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嘉庆21年是史上最冷的夏天,200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
提起雪灾,现在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2008年的那场惊天动地的雪灾。
在那一年,甚至连一向温暖的南方都飘起了鹅毛大雪,地面上都结了一层坚硬的冰霜,就连北方供暖的暖气管道都因此被冻裂,学校也不得不大面积停课,整个国家似乎都因为这场雪灾而停止了运转。
不过好在当时我国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救援行动,帮助群众抗击雪灾,拯救因为雪灾而受困的家庭,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下,及时恢复了国家运转。
然而,在嘉庆二十一年发生的那场雪灾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其严重程度乃至危害范围都远远超过2008年这场雪灾。据历史学家估计,这场雪灾一共使二十万人被活活冻死,无数农田因为其而完全损毁。
那么,嘉庆二十一年的这场雪灾究竟是天降大难?还是另有隐情?
两百年多年前的这场大雪究竟有多么严重
或许提起古代雪灾,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诚然,那场发生在冬天的灾难同样造成了无数人的死伤;而且还促成了农民军的反抗,这些因为这场寒灾而挨饿受冻,外加朝廷苛捐杂税的盘剥使得这群人们奋起反抗,加之外关还有清军的虎视眈眈,这才引起了明末战火四起、狼烟四溢的混乱局面。
不过,根据历史学家的调查。小冰河时期虽然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农田毁损,但是绝对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严重,甚至有人将明朝的灭亡归结于此,这实在是有些夸大了。
人们之所以会普遍高估小冰河时期的严重程度,有很大一部分局面是因为当时的时代本身就无比的混乱:官兵们不听指挥、占山为王;朝廷中的大臣们不愿意好好做事,四处牟取私利;农民们再也无法忍受上级的反抗,选择揭竿而起;而外部的侵略者则伺机而动,准备夺取中原地区的主权。
而接下来要介绍的嘉庆二十一年的这场雪灾,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天灾大难。
首先便是各个地区的农田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当年粮食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饥荒。根据史书的记载,这场来势汹汹的大雪自从去年入冬以来便一直洋洋洒洒地下着,好像再也不会停止一样。
最初人们还是怀着喜悦的心情看着这鹅毛大雪源源不断地从天而降,毕竟根据民间的俗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越大的雪意味着农田中的害虫也会因此而冻死,从而保证稻田的产量能够更上一层。
然而,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到来,这场大雪似乎永无止境,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意思。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事情可能要大事不妙了。如果大雪还不停止,天气就无法回暖,稻田里的谷物没有充足的阳光和温度根本无法生长。哪怕是耐寒的水稻,在如此寒冷的温度下也只会被活活冻死。
然而,哪怕是如今科技发达的现代,面对这等无力阻止的天灾也只能想方设法地减少损失,更不用提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了。
因此,无论是朝廷的上层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只能在心中默默祈求这场大雪能够尽快停止。可是天不遂人愿,直到当年的六月份,这场大雪依旧在下,农田里的水稻和麦谷也只能在人们绝望的眼神中慢慢死去。
也正是在那一年,清朝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有无数人在这场灾难中死去。哪怕清朝当时也有发放红薯等粗粮充饥,可这根本只是杯水车薪。
其次便是这场雪灾造成了近二十万人的死亡。虽然现在的我们在看到故宫时往往会感慨于它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富丽堂皇的装饰。
但是,只有去往偏僻乡村的人们才知道,古代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是住不起这样的房子的。大部分人只能住在茅草屋中,天气冷的时候全家可能只有一床被子。
如果是往年的冬天,他们或许咬咬牙还可以忍过去。然而,今年这场史无前例的雪灾却让无数人身陷囹圄。
眼看着无数雪花顺着头顶上的茅草飘进屋里,户外刺骨的寒风仿佛要将大门掀翻,大部分家庭只能用单薄的被子裹紧冻得瑟瑟发抖的身体,祈求这场雪灾能够尽快过去。
但是人类是无法凭借自身的意志阻挡大自然的现象的。这场大雪一直持续到六月份,在此期间,有无数的村庄因为这场大雪而变得人迹罕至,村民们甚至已经习惯了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看着亲人被一个个抬出门外,人们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被冻住了。
据统计,仅仅在这场雪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就有足足二十余万人。
最后便是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一旦生活中的消极情绪无法得到发泄,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寻找一个发泄口。
