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退休老大爷老奶奶每天扛着单反相机拍照,拍的好看吗?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退休老年摄影爱好者的头条,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正好借题发挥,表达一下我对"70后""80后"大哥和大姐们的敬意。
我本人也是退休人士,退休这两年,经常抗着单反相机去市里的各鸟点拍鸟,认识了很多位年纪比我大的鸟友,其中有几位大哥、大姐已年过七十,甚至年过八十,他(她)们拍鸟的出勤率和热情比我高很多,常常去得早,去得勤,让我自愧不如,下面介绍几位:
超人大哥,人如其名,八十多了,脸色红润、步履稳实,每天拉着小车,车里装着佳能相机、腾龙镜头和脚架,乘公交车去市里各公园拍鸟,自己建有拍鸟微信群,乐于分享鸟图和鸟讯[赞]。
山夫大哥,自称山里人的八十岁老大哥,是一位气宇轩昂、身姿挺拔的退伍军人,用的是奥林巴斯相机和镜头,不但会拍鸟,还会配诗,文武全才[赞]。
英姐,七十七岁,耳聪目明,脚步轻盈,初见时,以为她六十多岁,发在朋友圈的鸟图,真的不错[赞]。
玩家老师,六十八岁,拍鸟的事迹上过几次广西电视台的新闻和专题节目,对鸟的习性和外形非常了解,南宁的很多鸟点都是他发现或培育的,是南宁拍鸟界的标杆和风向标[赞]。
类似上面介绍的前辈,南宁还有多位,都是值得我敬佩和学习的老师。他(她)们身心健康,乐于分享大自然的美丽,他(她)们本身,就是一道好看的风景。
那些退休的老大爷爷老奶奶整天扛着相机到处跑,他们拍的好看吗?
我就是你所说的人的其中之一。我今年已经过了七十六周岁,但我在洛阳摄影圈里并非年龄最大的,还有大我九岁的老朋友,整天扛着相机到处跑。
至于拍的好不好是次要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与读者朋友们,摄影是众多养生方法中很好的一种。比如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等,这些活动都比呆在家里强,更比搓麻将、打牌强。它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增强意志、提高生活情趣等等。
这些老年人们大多数都是40、50、60后,他们前半生吃了很多苦,为国家做着无私的贡献(那时候因国家经济困难,高积累、低分配)。退休后带一段孙子辈儿,就成空巢老人,自己不找乐子,身心具垮,既有害自己,也拖累子女,岂不冤哉?
摄影使我焕发青春,虽已将近耄耋之年,我的身体依然健硕,几乎走遍全国,还到过韩国、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越南等国游览。
我的片子在全国摄影赛上也多次获奖,并在洛阳老年摄影学会等多个单位担任摄影教学工作,将人生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感到充实而又快乐,你觉得值不值呢?
艾农原创 2020年10月30日
图片说明:图一图二拍摄于韩国的✈️上、图七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二等奖获奖证书、图八2010年被《人民摄影报》评为硕士一级摄影师、图九部分获奖证书
听话听音,你似乎对他们有点看不起甚至厌恶吧?跟你说,小子,请你别用这样口气来问这个问题——他们拍得好看不好看,如果你出于好奇,不妨自己去看看; 如果你对他们拍的东西不感兴趣,请你管住自己闲着的嘴和无聊敲键盘的手,因为他们没有妨碍你什么!至于拍得好看不好看,我见得比较多,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效果有好有差,但是他们乐在其中就好。
任何人不要嫌弃或者看不起老年人,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当然有的人活不到老,或者不打算活到老,那就随他便爱说啥就说啥吧。
拍的好看的有,拍出精品的也有,拍出摄影大师级作品的也有,有人是喜欢,有人是想不断学习有进步,不图获奖,自我欣赏,但绝大多数是因为有个事做,一个人可以独自行走山水间、都市中,扑捉美景,留住风情;摄友们在一起可以交流,度过快乐时光,精神得到愉悦,身体得到锻炼,退休生活会过的舒坦惬意。
拍的好看不好看没关系。主要是乐趣,爱好,辛辛苦苦半辈子,退休了,走进大自然拍拍风景拍拍照片,陶治情操,锻炼了身体,使老人们越活越精神,给子女们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也给国家减轻了负担,有什么不好。
见过很多老人家拍的作品,有很多作品是我们这种职业摄影师也不能比拟的,确实非常棒,退休老人家有时间,有经济条件拍拍照片,把年轻奉献国家和小家所失去的爱好再捡起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关照,互相学习,他们不互相攻击排挤,互相看不起拍摄的技术或器材,这是现在年轻人需要学习的地方,要知道什么是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你的重要性,别见到他们就老法师老法师的称呼,你未必有人家拍的好,个人愚见,不喜勿喷[作揖]
人总是要对生活有多热爱的,毕竟退休了的生活也是自己人生美好的时光。
