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已经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来看,"3+3"模式实行后,一些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冷门,众多的教师突然清闲了下来,而一些学科出人意料的成为了大热门,师资出现了紧张的状况。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还是因为各省对新高考改革准备不充足。 物理全面遇冷 物理全面遇冷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无论是第一批进行改革的浙江和上海,还是正在改革中的北京、天津等省,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物理遇冷的状况。在2017年的第一届新高考中,浙江、上海两地的考生中选择物理学科的考生不到三成。这就必然造成物理教师大量闲置,供大于求。 物理遇冷的弊端 在很多教育专家看来,物理学科的全面遇冷是拜新高考改革所赐,觉得没有高考改革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大量的考生选择逃避物理,正在把中国的高科技带上绝路,正在让中国未来的科技人才出现断层。 文理分科与文理不分科 或许在文理分科的时代里,考生要是想学理科就必须学物理,而且还要学好物理。重理轻文的时代里,各地的中学基本上都狠抓理科,物理学科自然也就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理科学科。话又说回来了,重视理科这么多年,如今有几个地方是真的靠高新科技来支撑经济的呢?上至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下至中西部的小县城,房地产几乎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头。产业升级喊了十多年了,依旧没有明显的感觉到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中国创造还有多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算众多的考生选择了物理,又能指望他们当中多少人将来埋头苦读钻研科技呢?如果说拒绝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迫众多物理不好的学生必须学物理,那么大可以把物理设置为必选学科。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宁炒一座房,胜读十年书"的时代不过去,再多的学生选择物理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所以物理的遇冷表面上看是高考改革带来的弊端,但是不从根源上去思考问题,把社会问题的板子全部打在教育上,是避重就轻,最终不仅不会提升教育水平,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 上海新高考考生选课状况 除了物理遇冷之外,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成为了考生选择的热门学科。特别是生物和地理学科,在新高考改革后火爆异常,很多地方的师资都出现了紧张的情况。生物和地理为何成为炙手可热的学科呢?原因有两方面。 培养"战略人才"的地理学科 一方面,多数地区的初中阶段视生物和地理学科如同儿戏,让这两个学科成为了高中阶段的零基础学科。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有生物和地理的课程,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地区中考是没有生物和地理学科的,所以重视程度很低,甚至不如体育。到了高中阶段,语、数、英是谁都跑不掉的学科,物理和化学对初中的基础要求还是非常大的,政治和历史教材和初中虽然有很大的改变,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只有生物和地理两门课程不一样。反正大家初中都没怎么学,基础都是差不多的。既然高中是一场马拉松,何必要选择过去没学好的学科呢?那样不是让自己在起跑线上落后的更多吗?生物和地理成为热门也就不奇怪了。 生物学科 另一方面,生物和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很强。生物学科中多少涉及了很多动物和人体方面的知识点,通过学习生物了解一些养生之道,健康常识。地理学科更是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知识面,对于大家出门旅游,识记道路,各种生活中的常识有很大的帮助。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专门搞科研的,物理和化学上的很多知识点一旦毕业了很快就会慢慢遗忘,实际应用性真的很差。 新高考 所以说高考改革后,相应学科的遇冷,相应学科的吃香,说到底还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异想天开的认为高考不改革就能阻止学生的选择,就能保证高科技的发展,实在是掩耳盗铃。如果要想解决目前的这些问题,根本上要加快产业升级的节奏,促使中国制造早日迈入中国创造。不过眼下,在社会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部分学科师资出现闲置,部分学科师资突然紧张都是正常现象,没必要不负责任的把口水都喷到改革本身上。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在不同的省份,根据不同的方案,缺老师的学科也不会不一样。像第一批试点的浙江,应该是技术老师最缺;第二批试点的山东等省市,地理老师最缺;第三批试点的辽宁,历史老师最缺。大家之前最担心的物理老师最缺的现象并没有发生,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剩余,这也许是与初衷不符合的地方吧。 一、浙江最缺技术老师 你们学校有通用技术老师吗?多数学校没有吧,即便有是不是也是校外人员兼职的或者其他学科教不了的老师带的?但是在浙江,不会是这样的,因为浙江的技术是纳入新高考的。 下图是浙江近3届选科数据,选择技术的人数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16级考试增加比较明显,这是因为之前大家对技术,这门高中才开设的学科比较陌生,不敢选,但是经过两年的考试,发现这科并不难,容易赋高分,所以选择技术的人数迅速增加,而各个学校的技术老师储备,肯定是最少的,所以在浙江,我认为技术老师最缺。 二、山东最缺地理老师 我所在的高中,各学科中地理是最缺人的学科,高一地理老师,每人需要带8个班的地理课,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东选课的现状! 下图是2017年山东学生选课数据,可以看出在山东17地市,选择地理的学生差不多都是最多的,而从总数上来说,选择地理的学生达到67.86%,高居榜首。由于前些年,地理一度退出过高考,虽然后来被纳入文科考试中,但是由于选择文科人数相对较少,地理老师的储备一直不多,在新高考下,选课数量的迅速增加,必然导致地理老师的缺乏,这在第二批试点的省市应该都差不多。 三、辽宁最缺历史老师 据传,辽宁新高考方案采取改进版的"3+1+2"(还没有正式文件),加入辽宁实施这一模式,我认为历史老师是最缺的。这是因为这份方案中,提升了物理和历史的地位,所以学生不选物理就得选历史,而在物理和历史的竞争中,历史肯定会完胜!而之前各校文科生相对较少,所以历史老师储备明显不足。 