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有微博网友发现,在B站搜索《迪迦奥特曼》,平台显示没有相关片源,腾讯、爱奇艺、优酷、央视频等平台也都搜不到《迪迦奥特曼》剧集。且该片评论区已关闭,但二创视频仍然可以播放。 优酷视频工作人员表示,《迪迦奥特曼》因内容调整优化暂无法观看,暂未收到具体通知。 在全网范围内遭悄然下架,相同遭遇的作品还有《刺客伍六七》第一季、《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第一季、《成神之日》等动画,在B站也搜索不到相关番剧。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理由、声明。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第一季 《刺客伍六七》第一季 《成神之日》 那么《迪迦奥特曼》为什么会被下架? 有网友猜测,此次下架动画可能是因涉及暴力问题,跟今年4月份一则"21部动画片查出1465个问题点"的新闻有关。 《报告》指出,此次调查的动画片里,有近一半均不同程度存在暴力犯罪元素。如《迪迦奥特曼》中除奥特曼日常打怪兽情节外,还涉及到持械殴打、多人恐吓、纵火爆炸等暴力情节。 此外,调查的21部未成年动画片近半有暴力犯罪,涉及阴暗、惊悚、悬疑等镜头达 123 个,除了《迪迦奥特曼》,还涉及《名侦探柯南》《百变马丁》《迷你特工队》《小伶玩具》《小马宝莉》等剧。 在新闻节目中也有家长表示:孩子会模仿动画中的一些暴力动作和语言。 《迪迦奥特曼》、《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成神之日》、《刺客伍六七》,这几部动画从制作公司、到动画内容画风可谓是天差地别。如今它们被一起下架。最大的理由可能就是被点名批评或被举报了…… 说实话,看到这些消息,我是无比震惊甚至是不理解的。 公众号【二次元梦幻理想乡】 9月24日中午,日本著名特辑《迪迦奥特曼》突然被各大视频网站撤下,引起众多网友的质疑和不满。下午,"迪迦奥特曼下架"一词冲上微博热搜榜首,讨论度居高不下。 《迪迦奥特曼》(以下简称《迪迦》)是圆谷公司在日本拍摄并于1996年播出的52集特别电视剧,也属于圆谷公司拍摄的《奥特曼》系列作品。103010于2004年引入中国内地,开始在各电视台播出。得益于其出色的剧本和出色的制作,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广为人知,成为了那一代人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那一年我成了光"这句话让无数人热泪盈眶。因为《迪迦》的高人气和人气,这个下架的消息也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看《迪迦》长大的一代人,笔者能理解网友的不满。然而,在这一波舆论狂潮中,笔者发现许多义愤填膺的网友无法理性看待这一事件。从网友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可以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归因偏向现象的盛行和网民理性的缺失。 发酵之初,据说有家长举报,于是被下架。随后,很多网友在此基础上开始吐槽,认为这些家长只是把自己教育不好归咎于《迪迦》。但根据笔者的调查,没有线索指向导致下架的家长举报,最多只有网友的猜测是从"我听说了……"开始的。后来有网友发现,全网只有"央视Frequency app"还保留着《迪迦》的资源,于是"央视Frequency"独家垄断《迪迦》版权的说法开始流传,网友开始将矛头指向"央视频率"的垄断行为,但很快"央视频率"上《迪迦》的资源也下架了,这种说法并没有被打破 很快,今年4月,又挖出了一则新闻报道"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动漫领域侵害未成年人调查报告",显示21幅漫画中整理出1456个问题,《迪迦》也赫然在列,被认为涉及武装殴打等暴力情节。网友认为是这份报告导致《迪迦》被撤,并对这份报告的内容提出质疑和批评。22日晚,微博"看央视网"官方账号重新发布了今年4月的消息,这似乎是导致《迪迦》被撤的罪魁祸首。然而,提交人注意到,"看看央视网"发布时的标题是"迪迦奥特曼涉及武装殴打和其他暴力情况",这并没有直接解释这是下架的原因。更何况是近6个月前的新闻,6个月后才采取措施显然不合逻辑。所以,我认为这不是《迪迦》被下架的直接原因。对于很多网友来说,《迪迦》被下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并不重要。他们认为《迪迦》的撤除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他们的愤慨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所以那些家长和"中央视频人"就成了他们在键盘下的发泄对象,即使他们没有接触过清除。这种归因偏向现象如今在互联网上无处不在。很多人总是把新闻事件的原因归结于刻板印象或偏见。由于缺乏对事实的了解和调查,他们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观点。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这些观点很容易迅速广泛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转发,从而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有节奏"现象。《迪迦》被下架事件清楚地表明,归因偏向在网络上普遍存在。即使是看似解释问题的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也没有任何线索表明是它导致了《迪迦》被下架。即使看似合理,也不应该没有证据就妄下结论。 