那些退休后的大爷大妈们拍照好不好看是其次,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够愉悦自己的心情,还能交很多朋友,这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来说,也是蛮重要的。
同时呢,这些人之中,必然有专业的人士,也会有很多热爱摄影的人,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也会相互成长的。
另一个方面,大爷大妈们出去拍照,出去既充实了生活,不会显得生活单调乏味,也四处走走看看,也是在提升自己。
我的一个老师现在退休了,就是因为喜欢摄影,所以就经常和他的朋友一起出去拍照,虽然刚开始拍的很一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也是不断的在进步。
所以,我个人觉得那些拍摄的作品好不好看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以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当然啦,专业人士自然会更倾向于商业模式,毕竟是靠这个吃饭的,照片也就会比普通的人要拍的好看一些。
最后,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看法也是不同的,自然就是作品所谓的好坏,也是有多不同认知。客观的对待作品,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退休了或者老年生活中,能够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努力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
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要带着敬意。
首先,我觉得社会在发展,当代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退休一段时间了,儿女各自成家立业,连孙辈都已慢慢长大,老年人的生活该如何安排才好?俗话说老有所乐,除了做做饭打扫打扫屋子,如果老年人没有一两项健康积极的爱好,那日子也不好打发。
说到老年人的爱好,那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热衷于吹拉弹唱跳,有的钟情于烧烤蒸煮炒,有的酷喜钓鱼放风筝,有的特爱旅游摄影,有的爱健身,有的喜画画,有的练书法,有的学插花,有的种花种菜,还有的喜欢老友几个每天定时定点下几盘象棋打点小牌喝点小茶……当然,也离不了近年兴起的拍抖音拍视频甚至飞无人机、发微博发头条了[呲牙][呲牙]
我觉得,作为老年人,只要他们的爱好不违法乱纪,不扰乱公共秩序,不给亲朋或自己增烦恼添负担就行。诸如侵占公共娱乐场所放大音量大唱大跳(甚至有的歌舞还挺走味[我想静静][我想静静]);痴迷于搞赌博,听所谓的投资、健康讲座搞得经济受损儿女不得安生……这些就很要不得。
其次,楼主所说的老年拍客,据我的观察了解,这老年拍客其中有一部分是老年才学的,一部分年轻时就有此爱好,还有一部分本身就是专业摄影师。至于拍的照片好不好看?这也要区别看待!如果是老来才学拍摄,这值得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手机使用方便,他们一大把年纪才来学习使用更复杂的单反相机,无论其拍得好与不好,其志皆可嘉;如果是年轻时就有此爱好,老来无事再拾起,那他们有一定的基础了,拍得应该不差;如果本身就是摄影师,那他们的作品经过岁月的经验积淀,定会令人仰视!
下面这两幅图是我在去年寒冬用手机拍夕阳时情不自禁拍下的。那位老人看上去年过7旬,寒冬的傍晚独自一人背着单反在河边徜徉、拍摄。我很想上前讨教一番,又怕扰人清闲,就偷偷留下了这两张照片,用到这里正合适!"夕阳无限好,正是近黄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夕阳下静静认真摆弄单反的老人,他自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难道不值得欣赏?!
综上所述,老来背着单反搞摄影,只要不扰民,我觉得挺好。不管他们是业余还是专业,不管他们是为自己为家人留下美好还是为了把美向大众分享,背着单反搞摄影,家人知情、身体允许、经济许可、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下,既能走路健身又可怡情养性,应该积极鼓励![呲牙][呲牙][赞][赞]
退休后的生活,可尽情发挥自己的持长,锻练身体少生病,即减轻了儿女负担,还可实现自己的愿望,对家庭对国家都是好事,合乐而不为呢。
他们,她们自己觉得好看,觉得有意思就足够了!摄影早已进入大众艺术(专业除外)大众文化,大众娱乐,大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模式,并且也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
好看不好看的不用别人太费心思!也不用极少数人拿腔拿调的冷嘲热讽。你艺术造诣高去青藏高原,去腾格里沙漠或去南极北极!那儿没有设备业余,技术原始且随心所欲的大爷大妈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