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灾让无数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家庭乃至一切,人们心中的不满积攒到一定程度必定会迎来爆发。
因此,在下雪的趋势稍微缓和后,便立刻有人揭竿而起。称这场大雪绝对不是偶然,这必定是当天给的征兆。
上天之所以降下这场大雪,一定就是不满于清朝的统治,认为这支来自关外的民族得位不正,这才天降大雪以此来惩罚所有人。现在就是推翻这个朝廷的时候了,如果再放任这个朝廷为所欲为,指不定上天还会降下什么灾难,再一次使得人们流离失所。
人们的情绪仿佛被这些话点燃,随即便得到了广泛的呼应。其实这场民愤之所以会发展到如此激烈的地步,其实也是因为清朝并非正儿八经的汉族外朝。
古代的中国讲究"受命于天",在当时的人看来,只有生长于中原的汉族才应该是继承皇位的最佳候选人。虽然清朝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是在汉人看来他们依旧是来自偏远草原,不懂礼数的"蛮夷之邦",所以上天对他们得位不满也是应有之义。
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反抗活动就此爆发。
本就因为雪灾而缺乏人手的朝廷不得不抽出所剩不多的官兵镇Y这次反抗,使得本就不宽裕的国库更加雪上加霜。
尽管有人一再地鼓吹嘉庆的清廉,可是也无法否认在这次赈灾活动中他的表现并不好。
所拨下来的救济款被一层层盘剥到底,最后达到民众手中的不过是一个铜钱,想要凭借这点钱度过雪灾简直是痴人说梦。
而且有些无良商人也趁着这场雪灾肆意抬高物价,严重破坏了经济市场的秩序,人们买不起取暖的柴火,只能选择回家等死。
而家人的离世往往会成为人们心中燃起愤怒之火的导火索,这也是引起这场反抗活动的根本原因。
如果嘉庆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安抚民众,或是拨出充足的赈灾银帮助民众度过危机,那么这场灾难的结果或许会大不相同。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这场雪灾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二十万人的死亡以及上千万人的流离失所。
雪灾爆发的真实原因
可能很多人以为这场雪灾不过和2008年的这场雪灾别无二致,只不过是偶然的灾难罢了?难不成还真是如同古代人认为的那样,来自上天的惩罚吗?
其实,这场雪灾还真不是偶然的结果,造成这次雪灾的导火索就来自千里之外的坦博拉火山。
这座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森巴瓦岛的活火山于1815年4月5日忽然爆发,造成了印度尼西亚境内无数人的死亡。
然而,这场火山爆发所带来的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火山爆发逐渐停止后,当地的人们以为这场浩劫就此结束,内心还松了一口气,于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重建工作。
然而,这场灾难的影响远远还未结束。由于这场剧烈的火山爆发,导致火山中的火山灰被喷涌出来,密度比氧气还轻的它们还是大量聚集于臭氧层中,以至于使得阳光无法顺利地照射下来。
阳光无法顺利的照射也意味着温度始终无法上升,因此也为之后的大雪纷飞埋下了铺垫。
或许等到这些火山灰逐渐消散后,阳光便可重新照耀而下。然而,这场火山爆发的激烈程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喷涌而出的火山灰也是出奇得多。
想要等它们全部消散,至少还要花费一年之多。而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温度自然无法顺利上升,也因此使得这场大雪一直持续不停。
原来,这场大雪并非偶然,也并非所谓的"天罚",而是一场来自千里之外的无妄之灾。
给我们的启示
其实,从客观层面来看,虽然无人能够避免这次雪灾的到来。然而,如果当时的朝廷能够像今天的中国这样将群众的安危看得更加重要一点,因为哪怕国库空虚而无法给予人们充足的救济金,也可以派遣人手四处施粥,安抚群众不安的情绪。
只要民心稳了,那么顺利克服这场灾难也不再是难题。
可是,这群统治者并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眼里,反而在民众不满时没有想着安抚他们的情绪,反而加派人手想要将这群"闹事份子"尽快镇Y。
虽然这样的确解了燃眉之急,但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得人心,得天下"是一个自古以来的真理,没有民众支持的朝代不过是无水之舟,很快便会被推翻。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或许是之后的皇帝们将这种"美德"发扬到底,一遇到人民开始反抗便不顾一切开始镇Y他们;他们根本不会体恤民情,只会坐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抱怨这群农民为什么不能乖乖听话。
很快,清朝便亡于外来侵略者,或许还是亡于它自身的傲慢。
而我国之所以可以在近代得到迅速的发展,也是因为我国自始至终将人民放在心上,将人民的诉求放在第一位。
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近年来所遭遇的灾害中所采取的行动得以看出,哪怕遭遇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我国的有关部门也能够迅速地采取救援行动,安抚广大群众的情绪,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满足群众的基本诉求,使民众的要求在最大范围内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