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PLUS」综合品质高于H6/CS75等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势突出内容概述:骁云1.5T发动机的优缺点解析,7DCT变速箱的实际体验解读。 【宋Plus】是比亚迪10/15万区间的全新产品,虽然沿用"宋系列"命名然而本质已经是台全新的SUV。关于这台车其实评价真的很矛盾,因为技术与价格匹配但性能略有些不匹配;所以是否需要继续阅读,确定需要的是以下哪种需求即可,选择「1」就继续往下看吧。低油耗高配置大排量高性能 动力循环系统 宋Plus装备的发动机为「骁云1.5T」,这是为数不多用中文命名的发动机。技术亮点在于使用了轻米勒循环技术,同时以高效率的涡轮增压器(双涡管结构),350bar高压缸内直喷,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实现了性能与油耗兼备。 知识点: 1.普通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奥托循环技术,其概念是压缩冲程进气门正常关闭,活塞压缩扫过的行程(容积·空间),与膨胀做功的行程相同。也就是以"1:1"的比例完成蒸发与动力转化,这种设定能够实现最强的性能,只是耗油量也是正常的标准。 主流的小排量汽车不论国产合资还是进口汽车,使用的增压机基本都是这种循环方式;初衷是避免出现"小马&大车"的情况出现,保证驾驶体验的良好是吸引用户的理想方式。 2.骁云1.5T的轻米勒循环技术比较特殊,在压缩冲程中气门会延时关闭。假设总行程的长度是100,正常循环的活塞就会压缩过100的范围;但是米勒循环会在前20的距离中(假设)保持进气门打开,活塞在0-20的范围内虽然上行但并不是压缩,而是将空间内的混合油气挤压回到进气歧管里。 「剩余80%的油气」会在行程行进20%后关闭气门,随即开始压缩蒸发。然而压缩动作完成之后,这些少量的尤其要完成的是基数100的膨胀行程,如何理解呢?参考下图。 重点:米勒循环要实现的是【压缩比<膨胀比】,也就是等于压缩冲程中的(20%挤压+80%压缩)=100%膨胀行程(活塞下行动作)。 说白了就是用1.5L排量发动机-80%的混合油气,完成标准的机械能转化流程;省下的自然是20%的燃油,不过这只是举例说明。因为骁云1.5T的轻米勒延时关闭气门的时间并没有公布,具体是节省20%还是30%无法计算;但是实测车辆时已经能做到比同级竞品,平均低2L/100km左右的耗油量,所以说节油才是宋Plus的主要卖点。 性能表现 骁云1.5T发动机的动力储备为:最大功率136kw,最大扭矩288N·m(1500~3700rpm)。动力水平在米勒循环发动机中是目前最强的,不过实际性能表现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最大推重比为118Hp/T百公里加速成绩10.2秒(实测成绩) 理论上推重比接近120Hp/T的标准已经是挺不错了,破百成绩应当在9.0/9.5秒区间;然而轻米勒循环仍然是米勒循环,通过喷油压力和高效增压器加持的是「<标准混合油气」很多的剩余燃油。整体热能还是会有些下降的,所以在动力方面并不是那么的理想。(下图为比亚迪公布测试成绩) 重点:全新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也对性能表现有些限制,因为这台机器的调校完全偏向换挡平顺。实测车辆的体验是完全感受不到有顿挫,即使是在低速拥堵路段也是非常平顺的;然而降档积极性与换挡速度的设定都显得比较保守,最终的评价其实不会很高。 【加速超车顺畅·缺乏驾驶乐趣】是宋Plus最客观的评价,下面就要看一看基础参数能不能补偿这一缺点了。 基础水平 宋Plus指导价为11.58~14.38万,全系装备自动变速箱。车身尺寸为4705*1890*1680,轴距2765mm;尺寸标准属于中型SUV,设计感比较偏COUPE的跨界风格;实车的是视觉效果并不显得非常饱满,但是运动感还是非常强的。 悬架结构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结构,这套悬架的调校水平相当不错,麋鹿测试成绩能超过70km/h的并不多;实测不关闭ESP的成绩匹配,关闭ESP后仍旧超过60km/h。 配置亮点:全系标配头部气帘,全景天窗,皮革座椅(主驾电调),以及Dilink智能生态系统与选装屏幕;LED与具备过滤净化装置的空调系统自然也是标配,基础配置的水平可圈可点。 智能安全配置从12.48万的次中配开始装备,除没有并线辅助以外基本算"满配";13.28万的次顶配就有全套控制程序了,驾驶这台车会感觉挺有科技感,如果喜欢这种味道的消费者则值得选择。 