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即使进不了一线城市又何妨,只要居住工作感觉好就行了! 原先杭州城并不大,老城区也就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等5个市辖区,骑辆自行车,东西和南北,就这么屁大点地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跑遍整个杭州了。 改开了,市政府将萧山县级市、余杭县划了进来,又将萧山钱塘江南岸大片土地变成了滨江区,再将富阳县级市划了进来,又将临安县划进来了,自然区域面积增加了,常驻人口增加了,最重要的指标GDP上去了。 作为杭州土包子,我甚至能够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概用不了几年,桐庐县、建德县级市、淳安县,也将被杭州微笑地纳入怀抱,本身都是杭州的托管市县么,归来吧!孩子,那边也巴不得投身入怀,不论别的,退休金享受同城待遇,实惠吧! 如此这般杭州的区域面积、常驻人口、GDP又将晋升一个新的台阶,杭州发展上快车道,最大的秘密也就昭然若揭了。 当然,这种操作模式,并非杭州市首创,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包括重要的地级市,都在玩这般心照不宣的套路,扩容扩容扩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大家也就明白了。 杭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天堂人间,东南佛国,西湖和运河审遗成功,阿里巴巴等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入驻,G20峰会主办城,未来亚运会概念城,国内城市GDP万元俱乐部成员,经济指标已进入全国10大城市之列。 近年来,杭州获大把荣誉,我都数不过来了,只能借助度娘了,现将其整理如下:入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十大协调发展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中排名第一,等等,不一而论,有兴趣的头条读者,不妨搜索补充。 杭州的殊荣,倘若不借助搜索引擎,谁谁能说得出来,有谁谁能数得过来,是不是?真是不胜枚举,头顶无数的光环,因此,在不经意间,市府市民的自信心爆棚,街头道尾,里弄小巷,似都在谈论,杭州何时能成为一线城市。 现在,杭州已有了新的称谓,新一线城市,位居第二名,排在成都后面,领先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这般地位就杭州而言,其实已经很高了,想想杭州以前才多大的地盘,作为杭州人就知足吧! 反正我是典型的阿Q,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其实很多东西已经看开了,该玩的也都玩过了,不该玩的或者不感兴趣的,也就不会再去碰了,象现在这样,不必朝九晚五,可以睡睡懒觉,喝个咖啡品个茶,码写文字推文章,在收获粉丝的同时,也有些许经济效益,所以感觉甚好,算得上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随着倡导创业创新,科技兴城的发展,杭州在高科技领域发展强劲,已吸引了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一旦桐庐县、建德县级市、淳安县纳入杭州的怀抱,杭州晋升新一线城市,那是水到渠成的,毕竟GDP的含金量在的,加之区域面积和常驻人口的不断增加。 未来,杭州光荣进入国家一线城市,还是大有可能的,杭州,从现在起,其实已经在准备了,这既是市府的设想,也是市民所乐见的,我的观点,杭州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线城市,必将是水到渠成的,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未来2-3年吧,顶多。 其实,当下的杭州,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作为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的常驻居民和外来创业者,倘若感到幸福,就点赞杭州吧!赞美既是美德,身心也愉悦;如果感到很郁闷,那就吐槽杭州吧!将心中的怨气发泄了,心情就会舒畅。 (不求轰动效应,但愿踏实写作,除了创作头条号,认真作悟空答题,请关注本文作者,欢迎参与讨论,到评论栏发表您的高论!) 2018年1月24日于杭州 杭州不可能为一线。当然,也没什么一线新一线的。按国家定位,一线必然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或似深圳,为国家经济中心之一。在区域里,除上海,就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了,定位比我国长江下游的中心城市之一的杭州高2级。杭州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并不具备区域中心的要素。杭州湾就一死湾,离上海远且中间地带的嘉兴又不旺,只能自成一体。旁边只绍兴。影响力和聚散能力基本只在自已内部,且浙江本身就是多山分散。杭州自身条件也不好!宽大的钱塘江很难办,江西边主城区狭小,只能往北,而北边也面积也有限且山多,再往北往西往南都是山。一个盆地,冬冷夏热且又闷又湿,空气聚集影响质量。相比深圳,它的自然条件也不好,只好在它有码头。但深圳的特区低税率政策及单列市财税不上交省则财政支出为杭州的3倍,都是杭州只能望而叹气的。 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就曾提出过,中国有两个城市,如果要大力发展现代化,最好的办法是保留老城不动,去旁边开地建新城。哪两个城市?一个是首都北京,另一个就是杭州。 每个城市都会发展没错,但是用不用非要把争当"一线城市"当作唯一的目标呢?我觉得不用啊。别的城市有西湖吗,有龙井吗,有钱塘江吗,有大运河吗?