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考下驾照,上路却和不会开车一样?
开车,当代人类生存必须拉满的技能点。不过要想拉满这个技能点,可没那么容易。当你踏入驾校的那一刻,你的脑袋就只剩两个字——快逃。一万次想逃,但因为时间和金钱的付出,你都忍了。终于,历经千辛万苦,你拿到了驾照。摸着方向盘,驶入拥挤的五环,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大事不妙。加塞、超速、迎面而来的远光灯,各种"神级操作"都让你质疑自己的驾照是不是假的。开车上路,怎么比学车还要难?
学车难,开车上路更难
学车的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懂。很多人在拿本的第一步就被劝退了:报驾校,起步就得好几千。这还不止,除了报名费,场合费、住宿费也都是常见的收费手段。而要想拜师学艺,请教练吃饭、买烟的"心意"也少不了。在驾考宝典的驾校评价区,你就会发现,有多少人奔着四五千块的报名费去,最后却花了一万块甚至更多 [1]。
2015年5月11日,北京某驾校一处临时停车场,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的学校依然不能满足学车的需求 / 视觉中国
花钱事小,最让打工人难受的是,牺牲了周末时间、掏空了私房钱、挨了不少教练的国骂,却依然死在了科目二、科目三上。在北京市交管局公布的 2021 年 11 月的驾考合格率数据中,科目二、科目三的通过率大部分都集中在 30%-40% [2],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实操诅咒。
2016年07月10日,浙江杭州,暑期学车过于炎热只能通过大阳伞遮阳 / 视觉中国
学车的难,始于驾校;但开车的难,却从上路才开始。当你把车开上大马路,你就会发现,"拿到驾照能上路"和"真正的会开车"还是有壁。
真实的道路情况可比在驾校练车要复杂多了。你的身边没有教练帮你踩脚刹,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集中注意力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在所有的驾驶违规行为里,最忌讳的就是分心驾驶。
2021 年,米其林调研了 3150 个样本,推出《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报告中,机动车驾驶不安全行为的数据研究显示,约有 70% 的司机都曾分心驾驶,会在车上打电话,回消息 [3]。
一项对使用手机和驾驶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玩手机等行为会影响车辆的纵向和横向控制,并导致更高的速度。当司机在行车途中使用手机时,他们碰撞的概率也将增加约 12 倍 [4]。
玩手机是分心驾驶的主要原因 / 视觉中国
除了分心,还有近四成的司机们,错误使用灯光、安全带、未安装安全座椅、甚至是疲劳上路 [3],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冒险。
就拿安全座椅来说,它在预防致命伤害方面的有效性可以达到 54% - 71% [5]。然而,即便安全比例这么高,在米其林《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驾驶不安全行为调查中,仍有 37% 的父母在出行的时候并未配备安全座椅[3]。 比起学车时的风吹日晒,这些开车时不被注意的 BUG 才是上路真正的"隐藏炸弹"。 开车上路,不只是一门技术活 开车固然是个技术活,要集中注意力、运筹帷幄、思虑周全。但是一个人会不会开车,真的也不能只看他的技术。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互相争执的司机哪一个不是在指责对方不会开车。但光看驾照和驾龄,都是"老司机",谁也不输谁。 很多时候,情绪上头比驾驶技术不到家更为致命。 在拥挤的环境下,无论是车厢还是道路,司机的压力感就会越强烈,发生攻击性驾驶和路怒的几率也会上升 [6]。别不信,被怒气冲昏头脑的司机,轻则一顿国骂,重则身体力行——超速、别车、干架。
行车过程中司机的压力感越强烈,更容易发生攻击性驾驶 / 视觉中国
自 2012 年以来,因为路怒症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2012 年 1 月- 2015 年 4 月底,公安交管部门就查处了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路怒"违法行为共计 1.04 亿起 [7] 。即便你恨的牙痒痒,只靠生气也并没有办法解决各种糟心的行车问题。遇到各种奇葩驾驶行为,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不过,当你回过头去看冰冷的交通事故数据时,就会发现一起交通事故背后的原因往往都是司机没有按照安全的驾驶操作行车。
一场交通事故背后的原因往往都是驾校提到过的安全事项 / 视觉中国
在公安部通报的十大危险驾驶行为里,全国 77.7% 的伤亡事故是机动车肇事导致的 [8]。其中最典型的违规驾驶行为,如未按规定让行、逆行、违法会车等等,都是在科目一、科目四无数次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些开车上路的人,是真的不知道这些安全要义?还是一上路就抛之脑后了?
