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灭齐,晋阳之战,高延宗拒绝束手就擒,险些丝血反杀宇文邕
北周伐齐,高纬从晋阳跑出,高纬及属下从五龙门斩关而出,向突厥方向逃奔,途中随从大多先后离去,谁也不肯抛弃家乡,到突厥去寄人篱下。 高纬见身边只有十余骑,只得转向首都邺城。一直被高纬宠幸的穆提婆见随行官员逐渐离散,料知北齐气数已尽,也偷偷跑回去,向北周军投降。
北周主宇文邕封穆提婆为柱国、宜州刺史。穆提婆随即为北周主大唱赞歌,奉旨招降北齐的王公大臣。愤怒的高纬当即捕杀了穆提婆的家人。刁猾阴险的陆令萱自知难逃一死,不等铁链套头,自己服毒自尽了。
留守晋阳的将帅聚集在一起,跪拜安德王高延宗,恳请道:"王爷,你如果不当皇帝,我们军民就无法为你出死力。"
高延宗拗不过众人,只好即位,下诏说:"皇帝懦弱,朝政由官宦小人把持,破关夜逃,不知去向,王公卿士,推戴相强,只得继承大位。" 改元德昌。北齐的臣民听说新主登基,颇为踊跃,不召自来,成群结队涌向晋阳。
高延宗每见到一名将吏,就拉着对方的手,叫着他的名字,流泪呜咽,感动得众将吏泪流满面,纷纷表示以死相报,就连妇女、老人、儿童也都自发组织起来,登上房顶,捋起衣袖,投掷砖头石块抵抗敌人。然而,此时的并州危在旦夕,怎么经得起北周军狠命一击呢?
高纬听说高延宗继皇帝位,气呼呼地说:"我宁愿让周朝得到并州,也不想安德王以那里为窝。"
左右近臣附和说:"是啊!陛下说得极是。"
不久,北周主宇文邕亲率大军包围了晋阳,北周军将士的军衣和旗帜都是黑色,所以晋阳城就像被黑云笼罩一般。
高延宗率军在城北迎敌。高延宗身体肥胖,前看像仰面朝天,后看像俯伏在地,人常取笑他臃肿无用。此时的他开城迎战,手执长矛,强劲如飞,所向无敌。
宇文邕在黄昏时分攻进东门,放火焚烧佛庙。
高延宗随后杀到,两面夹击,北周军队大乱,争着逃出城门,践踏乱击,死伤无数,城门也被尸体阻塞。北齐军前后夹击,杀死北周军二千余人。
宇文邕左右禁军几乎被杀光,幸亏高纬从前的宠臣、刚刚投降不久的贺拔伏恩不知哪来的勇气,与几个人殿后掩护宇文邕,从城东缺口突出重围,宇文邕几次险些被剑槊击中。
当时已是四更时分,高延宗以为宇文邕死在乱军之中,派人到尸体堆里去寻找大胡子的人,结果没有找到。天意灭北齐,北齐军打了胜仗后,却涌向坊间喝酒庆祝,醉卧一地,高延宗再也整集不出一支劲军来。
第二天一大早,宇文邕整军再战,返回攻打东门,城中的守军醉酒未醒,毫无战斗力,北周军轻松攻破城门,高延宗跑到城北,被北周军队生擒。
高延宗自十二月十三日受北齐主高纬命令守并州,十四日称帝,十五日被擒,总共才做了两天皇帝,当时有好事者以为高延宗的年号"德昌",拆开就是"安德王为帝二日"的意思。 高延宗虽然是高澄的儿子,却一直为高洋所养,很受宠爱,十二岁还骑在高洋的肚子上玩耍。尿在高洋的肚脐眼上。
孝明帝高演继位后,知道高延宗的劣迹,派人到他任职的定州抽了他一百多鞭,又杀掉他手下哄他胡闹的人。自那时起这个顽劣的少年痛改前非,日后在与北周的交战中屡建奇功。可惜时运不济,最终不免成了阶下囚。
北周兵将扮成平民百姓的高延宗押到宇文邕面前,宇文邕下马想和他握手,高延宗辞谢说:"我是死人的手,怎敢靠近天子!"
