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一句誓言
这两天读了一本书——《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是二刷,之所以会二刷,是因为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给我向上生长的勇气和方法,对未来充满干劲和期待,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将要去往何方。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一句誓言。"
当我们开始觉醒,开始改变,开始努力,所发生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
所以,努力的意义,不是为了超越谁,也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而是为了有选择的自由,对不喜欢的人和事可以大声说"不",而不是被迫同意。
印象最深刻的是表姐的故事。
表姐是个学霸,又嫁给了一个超级学霸。这对学霸夫妇超级自律,书里这样描写他们的日常:
"学霸夫妇早起第一件事是播放教学录像带《走遍美国》,在播放的同时完成洗漱早饭等准备活动。说早饭是准备活动,是因为在早饭后,他们一定会关闭电视,各自拿出一个记事本安静读写十分钟,再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
一天结束后,偶尔会在楼下打一会儿羽毛球,晚饭时则需再次温习早上看过的《走遍美国》,饭后立刻关闭录像,两人各自关进一个房间内长达三小时。这三小时严格计时,雷打不动。"
"学霸夫妇生活也有乐趣和笑声,一个月里有过两个晚上,他们俩会商量着拆开电脑主机,用我听不懂的专业词汇讨论着什么问题,然后,一起拿起烧热的电焊枪,开始快乐地焊!主!板!"
简直非ren类啊!
直到作者发现表姐每天早上读写的那个笔记本,一切才有了解释,上面写着表姐未来十年的目标:GRE,GMAT,美国大学的Offer,夫妇赴美,地图标注城市的名字,美国工作Offer,房子的样子与规划,她的理想形象,生一个男孩,生一个女孩……
作者震惊极了,而且从记录来看,表姐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写下了所有的愿望,然后用未来每一天的时间去付诸实现。
她激动地捧着黑色笔记本,就像捧着表姐的整个人生。她说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存在改变锚点的话,那么她的锚点就在那个暑假,寄居在表姐家的日子。
后来这对学霸夫妇怎么样了呢?
书里提到,他们先后去了美国读书和工作,定居在波士顿,据说那里有很多喜爱拆装电脑主机箱的人。他们有了一双儿女,表姐四十八岁,依然保持着年轻时候的身材。
当时读的时候,我久久不能平静,意识到为什么小半生过去了,还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是有原因的。
书里超级学霸姐夫的一席话,我也深受启发:
"你认识的人里,谁的生活你最想过,你未来想成为谁那样的人;还有,你最喜欢干什么看什么。综合起来画一个交集,看这里是不是存在你喜欢的行业。"
当时我想,如果二十年前也有人这样问过我,那么我的今天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然而,人生没有如果。
——摘录几句很触动我的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苦楚就是苦楚,冷漠就是冷漠,苦楚与冷漠的陌生人是用来记取、克服和超越的,不上升,你就会和同样的苦楚和冷漠处以同一纬度,而它们会在那里永远刺痛着你。 如果不在这件事上费脑子,就得在那件事上费脑子。懒得费脑子实现愿望的人,最后不得不费脑子面对现实。其实,过穷日子,才最费脑子。 人一定要想清三个问题: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兑换什么。 "你要是和我们不一样,你为什么也在这里?" 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年看起来像极少数的人,说话像极少数的人,办事像极少数的人,那他就是个极少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