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之后再无马琳。这句话是球迷朋友们对小马哥最高的褒奖。我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看法: 马琳绝对属于直拍打法的殿堂级人物,其"拼命三郎式"的打法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马琳早期打法属于典型的左推右攻直拍打法,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经常倒板打比赛,后来在恩师吴敬平的指点下,把反手长胶换成了反胶,并逐步加入了直拍横打技术,丰富了他的技战术套路,这使得马琳的整体实力和技术厚度上了很大的一个台阶,也相对弥补了他直拍反面的短板。小马哥练球极为刻苦,据说年轻的时候一周能练破一双鞋,被传为一段佳话。比赛时,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但是很多高难度的球他都能打上台。 马琳把直拍的变化和灵动演绎的出神入化,直拍的每一项技术都成了他武器库里的杀手锏,比赛时可谓信手拈来。是真正的彻头彻尾的直拍打法。然而伴随着国际乒联对乒乓球球体的增大,直接导致球的旋转下降很多,靠旋转行走江湖的小马哥受到很大冲击,而直拍推挡这一典型的直拍技术在专业队几乎再也看不到了。 现如今,直拍的打法几乎是清一色的"王皓式"横打打法。放弃了推挡,侧切技术以及鬼斧神工般的发球几乎看不到,这种左来左打,右来右打的横拍式打法掩盖了直拍的灵性和变化,这也从侧面显示了直拍在当今乒坛的无奈。马琳的那种打法除了业余队里还有模仿的外,专业队已经销声匿迹。从这个意义上看,马琳之后再无马琳!第六人认为马琳的巅峰状态(不是技术实力)体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 比赛中他将直拍的十八般武艺体现的淋漓尽致。发球变化莫测,抢攻威力无穷,摆短、侧切技术无人出其右, 侧身爆冲令对手心惊胆寒,推挡线路灵活多变,反面横打技术屡屡建功。 男单1/4决赛,他4-0零封吴尚垠,半决赛,马琳4-2力克王励勤,与王皓会师决赛。结果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4-1战胜当时如日中天的王皓。摘取了那枚他觉得可以跟生命划等号的男单金牌。 马琳将直拍再一次带向了乒坛的最高峰!而这一成就极有可能后无来者,现如今直拍每况愈下,奥运会单打最高领奖台恐怕再无直拍。从这个角度看,马琳之后再无马琳! 马琳之后再无马琳!向小马哥致敬!这一刻真的很想念小马哥!你呢? 以上是我的看法和观点,认可请点赞和关注第六人。真的希望直拍大师马琳能够回归国家队,好好的帮助直拍小将们传承直拍的打法。你支持吗?欢迎下方评论区一起交流。 对任何乒乓球高手,尤其是夺过世界冠军的人,特别是获得大满贯的人,都可以这么说,非马琳"专利"。马琳的直拍打法并非特殊,刘国梁、冯喆等均是这个打法,许昕更是比马琳灵活,近中远台都行,技术要强于马琳。唯独直拍打法的集大成者,非王皓莫属。他的那个打法:直拍横打是独一份,反手排除推挡,直接横打,真是王皓打法在王皓之后别无"分店"了。 应该说,马琳成名较早,1999年就出人意料的闯进世锦赛决赛,在大分2:1领先,决胜局也占优的情况下,惜败刘国梁,成就了刘国梁的大满贯,也开始了他世锦赛三进决赛都失利的历史。人说久经沙场终成正果,而马琳九进世锦赛而与冠军无缘,命运使然,还是心态太差的原因?十几年的征战,二王一马:三人的打法有点相生相克,他赢王皓多一点,输王励勤多一点,而且是关键时刻的关键分。马琳与王皓一样,都是离大满贯最近距离的人,想想两人的遭际都刻骨铭心,一提起痛彻心扉!玩转时,马琳什么球都有,倒霉时,这球就是不听话,不是出台就是下网。不然,大分3:1,第五局7:1之大好局面却丧失了,如何解释?用大意失荆州解释不过去吧?此时的马琳只能说是檬了,由不得自己了。 马琳的直拍打法,非常全面:正手攻球犀利,发球多变、诡异,与刘国梁有一拼,台内起扳快,突然性很强;打高球有一套制"敌"方法,比之郝帅就是两个档次的水平了。他的横打技术巳臻成熟,反手水平有很大提高,而反手防守弱正是直拍选手的一大软肋,而马琳正反手基本均衡,这也是他能战姓内外高手的战力所在。他的那个"切"球,极具特点,看似威力不大,对手却往往接不好,而被马琳算计,反击成功。马琳的直拍打法确属独到。只是在中远台球的处理上,较许昕逊色,而横打上也难与王皓比肩。