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五台山的五爷庙是不是供奉杨五郎呢?
感谢邀请,忻州五台山的五爷庙是里供奉的是龙王的五儿子,又称"龙五爷财神"。就算没有去过五台山的人们,大概也听过五爷庙的大名,去过的人们更是知晓五爷庙是何其香火旺盛。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和某些重要的节日,五台山的五爷庙就排起长龙,连夜有人排队烧香祈福,有时候一排就是一夜。
传说五爷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文殊菩萨从东海借走清凉石,龙子龙女们气愤不已尾随而来却被文殊菩萨教化而留在此地,五龙各守五坐台顶,龙女化为台蘑。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杨五郎
杨五郎其实和忻州五台山也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他曾父亲出征雁门关,战事不利退守代州。由于史书对其记载很少,于是人们流传杨五郎曾在五台山出家,当年杨五郎来到五台山的兴国寺后,人们就把寺院叫做杨五郎庙,也有人叫太平兴国寺。
宋代名将杨五郎是大家伙都熟知的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五爷庙却不是供奉的杨五郎,而是龙王爷的五儿子,因为都排行老五,所以容易被大家混淆,那新的问题来了,既然五台山五爷庙不是杨五郎,那杨五郎在哪里呢?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实地在五台山探访了一番,而且找到了答案,在民间关于杨五郎在五台山出家的故事,至今还流传很广,这个故事咱们先梳理一下:说的是在宋朝的时候,当时的圣上宋太宗曾经来过五台山礼佛,这个时候护驾的就是杨五郎,宋太宗到达五台山后,太平兴国寺的方丈睿谏接待了皇帝,并且私下和杨五郎交好,然而大家正沉浸在这青灯古佛之时,突然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来报,辽军又开始侵扰大宋的边境了,这时杨五郎整装待发准备迎敌,出发之前,方丈睿谏给了杨五郎一个包袱,并说此物可在危难之时化解灾难。
杨五郎上阵杀敌越战越猛,但不想金沙滩一战,被奸臣有意陷害差点被俘,杨五郎拼命突围到一片山林之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想起睿谏赠予他的包袱,打开后发现竟是僧衣一套和度牒,五郎此时也心灰意冷决意出家,毕竟朝廷奸臣当道,无法施展。于是杨五郎身穿僧衣从树林径直而出,辽兵竟然无人理睬他,杨五郎成功脱险。尔后,五郎来到了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找到方丈拜师出了家。后来太平兴国寺在某个时期被某彪炸毁,集福寺的比丘尼为了让人瞻仰到一代僧范英容,于此新塑五郎像一尊,并将殿宇改为五郎殿。
集福寺目前犹存,笔者实地探访了这里,发一些照片给大家共享共赏。
(谢谢各位观看)
五台山的确是有杨五郎的庙,叫茅蓬山庄,后来被林彪炸毁修了林彪别墅。
山西五台山的五爷庙供奉的不是杨五郎,是五龙王,如今五爷庙可以说是五台山最火的寺庙了,香火旺盛,游客众多。
那么五爷庙为什么这么火呢?文殊菩萨的道场怎么反而成了龙王的天下了呢?先说根源,以前在五台县民间,名气最大许愿最灵的寺庙有三座:五台县大石村的观音庙,五台山脚下西坡村的老龙王庙,以及五台山台怀镇的五爷庙,这几个寺庙均是当地民间赫赫有名、香火旺盛的寺庙,且每年都有隆重的庙会,直至今日。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五台山的游客逐渐增多,到了当地的游客也跟着当地百姓去拜五爷,而由于五爷庙位于五台山核心区,于是逐渐成为五台山名气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庙了。
关于五爷庙的由来,相传远古时期,五台山不是现在的清凉山,而是像火焰山一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五台山的主人文殊菩萨看到这样的场景于心不忍,于是想到了老龙王,因为老龙王有一个宝物——歇龙石,歇龙石通体透凉,是诸龙王布雨后休息的石头。正好老龙王邀请文书菩萨给讲经说法,于是文殊说讲经说法可以,但有个条件,就是用歇龙石来换,龙王同意了,就这样将歇龙石送给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拿到歇龙石后将它放置在五台山,于是五台山气温下降,成为了凉爽的清凉山。布完雨的小龙们回到龙宫得知此事后愤愤不平,执意要去五台山要回歇龙石,到了五台山后与文殊菩萨斗法,打斗中将以前尖尖的五座山峰削成了如垒似台的五座台顶,当然打不过文殊,后来五龙王诚服皈依了文殊,将五龙王供奉在五台山最高的北台顶。因为是龙王,可以施风布雨,正好满足百姓的需求,于是每到农季,方圆百里的百姓均到北台顶求五爷,往往灵验,后来百姓不管什么事均去求五爷,有求必应,这样,五爷就经常被老百姓抬着去各个村。后来百姓觉得去北台顶请五爷实在不方便,于是在将五爷请到台怀镇万佛阁供奉,从此万佛阁就变成了五爷庙。
如今的五爷庙香火旺盛,是五台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不是的,五爷庙供奉的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五爷乐善好施,很受人们的喜爱,五爷庙的香火也算的上是五台山最旺盛之一了。而供奉杨五郎的庙在五台山的兴国寺后面,因为供奉着五郎,人们索性就把寺院叫做杨五郎庙,也有人叫太平兴国寺。回答完毕,愿龙五爷和杨五郎保佑我们健康平安吧!