总结:宋Plus的综合水平符合指导价的标准,一般的性能可以通过丰富的配置和足够低的油耗补偿。但如果追求的是驾驶乐趣的话,建议选择是增加预算选择宋ProDM,或者等待宋PlusDM上市。 至于在13/15万区间选车,性能车则只能参考友商2.0T的选项,不过这些车的油耗总是要高不少的。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买车,毕竟是一个大件,所以不能光听别人说,一定要去四s店,对比配置,再对比车主口碑(一定是车主),最后一定要试驾,从驾驶感觉,操控,静音效果,功能实用性等等进行对比,最后再重点对比两三台,最后优中选优,选择适合自己的车。 个人认为选择优生顺序为:安全配置放第一,其次是实用功能,三是操控性能,四是外观,五是,经济性,六是售后保养等。 个人推荐:宋Pro 现在比亚迪在SUV这块布局还是非常清晰的,低价位有宋PRO,略高一级就是宋PLUS,再高一级就是唐燃油版,宋PLUS DMi,最高的也就是宋EV,唐EV这几款纯电动车了。 宋PLUS的定位,就是负责跟现在市面上热销的国产SUV车型硬刚的,这些对头车包括但不限于哈弗H6,博越,CS75PULS,荣威RX5,传祺GS4等车。而宋PLUS的打法也很简单,用A+级别的车打同价位的A级车,试图以点突破,打造自己独特的优势。 宋PLUS的优势点,在于更强的发动机,更低的油耗,更大的空间,更全面的配置。基本上客户需要考虑的点,宋PLUS都在变着法子在满足。 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在宋PLUS,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LUS这四款车中,爱选啥选啥,全靠眼缘和某些情怀某些认知。如果真的对比一下,个人认为宋PLUS可以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宋PLUS确实更强一些。 首先是外观,外观这东西见仁见智,喜欢的很喜欢,完全是根据消费者个人的喜好去的。这四款车,都是优秀的国产SUV,喜不喜欢全看眼缘,所以这个环节四款车打平。 然后是内饰。内饰这块,四款车各有特点。哈弗H6更加简洁,整个中控看起来比较清爽。CS75PLUS红黑搭配非常富有战斗气息,运动感十足。博越则非常的大气,各种按键和整个中控的线条及布局,豪华感十足。宋PLUS相对冷淡一些,科技感有,豪华感偏弱,但是用料更高级,比如覆盖中控台和门板的翻毛皮材质,中控台双缝线等等。从内饰来看,四台车各有其特点,都很有个性,都是比较成功的内饰,形成了自己家族化的内饰风格。 第三是发动机。这一块对比,宋PLUS胜出。从参数来看,宋PLUS这款名为骁云1.5T的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大185马力,比更大排量的博越1.8T还强。最大扭矩288n/M排在博越后面,强过H6以及CS75PLUS。 这里说说比亚迪这款发动机。比亚迪这款骁云发动机,实际表现一已经超越主流同级产品,从参数来说已经是同排量的领先水平。且这款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38%,也处于一流水准,同时还能满足国六B的排放标准,是一款全新发动机,与哈弗H6的1.5T,CS75PLUS的蓝鲸1.5T属于同代产品,但是实力略强。跟博越1.8T比则是跨代产品,全面领先。 至于很多人担心国产车质量不行,这点在这台骁云1.5T发动机上面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这台发动机是比亚迪以后的DMP架构专用机,是目前用来取代老款2.0T发动机的,算是扛鼎之作,可靠性不用担心,不会崩的。 这台发动机搭配比亚迪自研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油耗在这四款车中是最低的。而且动力不算差,0~100加速也能跑进10S内,比较起来属于中间水平。你说肉吧它很够用,你说强吧它确实比大部分同排量的发动机加速性能更强。 现在国产SUV全面换代了新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从实际表现来看,大家都差不多,没什么好比的,主要还是看调教。相对来说,长安CS75PLUS由于用的是爱信6AT,在平顺性方面有技术上的优势。这点买车的时候可以考虑下,最好试试这四台车,尤其多在低速0~30km的时速松放油门,看看换挡速度和实际驾驶感受能不能符合心理预期,能不能接受。从实际体验来说,宋PLUS就算是双离合,低速顿挫很轻微,完全可以忽略掉。 第四便是底盘。从底盘这块来说,宋PLUS优势是有的。