但他有自己的特色,也是不可否认的。马琳素有男乒智多星之称谓。与刘国梁、王皓、许昕撑起了国乒直拍打法的大旗。要说马琳之后无马琳,倒不好说这四位之后,直拍打法何去何从?的确令人堪忧!凭目前直拍赵子豪、薛飞等的技术水平,没有一人达到这四人的水准,离主力层还差个档次,女乒更是这样,能进一队的都少之又少。所以说,不仅仅是马琳之后无马琳,现实的问题,现役的直拍高手许昕,有没有合格的接班人才是当务之急。马琳反正早退役干教练了,而许昕明年退下来,直拍打法是否也偃气息鼓,被横板淘汰?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看看世界乒坛,除中国还有少许直拍高手出来拼搏一下,其他外乒协有人打直拍么?这才是令人担心的啊! 看看当年这四个世界冠军,其中三人是直拍打法,可见直拍辉煌了半个多世纪,夺得的世界冠军多了去了。新世纪头十年还能横直扳相辅相成,相互比拼,男乒更明显一点,而女乒直拍就急转直下,甘拜下风了。最近十年来,直拍就有点岌岌可危了。随着马琳、王皓的退役,直拍的处境日益困难,除了许昕奋力拼搏,一人阻挡横板横行,确属了不起。但许昕也年届而立之年,明年肯定要退下来。那么直拍的命运如何?马琳之后无马琳,王皓之后无王皓,许昕之后可能也无许昕哪!直拍打法,将来的前景如何?渺茫、渺茫,还是渺茫? 马琳,是原中国乒乓球队,世界冠军,马琳,就差一个奥运会冠军,就是大满冠了,马琳,直拍选手,发球,变化多球速快,基术熟练,功力深厚,是在国内,不可多得的球员。我很喜欢他。退回后,在广东体委,乒乓球办公室工作,而且,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比方,跟着刘诗雯去比赛,看到伙食不好,还主动的给队员们做饭。就这种教练,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可是,就这么一个好教练,却被弃用,真不知,那些领导,是怎么想的。这么简单的问题,连老百姓都能看出的问题,可是,有些领导,竟然看不出来?马琳就一个,别人再说,也不会有马琳了。我盼望,领导。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让马琳赶快回到国家乒乓球队,发挥他的才能。为国家培养人才。马家就一个,不会有第二个马琳了。 马琳之后再无马琳,这句话说明马琳作为一名直拍选手在乒乓球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小球技术及前三板的优势无人能及,后辈人超越他很难。 马琳属于直拍打法的典型代表,他对乒乓球非常热爱专注,打球有激情比赛气质极佳,他前三板技术好,小球技术非常细腻,他的实力和球商都很高不亚于当年的刘国梁。1999年荷兰世乒赛两人上演了经典又惨烈的男单决赛,当时19岁的马琳2-1大比分领先但没有把握住机会,被年龄稍大经验更丰富的刘国梁逆转输掉比赛,决胜局22-24惜败只差两分,这是马琳最接近世乒赛男单金牌的一次。 世乒赛决赛马琳虽然输给刘国梁,但是在晋级路上接连战胜萨姆索诺夫、金泽洙和瓦尔德内尔等名将,说明马琳实力已经是一流水平。意外的是在竞争2000年悉尼奥运会名额时输给了刘国正。随着刘国梁的退役,雅典奥运周期马琳、王励勤和王皓逐渐挑起了大梁。雅典奥运会男单1/8决赛,已经世界排名第一的马琳被39岁的瓦尔德内尔全场压制,最终以1-4的比分输掉了整场比赛。北京奥运周期,马琳在吴敬平指导的帮助下丰富了自己的技战术打法,这使得马琳的整体实力和技术上了很大的一个台阶,在北京奥运会上马琳战胜王皓获得冠军。 如今世界乒坛几乎是清一色的横拍打法,像马琳这种把直拍技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凤毛麟角。马琳发球好前三板技术出色、台内摆短运用自如、侧切技术屡建奇功, 侧身爆冲一击致命。单纯他的打法成就已超越了刘国梁,像如今打法观赏性极高的许昕也不及马琳。 马琳这种打法外战成绩非常好,特别是在双打和团体赛中优势明显。马琳的职业生涯也是非常辉煌,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单打方面5个世界冠军,其中世界杯冠军4个、奥运会冠军1个,这五次进决赛都获得冠军胜率很高令人赞叹。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马琳的九次世乒赛之旅三进决赛三获亚军,其中有两次遗憾最大,除了1999年两分惜败刘国梁那次之外,2007世乒赛马琳3:1大比分领先王励勤,第五局7:1领先,但是顽强的王励勤最终以4:3完成了大逆转。