宇文邕说:"两国天子并无仇怨,我是为解救百姓而来,你不要害怕,我不会加害于你。"说着,将衣冠还给高延宗,并令将士好好款待他。
此前被北齐扣留的北周使者伊娄谦至此被释放,而泄密的高遵,也因伊娄谦的求情,竟然也被赦免了。
宇文邕准备进兵邺城,便向高延宗询问夺取邺城的计策,高延宗推辞说:"这不是亡国之臣所能回答的问题。"
宇文邕再三询问,高延宗才说:"如果是任城王高湝据守邺城,我无法猜出结局;如果是高纬自己据守,陛下可以兵不血刃。"
宇文邕当即令宇文宪为先驱,将晋阳委托给并州总管宇文纯驻守,随之亲自督军赶往邺城。
邺城的高纬接到警报,立即悬赏募军,但当士兵应征入伍后,高纬却没有兑现诺言。北齐谋臣斛律孝卿请高纬亲自给将士讲话,鼓励士气,并且替他写好了讲稿,叮嘱他演讲时一定要慷慨陈词,以求感人。
高纬当然应允。但当他走到队伍前,面对十数万庄严肃穆、抱着哀兵必胜之心的将士,竟然将斛律孝卿为他准备的演讲词忘得一干二净,想了半天没有想起来,竟然站在那里大笑起来。 左右太监宠臣也跟着一齐大笑。
将士们先是莫名其妙,继而愤慨地说:"这样的皇帝,不值得我们替他卖命!"因而,北齐军心涣散,和北周军作战时,众人毫无斗志。
不久,宫内占卜官观察天象,说国家将遭遇巨变,高纬便想学自己的父亲,禅位给太子,自己做太上皇。此时,北朔州行台仆射高励刚将胡太后及太子高恒送到邺城。
当时已是残年,转瞬即至元旦。这一天,八岁的北齐太子高恒居然即皇帝位,改元承光,下令大赦。 尊高纬为太上皇,皇太后胡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穆氏为太上皇后。任命广宁王高孝珩为太宰。
高孝珩向来嫉视高阿那肱,于是便和莫多娄敬显密谋除掉高阿那肱。他们在高阿那肱上朝的必经之地千秋门埋伏士兵,守株待兔,恰巧那天高阿那肱从另一条路上朝,躲过一劫。
高孝珩随即上奏,请求带兵抗拒北周军。但高阿那肱、韩长鸾却不相信他,奏请给他一个沧州刺史的官职。
高孝珩临行时,愤懑地对高阿那肱说:"朝廷不让我率兵打仗,是不是怕我造反?如果我能击败宇文邕,进军长安,到那时就算造反,也与国家无伤。眼下局势这么紧张,你们竟然还如此猜疑,真让人寒心啊!" 说罢,叹息而去。
高纬得知北周军即将杀到,采纳群臣的建议,先派人护送太皇太后、太上皇后去济州,然后派人护送幼主东行。高纬自己还没来得及启程,北周军已开始攻城。
无奈之下,高纬只得调兵出战。然而不到半个时辰,北齐军便大败而回。高纬慌忙带着冯淑妃,在数百名骑兵的保护下,从东门出走,派武卫大将军慕容三藏留守邺城。
北周军毁掉城门,杀进邺城,北齐的王公大臣纷纷投降。 只有领军大将军鲜于世荣还在抵抗,拒不投降。宇文邕只得下令杀掉他。随即招降慕容三藏,封他为仪同大将军。
宇文邕唯独对莫多娄敬显毫不留情,见到他便斥责他的罪状:"你本是镇守晋阳,却携带小老婆同行至邺都,抛弃了母亲,此为不孝;表面上为北齐效力,暗中却向朕请降,此为不忠;朕已经允许你投降,你却首鼠两端,此为不信。你犯了这三条大罪,朕还能容你苟活吗?" 当即命人将他推出去斩了。
北齐国子博士长乐熊安生博通"五经",他听说北周主宇文邕到了邺城,急忙令家人打扫门庭。家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熊安生说:"周帝重道尊儒,一定会来看我。" 时间不长,宇文邕果然亲临熊家。他不让熊安生叩拜,亲自搀住他,和熊安生坐在一起说话,还送给他一辆马车。
不久,宇文邕又派人把北齐中书侍郎李德林请进宫,向他请教北齐的风俗政教以及人物善恶,并千方百计地挽留他。但在李德林的坚持下,宇文邕还是很有礼貌地送他回去了。
