祥,主人一般都要介绍这道小吃。若想吃,就到摊点去坐,想吃多少就要多少。摊主会用一个小塑料碗给你装,然后把配料都放在碗里了,酸萝卜、酸笋、酸姜、薄荷、鱼腥草、辣椒,一样配一点。萝卜是红萝卜,笋是白的,薄荷之类的香菜是绿的,红白绿相间,十分醒目。把蛋夹碎了和配料一起吃,什么味道都有。 ============================== 观点: 崇左边境的县市,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越南风味。其实看多了,吃多了 ,屈头蛋也是一个很平常东西。 综合广西日报客户端 屈头蛋,即毛鸡蛋是也。 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多数是无精卵,所以有些向佛的素食主义者并不戒鸡蛋,就是这个道理。受精卵则是要拿去孵化的,别以为那只大公鸡妻妾成群,好不威风,其实种鸡一生名副其实的"精尽鸡亡",幸福不到哪里去。 总有一些受精卵孵化失败,胎死蛋中,从前资源匮乏,不舍得丢掉,拿来一煮,发现别有滋味,和正常的鸡蛋相比,鲜味突出,一吃便上了瘾。 专等死蛋也不是办法,干脆人工干预,孵了一半的活蛋亦拿来吃了,原来比死蛋更佳。 死蛋有个"死"字不吉利,讨口彩,改为"喜蛋",也有索性叫做"旺鸡蛋"的。 沿海和东南多有嗜食此味的省区,以南京人为最。而且南京人对死蛋不屑一顾,认为活蛋的美味程度远在死蛋之上,对身体大补,当地称为"活珠子",活灵活现得很。 老饕心中自有一套标准,最佳状态是鸡胎已成形,而且鸡毛已长成,这时简直是真正的茹毛饮血,有人怡然自得,有人逃之夭夭。 除了毛鸡蛋,还有毛鸭蛋。我在绍兴的安昌古镇见过毛鹅蛋,圆滚滚好大一枚,用五香卤了,不少客人慕名而来,专叫来送黄酒。老实说,只看外观,诱人之极,打开看到一颗小鹅头,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了。 我一向标榜自己对食物有足够的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敢拿来试一试,但凡事都有例外,毛蛋就是例外。 屈头蛋俗称毛鸡蛋,据我所知是南京和河南地区的最爱!毛鸡蛋是没有孵化但以成形的胚胎。据我所知大多数的毛鸡蛋是由于生病或者发育不完全导致的死胎。一般的食用方法就是放大料卤制而成,也就是五香卤蛋。最后配盐巴、辣椒面、孜然粉作料沾着吃。个人表示从来不吃,接受不了! 第一次见到屈头蛋倒不是在广西,而是在越南的河内,几乎满大街都是卖屈头蛋的,也经常能够见到一边走一边吃屈头蛋的人,尤其当地女生特别喜欢。 所谓的屈头蛋,就是即将孵化但并没有成功破壳的鸡蛋或者鸭蛋胚。 像是皖北、东北等地方,也有类似的食物,叫做"毛蛋"、"喜蛋",说白了就是那些胎死蛋中的小鸡小鸭之类的家禽幼崽,然后经过加工烹制,做成了一部分口中的美食。 在越南,一份屈头蛋折算之后差不多是五块钱,虽然很便宜,但实在有点无法接受。 国内有很多地方都有吃类似于屈头蛋的美食的地方,从东北到江浙沪皖,从福建到广东广西等地区,全都有,而广西吃屈头蛋比较出名的,主要像是南宁、崇左、北海这些地方。 不管是国内的毛鸡蛋、喜蛋,还是广西、越南的屈头蛋,其实都是一种东西。 鸡蛋还有鸭蛋等蛋类,在孵化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像是温度、湿度等剧烈变化还有细菌侵入之类,都可能导致孵化最终失败。 倘若一开始就没能孵化也就算了,关键有些时候,眼看着小鸡小鸭就要破壳了,偏偏这样的节骨眼上突然胚胎挂掉了,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屈头蛋,也就是毛鸡蛋。 在我们生活中,要是买鸡蛋很少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养殖场的鸡蛋都是云英蛋,并没有去公鸡那里经过"处理",所以是无法孵化的。 可若是有时候自家养的鸡,那就可能遇到打开蛋壳,里面有蛋胚没能出来的情况。 大多数人遇到毛鸡蛋,第一反应都是觉得反胃,这样的蛋干脆就直接丢掉了,就算多看一眼都觉得不舒服,可有些地方的人,却好奇地尝几口之后,从此迷上了这种口感。 无论是广东广西,还是越南,这些地方都是古代越人生活的地区,加上各种自然地理原因,这些地方的食俗非常复杂,吃的东西有时候也很让外人难以接受。 