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偏北,时光游戏,细看城市里的东北往事!
有一天和别人聊天,不知怎么就提到了 东北 。我说 东北 好啊,喜欢人文旅行的,都应该去 东北 看看。对方充满疑问, 东北 有什么人文景点?
我恍然 大悟 ,原来 东北 被人遗忘的,不止今天,还有历史。
所以,是时候去 东北 好好看看了。 因疫情调整旅行计划,习以为常了
当我们订好了前往 哈尔滨 的机票之后,正在家里愉快地过中秋,等待出发时, 哈尔滨 发生了新一波疫情。
果断退票,改行程,舍弃 黑龙江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因为疫情修改行程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也都习以为常了。最后我们改成了从南向北,以 大连 为起点,到 长春 结束的行程。
于是,就有了这篇缺少 哈尔滨 ,略显残缺的 东北 游记。虽不圆满,但请相信我,这是一篇不太一样的游记。没有人参鹿茸乌拉草,没有冰雪世界,没有沙滩海鸥,没有本山大叔,没有二人转。
但有历史,和故事。
东北
此行 东北 ,受疫情影响,一共只走了 大连 、 旅顺 、 沈阳 、 长春 这四座城市,却穿越了四百年 中国 ,宛如一场时光游戏。原本想打破地域界限,以时间为轴进行书写,但又想到城市和建筑的生命都是延续的,就像人的一生,不能仅以出生日期,定义它属于哪年。所以仍按我的旅行顺序,分城市详细记录。 大连 | 你可知"达里尼",不是我真名
大连
关于" 大连 "的名字由来,说法众多。目前普遍认为是发源于俄语音译"达里尼"。
"达里尼"是俄语里远方的意思,沙俄占领时期,他们把这儿视为远东良港,起名"达里尼"。日占之后,于1905年改名为" 大连 "。彼时在 中国 的土地上, 日本 刚刚打赢了一场改变自己国家命运的战争。
如果上述说法得以采信,那么" 大连 "很可能是国内少有的,从非 中国 文化语境里衍生出来的城市名字。
翻看诸多资料,我发现都把2019年定为 大连 建市120周年。那么1899年,就是它历史长河的源头。
公元1899年8月,踌躇满志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建设 大连 商港,是为 大连 建城肇始。彼时的他,正沉醉在窃取到 大连 和 旅顺 的喜悦中,怎能预见到几年之后的惨败,以及自身最后的命运呢?
时间往前推几年, 日本 人通过甲午战争与 马关 条约,从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手里,抢来了包括 大连 、 旅顺 在内的整个辽东半岛。但没高兴太久,就被没占到便宜的沙俄,拉拢法德两国,发起"三国干涉还辽"行动, 日本 不得不退出辽东半岛。随后沙俄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再租借 大连 旅顺 ,从而开启了 大连 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史。1899年, 大连 商港正式开建,取名"达里尼"。 大连 | 俄风街与胜利桥——城市肇始
当尼古拉二世一声令下,时任 中东 铁路总工程师的萨哈洛夫承担起了规划兴建这座新港口城市的任务。他在 大连 半岛的北部选址建港,为今日 大连 港打下了基石。同时在距离港口不远处,规划了这座城市最初的街道、房屋、道路、车站,即今日 大连 火车站到 俄罗斯 风情街一带。萨哈洛夫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沙俄达里尼市长,他是首任市长,也是最后一任。
短短几年的俄占时期,港口从无到有,原先散落的小渔村渐起繁华,连成一片,最终形成城市。若暂时抛开殖民主义性质,单从城市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称萨哈洛夫为现代 大连 的奠基人并不为过。 ►达里尼市政厅旧址◄
▲资料里的旧影▲
俄罗斯风情街
▲今日达里尼市政厅旧址▲
位于 大连 市 烟台 街的达里尼市政厅旧址,算是城市肇始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1900年,建成后作为俄占时期的市政厅及远东都督府使用。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撤退前把原建筑烧毁了,后来 日本 人又依原样恢复了这座恢宏建筑。
