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自始至终都不是袁世凯的私家军!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控制和指挥能力,被很多人传的神乎其神,其实没必要! 各种影视剧也都清楚地展现出袁世凯经历李鸿章、荣禄、慈禧等各个阶段的情况,也就是他根本没办法将北洋军变成自己的私家军。 袁世凯,他的成长都是官场之内的,很难有培养私家军的机会,因为他没有朝廷外建功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袁世凯 当时在什么情况下,个人才能有只忠于自己的私人势力?李鸿章和曾国藩等人面临情况才行! 淮军与湘军都是两人自行筹款、自行招募组建的。朝廷或者慈禧光绪因为各种情况招安他们的。 太平天国过程中,湘军成为中流砥柱,同时与湘军有关的官员主政地方,使得曾国藩形成自己的派系。其又有军事力量作为支撑,清廷都有点尾大不掉的感觉。但是,曾国藩的这股军政势力组成由于过于复杂,最后湘军进行大规模裁撤。这不意味着曾国藩的影响有根本的削弱!他虽然没有裂土封王,但他妥妥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世家"!他毕竟能影响这里的职场生态! 世家都是有"合法"的私人势力的。 图片来自网络 曾国藩世家为何较早消失的?首先,慈禧肯定要消灭它。其次,政敌要消灭它。最后,自己做的不对,自寻灭亡。晚清四大奇案很多都与这个有关。曾国藩去世、湘军系将领官员下台,曾世家也就结束了。 李鸿章的淮军是自己私人武装。清廷也在刻意扶持淮军和李鸿章。此时的淮军也很清楚:对内对外的作战的主力,更多的是与外国打交道。李鸿章在洋务这一块,几乎成了清廷与外国的中间人。在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淮军战败,李鸿章! 图片来自网络李鸿章 上面我说了:袁世凯成长在官场内,没办法形成自己的私家军。但是他对"非"私家军(北洋军)有很深的影响力! 北洋军——近代化新式陆军,它的组建和形成战斗力是袁世凯直接负责的。有着"皇族禁卫军"的北洋第一镇也是北洋六镇中的一员,相比其它五镇,袁世凯的影响力有大小,可北洋军绝对达不到私家军的地步。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只能影响北洋军对革命军作战,绝对控制不了北洋军对革命军作战!至于说,袁世凯以段祺瑞调换冯国璋。此时,袁世凯都出山了。 图片来自网络 清帝逊位后,以北洋军为核心大规模扩编,地方上出现了大量北洋系督军,有利的稳定了袁世凯的地位。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前清的势力对革命的反扑,也被时人认为是"假共和""闹剧"! 晚清,慈禧无外乎拉一打一,虽然不会行成特别特殊势力或个人,但是"是肉还会烂在锅里的",汉族官僚就算不在中枢,广泛的存在着!袁世凯最大程度继承了曾李的影响力,而慈禧的影响力分别被载涛和奕匡继承,最后的结果:袁世凯主导了清廷! 无论洋务派官员,还是北洋军官,他们与袁世凯都不是家臣! 换句话说,前清时,他们是同僚,之后是同事关系。袁世凯控制的前提是掌权。权威不到时,也很难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