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每次考完试老师说便罢了不说那我一定会去问成绩、排名的家长。 你很想知道我的心理吗? 那么你自己想不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呢? 你自己不想知道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管不着,但是你关心我为什么想知道成绩和排名又是为了什么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学习,作为未成年的监护人,我是不是有权利知道无孩子的考试成绩呢? 如果我都不知道我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如何判断我孩子学的如何呢? 问题是你干嘛要考试? 不考不行吗? 不考肯定不行,因为中考要考试、高考要考试,考研还是要考试…… 而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还是学生们的成绩。 并且评价一所学校的好于差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这所学校的考(升)试(学)成绩。 既然成绩这么重要,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有本事别考试,以后升学都摇号、抓阄、抽签的了。 从上到下整天喊要家长理解、支持、信任老师,要多多配合老师。 我都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请问我怎么配合? 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我理解? 这不是跟江湖骗子一样吗——江湖骗子不就是说"你什么都别管,只需要相信我就行,我绝对不会害了你……" 被骗的人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糊里糊涂只会"配合"……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如果都对自己的教育没自信我还干嘛去配合你呢?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家都干脆自己搞自己的,自己给孩子安排学习内容? 比如整天吵吵的越减越负的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根本不信学校就能够把自己孩子教好吗? 什么剧场效应,什么家长攀比…… 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咋学校里学的没问题,家长至于这么费劲吗? 所以现在是孩子学校里的学习家长要管,孩子课外的学习家长更要管。 看到有人成绩好有点"嘚瑟"就觉得看不过去了,觉得不公布成绩挺好的,其实谁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及其家长他们对于学习早就有明确的规划,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想知道成绩不过是印证一下、检验一下过去的成效罢了。 事实上最需要知道成绩的就是那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和家长——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都不知道问题在哪,还怎么改问题呢? 所以最后坑的是谁? 你又有什么底气说禁止的好呢? 说白了,只有一种人会觉得好,那就是他不想别人好的人才会这样觉得! 不公布成绩不现实,不符合国内实际。不公布成绩学生就看不到优势和劣势,也会失去努力的方向!不公布成绩是一种逃避孩子成绩的思想和做法,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 !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教育部规定不准公布成绩和名次,但不是不考查测试成绩,也不是取消成绩,不去用成绩评估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通过卷面知识点,学生对知识点的得分率,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便于查漏补缺,改进教学促进教学。 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多项减负政策,其中包括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中的一项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其次,学生家长作为监护人,有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知情权,同时也有教育孩子帮助孩子的义务。问学生成绩排名情况,在态度正确,方法适合的前提下,也是为了便于教育孩子,激励孩子,有个教育孩子的依据。 好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通过课外补习,超量辅导练习,开"小灶"等办法,使孩子无法承受,结果事与愿违,实得其反,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健康问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和教师不公布成绩和排名,是为了给学生"减压",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学业上的负担,变成孩子的"精神枷锁",成为教师、家长给孩子施压的"紧箍咒"。也是为保护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心免遭伤害。 所以,不公布成绩和排名,是为了淡化"唯成绩论"的导向,不要陷入教育的误区。是为了"纠偏",真正落实提倡多年的素质教育。 希望家长们领会不公布学生成绩和名次的真正意图,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要跑偏。 我觉得可以无序公布成绩,但不能排名次公布成绩,如果排名次公布,有涉嫌对差生的歧视,给差生造成心理负担。家长要掌握自己孩子的情况,自己慢慢去排,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教育,不要拿名次对孩子说事,那样,也许适得其反。 家长问成绩排名,是疼爱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为孩子的家长,20多年的一线小学教师,我深知: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后,对孩子充满了期望,渴望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每次考试,孩子的成绩排名,能比较准确地衡量孩子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所以家长希望通过问成绩排名情况,了解孩子在全级全班的位置,然后和孩子进行阶段性的总结,通过共同交流,找到学习的方向,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 因为深知——孩子的成绩排名,对孩子和家长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家长,从孩子读一年级开始,孩子每次考试,我都会问成绩排名。