真正的安全出行,到底得靠什么
开车上路,你不光是一个驾驶员,也是你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有一个为此破碎的家庭。做到安全出行,真有那么难吗?其实不是。对于驾驶员来说,在"会开车"的道路上,经验是一笔宝藏,但过度依赖经验并不可取——任何时候,都应该心存对规则的敬畏。 一次行车背后的安全因素往往综合了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 [9]。看似复杂,但如果你有注意的话,你会发现那些"会开车"的人不仅仅是车技卓越,更多的是能关注到所有的安全因素,游刃有余地开车上路。
定期车检,安全驾驶中重要的一环 / 视觉中国
就拿车本身的技术因素,比如——轮胎、刹车等来说,都需要进行日常检查,但总有司机会因为一时的懈怠忽略这些"小事情",包括定期的车检,不把车辆本身的安全放在心上。以胎压为例,它可以直接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过高或是过低的话,轻者则是行驶不便、耗油,重则可能会爆胎 [10][11]。据中国交警部门统计,每年因胎压漏气引起的交通事故数量占到了交通事故总数的 70% [11]。在长期的驾驶情况下,司机往往都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驾驶娴熟,便将规则抛之脑后。 正如米其林报告数据显示,老司机违反交规受罚超过一次的比例为 20%,远远超过新手司机的 6% [3]。这样的侥幸心理和"经验论"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老司机和新手司机违反交规受罚的次数和对待违反交规的态度统计 / 米其林中国《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当然,安全出行也不能只靠驾驶员,真正杀你个措手不及的往往是——"路人甲"。 路人真的是司机行驶路上的"不定时炸弹"。2018年,就有人玩手机横穿马路和摩托车相撞,结果导致摩托车司机身亡 [3],而摩托车司机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这颗"炸弹"就这样在他身上爆开。这样的"炸弹"也潜伏在你我身边,根据米其林《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中对行人过马路不安全行为的数据研究显示,生活中,近 73% 的人都会在马路上看手机,成为"摸瞎前行"的低头族 [3],这给行车的司机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危机。和玩手机相同的还有——"戴耳机",约有 62% 的人,会时刻佩戴着耳机,如此一来就会忽视马路上的环境声音,听不到别人按喇叭就会导致无法及时避让,而造成交通意外 [3]。
机动车、行人以及交通设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统计 / 米其林中国《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左滑查看更多)
当然,安全绿色出行,这是一场人、车、城的"共谋"。 社区是绝大多数人出行的起点或终点,作用不可忽视。根据米其林 2021 年报告,在公共交通设施非常完善的社区内,从未因为交通违规的居民比例为 66.94%,比完全没有公共交通设施的社区高 7% [4]。报告中六成以上的居民希望实行人车分离、增设减速带或者限速标识、加强交通安全普法宣传和教育、增设反光标识和凸面镜[3]。
出行,真的不止能上路那么简单。从"能上路"到"会开车",任何小细节你都不能错过。米其林中国发布了《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关注出行的方方面面,呼吁大家进一步关注道路安全,解锁正确的出行姿势。帮助每一个在路上的人,开得更久,走得更远,让每一个"能上路"的人都可以成为"最会开车"的人。
[1] 澎湃美数课. (2020). 驾考:4亿中国人集体挂科现场.
[2]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2021). 关于公布2021年11月份驾驶培训机构考试合格率及三年内驾龄驾驶人违法率事故率信息的公告.
[3] 米其林中国. (2021).《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4] Susana,G.H., Febres, J.D., Boulagouas ,W., Gutiérrez,J.M., Mariscal,M.Á. (2021).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Based Distracted Driving on Drivers’ Infractions and Their Subsequent Impact on Traffific Accidents Seve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5] Eby, D.W., Kostyniuk,L.P. (1999). A statewide analysis of child safety seat use and misuse in Michigan.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6] Hennessy,D.A., Wiesenthal,D.L. (1999). Traffic Congestion, Driver Stress, and Driver Aggression.
[7] 新华网. (2015). 公安部加大力度查处"路怒"行为.
[8] 安徽公安网. (2020). 公安部通报十大危险驾驶行为.
[9] Boulagouas,W., Susana,G.H., Chaib,R., Febres,J.D., Mariscal,M.Á., Djebabra.M. (2020). An Investigation into Unsafe Behaviors and Traffic Accidents Involving Unlicensed Drivers: A Perspective for Alignment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0] Yulan,Z., Yongsheng.C., Yantao,W. (2008).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rucks.
[11] Jiang,Z., Huachun,L.,Dai,Q. (2011). A New Intelligent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路上的复杂性不可控性太多了 驾校的路都是定死的
因为驾考和现在好多教育是一样的---应试教育。驾校不是教你在路上开车,只是教你拿到驾照。拿到驾照后找老司机上路陪练,逐渐完成独立驾驶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