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身边的老同事陆续退休回归家庭,我因为在部门一批人中年龄较小晚于大家五至十年才退休。因此回归社会后第一时间加入了前同事们自组的微信群,在群里热情的与大家打招呼,却没有几个人回应,有几个回应的也是用表情包欢迎新人加入...r 想必之前大家一个公司上班多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都不错的,之前有什么活动,比如组织爬山、短途游、聚会等等,一呼百应、兴致高涨,现在不知怎么啦?群里真是冷清啊,几个月没有人发声互动,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感伤,这个群体还有人关心吗?r 一、退休后的老同事很少联系,为什么r 1、同事关系并不等同于朋友关系r 一天晚上约了同住小区的前退休同事出来散步,聊起来我的疑惑。她退休五年来回归家庭几乎不在与同事联系,她的解析有点直白:退休了离开岗位,放下了工作上的责任,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种新的生活是为自己而活,至于与前同事之间的关系,处得来的处,处不来的不必强求。与在工作时期关系不同,工作时期为了相互协作而保持友好关系,暗地里其实都是互相较劲,在岗位上是竞争对手啊!r 原来如此,经与她一聊,我也思考一番。人的关系真是微妙,毕竟大家以前都是由工作环境走到一起建立起同事关系并不代表有朋友之间感情关系,这是一种偶然性和随意性决定的。r 如果相互理解包容的人认为是一种缘分!比如与我一个办公室的几位大姐退休后每年都会打几次电话问候大家、想念大家,对过去能在一起工作的缘分很珍惜。r 如果之前工作关系中有些不可避免的存在职位、待遇等等方面竞争的,离开岗位后表面的同事之间情感在内心会有微妙的变化,工作纽带不存在了,有点"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不在联系是一种解脱,终于过上了随心所欲的日子了。这也是一种很遗憾的情形。r 2、开始新的社交圈子,兴趣爱好选择不同r 有句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处不累才是最好的关系!r 不累,就是没有勾心斗角,也不用互相防备。你知道我的难处,我体谅你的辛苦。r 不想说话或暂时没话题聊的时候,就各做各的事情,互不打扰,各自安好。r 有一位同事退休后加入了区文体中心合唱团,每天都忙于排练,经常参与区级市级各大演出;另一位同事则组织了小区舞蹈队,发挥自己的爱好教大家舞蹈。r 正是因为在工作岗位上大家或多或少的带着面具相处有点累,而退休后放松身心,直面自己的内心,有了新的生活圈子,交了新的朋友,回归家庭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等是理所当然的。r 在新的环境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摄影、唱歌、跳舞、旅游等等。兴趣爱好与过去不同了,也是顺其自然的。r 3、对责任心的认识及改变r 责任心是具有责任感的心态,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r 以前在工作中,努力进取与同事们打成一片为了给公司、社会作贡献带着一份深深的责任心,各方面自己也得到一生的励练与收获;如今把责任心放在更多的对家人关心或对家庭付出上。比如同事花姐刚退下来,儿子媳妇双职工有了一对可爱的宝宝,这时正好接过照顾孙儿重任,为小夫妻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为家庭承担一份责任,尽享天伦之乐。实现家庭和睦,做好后勤保障帮扶下一代也是必须的。r 由此可见:我也理解了同事就是工作关系,源于工作止于工作。如果彼此没有什么私人交情,那么退休后这种关系会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与兴趣爱好,因此大多数人联系很少、交往不多也很正常!r 二、退休后的心态调整及思维转变非常重要r 1、知足常乐:人生新的起点,保持良好的心态,处事豁达、心胸开阔。抱有感恩的心潇洒面对将来,不攀比,知足常乐。r 2、健康生活: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合理安排时间,健身、养花、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放飞心灵,投入到社区活动、老年大学、群众文化活动中,让自己动起来。健康有益的活动会让自己有种幸福感。r 3、摆正位置:不管过去自己有多大贡献或能力,资历多深,如今放下身段,互相学习,多交朋友,不随意指手画脚,干扰别人;也不闷在家里,与同龄人多交流,一起逛逛公园、听听鸟叫、看看绿水青山,去找舒心快乐的事情做,与新老朋友一起开始一段不一样的精彩生活。r 4、舍得舍得:俗语说有舍才有得,退休后的消费是有限的,用钱的时候不太多。没必要在钱上对自己吝啬,偶尔逛逛商场看到喜欢的衣服舍得买,把自己打扮的精神提升个人气质;有机会约上知己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舍得花钱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从大自然中得到精神寄托。r 那么,退休后最好的朋友,是找到一个三观一致的知己,彼此能相互理解。 退休了,除了家人,身边常陪伴的就是朋友了。r 知己难觅,好友难得。朋友,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土豆拉一车,不如夜明珠一颗。如有三五知己经常相约一起喝茶、聊天、下棋,也是人生乐事。