我是这样做的,孩子拿试卷回来,成绩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以鼓励为主;学习进步了,给予及时的表扬;出现明显的退步时,我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孩子分析试卷,寻找成绩退步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学习计划。 前两周,孖仔月考,我了解到他们的成绩排名情况:弟弟进步,哥哥退步,哥哥的物理和弟弟比少了20多分,数学也少了30多分。我问哥哥原因,哥哥说,物理考试的内容,老师还没有教。我说:"那好,数学呢?你们可是同一个数学老师教的,怎么就差那么远?之前你们的数学成绩可是不相上下的。"因为有根有据,哥哥终于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不够专注,做题马虎应付,对不懂的问题,没有寻根问底。最后,哥哥根据成绩排名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有鉴于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成绩排名的重要作用,工作多年以来,对于家长问孩子成绩排名的情况,我都会及时如实告知。对于成绩进步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而对于成绩下降的学生,在告知他们成绩排名的同时,也会对家长和孩子提出建议,指导孩子更好地学习。 家长问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是出于爱孩子的目的,在尊重他人隐私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私发其孩子的成绩排名给家长,这也是家庭学校共同管理教育好孩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我们家有个共识:学校不公布成绩,绝对不会去问。孩子大概处于什么水平心中大致有数,义务教育阶段,知不知道成绩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想知道成绩的理由 这个说法也许有很多家长不会同意,毕竟高考,中考都是按照成绩排名论英雄。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掌握了孩子平常的学习状况,以便于有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但我想说的是,这是家长的想法,孩子是不是这样想就很难说了?而且这样的想法是家长以别的孩子的成绩为参照物,重点还是在关注成绩上。当然有家长也会说,不公布成绩也不知道孩子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孩子的思想意识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前,他的学习态度不会有太大变化,相应成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以每次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孩子是否优秀这是不公平的,毕竟有的孩子可能已经努力了,但因为各种原因成绩还是不满意,这无法苛求他们,否则就容易出现家庭矛盾,或者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知道成绩后很多时候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 而且家长知道成绩以后都做了那些事呢?大概有几种情况:1、将成绩不好的孩子臭骂一顿,更多只是归咎于孩子不努力,但是怎样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并没有很好办法;2、病急乱投医,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就盲目的给孩子报很多的辅导班,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学习压力;3、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要求,但孩子不一定能接受,进而产生家庭矛盾。4、平心静气的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法,但是扪心自问有多少家长能够做到?比起成绩,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更值得关注 是否知道成绩不是关键,如何看待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学习过程中有问题,老师也不会不管不问,必然会及时跟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问题。只要孩子的学习态度上没有问题,我都愿意相信孩子是合格的,所以比起来老师告诉我,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比他直接告诉我,孩子考试的成绩有意义得多。 其实说大实话,咱们小时候,公布成绩,光荣榜贴在校园橱窗里面。长大了,心理出问题的有多少呢?现在精心呵护着,培养着瓷娃娃,经常看跳楼的消息。一点挫折,磕碰都接受不了的孩子,长大能经受多大的风雨呢? 我个人是支持公布的,我觉得家长更需要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勇敢和面对,而不是比孩子更玻璃心,因为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面对,是家长的面子接受不了。 中高考的录取机制简单说就是按照成绩排名顺序。成绩和排名能让家长和孩子们清楚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绩和排名作为博弈中的最重要的信息,失去了它就意味着失去了先机。若是不想失去这样的先机,成绩的公开透明就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学习之路说白了就是竞争之路。无论将成绩进行怎样的演变,都改变不了孩子们面对"竞争"的现实。在这场漫长的无声无息的竞争之战中,与其过分地保护孩子那幼小而脆弱的心灵,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勇敢和坚强地面对一路的挫折!! 这个问题,首先得问问教育部,做出这个规定前,调查研究没有? 