邺城安定之后,宇文邕立即派将军尉迟勤追击北齐太上皇高纬。高纬渡过黄河到达济州。这一天,又令幼主高恒把皇位让给大丞相任城王高湝。又替高谐下诏:尊称太上皇为无上皇,幼主为宋国天王。命令侍中斛律孝卿把禅位的文书和玉玺送往瀛州。
斛律孝卿并没有去瀛州,而是去了邺城,将禅位文书和玉玺献给了北周主宇文邕。高湝本人对禅位给他的事情竟然毫不知情。
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拥有三万人马,听说晋州失守,急忙上奏,请求朝廷允许他率兵出战,没有等到朝廷的回应,却传来了并州沦陷的消息,独孤永业长叹数声,派儿子独孤达向北周军请降。宇文邕任命独孤永业为上柱国,加封应公。
高纬已是穷途末路,便想投靠南朝,他把胡太后留在济州,派高阿那肱镇守济州关,观察北周军的动态,自己带着穆皇后、冯淑妃、幼主高恒及韩长鸾、邓长颙等数十人,奔往青州。又派太监田鹏鸾去西部刺探敌军的动静。
田鹏鸾在途中被北周军队抓获,诘问他北齐主的去向。田鹏鸾说他们已经南行,估计应当出了国境。周兵知道他撒谎,严刑拷打,四肢都打断了,田鹏鸾至死也没有透露高纬的行踪。 高纬手下能有如此忠心之人,实在是少见。
高纬到了青州,本想立即出境,高阿那肱一面暗中与北周军联络,一面百般阻挠高纬等人出境。
北周军一到济州关,高阿那肱立即献关投降。北周军队很快到了青州。高纬用袋子装着黄金,系在马鞍上,带着皇后、妃子、幼主等人,分乘十几匹马向南逃走,逃到一个叫南邓村的地方,周将尉迟勤率兵追上他们,全部活捉了,连同胡太后一起送往邺城。
宇文邕在邺城住了几天,赈灾扶贫,彰善惩恶。并因北齐斛律光、崔季舒等大将冤死,特意为他们平冤昭雪,加封谥号,将他们改葬。 同时厚待他们的子孙,将北齐朝廷抄没的家产田地,全部归还给他们。宇文邕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斛律氏还在,朕怎么能来到邺城?"
高纬到达邺城,宇文邕走下台阶,以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将他与太后、幼主及皇后、各位王公大臣暂时安顿在邺宫。
高纬在位十二年;幼主高恒受禅称帝不到一个月;高延宗在晋阳称尊,只有两天时间;任城王高湝压根没有接到禅位谕旨。
北齐自高洋篡夺东魏主的皇位开始,到幼主被擒,存续了二十八年。
邺城失守后,高湝与沧州刺史广宁王高孝珩会师于信都,准备攻打北周。北周主宇文邕让高纬写信招降高谐,见高湝拒绝投降,便派齐王宇文宪、柱国杨坚率兵攻打高湝、高孝珩两人。
两天后,两军交战,北周军大胜,高湝和高孝珩双双被擒。宇文宪对高谐说:"任城王何苦至此!"
高湝叹道:"下官是神武皇帝高欢的儿子,兄弟十五人,只有我侥幸活下来,眼下社稷颠覆,如果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宇文宪佩服高湝的雄壮豪迈,命令归还他的妻儿。宇文宪又亲自为高孝珩洗疮涂药,礼遇很厚,并询问他北齐之亡有何感想。高孝珩声泪俱下,将国难归咎于高阿那肱等一班佞臣。宇文宪感慨颇深,将他与高湝送到邺城。 宇文邕态度温和地接见了这两位北齐王爷,将他们留在军中。
不久,北齐定州刺史范阳王高绍义又起兵攻打并州。北周东平公宇文神举一举将其击败,高绍义转投突厥。自此,只有东雍州行台傅伏、营州刺史高宝宁仍抗拒北周。
宇文邕分别安排官员到所得各州郡任职,然后率军西归,并带走北齐太上皇高纬等人。经过晋州时,宇文邕派高阿那肱等一百多人去汾水招降傅伏。傅伏整军出城,隔水问道:"皇上在哪里?"
