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今年60岁国企退休划归社区管理,原单位退休金会取消发放吗?
首先更正一下,叫退休金不准确,应叫养老金。退休后养老金由单位交移社保局(有省级,市级区别),每月由社保局统一发放,石家庄每月18日到个人账户。退休人员每年在人社网认证一次。
单位职工退休后,就与企业脱离关系,养老金纳入社会统筹,由社保局统一发放。无论你在外面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单位都没有权力取消你的养老金发放的。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社保局会停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呢?
一、因触犯法律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如果退休人员违法犯罪,被判处了拘役、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养老金在服刑期间就是会停发的,在这期间也就不能参与养老金的调整。
如果服刑期满后,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可以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二、没有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年审、生存认证的;
三、退休人员宣布失踪的;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更换社保卡的。
领取养老金资格生认证,每年进行一次,退休人员在家里不用出门,通过智能手机,登陆当地人社app就可以进行年审认证,方便快捷,操作非常简单,省时省事。
你爸的退休金划归社区管理是国家和政府统一规划,不影响退休金的发放。按着上级要求每年进行资格认证即可,从哪里发放不受任何影响,而且每年跟着上涨工资。请放心好了。
我们永远记住,在10年退休之后,每个月所发的钱绝对不是原单位给发的。如果真的是由原来就业的单位发放,那么那些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负担不就是越来越重吗?他们怎么可能承受得了呢?还有那些关停并转的各类消失掉的企业,企业都已经没有了,他们怎么可能给原来的劳动者发放退休工资呢?
一个老人得到的所谓退休后的每月的钱,一般在过去根据各自原有身份不同,是分为不同的渠道发放的。例如有些人领取的是退休金,那可能是有机关事业管理局发放的。有些人领取的是养老金,那是社保部门发放的。有些人领取的是低保,那是由民政部门批准发放的。但是未来我们在逐渐一步一步统一,全部要归口于社保部门来进行发放。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工作,这是处于过渡期,要到2024年彻底并轨成功。那么在并轨之后,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由社保部门进行发放,不再由原单位或者机关事业管理局负责,这就彻底脱钩了。
在养老金发放管理脱钩的同时,其实我们已经推行了退休人员的管理脱钩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大部分地方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已经初步完成,原来工作单位不再负责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全部划归当地社区管理。那么自此之后,其实退休人员从原单位基本上再无联系。包括退休人员去世之后,丧葬事宜也是由社保部门进行安置的。
那么过去有些退休人员逢年过节以及定期时候,原单位会发放一些福利和一些慰问费、过节费等等,其实在退休人员管理划归社区之后,未来原单位也不需要再负责了,也就是说原单位也不会再发放了。如果社保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给予退休人员发放这些费用,那么基本上全体退休老人都有,还会提前发公告。单位的特殊待遇将来要取消的。
其实这样归口管理也是非常正确的,老人退休之后大家都是一个统一的身份,那就是退休养老人员。如果还带着上班时候的三六九等的工作身份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不太对的。而且也可以大大减轻原单位的工作负担,轻装上阵,应对市场竞争。不用再设置专门的岗位,专门的人员以及做专门的工作,拨付专门的资金给予退休人员了。
不会,现在退休金一律由社保局发放,退休人员划归社区管理是解决行政管理问题。如发展社区养老,社区医疗,加大社区的行政管理功能。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我爸爸今年60周岁,国有企业单位退休划归到社区管理以后,原单位的退休金会不会取消发放呢?我们说退休金的待遇并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因为退休金的发放跟划归社区管理,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退休金是通过社保部门来进行核发的,而这个所谓的社区化管理,它主要的原因是跟自己的原工作单位脱钩,也就是进行社会化管理。
所以你的父亲该领取多少钱的养老金,依然是可以领取多少钱的养老金,这是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只不过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在领取养老金的过程中,每一年都要重新来进行生存资格认证,也就是说你只要完成,一年12个自然月之内的养老金生存资格认证,才可以去正常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否则的话可能就会暂停发放养老金了。所以对自己而言,及时的进行养老金生存资格认证就可以了,就不会停止养老金的发放。