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谁不想知道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如果中考高考不看排名,家长就不会关注孩子的成绩了!可是那现实吗? 况且,家长应该有知情权! 教育部规定:不许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许给学生考试成绩排名⋯相信为什么这么做,学校、老师会在大会、小会上多次谈到,我们就没必要再讨论了。 问题是家长怎么办?一些负责任的老师怎么办? 先说说家长,他的孩子在学校读书,"学生以学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学生将面临中考、高考,当然今后还会有各类考试。先说中考与高考,考什么?有人说考各学科知识,考完后呢?当然是看成绩!成绩出来后呢?当然是看名次!因为只有名次,才能反映出学生,在选拔性考试中的水平、地位。 我们常说中考指挥棒,说明中考决定了学生:上普高还是职高?上重点高中还是一般高中?高考更是指挥棒,因为高考决定了学生上何种何类大学,也就几乎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前途。 人往高处走,中国家长都"望子成龙",主流是好的、积极的。从小把握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应当是中国家长辛苦之处,也算是一优点? 所以了解孩子每次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排名,成了负责任家长的"功课",同样也是负责任老师的工作。现在要做的是:不违反教育部要求,不打击各类成绩排名靠后学生的尊严,与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要考虑,并做好的。 孩子上了学之后,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考试成绩 ,以前每次考试结束后,都要按照成绩挨个念学生的分数,公布成绩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包括学生的排名。如今,这一切都变样了。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成了侵犯隐私权 ,甚至教育部还出台了相关规定:"学校和老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为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学校或者老师公布学生的成绩就是违规行为。因此规定,多名老师因将成绩或者作业发在家长群里,引发家长的不满,将老师告到教体局。最后老师因此受处罚或者引咎辞职。不得不说,这让老师非常的难做。 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都采取等级制,在成绩单中看不到具体的分数,只有A、B、C、D,做家长的,明明知道孩子考了A,也会问老师具体的分数,但非得知道孩子具体考了多少分,在班级排名多少,才肯罢休,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部分家长不但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更关心班里其他学生的成绩,公布成绩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能找到孩子的差距,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管理标准有这样一条管理规定,第57条教育管理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控制考试次数,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教育评价方式。考试内容要参考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来规范,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考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小学生的考试命题,需要根据社会实际,遵循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标准中还提出:考试成绩不能进行公开排名。 很多家长对于这样的管理标准有疑问,家长反问:孩子的升学该怎么查询?如果小学生的分数成绩都不进行排名,孩子的成绩怎么公布?如果学习成绩不进行优化排序,学生怎么选择重点中学,以及好的班级?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的是就近入学制度,并严格落实均衡编排班级的措施,对试点班级和实验班级的招生规模会进行严格限制。 为了孩子更好的学习,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 ,不但分数排名被限制,教育部还在积极引导中小学,给孩子合理布置作业,优化学生的上学时间,义务教育的升学要坚持免试入学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有一些家长和孩子觉得,学生的成绩不公开,会不会出现背后操作的问题。另外没有分数排名,学校的教学质量怎么体现出来。 有一些学校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水平,体现学校的教育质量,会着重强调A等成绩学生的比例,因此可以了解,教育均衡化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完善。教育部要求学校不得公开成绩排名,家长会问:怎么给孩子选择班级?大多数家长知道孩子的成绩,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装点面子,而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指导他们学习。特别是学习差的孩子,心理压力更大,没有比父母的及时疏导更有效的人了。父母是孩子前进的强大动力,是精神支柱,是指路明灯 ,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就不能及时指导孩子学习,对孩子是不利的。 对教育部的规定,做老师的非常理解,不公布学生成绩,是为了保护那些玻璃心,想知道成绩的家长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每次不管是大型的考试还是平常的测验,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分数和排名 ,这种心理很正常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教育部出台这样的规定,是出于大局的考虑,作为家长,不但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每一次成绩,胜不骄败不馁,以端正的学习态度为自己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