屈头蛋这种食物,如果是从营养方面来说的,其主要的营养,因为供给胚胎发育成长,基本上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根本比不上新鲜的禽蛋。 但是,屈头蛋之所以在广西、越南等地如此风靡,还是因为其特别的口感。 因为已经是发育得差不多的家禽幼崽,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蛋类食物,屈头蛋是比较筋道,而且有嚼劲的,吃起来非常脆爽鲜嫩,不像是蛋也不像是肉。 屈头蛋的吃法,通常就是将其按煮鸡蛋的方法煮熟,剥开之后配上各种配料与酱料一起吃,可以清晰看到小鸡或者小鸭的五脏骨骼甚至于绒毛,看着的话,实在难以下咽。 广西跟越南的吃法是,将屈头蛋煮熟以后,剥开浇上香料,配上萝卜、姜丝、薄荷、柠檬汁之类的配料,地地道道的热带风味。 据说,屈头蛋吃起来鲜嫩香脆多汁,是其他任何食物都没有的特别口感。 不仅如此,当地人相信,屈头蛋是有美容还有各种其他的神奇功效的,因此很受欢迎,在广西尤其是靠近越南的地方,很多女孩子喜欢吃屈头蛋。 在越南,屈头蛋往往都是鸭蛋,倒并不是鸡蛋,有的店甚至会专门制作屈头蛋的原料蛋。 对于屈头蛋的态度,就好像很多人对于臭萝卜、臭苋菜梗、臭豆腐、牛瘪火锅类似,不喜欢的人看一眼都直摇头,可喜欢的人,实在是欲罢不能。 广西人吃屈头蛋,主要还是吃那种独特的口感与风味,因为那是其他食物所无法具有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屈头蛋是一种不太好接受的食物,因为这种食物看起来就可能让人失去所有的食欲,可壮着胆子尝过的人,若能克服心里的坎儿,则往往会爱上屈头蛋的味道。 所谓的屈头蛋菜,就是孵化失败的毛蛋。当受精的鸡蛋或者鸭蛋,在孵化过程中受到不当的温度、湿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影响,导致鸡胚发育停止,死在蛋壳内尚未成熟的小鸡,俗称毛蛋。在南宁成为屈头蛋,福建称鸡蛋胎,江浙皖一带称旺鸡蛋或喜蛋等,只是地方民间称呼不同罢了。 这或许是旧时人们生活条件差,孵化失败的鸡蛋、鸭蛋又舍不得浪费,做熟吃了感觉味道不错,这种吃法就逐渐流传了下来。好比湖南那边民间流行一种"蛇咬鸡"的美食,根据流传下来的说法,旧时农家的鸡跑到上山,被毒蛇死了,不舍的浪费,做熟吃了感觉很美味,流传下来的吃法类似。 说真的,这属于重口味的一道美食,个人感觉比松花蛋更恐怖,一般人真接受不了。在我国不仅仅流行于南宁,好多地方都有这道美食。比如河南、河北和南京等地,街头还有这种重口味小吃。 我第一次接触毛蛋,是上小学一年的时候,奶奶给我的一个熟鸡蛋,我打开以后看到成型带毛的小鸡,恶心死我了。立马扔到地上,奶奶却告诉我能吃,当时颠覆了我的三观。 第一次吃毛蛋是在04年,北京东坝西北门的一个村子那里。当时下班以后,和同事们逛夜市,看到有人售卖煎熟的毛蛋,看他们几个都吃的津津有味,在激将法的引诱下,我就试着吃了那种胎胚刚形成,并没有形成小鸡模样的毛蛋,撒上孜然和辣椒面,吃着味道还算不错。 不过对于那些已经有小鸡雏形,甚至带毛的毛蛋,我是万万下不了口。这就好比05年在黑龙江吃林蛙的感觉,同桌的人认为是好东西,整个吃,吃的津津有味,而我却下不了口一样的感觉。 小时候经常吃! 我妈妈经常去鸡场买这些回来煮! 就是拿酒、水还有一些和炒田螺用的那些配料叶子一起煮成浓汤类,味道还是不错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个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美味佳肴! 现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 屈头蛋不算是广西特产,只是靠越南边境一带比较喜欢吃,屈头蛋是越南那边的美食,用鸭蛋做的,孵了一段时间的鸭蛋水煮熟,加上椒盐,小柠檬汁,炸好的葱头,花生,腌好的姜丝,香菜,鱼腥草,生菜等这样一道美味的屈头蛋就完成了,味道很不错,鸭蛋没你们想象的那么恶心,让老板给你挑个嫩点的,是没有鸭毛骨头那些的,我们这边本地人小孩子小小都敢吃。