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吧! 目前管委会的主要用工形式分为四种。一种是正式在编人员,多以科级和处级以上干部为主,这类人又分为事业编和公务员编制两种,一般事业编到了处级干部之后,就会转为公务员编制,待遇和薪酬相较以前差距很大,尤其是公务员退休之后,保障性福利更多!目前据我了解的情况,管委会公务员编制人员月薪能拿到20~30多万,事业编人员大概在18~20万,这两类人员年底都有绩效奖金,西安的水平档次是3万、5万和8万。 第二种编制是企业编制。目前大多数管委会下属都有国企,承载了人员聘用、开发建设、融资投资等多项功能,是政府职能之外的有效补充,如西安的高科集团、高新控股等。通常而言,非领导岗位的管委会正式员工,一般也都是采取和企业签合同的形式,用工更灵活,择业调岗的机会很多。稳定性绝对是有的,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身份,进不了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序列,这类人员如果想转成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就必须参加统一的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考试,笔试时大家一视同仁,面试时候这类人员可能相对有优势。他们的薪资待遇一般是10万起步,根据供职年限和具体表现,逐年增加,但总体绝对不会超过正式在编人员。 第三种编制是雇员。这种身份的员工一般是应届毕业生,由管委会直接从学校通过校招的形式招聘优秀毕业生进来。这些雇员和管委会直接签署用人合同,其身份既不属于公务员事业单位,也不属于国企,但是待遇基本上和事业编制差不多,西安这边目前能给到年薪15万~18万左右。 第四种身份就是劳务派遣制员工,由第三方人力机构与之签署合同,根据管委会各部门不同的用人需求,经常会岗位流动,这类人员往往干的活儿最多,但是工资最低,最好的也不多就是每个月5000元到6000元而已! 这个岗位应该是临聘人员岗位,没有编制的。体制内只要是劳务派遣制,基本可以判断就是临聘人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临时工,无论招聘人员描述得多么美好,都不能改变临时工这样的尴尬现状。 第一,如果你没有更好的选择,到管委会去当一个临时工也可以,至少有一份工作。这份工作的待遇只能算一般,招聘人员描述的8-11万应该是包含了社保、公积金等全口径收入,真正能拿到手的,应该没有这么多,否则早就挤破头了,也不可能轮到你。 第二,如果你家里不差钱,只想找个工作干着,可以把这份工作作为一个长期职业,因为体制内的临时工,只要你不犯原则性错误,不主动辞职,基本上可以一直干下去,直到退休。体制内很多驾驶员就是劳务派遣制,一干就是一二十年,只要自己不走,单位一般不会解聘。但是这样的工作只适合家里不差钱的人长期干,因为收入确实是不高,养家糊口很困难。 第三,如果有志进入体制,还是要尽快脱离临聘人员的岗位。可以利用当临聘人员的时候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考试,争取早日进入体制。否则,无论在临聘人员的岗位上干多久,始终不能解决编制的问题,始终也难以融入所在的单位。 这种招聘,与现在的改革有很大关系。 目前,对各类园区的改革正在持续推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创新管理方式,摒弃园区行政化的模式,使得园区建设更加专业化,相应的人事制度自然也要进行重大改革。改革后,人员原人事关系和行政级别将成为历史,取代的是新的聘用方式,即聘用什么职位或工作,就获得什么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园区招聘人员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其薪酬待遇与过去会有很大不同,这不仅体现在新招聘人员,原有人员的管理与待遇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招聘的人员录用后,其身份将是比较特殊的,很难说是干部还是其他的,叫职员可能比较合适。 当然,由于改革进展不同,目前各地还不同步。你说的情况的具体含义,还要看当地园区改革的进展情况,但无论如何,这是今后高新区或开发区人员招聘的方向。至于与第三方签订合同,有两种可能,一是社会中介机构,二是高新区内设的劳务机构。两者虽然有差别,但性质应该差别不大。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能进入高新区工作,我觉得是非常幸运的,你应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如果正如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所说,单位所有的人都是合同制的,都是签订第三方劳动合同,而且不影响晋升,那么说明你当地的高新区改革是非常到位的。目前,很多地方的高新区还是实行事业编或参照公务员管理,并没有完全转为合同制,当然,这是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 接下来,小编来谈一谈在高新区的几大优势。 第一、福利待遇高,高新区的福利待遇远不止招聘人员所说的8~11万,这个可能是他保守的说法,或者是没有算入年终奖,高新区的年收入一般在20万以上。 第二、工作较单纯,高新区相对于地方政府工作是比较单一的,没有那么多繁杂的社会管理事务,主要职责是做大做强经济,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和企业打交道。 第三、办公环境好,无论到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开发区,你都能感受到办公环境是非常优越的,而且,他们的财力非常有保障。单位上的办公用品消耗、办公桌椅配置、用水用电方面是丝毫不会吝啬的。 最后,希望你进入高新区之后,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万不要去。 我可以把我的经历告诉你。 目前很多地方都开发区、高新区都在进行改革,那些之前有编制的公务员很多都进行所谓的编制封存,全体起立,重新聘任,但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铁饭碗,而且还涨了工资。 我当时应聘的时候,说的很好听,入职后可以跟他们一样地工作,一样的晋升。