r 三、身体是自己最大的本钱,照顾好自己r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使一个人家财万贯,如果他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拥有再多的钱也是没用的。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身体和精力去使用你的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都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度过,并不希望自己整天待在医院里,家人因为巨额的医药费而东奔西走。r 随着年岁渐长,身体有些小毛病很正常,可别讳疾忌医。r 用好自己的医疗保险资源,给自己一份保障。每年定期体检,小毛病拖大了,不仅自己遭罪,也给子女添麻烦。平时多学习养生保健知识,学做营养健康的食物,调养好身体。始终保持身体健康状态。r 最终养老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儿女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或小家,他们的生活有许多压力,我们能管好自己也是对社会的回报。那些过去的日子,为生活为儿女付出了太多太多,现在应该为自己活一把了。往后余生,记得对自己好一些。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开心快乐每一天。r 过上最精彩的日子 ,这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馈。r 我们这个群体并不孤单,生活中的情形并不绝对。社区工作站 及原工作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年底的时候发来了慰问信和生活用品,国家社会福利工作在不断改进,对离退休群体的关爱、关注越来越多了。年前在我这个退休新人的热情呼唤中,部分老同事相约走出来一起共叙旧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开心岁月。共同发出心声:不强求、不刻意,放下过去,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开开心心过好以后的每一天。大家自愿参与活动,聊家常、聊爱好,聊兴趣。把自己丰富的生活感悟分享给彼此,让我们这个群体不再孤单不再寂寞...... 我们单位有个大龄同事叫老王,是去年上半年正式退休的。在退休前,老王是我们单位里人人都尊敬的前辈,平常在食堂吃饭或者工作中都会和大家亲切地交流。 可退了休以后,他好像就消失了一般,比如公司几个微信群都退出了(领导特意告诉他,可以继续保留在群里,他还是主动退了),如果你不去找他,他也基本不会来找你。 为啥退休这件事,就让老王变了个人一样呢?一、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是具有自我效能感的,也就是自己对自己能干成事的一种评估。 自我效能感多数来源于对过去成功经验应用到未来的一种预测,举个例子,你过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总是完成得很好,然后领导下个月就要让你去负责类似性质的任务,你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比较强。 但是退休这件事,可能是十分特殊的情况。 过去哪怕是单位里做领导的人,知道自己即将退休,意识到职位没了、能力也没了施展的舞台,哪怕过去自己非常成功,这样近乎"归零"的状态就会让其自我效能感产生异常的下滑。 老王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当他退休后生活产生了落差,一时间可能难接受。 于是就可能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并觉得以前尊重他的那些同事也可能会看不起自己或者改变了态度。 所以老王就不愿意主动联系同事,这是非常可能的。二、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有些人退休前后产生很大的变化,还是因为生活状态调整的缘故。 退休前白天大部分时间都还围绕工作和同事转,退休后就可以去做点自己想干的事情。 我有个阿姨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平时非常热爱旅游,可工作太忙,一直就没有足够的时间。 两年前阿姨正式退休以后,就开启了环游全国的计划。 阿姨说,本来想着周游世界,可退休后的收入下降了很多,不足以支撑她环游世界,但是国内玩个遍还是有可能的。 类似阿姨这样的人还是挺多,退休就是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启,脱离了职场,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退休后很少联系以前的同事也属于正常,毕竟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在什么圈子就和什么人来往。三、个人性格使然 还有些人,则纯粹是性格使然。 他们以前在工作岗位上,性格可能就比较内向,即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多半属于被动性。别人找他聊天,就聊一聊;别人不找,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聊天。 所以一旦退休后,同事们若不主动来联系,他们就自然不主动联系同事了。 别说退休会这样,我曾经有个别同事跳槽换工作后也会不主动联系我们,其实还真倒不是因为讨厌我们,确实人家就这样的性格。 