不是,简单回答:五爷庙所供佛像是东海龙王第五之子——圣衍,民间称五爷。
杨五郎所供寺庙为——五郎寺,也称——太平兴国寺。
两寺相距甚远,一南一北。
五爷庙
五郎殿
朋友们好,我是忻州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五台山五爷庙被人传说成是供奉杨五郎,实际上是一个误传。
传说五爷是南海龙王第五子圣衍。被人们尊称为"财神龙五爷"。
关于五爷有多种传说:
第一种传说,南海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龙之五子情愿化作菩萨坐骑弘扬佛法。菩萨被他的诚信感动,将他幻化成巨鳌山卧也就是现在的南山。
龙五爷有三件法宝,分别是"金元宝""财源库""聚宝盆"。这是如来佛祖赐给他的,还让他掌管着人间的财气,因此,叩拜之人络绎不断,香火鼎盛成了远近闻名的灵验福寺。
第二种传说,五爷是佛教中的财神。在龙王五子中最小,但地位最高,传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据说有一年夏天,当地酷热难当,五爷庙却清凉如水,香客蜂拥而来,五爷为了让众人高兴,便化身去请戏班来唱戏,寺庙中人很奇怪,并没有人去请唱戏的。可戏班却拿出契约,说是黑脸和尚签订的。住持找遍寺庙并无此人,后来发现五爷神像就是这般长相,而且在袖袍里发现了契约。所以有了五爷庙唱戏的习俗。
还有多种传说就不一一详解了,反正今天的五爷庙香火鼎盛,游人不断。因为不仅五台山是清凉福地,而且是心向禅佛的风水宝地。
不管你是哪里人,一定希望亲自来一趟五台,诚信叩拜五爷,因为每一个人生来都有佛心,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欢迎大家都来我的家乡五台。
们在这里诚心邀你!
看名字就不是,一个称五爷,一个称五郎。五爷庙又称万佛阁,五爷庙以前是村里人唱大戏的重要活动场所,主殿坐北朝南,南面大戏台,民间称五爷爱看戏,所以有这种布局,这是五台山独一无二的布局。五爷是龙王,排行第五,本身是神仙,杨五郎是人,杨继业的第五子,本身是人。
忻州五台山的五爷庙供奉的是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
五爷庙也叫万佛阁。它面积不大,占地只有两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四座,它们是五爷庙、万佛阁也叫万佛殿、文殊殿和古戏台。就因为有了五爷庙,这里成了五台山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也习惯把万佛阁叫做五爷庙了。五爷庙的后面是文殊殿,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几乎每座庙宇里都有专门供奉文殊菩萨的文殊殿,但在这里文殊殿却没有五爷庙的香火旺盛。这也看得出当地人更喜欢本土化俗神的崇拜,可是文殊菩萨在当地人目心中的正统地位,也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在五爷庙中坐东向西两檐三顶的建筑是万佛阁,也叫万佛殿。它分上下两层,在五台山众多的建筑中别具风格。在万佛阁的下层,当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在佛教密宗里,把他称为大日如来,作为最高的崇奉对象,他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二层殿内,正中供的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菩萨,他被称为大愿地藏。老百姓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流行很广。因为地藏菩萨普度众生,而他的大愿也正所谓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
不过文殊菩萨很快就降服了他们,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
所以说五爷是五龙王,不是杨五郎。话说杨五郎也是虚构的,历史上没有其人。
你好,恰好国庆自驾去了五台山五爷庙,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五台山的五爷庙供奉的不是杨五郎,而是五龙王,是东海龙王五太子,同时在金脸五爷塑像身后,也供奉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神的塑像。
但是最初的五爷并不是金脸,而是黑脸,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最初的五台山是一个酷暑之地,十分炎热,给附近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文殊菩萨听闻之后去东海借来了清凉石放在山上,于是五台山就变成了清凉圣地。东海龙王的五个儿子知道后找文殊菩萨讨要清凉石,大闹五台山,自然是都被文殊菩萨降服,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五爷被降服后就变成了金脸,住在北台负责耕云播雨,为百姓造福。百姓为了感激他,建造了庙宇。
据说五爷庙非常的灵验,所以是五台山香火最旺之地,有的人不知道五台山、不知道文殊菩萨,但一定会知道五爷庙。
高晓松也曾在某个节目中提到过他在五爷庙的趣事,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信佛之人前往烧香拜佛络绎不绝。当然不信仰佛教的,去五台山看看风景也是十分不错的,东台望海寺的日出会给人十分惊艳的感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