高阿那肱回答说:"已被北周军活捉了。"
傅伏仰天大哭,当即率众回城,面向北面哀号。过了好长时间,傅伏才出城向北周投降 。
宇文邕问道:"你为何不早投降?"
傅伏哭着回答:"臣三代效忠于北齐,一直食北齐主的俸禄。如今,臣因 不能以身殉国而深感羞愧!"
宇文邕当即下座,握着他的手说:"为人臣子,正当如此。"说罢,将自己刚刚啃过的羊肋骨赐给傅伏,说:"我把它赐给你,寓意骨亲肉疏。"
随后,宇文邕封傅伏为仪同大将军。回关中后,宇文邕隆重地去太庙献俘,然后回朝接受百官朝贺。
高纬等人也不得不俯伏行礼,宇文邕封高纬为温国公,北齐其余各王也都被封爵。
亡国之君高纬被掳到长安后,仍然不忘淑妃冯小怜,乞求宇文邕把冯小怜还给他。宇文邕生气地说:"朕视天下如敝屣,你却割舍不下一个妇人。"话虽如此,还是将冯小怜还给高纬。高纬再三拜谢,才带着冯小怜离去。
宇文邕还算客气,诸事就绪之后,特地抽时间宴请高氏各王公,酒至半酣,宇文邕让高纬起舞助兴,高纬脸上没有丝毫羞愧之色,乘着三分酒意,尽兴舞了一回。高延宗见昔日君王遭此羞辱,暗自悲伤,宴罢回府,竟然想服毒自杀,经女婢再三苦劝,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暂且偷生。
半年之后,有人诬陷高纬,说他与宣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宇文邕当即召来穆提婆,让高氏几人当堂对质。大众同声呼冤。唯独高延宗只是哭泣,不肯多说。随后,高延宗自尽。高纬父子以及北齐宗室各王爷都被赐死,穆提婆也被斩首。
高孝珩已先期病逝,得以归葬山东。高纬的弟弟高仁英是个疯子,高仁雅是个哑巴,二人因而被免去死罪,流放到四川,让他们自生自灭。高氏其余的亲属故旧全部被流配边疆,客死他乡。高纬在位十二年,死时只有二十二岁,他的儿子高恒年仅八岁。史家称高纬为齐后主,高恒为齐幼主。
高纬的母亲胡氏年已四十岁,风韵犹存,高恒的母亲穆氏年仅二十余岁,姿色更佳。两人流落街头,无依无靠,竟然在长安操起了皮肉生意。传说胡氏曾对穆氏道:"为后不如为娼,更饶乐趣。"
北齐任城王高湝与高纬一同被处死。宇文邕将高谐的妃子卢氏赐给大将斛斯征。卢氏蓬头垢面,一直跪在佛前念经,不肯与斛斯征言笑,斛斯征便任由她出家当尼姑去了。
宇文邕将冯小怜赏给代王宇文达为妾。宇文达本不好色,得到冯小怜后,竟然被她迷住了,以至冷落了原本非常恩爱的妻子李氏,导致夫妻反目,可见冯小怜肯定是天下绝色。冯小怜虽然遇新王恩宠,但仍然不忘高纬的好处。一次弹琵琶,即兴还作诗一首:"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几年后,杨坚篡夺北周的帝位,杀了宇文达,又将冯小怜赐给李氏的兄长李询。李询的母亲为替女儿报仇,天天谩骂冯小怜,而且只准她穿粗布衣裳,让她干最重最脏的活,故意折磨她。冯氏不堪蹂躏,选择了自杀。一代艳花,香消玉殒,终于和高纬地下团圆,如真能魂归一处,也不枉荒唐君王对她的万千宠怜!
北齐灭亡,北周统一北方,结束了东魏、西魏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后来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