都没有。让他们去发展吧,发展到最后都变成一模一样毫无特点的超大城市,超无聊。 2000年前后都市快报刊登过一篇文章,来自一位80年代曾经在中国任职的荷兰文化参赞,她80年代到90年代初来中国,杭州给她留下极其惊艳的印象,她曾经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东方城市。(我有类似看法,阿姆斯特丹、日内瓦和杭州,我眼中最美的三座宁静而优雅的世界级城市。)可是2000年左右当她再次回到中国,杭州的"发展"让她哭了。很多优美的小路被拓宽了,小院围墙不见了,连北山路上的青苔也没了……我懂她在哭什么。"杭州正在日益发展成为一座和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的大城市""那个独一无二的杭州,快要消失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杭州人看到过这篇文章,有多少杭州人认同。我是深深地认同,被触动了。 大有卵用。一线有卵用。 从秦汉建成,南宋建都开始发展起来的杭州只有上城区和下城区才是核心,依山傍水,靠山枕湖发展了几百年形成的城市格局,从来就不该是一座超级大城市。想要以今天的杭州核心城区来发展"一线城市"?总有一天要把西湖填平采购满足野心。 建新城可以,老城如果想要继续做独一无二的杭州,就别去扯这个蛋了。倘若杭州老城能保持现状100年,就是上城下城西湖拱墅能保持现状不变,100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可贵了。 一个独一无二的杭州,比100个一线城市还值钱。 北上广深坑,不好意思,打错了应该是北上广深杭,之前在某个排行榜看到过,到底是真实还是恶搞不得而知。 杭州非常不错的一个城市,未来是和苏州竞争长三角第二城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口都是突破千万,GDP是苏州比杭州高,各有千秋吧,反正都是吴语地区的也无所谓。 以前有个错误的观点一直觉得杭州是金融业和服务业发达,没想到不知不觉杭州的制造业也起来了,民营经济尤其发达,既有阿里巴巴这种独角兽,也有吉利控股、恒逸集团、荣盛控股、万向集团和中天控股等等的民营企业五百强,2020年更是39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五百强,连续十八次蝉联全国第一。 有人说杭州最大的竞争对手是025南京,网上各种对比也很多,甚至对比到了谩骂和攻击,咱也不懂,希望网友给答案吧?只是个人觉得南京教育等方面强,但是别的薄弱环节还是比较多。 大家觉得杭州能成为一线城市吗? 不仅有可能,而且从上到下都在努力朝实现这一宏景努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叫一线城市。 其实一线城市并不是官方定义的正式概念,而是起源于房地产后逐渐被我们代指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目前我国公认的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杭州,浙江省会,长三角副中心,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2017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56亿元,站稳全国GDP总量排名第十城市,增长8.0%,将在前十城市中仅次于重庆、深圳,与武汉并列年增长排名第三。 当然,说杭州能成为一线城市不仅看现在杭州的经济体量,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影响力 一线城市需要拥有强大的区域影响力,而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在省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里不得不说隔壁省份江苏,作为老牌强省其实其整体GDP较浙江高出很多。但也由于省内强市林立,导致南京在省内地位尴尬。而浙江即使省内宁波也是副省级城市,拥有宁波-舟山港这一世界第一大港,但仍没有产生城市间的相互排挤。 另外,浙江毗邻安徽、江西、福建、江苏四省,其中除江苏是传统强省,福建省近年经济有所起色外,另外两省与浙江仍有较大差距。杭州对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均有较大的影响力,每年均能吸引大量来自此三省的务工人员。 二、人才储备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现在的一线城市无一不是人才的聚集地。而杭州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在各种人才补助政策的作用下,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位列全国主要城市榜首,2017年上半年继续蝉联桂冠。 从医疗行业可以窥见一斑,杭州城区主要三甲医院几乎只招收博士学位医学生,但就算如此也是人多职位少,而且下级县市的医院的热门科室也只招研究生。 杭州不止吸引外来人才,也十分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在近十年,杭州教育局投入大量资金,在加强浙大这一省内唯一985高校的建设外,还强化了市内如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一系列高校的建设。并鼓励投资创办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这一民办研究性的大学,开创了高等教育的新天地。 三、企业优势 杭州有阿里、网易、哇哈哈、农夫山泉、广夏、吉利等一系列名企,其中阿里的影响最大。 杭州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充分的拥抱互联网企业,特别是蚂蚁金服(独立于阿里巴巴的公司,推出支付宝的公司)。