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不讨论民办教师会不会去补课,因为他们不是最高兴的人。最兴奋的应该还是公派教师,最苦的就是那些天天喊禁止公派教师补课的人。如果我记忆没有出现误差的话,公派教师参加补课这个问题,1998年的《半月谈》上就谈过这个问题。温州人是中国大规模补课开先河的人,当年温州人靠小商品批发走向了全国,父母天南地北推销开店,孩子教育咋办?那个时候温州商人把孩子交给老师托管,一个学生一学期吃住费用4000左右,一个老师管理七八个学生,家长老师皆大欢喜。后来,行政部门出手了,不准老师干了,社会力量闻风而动,托管班如雨后春笋,慢慢大家才发现:托管费一学期变8000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老师的托管费更高了,一个学期12000元,这下皆大欢喜了。《半月谈》当年像我们一样,作为一个话题开始讨论,后来也没有什么结果。 现在大家又在讨论一个和当年特别相似的问题,如果不让老师参与补课,谁会笑到最后?呵呵,其实有很多公派教师已经偷着乐了,特别是高中老师,现在笑得最灿烂了。因为,补课费今年已经涨了,五线城市原来一个学生二个小时收费100,老师收十个;现在我收三百,收四个学生,少了吗?别急,这个不用担心教育主管部门查,我在家帮朋友的孩子免费补课,查什么?学费贵吗?挺贵!不想补,没问题,反正三四线城市,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只有50%,这些高中生将来能考上一本的也就10%,注意,河南,山东这些高考大省10%都达不到。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掐指一算,你才发现,和你孩子小学一个班的学生平均算下来,只有三四个将来才有机会上一本。这个社会总有任性的人,补课费再贵,我也硬着头皮找名师去补课,呵呵,就这,还不一定能排上队,毕竟招生人数有限么,就像现在的幼儿园招生一样。 最后,谁笑了? 谢谢邀请。 只要有学生需要补课,当然会去补课的。一方面,满足了那些需要补课的学生的需求和家长的意愿;另一方面,能够挣到钱,很多人都会去做的,没有人会怕让钱咬手的。至于学生进行补课后是否有效果,学习成绩是否能够提高,也许只有家长们去关注了。 民办学校的教师不再编制内,国家的行政手段对他们是没有约束力的,因此,既然通过补课能够增加收入,当然会进行补课的了。 谢谢邀请!从经验,能力,素质角度看,公办教师毕竟是学教育专业的,都是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素质较高,而且从事教育行业已经多年,经验和能力较民办教师强,民办学校一般招的都是考不上公办教师的,专业也不对口的,民办机构为了节省成本,招一些临时大学生,或没工作的,管理又不规范,整体不如公办教师强!尤其现在国家禁止了公办教师补课,民办教育就像雨后春笋在迅猛发展,不管好的赖的民办机构都是人满为患,民办机构赚的盆满钵满,但质量肯定没有公办学校老师辅导的好! 这个问题有抬杠嫌疑,我来谈谈个人看法: 1.民办老师的收入问题。 民办学校主要是合同制教师,也就是签订劳动合同,与企业职工无异。他们的工资由民办学校从学费里发,不享受财政拨款供养。从这一点来说,民办无非就是普通企业职工,从事副业应该无可厚非。 并且,民办学校教师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他们如果成绩不好就会被解聘,所以压力更大。本来就没有编制的稳定,还没有更高的收入,那么民办教师大概也就没人去做了。所谓教师工作,公办看编制,民办看待遇,培训看机构知名度,无非这三点。收入优势,也是民办学校能够留住人才的根本。 2.关于补课。 补课的根本是什么,除了一些人认为的是老师在圈钱(确实也有这样的现象)外,为什么没有人讨论一下学生能力的问题。公办学校尤其是初中,为什么成绩起不来?不是公办老师不努力,而且学生良莠不齐,有优生就会有差生。虽然学习差不代表以后混得差,但那是以后。以后是"社会工作",现在是"学校学习",不是一个层面,无法对比。碰到能力弱的学生,老师只能尽力而为,去关怀和帮助他,但并不能确保这样做就有效果。家长担忧孩子跟不上,因此选择补课,这有什么错?而补课属于额外劳动,莫非不该有所报酬? 家长能想到补课,已经是很用心为孩子考虑了。一些末流学校里,家长本身自己就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也不争气。我有个朋友在一所末流学校当老师,放学了她要邦两个差生补一下重点知识(不收费哦,老师还没吃饭哦,老师的家里已经吃饭了哦),可正在补着,这学生家长就冲进学校说:"烦死了,一天影响孩子吃饭"。想想真没啥意思。 有人说老师上课不讲下课讲,真实情况是,对于大多数老师(尤其是末流学校的老师),不是不讲,是讲了不听啊!还反咬一口说没讲过。这在初中特别明显。 3.选人用人问题。 民办学校的老师有两种,一种是大学毕业就到民办任教的,另一种是从公办学校辞职出来,不想被束缚而到民办学校的。有人说考不起公办才去民办,对于差的民办学校,大多数老师是这样。可对于好一些的民办学校,恐怕不一定。 现行公办教师招聘政策,无非就是两种途径,即"免费师范生直接给编"和"事业单位(学校)面向社会招考"。每年10到12月,是免费师范生直接签约的日子,也是区域内好学校招聘的"头茬"。