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嗔恚心生起时,该怎么办?
嗔恚心是"贪嗔痴"中最恶的,在我们的日常,嗔恚心会有不同的表现,最常见的是生气、起无明火,发脾气等。佛学认为嗔恚所生怨恨怒是心病,是暴力的根源,是损害之起源。争斗、残杀、战争等都是嗔恚的过患。
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同一个巢里。秋天各种果子成熟了,它们采集了满满一窝果子。
后来果子干了只剩半窝,雄鸽责备雌鸽说:"我们采集果子都很辛苦,你却偷吃果子只剩半窝了。"
雌鸽回答:"我没有独自一个偷吃,是果子自己减少的。"
雄鸽不相信,十分恼火:"不是你偷吃,果子怎么会减少呢?"雄鸽就用嘴啄雌鸽,把雌鸽啄死了。
没过几天,天下了大雨,干果潮湿之后,又胀成原来的样子,雄鸽看了以后,心里十分悔恨,方知雌鸽不曾偷食,自己却害它枉死,便悲凉地叫着雌鸽:"你到哪里去了?你到哪里去了?"
佛法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意气用事、血气之勇对凡夫而言或许可以图一时之快,但事实证明冲动是魔鬼。
生气是极其正常的一种情绪,我们时常会因为工作、学习、家庭上的各种事情导致不舒心而生气,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归功于我们的定力不够。
因此修习定力也是调伏嗔心的方法之一,因为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动摇的一种功夫,凡是修习禅定的人,在挫折面前,都能具有冷静的头脑,先忍受心中的痛苦与不快,随后审察情势,如此便不会像故事中的雄鸽一样犯下错误,等到事后才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