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DVD这一类激光影碟机, 包括电脑的光驱刻录机等等,使用寿命都很短,即使你不怎么使用,放置一段时间以后,自己就坏了,不能读碟,原因就是激光头很容易损坏 ,激光头很贵,修理也不划算,即使花钱修好,过不了多久还会坏掉,目前,我是没有见过还有人在用影碟机播放光盘,大多数电脑也不配光驱了。 其实,影碟机就是读取存储于光盘影碟的信息的设备,现在电脑优盘移动硬盘包括手机,都可以存储很多信息,还有云盘之类,存储读取都很方便,影碟和影碟机被淘汰,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它们竞争失败了,败给了市场。 DVD机出现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必备的就是组合音响,必须是5.1声道、7.1声道,淘汰了老式的录像机,添置了VCD,不久以后升级换代DVD,以及29寸、34寸的"大屏幕"电视。当年一台29寸大彩色的价格8000元,34寸背投电视的价格6万余元,42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高达26万元,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够玩得起的。况且一张碟片就要几十元,对于那个时候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因此也诞生了一个行业,碟片租赁。 早期VCD机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发展到DVD普及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贵了。随着DVD价格进入几百元的区间,它的热度突然下跌了。原因是显然的,几百元的东西无法体现富裕起来的心情,就好比如果苹果手机跌入几百元,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购买了,无法体现身份了。另一方面,进入新千年之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都已经迅速地发达起来。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供观看、下载,mp3mp4vcddvd等都走向了末路。 现在已经很少有家庭在使用DVD了,它和那些背投电视一样被当作废品卖掉。不同的是,DVD机重量较轻,还能卖几元钱;背投电视重量大,有时需要支付搬运费才有人上门搬走。黑胶唱片留声机、录像带播放机,反而在一部分群体中重新复兴起来。也许再过一些年,VCDDVD也会重新回到一部人的家庭中,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情怀。 因为播放自由自在自主。我台式、平板电脑一两部外加手机两三部,还欲重置DVD,就因为自由自在自主,不受任何网络(包括讯号)"卡脖"干扰(除电之外),何乐而不为。 有一部分但不多,而且会越来越少,社会在进步先进淘汰落后是必然。(如从赤脚到穿草鞋—穿布鞋—穿皮鞋—穿各种季节鞋—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想去哪里就自动带我们去的那种鞋—自动鞋,社会在发展你不能说不可能) 这些物品之所以还有一部分人在使用,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从时间上看,技术迭代比较近,十几年前还属于主流,一部分人依然保持了原来习惯。新型多样化的媒体也是最近十年才得到长足发展。从使用体验上来看,DVD主要在电视上播放,画面比较大,清晰度也高,跟在手机和电脑上观感不一样。虽然手机可以投屏,但是需要满足一些的条件(网络带宽充足,手机电视都支持投屏功能才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用。(人家碟片一装,开关一按,吚哩哇哪的就开始了,叫一个智能手机都没大搞懂的人一会儿下载什么APP,一会儿去连接什么YFi,折腾了半天还是看不了,气得一手机砸到电视上,结果就是有新手机和新电视用了,好高兴)从使用设备看目前能替代DVD有网络电视(需高速网络支持,要不然就是卡,本来怀着期待的心情享受一部片子结果被欺负得结结巴巴的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真是印象深刻)手机则要在信号好,有4G网(如果长期用4G来了看高质量影视估计得开通一二百的流量包月,省钱一族会掂量掂量)或者网络良好有wifi方可。有线电视节目由电视台决定,不能完成完全替代,(半夜睡不着我本来想找个鬼片来看,翻了半天,这个台是爱情,那个是枪战,有的是广告,找了个最接近的科幻不知道里面是人是鬼,就将就着当鬼看)从使用人群来看,年纪比较大,使用了产品很多年又没有积极接触学习新媒体,保持了它固有生活习惯,我们称它为守旧族(习惯对人的影响力真的很大,像是智能手机里面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应有尽有,非常好的东西。就连两三岁的孩子都会玩,但是事实上还是有一大批中老年人不会,他们习惯性的认为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的,尝试了一下,觉得比原来的要麻烦就放弃了,然后认为这是高科技,还是比较困难,就筑起了一道壁垒)收藏族他们的习惯就是摆弄老物件,这些东西承载了他们的生活点滴,时不时弄出来摆弄一下,看一看很多年前的片子,想想当初的日子,怀怀旧是一种情怀。还有一种囤积族,没有丢东西的习惯,花钱买来的东西没有坏,又舍不得丢,就算有一点小毛病,自己摆弄摆弄,弄好了就把它放在那儿(丢弃需要充分必要的理由,这个东西当时花了我一千多块,丢,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卖旧,没有三百五百,我也不会卖,回收的买不到,自己也卖不了,就只能放在那里当古董了。要是条件允许还可以建个地陵以后搬进去永远陪伴,或许"死了都要爱"都是受此启发而谱出来的)好了产品虽然淘汰了,但是人还在,习惯还在,市场就在,不但有人用,还有人花钱去买。 家里还有一台DVD,不过已经很久没用过了。也没想着扔掉,就一直放在家里。 现在回想一下,vcd dvd evd一共3代,后面的可以放前面的碟,前面的不能放后面的碟,而且vcd刚开始一张碟只能存几十分钟的影片,到evd时代一张碟可以存20部两小时的电影了,可惜那时候互联网已经普及了,evd也被时代淘汰了。 另外,DVD有六个区,中国大陆是六区。好莱坞提供给中国正版碟商的素材全都是被缩过水的,这让当时绝大部分碟友宁可买九区(国内碟友对盗版碟的戏称) 碟也不愿买正版,因为当时国内九区碟商掌握了一种复合直灌技术,能在一张碟(只指DVD,VCD不像DVD支持多音轨多字幕和基本互动功能)集中一部电影在世界各个区发行的正版DVD中的所有优质素材,比如可选择最佳画质版本,DTS音轨,六区简体中文字幕,花絮内容等等。 DⅤD很实用,我原来有两台DvD,又经常用,仓门开不开了,也不知哪里修?最近要用,我又买一台新的。因为一些老光盘电脑及手机上的电影及电视戏都下架了,想看一些老的优秀的电影及电视戏只能靠DvD了。所以我认为DvD还有用,有一小部分市场。我也用过兰光DvD,很麻烦,与老光盘配合还不如老式简单的DvD! 这个问题简单啊。我们家就有一台DVD播放器,飞利浦的。 现在用来播放。CD碟,听歌了。 DVD碟片本来也有,但是选择机顶盒比较方便,看电影都用机顶盒,效果很很多。 还在用,不能不用,多年来自刻录的DVD音乐光盘,共有5000多张,都是世界古典名曲,MP3编码格式,只能用DVD光碟机播放,其它机子都不行。顶级的CD机都不行,不支持mp3格式的。 其实DVD也在发展,先是VCD的480*320分辨率,发展到DVD的640*480,其实DVD一直也在进步,后来发展到双层存储DVD分辨率到了1080*768,现在又发展到蓝光DVD,分辨率到了2048*1280,所以DVD一直也在进步,所以DVD不会淘汰。 肯定不多了。没弃的原因一般都是发烧友,不但没有弃DVD而且还将普及性DVD升级成了蓝光4K DVD。因为这些发烧友要的就是画质和音响的极致表现,而流媒的视频效果不如DVD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