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和特色林果业是新疆的两大支柱产业,为自治区的GDP总量贡献不小。新疆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国独占鳌头,每年5月起,到新疆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独库公路堵车已是常态。而从每年的11月份起,在全国的各大农贸市场,新疆特色农产品永远都是绝对的主角。 新疆农产品固然好,但价格也偏贵,普通老百姓不容易接受。这就为无利不起早的奸商提供了操作空间,每到逢年过节,满大街的新疆农产品难分真假,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这对新疆农产品的口碑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三姐在老家小镇上的集市卖干货已有三十多年,其中有一样干货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红枣!江西人有过年吃枣子的习惯。每逢正月拜年,家家户户客人多,农村人喜欢用枣子与猪肉一起煮汤,特别甜,也营养,所以,江西人在年底至正月的元宵期间对红枣的需求非常大。 以前在农村集市上卖的红枣并不怎么看重产地。但在近十来年来,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是卖红枣的商家,皆称自己的枣子是新疆红枣。 前几天在圩镇上看见三姐,她也说自己的枣子是新疆红枣。我仔细看了看,装枣子的纸箱确实具有新疆特色,尝了一颗,比较甜,但比不上我在新疆吃到的枣子。关键在于价格,三姐说她的特级灰枣的进货价是5.5元一斤,这个价格就不太正常,三姐的红枣又不是一手货源,她上家只是一个大的分销商,减去层层加码的现象,想必厂家的出货价在4元左右。而我清楚地知道,5.5元的价格很难批到最新的特级新疆灰枣,厂家的出货价也极难做到单斤4元! 我在去年见过内地大老板到新疆的麦盖提地头收红枣,只要他们订了一个园子的红枣,无论大小都会拉走。原枣拉回工厂之后得清洗,烘干和分级,最后包装;其间还得淘汰一部分皮皮枣以及够不上级的枣,而从原枣到烘干后的成品还会损失相当的重量,还要付给工厂加工费,如此这般一套流程下来,特级灰枣的出厂价几乎在地头价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既然三姐卖的红枣有可能不是新疆枣子,那又是哪的呢?又或者她卖的的确是新疆红枣,只不过是工厂去年甚至几年前的陈年旧货罢了! 其它的假新疆农产品还有很多。比如:9元一斤的新疆纸皮核桃包送核桃夹子,这一看又是大忽悠,买了就着了他的道,新疆的纸皮核桃根本不需借助夹子开壳,在内地亦不可能以9元每单斤的价格买到当年下树的纸皮核桃!还有45元一箱10斤的库尔勒香梨,4元一斤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等等,都是假到不能再假! 奇怪,这些假货从何而来呢,关键是老百姓还愿意相信这些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