明白了这一点,其实也不必太过究竟,我们外向点的同事主动联系他们即可。四、与部分同事关系不好 职场上人际关系也是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一些退休的人因为平时和同事关系相处不好,等熬到了退休终于算解脱了这样的环境,他们就不愿意再和过去那些让其难受的人联系。 还在上班,那是真没有办法,毕竟领着单位的工资,工作上要和别人打交道,不理财他人也不利于自己。 可退休以后就完全不同了,退休金也不再是单位发放,自己也不再受到领导和同事的约束,找谁聊天找谁做朋友那真的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这种可能性也会导致退休后不主动联系前同事。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码字不容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都不想联系了",的提法不确切,大浪淘沙,金子般的好友还是存在的,本人正式退休五年整了,有几点体会: 1、正确认识自己。在岗和不在岗所处的地位不同,交往圈子不同,要提前认识到这个问题。要有自知之明,退休后不强求别人,不给以前的同事、好友出难题,能自己办的事在岗时就掌握处理办法,做好退前退后的自我衔接,你如果在岗时端端架子,有人买账,退了你再端架子,可能是自取其辱。有的人退了办事遭到冷遇,从而产生了谁都对不起自己,进而封闭自己,不想与同事联系了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 2、人交往能力有限论制约着交往的层次,制约着交往的频次。你退休了,再好的在岗同事和朋友,他们马上要与其他补充上来的领导或同事交往,你自然就降低了交往层次和频率。因为人交往能力有限论决定了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去做最应该做的事。因此不去打扰别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对的,找好自己的位子尤为重要。自己把握好交往频次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3、要慧眼识人,交些淡淡如水、真诚相待的朋友。退休了,那些天灵盖长眼睛的人、阿谀奉承、两面三刀、唯利是图、假心假意、见风使舵的人都会逐渐退去,即使你没有火眼金睛,也会看得一清二楚,你就知道那些人是真正的朋友,是你今后值得信赖的同事。退前就要观察,心里有数,退后一段时间自然就分清良莠了。真正的好友就脱颖而出。 4、多交些退休的各界朋友,不能只局限于以前的同事。同事有限,且个别的还有恩恩怨怨,面太窄。比如亲戚线、同学线、爱好线、小区邻居线、锻炼养生线、接送小孩家长线、病友线、老年大学线,还有重要方便的微信群,这样穿起来,你不但不会寂寞,甚至可能会处理不暇。完全补充了与同事缺少沟通的不足。 5、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同事、朋友交往量力而行,绝不强求。现在人们对身体健康不好的人一般是敬而远之,这是应当完全理解的,老年人出事情、出状况的例子很多,所以不要什么都去,什么都跟,不要对组织者耿耿于怀,而是感谢人家照顾你的身体健康,不然你高血压一头栽进河里,大家谁也别钓鱼,都得捞你了! 以上体会,供退休的朋友参考,祝我们大家活得心情好、健康长寿! 坐标山东临沂。我有一个亲戚,退休前是临沂市下辖县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当年在台上时左右逢源,尤其是八项规定之前,由于深谙官场之道,在小小的县城,可谓是呼风唤雨,如鱼得水。 我小的时候在农村上学,家里想让转到县城实验小学上学,有一年八月十五前后吧,我和父亲去他家里请托转学的事,晚上到他家拜访的真如过江之鲫,鱼贯而入,真让人大开眼界。 现在退休了赋闲在家,搬来临沂南坊住了,聊天时绝口不提当年在县里工作的情况。我这个亲戚可能是当领导惯了,平时说话比较含蓄,只有偶尔喝酒之后才说几句话。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我总结了三点。 一是识趣。其实聪明人都知道,表面的热闹是由位置决定的,你手中有权力,人家求你敬你,恭维你,不过是看到你手中的权。我有一年春节前专门去亲戚家,根本没有前来拜访的了。还有,人要现实。像我亲戚说的,比如人家请酒请你做陪,一介绍说是某某县委书记,某某局长,马上有人主动要你电话,加你微信,多有面子,等退了休再介绍这是某某退休领导,连要电话的人都没有了,喝酒时也不再是焦点,比较尴尬。 二是年龄。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年轻时开会,喝酒,熬夜,是一种生活方式,也不觉得疲累。现在年龄大了,一到晚上容易犯困,在外面说一些客套话,真不如在家里看看手机,陪陪家人。 三是健康。我亲戚说,他虽然是领导,但是上面也有管着他的人。年轻时喝了那么多酒,有的是主动喝的,有的是被动喝的,再加上当年条件普遍较差,早年间都喝几块钱一瓶的勾兑酒,高血压高血脂都来了。现在不在位置了,也不用求人办事了,就净化一下朋友圈,喝喝以前存的潽尔养养身体。 总之,不管你是多大的领导,在台上有多风光,最后还是回归家庭,回归健康。 我今年8月份退休,退休以前请了退休后老同事吃饭,单位里上班同事们一个都没有请。为什么呢?与退休后老同事吃饭目的是我也退休了,过去在一起工作时间里面不愉快的事情都历史了,大家都向前看吧!在职同事我不请客吃饭,是因为今后少联系为好,让他们忘了你的存在,在单位工作几十年因工作关系,可能会有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不说,现在退休了就与单位里脱离了,少去单位最好,我们前辈们基本上都是这样。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