最好的学校,尤其是高中,早已通过免费师范生签约招满了人。留下的末流学校,招不到免费师范生,就到第二年夏天组织事业单位考试。一是岗位少,二是学校差。因此很多985、211的非免费师范生,或者是"专业对口"的非师范生,就选择去好的民办学校任教,毕竟前途至关重要。 民办教师压力大。年轻时他们春风得意,他们思想新潮,干练前卫,有青春时尚气息。民办学校里,年轻老师又多,成绩又好,30来岁当年级组长的不尽其数,35岁就是高职的也不乏人选。但是到了45岁,到了5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老区。年轻人更高强度的工作,更意气风发的拼命,让他们衰老得略快些。逐渐地,他们成为了民办队伍里的末流。面对45岁以后的"职场危机",民办教师得养家啊,得在年轻有精力时拼啊。 收入,只要正当合理,本来就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很多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我认为,补课现象是不可能杜绝的,只是在不同的单位,情况有所不同: 1.公办老师补课现象。 以前,公办学校的老师补课简直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近几年,在教育部门的高压政策下,公办老师补课已经偃旗息鼓了。当然,还有一些利欲熏心的老师会阳奉阴违,秘密行事。但总的来说,公办老师补课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民办老师补课现象。 民办学校的老师与公办学校的老师不同,公办学校的老师是体制内,有编制的,属于干部身份,比较容易管理,只要动用行政手段,效果立现;民办学校的老师没有这种身份,行政约束力对他们来说很难起到大的作用。而且,民办学校的待遇相对差些,民办学校的老师通过补课赚点辛苦钱,贴补家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3.培训机构补课现象。 这个就不用说了,只要你是正规的,证件齐全,就可以大张旗鼓补课,而且收费多少由培训机构自定,所以,严禁公办老师补课后,培训机构蜂拥而上,遍地开花,火红一片。 补课现象是无可厚非的。每个孩子的智力都不一样,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弱,所以同一班级,同一个老师,有的孩子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成绩好的孩子,希望通过补课,好上加好,从而让自己更具竞争力;成绩差的孩子,希望通过补课,弥补一些不足,从而让自己的学习得到一定的提升。 所以,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对于老师补课这件事,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规范它、引导它,发挥正面作用,抑制负面影响,让广大家长受惠,总比"堵"好多了吧,况且,根本就"堵"不住。 禁止公办教师有偿补课,那么民办学校老师会去补课吗?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公办教师有偿补课,和民办学校老师补课没有关系,要补课,公办老师补课课的同时,民办学校的老师也可以补,原因是民办学校的老师,不可能补课,民办学校,大多是封闭式教学,学生早上入学,晚自习后才放学,字生和老师根本就没时间补课。民办学校的老师本身一天下来,已经累死,所以有偿补课是决对不可能的。这里,我专门说说补课问题,原来放学迟,学生放学后,老师安排学生继续学习,也可说补课吧,老师不收钱,后来上面规定,四点多学生放学,一定要回家,所以老师不收钱,也不把补课,无偿补课结束。再后来学生放学后家长上班,没办法照看小孩,家长被逼出钱,找老师补课,有偿补课开始,这是谁的责任,是老师想苦钱造成的吗?决对不是。是新形势下,家长无奈之举,造成如今局面。老师其实就是受害者。现在严禁公办老师补课,我说家长不出钱了,这下高兴了。有位家长告诉我,我是家长,我高兴不起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怎么办?教学上的领导有办法。还有一位家长说,以前自己老师补英语一百元,现在到补课机构,是二百四十元。禁止老师有偿补课,谁高兴,家长早上听到禁止老师有偿补课,高兴。晚上家长急得喊,怎么办?所以补课问题,至所以反对是因为钱字。其实免不免费,家长们都需要补。最后我有靠谱建议,国家把老师应该的钱,全部发给老师,真正提高教师待遇,解决老师后顾之忧。让老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上,下午推迟放学,老师为了自己的学生提高字习成绩,我坚信,我们的老师一定会为自己的学生无偿补课的,这样做,家长高兴,学生高兴,老师为了自己字生,什么苦都能吃,他们也一定高兴。这也当前,解决补课问题的唯一办法。 据我所知,民办学校教师可以有偿补课。 我知道在一个中部省会城市,有一家规模很大的教育公司。这家公司旗下,有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还有中小学生课外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机构,另外还有工雾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教师招考等各种考试辅导班。