在新高考的设计方案中,本来突出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因为绝大多数的理科专业都需要学生必选物理,结果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物理很难,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众多学生弃选了物理,结果导致物理老师出现剩余,这也许是专家没想到的结果。 当然,即便是同一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选科数据也是不一样的,却的老师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获得更多信息! 发表下拙见哈。 大家都知道新高考,有三门学科是必考的,语数英。 按照高中学科的难易程度,选择历史、政治、生物,这三科作为考试的学生会增多。这三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偏向于记忆。所以,这三科应该可能会比较欠缺老师。 如果您是家长,关心孩子学习,想要咨询学业规划上的问题; 如果您是高中生,遇到学习上的困惑,不知所以然;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账号:赢鼎教育 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会倾尽全力为您解答。 偏文科类专业,史地政相对缺口会大一些,从先行试点省份来看,选择物理学科的人数锐减,毕竟史地政学起来比物理等理科容易一些。 地理,历史,高考改革后,选修地理历史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过去主要是文科生学地理历史,人数少,现在自由选择,人数多,师资往往比较紧张。 现在的改革对经济落后地区不太友好,毕竟倘若缺老师,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更容易招到紧缺的老师。 地理、地理、地理。 重要事情说三遍。 物理改地理, 物理改地理, 物理改地理, 再说三遍。 当时最缺的是专家们了,不过他们缺的是心眼!同感的点赞! 点赞,关注,Don’t stop! 最过剩的是物理化学,最紧缺的里生物地理。 应该是政史地这些文科老师比较缺。 就目前我所在的高中来说,物理真的凉凉了,没有学生选,所以物理老师都转岗去别的科室了,而文科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加重了。 大家都不选物理的原因无非是学习难度大,本来就是大部分学生的短板,现在高考改革,可自由选择了,当然毫不犹豫的抛弃了物理,但是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担忧啊,搞基础研究的人没了,科技还怎么进步呢?都靠笔杆子走天下?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小学都会出现教师短缺的现象。之前,教师短缺纯粹属于数量上的。现如今的教师短缺,是结构性短缺,即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同学们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如果有意愿未来当老师,那么以下这4个学科对应的师范专业方向可以考虑!一、语文专业 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语言与文化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来临,"语文为王"时代的开启,不再是传统意义在课堂上逼迫学生背诵课文的语文老师。从小学阶段一直到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不仅担负传统文言文教学、还要向学生传授民俗、传统节日等传统文化的知识。意味着未来语文教师尤得具备较高文言文修养,熟悉民俗、传统节日等传统文化知识。这样的教师会很缺,因为这是新的中高考改革要求的。 国家对教育的战略布局,一方面看未来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看民族文化的凝聚,因此高考改革是具有战略高度的,在这些改革中,语文的重要性始终在一步步凸显,地位与日俱增,甚至"得语文者得天下"。 同时语文也百科之母,无论求学或是就业,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关乎着人医生的发展与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更需要语文学科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国学、主持、演讲、辩论,甚至设计程序,都离不开语文。无论基础普及还是中高等教育,语文的地位都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二、物理老师 专业:物理学 随话说得好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物理是除去数学让我们学生最害怕的专业,不过新高考之后物理这个科目是非常吃香的了,缺少大量的物理老师,因为超过一半的专业需要选修物理才可以有资格填报的,所以各大高中都是非常缺少物理老师的。物理在所有学科中受重视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中。 三、艺体老师 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学、舞蹈教育 由于新的高效招生要求一定权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各级各类学校,尤其农村地区的艺体教师处于奇缺状态。这类老师主要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老师,有很多人反映说自己考了艺术类的编制,却上着语文的课程,那是因为语文属于主课且缺老师,并不代表不缺艺术老师。音体美的发展是教育的目标,目前一线城市已经在努力做到专人专项,但是还没有完全做到这点,更何况是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学校。 四、心理健康教师 专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以前,心理健康教师在大学里见得较多,而中小学有心理健康教师的概率相对较小。然而目前,中小学生的各种成长、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和教育,所以新增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心理健康教师将会是以后每所学校的标配,这一学科的增设,彰显出国家在重视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将同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上就是当下较为稀缺的教师学科岗位,教师岗位一向受到毕业生们的追捧,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寒暑假双休,再加上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校内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未来的就业竞争也会越来越大,有意向的小伙伴抓住高考志愿填报的时机,一定要选好专业,虽说教师岗位一般不限专业,但利用对口专业与之竞争,能多一份优势可能就是你上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