至于网民中缺乏理性,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联网的特性造成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瞬间表达自己的观点,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快,但相应的思考时间也越来越短。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基于冲动而不是理性思考,这些冲动的言论很容易再次在网络上传播,从而导致舆论环境的偏颇。 互联网的特性是无法改变的。只有从自己做起,才能改善现状:努力思考,求真求实,面对新闻时思考,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妄下结论;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尽可能地使用"我认为""可能"等推测性表达,可以减少二次沟通中的误解。当然,改善网络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也需要加强对网络使用的教育,尽力遏制互联网环境下理性的缺失。 103010带走了迪迦,的光明,但网络环境不能被黑暗吞噬。公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没有求真意识,你总是听自己想要的,最终只会成为别人的节奏工具。 迪迦奥特曼在与怪兽"家长杰厄"的战斗中失去了光,沉入海底变成了石像。 最近这几天。 相信不少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个人身上。 一个"女人"上了船。 一个"男人"下了架。 9月24日。 有网友发现。 央视频、B 站、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平台陆续下架了《迪迦奥特曼》相关视频。 9月26日。 相关话题。 ① "光之巨人"下架? ▽ 2021年。 3月16日。 广电总局官网发布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立法中已在探索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初步分级制度。 4月6日。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 21部动画片共梳理出1465个问题点,集中在用语、场景、剧情等方面。 经统计。 21部动画片里,有近一半不同程度存在暴力犯罪元素,涉及阴暗、惊悚、悬疑等镜头达123个,植入广告行为达142次。 暴力犯罪方面主要是暴力打斗、刀剑、枪战对决,比如《刺客伍六七》《名侦探柯南》; 危险动作模仿主要为《熊出没》《小猪佩奇》等偷吃、爬窗以及电锯、枪械等暴力元素; 强制广告方面主要为《斗罗大陆》的剧中广告。 至于《迪迦奥特曼》。 除了涉及持械殴打、多人恐吓、纵火爆炸等暴力情节。 还存在 43 个阴暗黑化元素,占比 34.9%。 6月8日。 制作过《海尔兄弟》、动画电影《黑猫警长》等作品,同时也是第27届白玉兰奖动画片评委、动画导演、编剧于胜军表示: 动画一定是分龄的,学龄前、学龄后、青少年,是有不同的成长阶段的。 比如学龄前动画,他必须要保证学龄前儿童的接受能力,比如说不能有打打杀杀,不能有骂人的话,不能有一些危险的模仿性的动作,这在欧美、包括日本,都有苛刻的要求。 低幼动画不是贬义词,低幼动画它是阶段性的一个名称,低级动画才是贬义词。 这才有了两天前。 《迪迦》等作品被"全网"下架。 当天。 江苏省消保委回复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报告发布之后,省消保委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交了相关文件,旨在促进动画分级制度的创建,但并未对涉及的动画经营相关方进行相关约谈。 《迪迦奥特曼》的全网下架可能是相关平台的自主行为,与江苏省消保委没有关联。 9月24日晚。 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负责同志表示: 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依法依规制作、引进、播出内容健康向上、弘扬真善美的优秀动画片,坚决抵制含有暴力血腥、低俗色情等不良情节和画面的动画片上网播出。 儿童和青少年是动画片的主要受众群体,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应办好 " 儿童频道 "" 青少专区 ",进一步规范节目内容、优化节目编排,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视听空间。 9月25日。 观察者网咨询相关平台。 优酷线上人工客服表示《迪迦》因内容调整优化暂无法观看; 腾讯客服回复称受版权及合作期限影响,平台会不定期下架部分影片; B站和爱奇艺客服则称具体情况以站内实际搜索结果为准,后者还表示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至此。 我们或多或少就能看出这一次"动画门"的问题所在。 官方只是"提醒"了几句。 有些人、有些平台就开始"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这才会造成这么大的社会舆论。 我们能够确认的是: 被封禁的动画有没有问题? 肯定有问题。 但这问题有没有严重到需要封禁的层面? 可能也不至于。 但这次事件或许能够促进国内动画更早推出分级制度。 ② "精灵梦叶罗丽"有毒? ▽ 这次事件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还是平台"懒政"的缘故。 可能是被点名的动画不好"删减",又或者是被点名的动画已经"无可救药"了。 