因为这个底盘是前奔驰底盘专家汉斯带着团队调教的,实际出来的效果属于偏上的水准,有不错的滤震效果,坐在车里不会感觉太多的颠簸。过弯的时候也能拉的住,过弯的信心比较足。 第五便是空间。宋PLUS作为A+级SUV,空间确实更有优势。长宽高分别为5705*1890*1680,是四款车里尺寸最大的。这份尺寸带来了2765mm的轴距,也是及其惊人的。从宋PLUS的空间表现来说,坐在车内后排空间很宽敞,有二拳以上的腿部空间。同时较长的轴距和较宽的车身,让车内空间看起来更加开扬,坐起来不会觉得拥挤。 第六点便是电子配置。四款车唯一能在同价位配置方面跟宋PLUS比的也就是SUV霸主哈弗H6了。就拿13.28万的价位来说,宋PLUS的配置非常全面。像三气囊,2.5级辅助驾驶系统,全液晶仪表盘及其可K歌的旋转中控大屏,全车LED光源,电动后备箱,无钥匙系统,自动空调,手机无线充电,行车记录仪,电调座椅等配置,比其余的三款车略有优势。 最后,这四款车从参数以及实际体验来看,比较推荐宋PLUS,喜欢可以买。若是考虑到终端优惠,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自己买车为啥问别人?自己去各个4S店试驾呀,感觉自己喜欢哪个就买哪个呗,花钱买别人喜欢的车你愿意吗? 首选H6和75p吧,比亚迪燃油版真的一般化,博越老机子了,可能是5年或者10年以前的技术,把以前自己全球鹰上的1.8自吸机子按个供风机就成了博越的1.8T了。油耗差不多13个左右。高的能上15。你放心,不是车黑,也就新手能开到10个油。 不可以购买,太差了,国产车都是生锈,修车又要排队的,国产车都是三年后异响不断,毛病不断的,买了你会后悔的,朋友。 这个答案是键盘们给的,你可以选择听,也可以选择自己去看车,但是!?一旦你去看车或者试车了,你会发现,真香啊~ 在我看来,试驾了7天比亚迪宋pro,感觉真的是不错的SUV啊,你如果去试驾和看车一定会发出感叹,现在国产车都能做的这么好了。 朋友,你要买什么车,都是自己的自由,但是一定要相信车主的口碑,而不是那些估计和大约的键盘车神,尤其是那些自己都没有机会可以接触这些车型的人,在网上听了看了些东西,张口就来,这些影响了你的选择,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去看车和试驾,这真的比键盘们的建议更实际,可以切身感觉到这个车型好不好,据我所知的是宋pro的车主口碑是比较不错的,油耗也只是在7-8.5左右,何来非常耗油的说法呢? 而且如今比亚迪的品控已经非常不错了,外观设计有前奥迪的艾格,零部件有国际供应商博世和法雷奥,生产的标准都是差不多的,况且如果比亚迪真的那么不好的话,丰田会与比亚迪合作吗?连国际车企都看中比亚迪,难道只是因为有钱没地方花?丰田的眼光难道还不如键盘们的意见? 也许又有人会说了,比亚迪只是新能源可水平可以,其他一般,如果说只是新能源车不错,那么燃油车的质量标准就会下降吗?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其实就只是续航方式不同,难道只是类型不同,燃油车的品控就要放低标准吗?当然不会的,虽然比亚迪的燃油车的核心技术没有合资强,但是也是有技术的,比亚迪有关汽车方面的专利有400多项: 其中发明专利 (157 )条,实用新型专利 (284)条 ,外观设计专利 (10)条。 别对合资封神了,合资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尚,大众帕萨特,本田皓影,丰田机油门,日产CVT故障,哪个不是针对国内特有现象? 比亚迪宋PRO是以前比亚迪质量一般分水岭,无论是设计还是用料配置都是比较实在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谢谢。关注我,带你观看更多不同的汽车。 比上面说的几个要超值,这几个中间,宋pro的nvh做的最好!10万的车都没什么面子,讲究自己开的舒服,同级别谁的NVH做的最好,选谁! 地方牌燃油是自己的,警车dm兄弟单位的。个人跑了一万多公里,觉得物超所值! 论科技可玩性,他们都是弟弟[灵光一闪] 我是宋pro车主。买车之前7p和h6都考虑过,7p的颜值咱70后大叔Hold不住。h6满大街。买车之前网上功课做的很足,各种对比、评价、口碑都有个大概了解。最后远了宋pro。从颜值、配置、性价比来说,国产阵营绝对Number one.同等配置7p能多两个万,外加上7p1.5 T不是蓝鲸。h6也贵出一万左右,发动机马力和扭矩都很强,相应的油耗也高些。博越pro去年年底还没上市,没考虑过。买宋pro到目前为止不后悔,建议豪华版,指导价下7000左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