老一辈人是说吃屈头蛋对头疼啥的比较好 这个是越南特色小吃,在我国东兴市比较流行。是用受精鸭蛋孵至21天左右,里面已有成形小鸭的雏形的鸭蛋做成的。一般先把屈头蛋煮熟后,加油炸过的蒜蓉,越南小柠檬汁,生菜,香菜,辣椒水,生姜丝,盐等搅拌均匀后进食。味道比较奇特,有鸭蛋的味道,又有肉类的味道,一般说是大补,对头疼头晕有奇效。但是含雌激素比较多,一般不建议小孩进食。 屈头蛋,俗称毛鸡蛋。不单是南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道菜。 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多数是无精卵,所以有些向佛的素食主义者并不戒鸡蛋,受精卵则是要拿去孵化的。有一些受精卵孵化失败,胎死蛋中,从前资源匮乏,不舍得丢掉,拿来一煮,发现别有滋味,和正常的鸡蛋相比,鲜味突出,一吃便上了瘾就爱上了这一口。专等死蛋也不是办法,干脆人工干预,孵了一半的活蛋亦拿来吃了,原来比死蛋更佳。屈头蛋不但是鸡蛋,鸭蛋在胚胎刚刚开始孵化成型的时候,中止孵化的蛋也叫屈头蛋。 屈头蛋因它独特的口味受到一些人的喜爱,但是在高温的季节如果食用不当,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肠胃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大部分人还是享受不了屈头蛋的美味的,比如说我和我的全家。 配图-1所谓的"屈头蛋",就是人们所说的鸡蛋里面挑骨头!是一种重口味地方美食!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鸡蛋、鸭蛋孵化刚刚成形胚胎的时候(据说大概要孵化十多天),不要再孵化了,转而拿过来食用!听着是不是有点上头?是不是觉得口味很重? "屈头蛋"是流行在广西和越南边境的一种美食,尤其是东兴那个地方,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这个"屈头蛋",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要亲口尝一尝这个特色的重口味美食! 配图-2 在东兴口岸,很多挑着竹篓子的人,竹篓上有一个小锅,小锅里煮的就是"屈头蛋",另一个框中放的是调料,有青菜、姜丝、紫薯、香菜、葱花、生菜、柠檬等等! 配图-3 这就是当地人专门卖屈头蛋的小商贩,一般是当地阿姨老奶奶居多!他们游走在关口附近,等着想吃"屈头蛋"的人找上来的生意! 这个屈头蛋也是分等级的,有的已经是可以看到小鸡小鸭的毛,有的则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雏形!这要根据个人能接受的程度来选择,我就曾经吃过一次,而且是熟透的那种,刚开始还有点心理排斥,但是吃了第一个之后,会感觉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配薄荷叶,这种味道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总之是非常的特别!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特色的味道! 配图-4 说出来有的人可能接受不了,那种小鸡胚胎骨是有点什么感觉呢,就像我们吃某种猪脆骨一样,所以又机会可以尝一尝! 吃这道美食,考验勇气,当你看到小鸭子那闭着的眼睛,翻开肚皮看到那红黑相间的内脏以及还没有完全被剔除的肠子时,你不得不闭着眼睛思考一会!这到底能不能吃?味道怎么样?会不会恶心?有的人看一眼就开始恶心想吐,但是作为一个吃货,我还是鼓起来勇气,狠狠地咬下去一口!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我们心理作用而已!旁边的韦小哥看到我们这么折磨的样子真是一种鄙视的眼神!他们广西人对这个没有什么排斥,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只是外地人难以接受而已!不过这是一种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