但是后来他们再搞竞聘的时候,根本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工资待遇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我入职的时候,是通过第三方派遣过去的,干的活是一样的,但是工资差了不止一般,公积金、养老保险也是按照最低的交的。 所以,无论对方说的天花乱坠,都不要信,你还是派遣工,是临时工,同工不同酬,会让你干的没有一点激情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高新区,还是开发区,聘任制的合同职员是绝对不能去的,没有发展前景,工资待遇也不好,也涨不了什么工作经验,还是不要了。 管委会去年刚刚进行了一轮改革,老人老办法,保留编制改行聘任制;新人新办法,没有编制,试行合同制。 你问的应该是改革之后,管委会公开招聘的人员,这些人员招聘程序和事业单位招聘基本类似,需要笔试、面试、体检、公示,录用。唯一不同的是原来录用之后会进行事业身份登记或者公务员登记,现在取消编制实行合同制,签订合同,约定双方权力和义务,约定薪酬等。 现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改革已经基本结束,改革后待遇普遍提升。根据改革方案,开发区薪酬实行动态调整,根据开发区整体考核情况排名确定薪酬待遇。一般来说考核排前列的,薪酬最高的可以达到市直部门的3倍,当然排名靠后的薪酬待遇会低一些,但是在我们这里,最低的也是市直部门的同级水平。 目前我了解到是排名靠前的开发区的科级干部,年薪是可以拿到25万左右的,这是让我们非常羡慕非常嫉妒的。 这就是我了解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高新区都在去"行政化",不同程度在试点聘用制管理。即人员不再使用编制,全部采用聘用制管理,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相应的待遇。正式工一般是三年起签,到期考核合格后续签,十年后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人员;短期工一般是一年一签,视岗位需要、工作实际和考核情况续签。其管理模式类似于国企,正式工没有编制,但按惯例视为在册人员,也就是列入员额管理,个人不犯大错、开发区不取消,一般不会有下岗失业之忧,稳定性不如公务员和事业编,比一般般企业编要好很多。其他合同工不如正式工有保障,但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基本的稳定性和待遇也不是问题。 在收入方面,开发区的聘用人员不纳入编制管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突破编制人员的级别待遇等上限,给予岗位和劳动对应的收入待遇,容易实现高工资、高收入,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入驻,这也是开发区使用聘用制管理的初衷。开发区不同于一般机关事业单位,大多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不成熟的问题,初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包括体制内人员到开发区工作,由此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适当将部分岗位推向社会以市场化运作就成了必然。 开发区推出类似的合同制岗位除了有收入待遇方面的好处外,还有一个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潜在优势就是可以干而优则仕。也就是说,类似的聘用人员进入开发区工作除了可以拿到高收入外,干到一定层级还可以有机会以调任的方式直接转公务员,进入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钱拿了,位子也有了,理想的不能再理想。 当然,前提是你这种聘用方式是属于开发区的正式工序列,纳入企业员额管理,而不是短期的聘用。如果是前者,毫无疑问有前途和钱途,反之也就是一份工作,不要奢望也不能奢望太多。 各地高新区工资应该都相当不错的,你这个待遇如果在内地城市相当不错了。 首先,感谢你的信任和邀请。下面,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回答一下你的这个问题。回答得不一定准确,只希望能够帮助你开阔一下思路吧! 第一,高新区一般都是省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是仅次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类开放区,它与一般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是不同的,从体制的角度讲,它是至少是市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第二,你所有说的全员合同制,证明了你要去的高新区管委办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比较到位的,它能够要灵活用人上采取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完全不同的政策。 第三,如果能够被招聘上岗,一年8至11万,这对于应届生来说,真的是件好事情。另外,通过这个平台,一则可以了解党政机关的工作,为考公务员做准备,二则真的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经济知识的、特别是招商引资、待人接物的技巧的,这对年轻人就更有意义了。 如果是我的亲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也是刚毕业的话,我会鼓励他去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祝你好运! 建议去试一试 第一,刚毕业,8~10万在行政单位一年还是不错的。不是太忙,环境好,人脉广,工资和职务晋升都和正常有编制的一样,这可以去干啊。同时,加强学习,考取公务员,真正的体制内。 第二,有这样的环境熏陶,面试部分不成问题。但是一定不能舒服下去,还是要积极备考。 第三,不管是合同制还是第三方,这以后都是用工方向,只要同工同酬,即便考不上公务员,在这里一直签下去,也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