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是民国时期的文学洛神,在长篇小说中创造出了介于小说、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独特文学体"萧红体"。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却一生悲苦,感情波折。她两次怀着前任的孩子嫁人,追求幸福,渴望爱情,又一次次被抛弃。她用文字来排解痛苦,但悲惨的命运始终未改变。 1、童年的幸与不幸 1911年6月,一个女孩降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的封建地主家庭里,她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大的喜悦。父亲虽然接受过新式教育,但骨子里依旧是封建思想,重男轻女,认为女孩不能传宗接代。幸得祖父开明,怜爱小小年纪的她,带她玩耍,教她读书识字。这是她一生难得享受到的亲情。她在作品《呼兰河传》中写下这段回忆,这是她童年生活中唯一的光。然而18岁时祖父逝世,这个家再也没有关心她的人,她对这个家庭再也没有留恋。 少年萧红 2、被逼迫的婚姻 母亲早逝,父亲再娶,继母不喜,父亲不爱,小小年纪她便感受到什么是心酸。可怕的是,她才在上小学,父亲便包办了她的婚姻,把她许配给了呼兰县城驻军邦统汪廷兰之子汪恩甲。小学刚毕业,父亲便不让她继续学业,逼迫她结婚。经过一年的反抗和祖父的帮助,她才得以继续读书。等她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离开家庭,逃婚来到北平,继续在女师大附中读书。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难,她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家,这次父亲将她软禁了起来。 萧红 1931年10月,她从家里逃了出来,到了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找到了未婚夫汪恩甲,希望他能帮助自己读书。汪家不愿意,认为之前是她逃婚在先。为了生存她不得已和汪恩甲在东兴旅馆同居,这也开始了她一生波折坎坷的情感路。汪恩甲出生于官宦家庭,衣食优渥,是个不思进取的大少爷。两人在一起后,汪恩甲也没有了经济来源,整天在旅馆里坐吃山空。不久后萧红怀孕了,临产期将近,旅馆老板来要费用时,汪恩甲让萧红当人质自己去家里拿钱,结果这一去不知所踪。老板甚至要等孩子出生了,将萧红卖到妓院去抵钱。没有办法,萧红不得已向自己看到的报纸去寻求帮助,她也因此结识了萧军,开始了第二段情感路。 萧红画像 3、第一次怀孕嫁人 她向报刊编辑裴馨园写信求助,报社派萧军去探望,两人相识后才发现志趣相投,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但现实是悲哀的,萧军自己都食不果腹,并没有钱来赎救萧红。还是一场大雨拯救了他们,1932年的8月,哈尔滨连下了20多天的大雨,松花江决堤,洪水灌入市区,旅馆老板自应不暇,萧军趁机找了一只小船,把萧红接了出来,在萧红心里高大的萧军犹如盖世英雄,给了她爱和希望。之后他们一同居住在裴馨园家里。不久,萧红临产,她被送往医院,因为没有钱,萧军甚至拿刀威胁医生必须救她。孩子生下后因为他们无力扶养,被送给别人。后来萧红临终留下话还希望能找到这个女孩子。 萧红 贫贱夫妻百事哀,两人只能看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难,甚至两人只有一条好裤子,谁出门谁穿。萧红曾说饿极了甚至想吃桌子。虽然两人贫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深厚,见了彼此甚至连饥饿都没有了,有情自然饱。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也走向了文学的道路,他们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好景不长,因为战乱局势紧张,他们不得已又去了上海,这也成为了他们感情破裂的转折点。 4、二萧感情破裂 他们去了上海,写信向鲁迅先生求助。鲁迅先生给了他们好多帮助,知道他们生活困难,送给他们钱,并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把他们介绍给文艺界的众人。很快,萧红在上海文学界崭露头角,尤其是《生死场》的出版,她在文学界一举成名。这也让萧军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他的大男子主义开始作祟,他认为萧红还是那个需要她拯救的弱女子,而不是现在这个名气比他还大,文采斐然的文学新星。他开始夜不归宿,移情别恋,冷落萧红,有时候脾气上来,甚至对萧红拳打脚踢,这让萧红精神和身体上都极为痛苦。为了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萧红决定去日本散散心。 萧红萧军 没过多久,鲁迅先生逝世,萧红悲痛不已,返回上海,和萧军的关系也有所好转。卢沟桥事变后,他们一起加入抗日文艺队伍中,在这期间也认识了萧红感情上的第三人端木蕻良。半年之后,两人在道路上产生了分歧,萧军也爱上了别的人,两人最终分手了。这时候萧红已经怀孕了,她认识萧军时怀着前任的孩子,离开萧军时又有了萧军的孩子,命运弄人。 萧红萧军 5、第二次怀孕嫁人 因为和端木蕻良同为东北人,和萧军相比,端木蕻良更温雅内敛,而且对于萧红他更多的是欣赏和赞美。1938年5月,在武汉萧红又一次怀着前任的孩子嫁人了,没有惊喜,她说自己只想要过一个普通百姓该有的婚姻生活。上天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日军开始轰炸武汉,她让端木蕻良先走,自己留在这里。端木蕻良是富家出身,胆子小生活能力差,真的独自前往了重庆。萧红自己辗转汉口、重庆、江津之间,年底生下一个男孩,不久孩子夭折。 萧红和端木蕻良 6、庸医误诊不幸早逝 1940年他们离开了重庆,前往香港。萧红在寂寞苦闷之中写下了类似于自传的《呼兰河传》,她也患上了肺结核,因为医院冷遇回九龙的家养病。太平洋战争爆发,她又前往香港因为奔波劳累导致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结果因为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端木蕻良和骆滨基又将她送往玛丽医院,玛丽医院又被日军接管,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因为没有医生和看护,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 萧红 她这一生命运多舛,年少丧母,父亲不爱,唯一给过她亲情的祖父在她18岁那年早逝。几段感情开始时她都怀抱希望,结果每次都被伤的体无完肤。她渴望爱和温暖,可又一生都在悲凉之中。她虽只有31岁,却文采斐然,留下了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位女子的一生就像她的《呼兰河传》,道不尽的悲凉和寂寞。 汤唯饰演的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