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拉不上话哟,招一招手……"悠远寂静的无定河畔,阵阵歌声回荡在两条钢轨上空。 春运来临,客流集中度增高,运输任务日益繁重,绥德工电段一线职工设备检修压力随之增加。唱着陕北民歌缓解身心疲惫,是他们结束天窗作业后,走在返程路上最放松的一件事。 "接触网承载着为牵引机车输送电流的功能,每一根网线都如同人体的血管,至关重要,不能出一点毛病。"绥德接触网维修工区接触网工王琪深感责任重大。 连日来,绥德接触网维修工区利用天窗时间,对管内接触网设备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检,及时消除各类设备隐患,确保春运安全。陕北的冬日,气温低、风沙多,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增大。每次在抵达作业现场前,王琪的耳畔都会传来师傅的谆谆叮嘱:"把棉帽子戴上,上面风大。" 今年是王琪第一次参加春运,家在铜川的他也将在陕北度过第一个春节。"铁路工作离不开责任和坚守,年轻人要吃得下苦才能成长。"王琪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师傅说的这句话。正是在师傅的鼓励、引导下,他主动攀登支柱、爬接触网,用心学业务,决心在以后的岁月中和师傅们一起扛起守护老区人民平安出行的安全重任。 每次上线作业,王琪总是认真向老师傅请教各个操作环节作业技巧、注意事项,力争早日成长为一名技术娴熟的接触网工。 8.7米高的接触网混凝土支柱,15米高的硬横梁钢柱,王琪爬起来虽然比不上师傅和师兄迅捷,但也是一步一步不滑不绊地顺利爬了上去。 攀上支柱,他立即跟随师傅,从腰间工具袋掏出板手、棘轮,熟练地检修接触网各个部位。刺骨的寒风透过厚厚的棉衣,吹得王琪脸颊发麻,手中的板手犹如握着一块寒冰,透过手套直刺骨髓,挑战人体的极限。对这名刚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大男孩来说,适应陕北地区的艰苦环境,是初入职场要闯的第一关。 好不容易检修完当天的设备,王琪从支柱上下来,虽然浑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眉毛上还是结了一层淡淡的冰霜。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当看到一趟趟呼啸而过的列车载着旅客平安回家时,王琪也愈发想家,但一想到肩上的责任,他只能将思念埋在心底,通过认真学习业务充实自己,争取像师傅一样精通检修接触网的"十八般武艺",保障铁路供电"天网"安全运行。 今年春节,王琪已经决定坚守岗位,留在工区过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提早买了一份新年礼物,快递到400多公里之外的家中。 通讯员:李文文 配音:郑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