在杭州生活过的人,对于杭州电子支付绝对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杭州你可以在只带手机的情况下生活的很好,不仅仅是商场购物,甚至乘公交车,地铁,交通违章缴费,医院医疗付费等等,都可以用手机加支付宝轻松解决。 这也使得阿里与杭州深度绑定,深深扎根于杭州。杭州也因支付宝而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 四、政策优势 在近年来,杭州将成为一线城市的话题甚嚣尘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风向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杭州在承办G20以后,利于杭州的政策一个接一个,其中以杭州大湾区建设最为引人注目。杭州大湾区建设规划设计上海、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仅浙江域内建设项目就达到120个,总投资约1.5万亿元。其目的是对标美国旧金山湾、纽约长岛湾、日本东京湾这三大世界级湾区,其规划不可谓不大。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杭州的大江东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各式建筑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另外为了2020年杭州亚运会的顺利开展,杭州今年集中开展了9条地铁的建设,将一跃成为轨道交通大市。 综上所诉,未来几年杭州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迅速成为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的城市,终将完成从现在综合实力全国第六到一线城市的蜕变。 杭州这座城市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几十年的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城市,中国绿化城市,中国互联网城市,中国民富城市,中国休闲城市,连续十四年中国幸福感城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世界最高级别会议城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属于世界一流名城。 当然了,杭州在发展初期就是按国际旅游城市模式来规划建设的。现在的杭州不仅仅是旅游城市 ,更是电子商务领军之城,杭州是及人文、历史、景观、商务与电子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的优越,西背群山东临海,未来的杭州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美丽城市,更是属于世界的美丽之邦。 国家定位有个鸟用,要靠自己发展,就像外国人都知道义乌,温州,东莞,但是未必知道南京这样的城市,我们要的不是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无非就是大,要看知名度,就像新加坡,迪拜,维也纳的城市,人口不一定唯一指标,需要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让全世界知道有一个城市是电商之城,支付之城,科技之城,就是要打造像阿里这样的巨无霸的国际企业。你得100个第二名,还不如一个第一名,就像三星代表韩国一样,诺基亚代表芬兰一样, 发表一下个人意见。我曾经去过杭州,仅仅一天,就让我彻底地陶醉,不管是景,人还是城,都是无可挑剔的。 我觉得杭州作为一座古城,魅力之处不在经济,而在人文,在于情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活只有去过的人才真正能体会,而如果忽略这点,一味地发展经济,完全得不偿失。杭州位于长江下游,地理位置特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自古以来都是才子之乡,如果真正放开发展,成为一线城市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然而,这有意义吗?当然,不一定经济的发展会给城市带来毁灭性打击,但我觉得用一线城市这样的指标去衡量杭州完全没必要。至于她是否能够成为一线城市,这也意义不大。这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希望她一直这样美! 如此美丽的杭州城,足矣。 从杭州对天子岭垃圾处理的规划来看,杭州市的规划离一线城市还差的太远…天子岭垃圾处理场隔壁是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皋亭山森林公园,都是国家4A级风景区,现在又即将开放一个号称可以俯瞰整个杭州城的望宸閣…可是,这么美的地方竟然与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为邻。垃圾填埋场也就罢了,再过三五年填满关闭就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的规划竟然是要建成各种"垃圾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基地,现在已经建成了厨余垃圾处理一期项目,建筑和装修垃圾再生利用一期项目,将来计划要上马的是各种二期,还有电器垃圾再生利用等等。最后这里将成为永远填不满的垃圾处理中心。规划很美好,可惜周围几十万的居民的切身感受不会那么美好[流泪][流泪][流泪]…几乎天天都有邻居在半夜被臭醒…还有看不到的垃圾处理后的粉尘也将飘荡在望辰阁周围的崇贤、半山、田园、丁桥、星桥等地的上空。每一个来到望辰阁参观的游客也会感受到哦,如果你在参观过程中,正要对美景发出一番感慨,忽然感觉到一股臭味飘来,请不要奇怪,那是热情的天子岭垃圾在欢迎你呢…这样的城市规划,能成为一线城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