历经百年演变,它最后一次被使用,是作为 大连 自然博物馆。在上世纪末 大连 自然博物馆搬迁以后,这里就彻底荒废了,并且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座庞大的废墟,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没用了,躺在那里,回忆自己这一生。
俄罗斯风情街
地址: 大连 市西岗区 烟台 街,今日 俄罗斯 风情街尽头 ►达里尼市长官邸旧址◄
距离市政厅旧址不远处,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建筑,门口写着" 大连 船舶技术学校"的,是曾经担任达里尼市长的俄国人萨哈洛夫住过的洋楼。
俄罗斯风情街
▲市长官邸局部▲
官邸建于1900年, 大连 的开创者萨哈洛夫在此居住,他是沙俄唯一一位"达里尼市长"。日占以后,先作为"满铁"首任总裁官邸使用,后成为满铁创业纪念馆。在1943年建筑外立面被烧毁,后改建并保留到今天。这也是一座废墟建筑,最后使用它的是 大连 船舶技术学校。
地址: 大连 市西岗区 俄罗斯 风情街内 ►东清轮船会社旧址◄
现在的" 俄罗斯 风情街",说直白点儿,就是一条人为打造的旅游商业街,而且打造得颇为失败,人气寥寥。
我们打车到俄风街时,朴实善侃的司机大哥,一再嘱咐我们来这儿旅游,千万做到只看不买,所谓" 俄罗斯 进口"巧克力,就是 大连 本地产的,那些套娃也都是国内货。我们特别感激司机大哥的热心提醒,其实我们也都知道,这种旅游商业街里卖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即使是失败的旅游商业街,但一些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却不失风采。来到俄风街,首当其冲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非常漂亮且保存完好的欧式建筑。让人刚一到达,就会不由自主地"哇塞"!
这座漂亮的洋楼就是东清轮船会社旧址,建于1902年。建筑整体红砖黑顶,色彩对比鲜明,非对称结构,错落有致。一百多年来,未经任何破坏和灾难,完整保留至今,也实属不易,现在是俄风街的标志。
俄罗斯风情街
俄占时期,这座房子作为 新兴 大连 商港的东清轮船会社,承担远洋轮船运输的使命。日占时期,作为 大连 市民政署与图书馆使用。归还 中国 以后,成为了铁路工人家属宿舍。最后,改造成 大连 艺术展览馆,直到今天。
地址: 大连 市西岗区胜利街,今 俄罗斯 风情街入口处 ►东省铁路护路事务所旧址◄
俄罗斯风情街
与东清轮船会社仅一街之隔,就是沙俄东省铁路公司护路事务所旧址,建成于1902年。所谓护路事务所,顾名思义,是负责养护维护铁路的部门。日占时期,继续为"满铁"所用,仍是护路事务所。抗战胜利以后,在此成立 大连 铁路局。现今仍为铁路部门所使用。
除了部分因各种情形废弃的建筑,还有很多历史建筑,其使用功能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政局如何动荡,城市归谁所有,这在 东北 非常普遍。
地址: 大连 市西岗区 上海 路,今 俄罗斯 风情街入口处 ►日占时期的铁道别墅群◄
在 俄罗斯 风情街隔壁,今天的胜利街,有一处日俄战争后,由 日本 人修建的别墅群,大约建成于1910年前后。别墅风格均为红砖型,延续了以前传统欧式风格。
俄罗斯风情街
南满铁路第一代总裁, 日本 人厚藤 新平 曾住在这个别墅区里,是现在标为6号楼的建筑。厚藤 新平 于1906年起任满铁总裁,接管原俄国 中东 铁路 长春 至 旅顺 段,是为"南满铁路"。起初他住在原萨哈洛夫官邸里,新别墅建好,就搬来了此处。
俄罗斯风情街
这片别墅保存较为完好,如今改造成了现代化酒店,仍在使用中,每座别墅都是一栋独立客房。它自成一统,静谧安然,充满欧陆风情,成为年轻人举办婚礼的理想场所。
俄罗斯风情街
就连这儿的猫咪,都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在整体略显破败的城市里,这里保有着坚不可摧的贵族气质。
地址: 大连 市西岗区胜利街,今 大连 铁道1896花园酒店 ►大连火车站◄