该公司辅导班的老师,大多来自他们自己的中小学校。也就是说这些民办学校老师,工作日在学校给学生正常上课,周末利用休息时间,到辅导班兼职。 民办学校老师,工作时间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休息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只要法律法规允许,符合道德规范,人家自己愿意干什么,或不愿意干什么,完全由人家自己决定,任何个人和单位无权干涉。 公办学校老师则不然,因为有编制,是公家人,就得按照要求,遵守纪律,遵守师德,不得在休息时间有偿家教。 至于这样用两套规则要求身份不同,但其实质相同的老师,是否符合法治公平精神?我缺乏法律知识,真不知道,希望懂法律的人能给以解说。 禁止公办教师有偿补课,是2015年6月29日,教育主管部门印发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中,最早提出来的。《规定》明确提出"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并对违规补课的形式和违规后的处理,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 2019年1月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又对中小学生校外校训机构做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并明确要求"严禁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任教,一旦发现,坚决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对教师本人予以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教师资格"。 从这两个政策文件中,可以明确看出,禁止有偿补课,指的是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也就是"公办教师"。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其他有资质的校外校训机构的教师,只要符合规定,符合条件,有偿补课完全是允许的。民办学校的教师,是合同制管理,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或者在工作时间之外,时间是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是去补课还是摆摊做小买卖,亦或是去工地搬砖,完全看自己需要。 虽然民办学校的教师,可以靠自己的技能从事第二份职业,赚取额外收益,但也不是完全自由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外培训有偿补课都有着严格的规定,首先要符合资质要求,要求证照齐全,有相应的师资力量,硬件、软件设施要达标,补课、校训内容还不能超纲,不能超前教学,不能留作业,不能与考试升学分班挂钩等等。一两个教师想利用有限的资源,租个小房子,甚至在自己的客厅、出租屋办小班,那是严格禁止的。 老生常谈的话题,刚刚喷过公立学校的老师,打个哈欠伸伸懒腰,舒服舒服后,再放招该私立学校的老师接招了。 私立学校对老师机动式和对学生严格的管理制度,还有在师资利用上使用的高薪聘用制度是很多家长认可的,这就是他们的生存优势。他们可以随时解聘自己认为不称职的老师,可以任性聘请知名学者教授,他们有钱啊,耍耍性子,看你能咋的。 现在私立学校的老师,没有一点政策的照顾,得不到一点政府的好处,全凭本事吃饭,有偿补课付出求回报,天经地义。你有不补课的权利,但是,只要你愿意给孩子补课,那你就任命掏钱吧。想让私立学校的老师无偿为学生补课,这想法实在有点可笑了。 解决不了私立学校老师的生存问题,就不要提他们补不补课收不收费的话题,补课不收费那是一厢情愿的事,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民办教师不在体制内,二是对于他们的国家的扶持政策不是非常全面,所以只能靠着自己教学能力去挣钱。 禁止公办教师补课,是因为体制内的教师享受国家相关全面的福利的待遇,拿着国家的工资,享受一切事业单位能够享受的福利,但是极少数问题的教育观念有问题的老师,让补课问题造成了教育的公平待遇,所以要禁止体制内教师的补课问题。 而体制外的民办教师,一是工作相对不稳定,那么在面对市场需求时的竞争压力比较大,而且他们是用教学成绩和服务来赢得家长的认可的。面对家长辅导补习的需求,和市场大面积的补课潮,民办教师有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帮助一些有需要的家长,并不影响其他方面。 所以体制内的教师和体制外教师相对来说职业和福利待遇有着不同的发展,所以体制外的教师补课是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