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婴儿养得胖胖的,可体检却说缺钙缺铁,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自从宝宝出生以后,父母为了宝宝能长肉肉、长体重,也真是操碎了心,可是,为什么宝宝明明一天好好喂奶,体重蹭蹭往上涨,看上去白白胖胖,怎么到了7、8月时反而会缺钙、缺铁了?为什么宝宝在半岁以后会缺铁呢?
1、出生后有生理性贫血期:
由于红细胞平均寿命是2百天左右,因此,出生后红细胞不断衰减,出生会出现生理性贫血期直至1岁。
因此,婴儿期自身就需要一个生理性贫血的代偿过程。
2、半岁以后造血原料——铁摄入不足:
随着宝宝不断生长发育,体重的不断增加,使得血容量及血红蛋白骤然增加,而造血的原料——铁元素越来越缺乏,因此,会因为缺铁造成缺铁性贫血。为什么说宝宝半岁以后,宝宝容易缺钙呢?
说起钙,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骨骼生长,但是,不知道家长是否耳熟能详的听到:钙、磷代谢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因此,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会补充维生素D、调整钙磷代谢。当孩子血清中这几项指标异常,如25OHD3↓、碱性磷酸酶↓、血中钙离子↓及钙、磷乘积<30%,通常就具有诊断佝偻病的标准了。
因此,我们不能单独的说,孩子缺钙了,可能影响发育,更重要的是维生素D的缺乏性佝偻病,更加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从而影响骨骼的矿化和骨骼生长。
一般来说,人体许多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自身合成,而偏偏维生素D不能自身合成,尤其母乳中更是微乎其微。
而钙磷成分在母乳或配方奶中是比较丰富的。
一般孩子出生后的十几天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鱼肝油),而6个月以后则增加维生素D的量的同时,应该适当开始补充钙剂,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都2021年了,怎么还有人无知的认为婴儿胖乎乎的就是健康呢?
缺钙,还胖,大概率是母乳喂养,且后奶吃的多,而且维生素D应该没有及时补充。为啥这么说,奶粉喂养的宝宝,因为奶粉里的营养是专门调配的,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会很均衡,还会有维生素的添加,七个月胖胖的,说明体重涨幅是比较合理的(当然也存在超标的可能性),那么奶量应该是足够的。而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到的母乳,其中的营养是动态变化的,母乳分前奶和后奶,前奶的水含量大,是用来解渴的,后奶脂肪含量大,是用来吃饱的。有些宝妈怕宝宝胃口小,还没怎么吃到后奶就吃饱了,会在喂奶前挤出前奶,这样宝宝吃到了大量后奶,脂肪摄入的就比较多,又因为脂肪顶饱,所以实际吃到的奶量并不很多,这样一来,摄入的钙可能就不达标。另外就是可能宝妈对于维生素D的重要性缺乏认知,没有及时按量给宝宝服用,就造成吃下去的钙不能完全被身体吸收,久而久之,也就有缺钙的表现了。(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如果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即便是大量摄入钙,身体也不能完全吸收,所以老一辈的人说晒太阳补钙,就是人体的皮肤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饮食摄入的钙吸收。但是隔着玻璃晒是没有用的,因为玻璃可以吸收这种紫外线!又因为小月龄宝宝皮肤娇嫩,不适宜晒很长时间的太阳,所以口服维生素D补剂是最方便有效的方式。)
至于说缺铁,那是因为小宝宝从妈妈身体里获得的这些营养已经在头六个月里消耗完了,这个时候需要宝宝通过外界来进行补充,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主流说法都是六个月加辅食从高铁米粉开始。通过食物补充铁元素,以达到预防缺铁性贫血,如果宝宝加辅食过晚,或者辅食吃的不好,身体没有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铁元素,那么就需要口服补剂,一般是用维生素C配合吸收的。
我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以己之经验帮你分析,作为参考吧!
我宝宝六个月的时候体检也说缺钙,医生叫我给他补乳钙,我要吃钙片。但是网上又好多新闻说婴儿过多的补钙会得结石,我就不敢给他补乳钙了,就自己吃钙片,间接给他补钙。现在满周岁了,也是健健康康的。从网上的网友和身边的宝妈那了解到,这种通过仪器检测出来的报告不太准,宝宝每时每刻都在生长,需要的营养都是不够的,所以检测局部位置缺钙,也是不能代表全部的,所以对于缺钙的话就放心好了。对于缺铁的话,应该比较准确,你平时可能给宝宝吃的辅食含铁量不高,所以你要改一下,多给宝宝吃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西蓝花等。
并不是说胖的宝宝一定营养好,瘦的宝宝就是营养不良。宝宝成长路上所需要的营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检查出有微量元素缺乏,就要给宝宝补充营养,特别是七个月的宝宝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一定营养均衡全面,宝宝才能健康成长。
就是人体的皮肤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饮食摄入的钙吸收。但是隔着玻璃晒是没有用的,因为玻璃可以吸收这种紫外线!又因为小月龄宝宝皮肤娇嫩,不适宜晒很长时间的太阳,所以口服维生素D补剂是最方便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