大连 火车站有多牛?且听我道来。
1902年,沙俄即在此处兴建了达里尼火车站,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原车站于1935年拆除重建,1937年新车站竣工投入使用,直到今天已经持续使用八十多年了。
大连站
大连 站建成以后,一度成为当时 亚洲 第一大火车站。它采用了出入分离的双层式格局,二层进站,一层出站。这个设计理念,是现代化火车站、飞机场的鼻祖。当代的机场车站,无论规模和功能上怎么花样翻新,分层出入的格局始终不变,这种设计理念,就是它最超前最牛的地方。
大连站
地址: 大连 市 中山 区,现 大连 火车站 ►大连中央邮便局旧址◄
一百年前,何以判断一座城市的近代化文明程度呢?有两个重要参考:铁路与邮政。当城市对外交通顺畅、邮政电报便利,距离快速发展就不远了。
如今胜利桥附近的 大连 中央邮便局旧址,就是城市近现代化的又一象征。这座邮便局大楼,竣工于1930年,是时下流行的西洋古典与日式风格相结合的建筑。
大连
日治时期,这里是 大连 邮政电信的中枢,经营邮政与电信电报业务。 大连 回到祖国怀抱以后,这里仍做邮政局使用,现在是 中国 联通营业大厅。
大连
大连 有轨电车的轨道路线,会经过中央邮便局旧址,因此这一带也是拍摄有轨电车的绝佳位置。
地址: 大连 市 中山 区长江路,胜利桥对面 ►胜利桥◄
胜利桥,最早是一座木桥。因为 中东 铁路穿越市区,将城市一分为二,就造了一座桥用以连接铁路两边的城市道路,这样的桥被称为"线桥"。这个设计理念,在铁路初兴时的 欧洲 国家非常流行。
日占以后,出于对城市发展的需要,拆除木桥,于1908年修了钢筋混凝土桥,后来经过改建,保存到今天。
大连
站在桥上,即可俯瞰下面的铁路编组,众多机车在此停靠,接受检修,颇为壮观。火车迷、铁路迷们,不能错过这个打卡胜地。
大连
地址: 大连 市西岗区胜利桥, 俄罗斯 风情街入口对面 ►大连有轨电车◄
大连有轨电车
大连 有轨电车,是全国唯二具备实际交通运输功能,而非观光功能的有轨电车路线。另一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是 长春 ,二者都在 东北 。
有轨电车在沙俄时期就有初步规划,但未实际建造。后来日治时期,由 日本 人投入建设,最早的线路通车于1909年。
大连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现在有两条线在运行,其中201路电车完全使用老式电车车厢进行改造而成。有种说法是,这些现存的老式电车都生产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共保留下来十几部车,经过改造以后仍在运行。具体是否属实,我无从考证。但目前仍然保留下来的两条轨道,却是自始至终没变过位置。
大连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 大连 城市历史的记忆。轨道两旁的建筑物年年不同,乘坐电车的人岁岁更替,唯有这铁轨和电线,仍如初见。沉甸甸的历史价值,正在于此。
地址:201路电车在「兴工街」站至「华乐广场」站之间运行,其中精华段在 大连 站至三八广场之间,途经胜利桥、民主广场 大连 | 中山广场及周边——城市心脏
大连 是一座拥有许多广场的城市,而第一座广场,就是现今的 中山 广场。在 大连 建城伊始的1899年,沙俄就修建了 中山 广场,那时候叫做"尼古拉耶夫广场"。
日占时期,广场在1905年经过改扩建,起名为"大广场",1909年的第一条有轨电车就环绕广场驶过,但这条线没保存下来,后来被拆除了。广场在1946年更名为" 中山 广场",像全国所有 中山 广场一样,是为纪念孙 中山 而改。
中山广场
中山 广场仿照拿破仑三世时期对 巴黎 进行市政大改造的规划,以环岛为中心,相外放射多条道路。这种城市道路规划方式,打破了从古 希腊 罗马 时期流传下来的严谨几何棋盘布局,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新变化。"环岛"理念,是城市规划现代化的象征,在发明立交桥以前,都是 大城 市确保交通流畅的主要手段。
环绕 中山 广场一圈,以及从广场辐射而出的 中山 路、鲁迅路,老建筑集中,堪称城市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