反正伸头一刀。 缩头也是一刀。 不如默契一点,用下架"裹挟"一部分民意。 这些名单里面肯定有人很冤。 而且在未成年人、成年人和家长眼中它们有没有问题、有多大的问题、需不要要"一刀切"也是个问题。 未成年人感受不到家长的苦心; 成年人可能还会觉得家长矫情。 但这些动画也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无辜。 比如。 2013年。 由金今、姜鑫执导动画《精灵梦叶罗丽》。 这部被称之为"国漫之光"的国产3D动画。 8年内推出了8季共208集,全网播放量超170亿次,并多次在各大卡通频道及少儿卫视获得全天收视第一,颇受小学生欢迎。 动画制作公司河北精英动漫也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与铸梦文化、河北乐聪并称河北动漫的三块金招牌。 2020年。 精英动漫营收1.28亿,其中动漫授权及版权收入881.58万元,玩具及衍生品销售收入1.19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679.79万元。 但就是这样一个专注女童少女市场公司。 这样一部讲述普通小孩进入梦幻世界拯救人类的动画动漫。 里面却有大量"雌竞""成人化"和"外貌焦虑"的内容。 5月28日。 一篇名为《小学生看的动画片,成年人看了都脸红》的文章,将儿童动画《精灵梦叶罗丽》推上了风口浪尖。 6月1日。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回应称,已经要求该公司进行核查整改,修改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并在相关播出平台进行替换,下一步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全面审查。 6月2日。 精灵梦叶罗丽的回应格外强硬。 不仅没有多大的歉意; 还表示要追究法律责任。 但动漫系列到底如何? 豆瓣评分可见一斑。 知乎答主@久肆 在话题《江苏消保委报告称 21 部动画片存 1465 个问题,动画中的暴力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吗?》中列举了有些恶性事件。 当然。 他主要针对的是动画中的暴力行为。 在这里我倒觉得动画游戏中,那些潜移默化的"软色情""耽改风""成瘾性"和"邪典文化"更让人防不胜防。 君不见荆轲性转。 君不见李白变成了刺客。 还有动漫插画中那些大露特露的第二性征…… 人体结构根本不长这样好么? ③ 暴力不是重点,焦虑才是答案? ▽ 当然。 现在有一个声音。 就是有关部分拳拳到肉,从教培领域、游戏圈一直清理到了饭圈。 算是为准家长们扫除了不少生三胎的顾虑。 饭圈倒是没什么问题; 游戏圈和教培领域已经有人怨声载道; 这不。 轮到动画圈的时候大家已经有些反应过激了。 因为这一次动画被禁。 成年人是真的被"误伤"了。 在这件事情上。 家长固然要负一部分责任,举报迪迦暴力也不过是"误中副车"。 但要知道资本也不是省油的灯。 就比如之前的《无职转生》。 在流量和钞票面前资本家是没有三观的。 还有就是文化这种东西是潜移默化的。 江南布衣的"邪典设计"没有曝光之前,谁知道童装设计也能毒害未成年。 细思极恐的是: 这些设计、这些风格在2017年就已经成型。 我们该说现在的成年人太"大意"了? 还是该说现在的成年人太"大度"了? 没错。 孩子没有教育好。 家长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但我们能因家长的失职就为那些心怀不轨的游戏、动漫和文化开脱么? 而且。 这责任也不是大小的问题。 因为教好孩子需要长年累月; 但教坏孩子可能只在那么几个瞬间。 毕竟。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诱惑,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够抵抗,未成年人就更加危险了。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在这里可能有人搞混了一个问题。 就是那些在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迪迦奥特曼》《名侦探柯南》《刺客伍六七》未必就受未成年人欢迎。 而他们喜欢的动画我们也可能并不喜欢。 所以。 当一部分人喊出光已经消失的时候。 我们的悲欢可能并不相通。 我猜测的下架原因: 第一种可能性:有小朋友经常看奥特银河格斗,因为国内迪迦知名度高,家长只知道迪迦而举报; 第二种可能性:新奥特利迦,关注度高,热度高,家长把特利迦的打戏误认为是迪迦而举报。 之所以我会联想到家长,是因为只有迪迦的被下架了,那些盖亚雷欧那些到都还在! 其实小孩子模仿是天性,终于是家长在其中的引导,而不是单纯的封禁,大禹治水都知道疏而不堵,哎,没有迪迦有其他的,就算没网络上学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也会学坏的。 下架就下架吧,认了,谁还不会找个资源呢,没有弹幕就没有弹幕吧 但你倒是给个理由啊?为什么?是家长举报,重新审核,还是版权问题?是广电有令还是平台自发行为? 为什么啊?总得死个明白吧? 这部动画片却实引儿童入迷!但是,动画中的软暴力慢慢浸入心智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孩心中,越暴力越兴奋,然后就是害怕。怕过之后又想兴奋又想看,在兴奋和害怕之中口味越来越重。长大一点就会看更加刺激的恐怖片,在"重口味网络内容"之路上越走越远。等到大人们发现之时,各地的青少年精神卫生中心已人满为患了。青少年精神状况的大数据不会骗人的,亡羊补牢永远不会迟的!!! 感觉不适合儿童看的,不应该归为动漫,属于真人特摄,适合青少年看。而且主要不是看他打斗,而是他讲的故事的内涵。 没事,终究会重新上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