至于我们退休人员来讲,其实养老金都是可以领取终身的,不会因为任何外界因素而受到任何的影响,并且养老金的待遇也会随着自己退休年限的增长而进行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你的父亲今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只会是越来越高,比起刚刚从单位退休时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应该会更高一些,因为每一年基本上都能够顺利的迎来养老金的正常增长。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很多人还停留在由用人单位发放退休金的老想法中。这主要涉及到我国养老制度的转变问题。
最初在1951年,我国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对于工人的退休制度。当时的名称叫做退职养老,退休还是指的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95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全面统一了工人、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退休制度。
劳动保险制度,也是有相应的劳动保险基金,主要是针对100人以上的企业或者行业单位。而退休制度,针对的是所有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人、职员。当时的退休费(退休制度的待遇叫退休费)负担渠道有三个:一是民政部门列预算由财政支付;二是参加了劳动保险的单位,由劳动保险基金支付;三是没有参加劳动保险的单位,由用人单位在营业外列支。
1969年,国家财政部发文明确停止养老保险基金的计提。那么所有人的退休费待遇都改由用人单位在行政外列支。实际上,相当于所有的退休待遇都是由用人单位支付了。这样的制度一直执行了几十年。
1991年我国全面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也就是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当时的改革还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转移至养老保险基金还要给养老保险基金一定的费用支付。
实际上,从退休老人养老待遇改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时,其有关待遇就应该称之为养老金了。
由于最初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区域较小,一般来说只有地级行政区域进行统筹,还有一些行业单位进行自行统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推进。2020年我国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本上早已经将所有单位纳入了养老保险基金发放退休待遇。不过,每年在调整养老金的时候,总还是保留这句话:"没有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所以,退休人员是否划归社区管理,跟养老保险的资金发放渠道,实际上还是两码事的。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影响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放心好了。
现原单位能发退休金的一般只有文教卫生金融邮局等系统,另还有政府事业国企单位退休人员,已下岗的粮食供销社及厂矿单位不包在内。
十几天前接到通知(很多老人互相转告),在元月一日始统一由社保站发放养老退休金,并要求去银行或社保站办理相关手续,原单位再不发放退休养老金,但并不是取消而是换一个码头吃饭了。
很多七老八十的老糊涂不了解这是啥回事,懒得去办理什么手续,但超过规定日期仍可领取养老金不变,可是养老金迟早会归纳于社保统管迟办不如早办,这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没必要担惊受怕的。
回答题主只是个人所了解的情况,具体事项很多网友可能也不知情,请你去询问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是这样的,国企退休人员现在划归社区管理,并不影响养老金的领取,因为养老金并不是由社区来发放的,而是由社保基金来发放的,养老金的多少也是跟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息息相关的。
只不过相比以前,现在划归社区管理,跟原单位的关联就弱了,一些单位上的福利可能就不再有了,不过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才是最重要的收入,即便是归于社区管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而社区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组织一下退休老人的活动,比如说一些文娱之类的比赛等等,或者协助退休老人去办理一些养老方面的事项,比如说每年的养老金资格认证,并不会决定养老金的发放。
因此,达到退休年龄后,只要自己满足养老金领取的条件,社保部门就会发放养老金,跟你是否划归社区管理,没有任何的关系,即便是你退休后去另外的城市养老,比如回农村老家去养老,养老金照样会发放。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按政策,退休后本人与单位自动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在政策层面与原单位没有啥关系了。退休后养老金社会发放,人员管理划归所在社区(包括党组织关系等)。但也有特殊情况,就是退休后原单位有离退休管理部门,替代社区管理,继续发放统筹外养老金,享受单位补充医疗待遇,这样的单位都是大国企,相对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