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习惯一定要养成。 她是"国医大师",也是"妇科圣手",100岁的时候,依然可以工作,让无数人惊叹。 她就是朱南孙,1921年出生,按照一般算法,到2023年已进入103岁的高龄,属于当之无愧的寿星。 最重要的是,她还是那么精神奕奕,步履轻盈,让周边的人艳羡不已。 屈指一算,她的行医生涯已达80个春秋,可以说阅人无数,那些宝贵经验、实用的方法,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鲐背之年,媒体给她做专访,谈到她的养生之道,她坦言,我之所以健康并且长寿,完全仰仗良好的生活习惯。 是啊,好习惯造健康,坏习惯造疾病,大部分人都懂,但能够坚持不懈做好的,凤毛麟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想要健康长寿的人来说,是重中之重。 2
饮食是头等大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在养生保健方面,"饮食"也首当其冲。 作为医学专家,朱南孙非常注重饮食,她的主张是"清淡为主",有节有度。 日常生活当中,她有"3个不吃":不吃高盐食物,不吃炸煎食物,不吃高糖食物。 一直以来,她很注重形体美。她说,不吃过量油脂类食品,体重恒常,体型不走样,很多疾病都会绕道而行。 她指出,五谷杂粮,四季蔬菜,正常饭食即可,没有特殊要求,就是最佳的饮食结构。 随着年龄增加,蔬菜、水果适当多吃一点,对于皮肤保养,很有效果,还能增加肌体所需营养成分,延年益寿,自然而然。 3
保持活动劳动运动。 一位医学界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劳动,长寿在于行动"。 人生,因为动而生机勃发; 人生,因为动而精彩纷呈。 对于"3动",朱南孙每样都坚持实践。 清晨,她会选择适量运动,吐故纳新,提振精神,开启新鲜美好的一天。 工作间隙,她会忙里偷闲,舒展四肢,极目远眺,让自己"活动活动"。 在家里,她也会找点事做做,整理家务、搞搞卫生、择菜做饭等等,劳动劳动,也是别有情趣,乐在其中。 她常说,楼层不高的话,爬楼梯就好了;上班不远,走路过去就好了;自己该做的,不要让别人代劳就好了。 年轻时代,她长跑、游泳、打篮球;耄耋之年,她慢走、近游、练八段锦。 4
始终保持良好心态。 常言道,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对于延年益寿而言,拥有良好的心态,作用异常强大,不可等闲视之。 这里,朱南孙谈到一个"秘密武器",这也是她的做人原则: "快乐的事,记住;烦恼的事,忘掉;美好的事,追求;幸福的事,保留。这些,比高级营养品、保健品都管用"。 如果提炼成一句话,那就是"让自己开心"。 保持愉悦心情,保持快乐品性,不仅可以促进健康,还能够获取长寿。 法国作家乔治·桑说,⼼情愉快,是⾁体和精神的最好卫⽣法。 朱南孙指出,养生精髓存乎一心,心态好一切都好;想得开、想得通,就会拿得起,放得下,日子顺遂,情绪稳定,长寿自来。 5
常年坚持睡前泡脚。 老话这样讲,"树老先老根,人老脚先衰"。 因此,呵护自己的双脚,是一件大事,关乎养生保健,关乎寿命长短。 睡前泡脚,就是打通气血,让脚部"暖和滋润"起来,焕发青春活力,不容易老化。 有个观点这样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只要它有劲,人就不容易衰老。 另一个说法是,脚上穴位众多,热水浸泡,点揉按摩,就是给五脏六腑做保健操。 "睡前泡脚"的良好习惯,朱南孙多年来保持得很好,雷打不动。 她认为,"人在白天工作比较累,晚上睡前热水泡泡脚,对于精神也是一种放松,还利于舒缓心情,改善睡眠"。 我们知道,人一生三分之一时间都在睡眠,它是免疫力的培训基地,也是精神的能量场,睡好了,精气神爆棚,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6
专注于当下事业。 如果翻阅往事,我们会发现,朱南孙的学医经历也很有意思。 她说,我因"喜欢"入行,又因为"坚持",70多年钻研岐黄之术,乐不思蜀。 她家学渊源,爷爷、父亲皆为名医,受环境熏陶,耳濡目染,少年时代她就立下flag: 立志成才,悬壶济世。 我们常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喜欢,所以不知疲倦,探索其中,别有洞天;因为喜欢,动力十足,一往无前。 因为专业精湛,朱南孙治好的患者过万,手中诞生很多奇迹,"送子观音"、"妇科圣手"都是大家的赞誉。 喜欢变成"热爱",变成职业,她更加严于律己,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每天,她会给自己一定的"闲暇时光"。 栽花种草,别有一番情趣; 养鱼喂猫,添得几分意思。 朱南孙还喜欢细品茶道,安静阅读,保持"一张一弛,动静结合"的习惯,达到身心双养,延年益寿的目的。#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