接近到手的冠军没了,马琳失声痛哭泪流满面,职业生涯独缺一座圣勃莱德杯,成为马琳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好在马琳没有浪费他的乒乓球天赋,他把他的遗憾和聪明才智运用到执教上,2019年他让刘诗雯实现了世锦赛突破,今年女乒世界杯又让陈梦实现飞跃,陈梦在他的执教下进步明显,希望马琳带领陈梦走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马琳打球是个很拼的人,难怪人叫他"拚命三郎"。 一个怀着为国争光的球队员咋会不拚呢? 马琳的球有巧劲,他把持力较强,总能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挫败对方。 马琳的球有狠劲,打下去即难还手。 马琳的有傲劲,傲是自信,让对手坚守力降低。 马琳是难得的人才,球才。 "马琳之后再无马琳"这是球友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毫无疑问,这是我最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 马琳是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法快,算计周密。其前三板技术当今乒坛无人能出其右,发球变化多,迷惑性强,往往能够创造抢攻机会;台内挑打既能挑直线,又能挑斜线,尤其是侧身一板暴挑质量很高;正手快带技术纯熟。马琳标志性的侧身暴冲是其最主要的得分手段。马琳的反手以推挡结合直板横打为特点,在与对手反手周旋时配合一板侧切能够有效的打乱对方的节奏,并随时侧身用正手暴冲解决战斗。 比赛中昔日的奥运冠军及"世界杯先生"在圈内也是出了名的,有球友特别有才总结如下: 1、去捡球 2、拿着球边走边呵气 3、拿左边的脸去蹭左边的袖子(擦汗) 4、拿右边的脸去蹭右边的袖子(也是擦汗) 5、用下嘴唇突出吹气,把脸中间部分和头发的汗吹干 6、转拍子 7、把球放入左边口袋,并且用口袋擦干,然后挤出 8、看了对方一眼 9、抬头望望天花板,做出很热的表情 10、用拍子扇扇风 11、转一大圈 12、再看对方一眼,确定对方已经准备好接发球 13、然后跑去擦一擦网边的球桌 14、轻跳两下,叫两声 15、到球台边并侧身 16、把球再次放入左边口袋,擦一擦,然后挤出 17、看了看对方,用拍子扇两下风 18、发现对方已经很不耐烦,时机成熟 19、发球 20、打球 21、赢球后,高举着紧握的左手拳头,然后使劲往回一收,喊一声:呼…… "Got it!" 就是不去 捡球 马琳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头衔,世界杯单打冠军4个,奥运单打冠军1个,人称"世界杯先生"。他四进世界杯决赛、一进奥运决赛,全部夺冠,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单打决赛胜率百分之百,令人叹服。 说说马琳的传奇生涯 1997年世乒赛,马琳第一次参赛,时年17岁,稍显稚嫩的在1/16决赛中惨败于萨姆索诺夫,输球是正常的,也有收获,感受了大赛气氛,积累大赛经验。 1999年世乒赛,19岁的马琳第二次参加单打,他成为本届最大的黑马,力克瓦尔德内尔,震惊乒坛。复仇萨姆索诺夫,快意恩仇。淘汰金泽洙,酣畅淋漓,杀入决赛。 决赛对手是1996年奥运会与世界杯双料冠军刘国梁,两人的台内短球与侧身抢攻都发挥到了极致,打成2平,决胜局马琳以22:24惜败,刘国梁夺冠,成为中国男子第一位大满贯,而马琳第一次尝到亚军的苦涩。 2001年世乒赛,马琳在半决赛以1-3负于大满贯孔令辉,止步四强。 2003年世乒赛,马琳在1/4决赛面对巅峰期的朱世赫,朱世赫的削中反攻战术屡屡得手,以4比3力克马琳。后来朱世赫杀入决赛,负于奥地利名将施拉格,获得亚军,那是朱世赫的个人最好成绩,也是削球打法的最好成绩。 2005年世乒赛,马琳第五次参赛,状态爆棚,首轮横扫资格赛选手,第二轮4:2韩国李廷祐,第三轮4:3险胜捷克科贝尔,第四轮4:0轻取捷克人布拉什奇克,1/4决赛 4:2刘国正,半决赛放高球、吸短球4:0戏耍梅兹,第二次杀入决赛。 对手是上海东道主王励勤,也是2001年世乒赛冠军,马琳2:4落败,获得第二个世乒赛单打亚军,而王励勤获得第二个世乒赛单打冠军。 2007年世乒赛,马琳连克德国新星奥恰洛夫、西班牙老将何志文、白俄罗斯老将萨姆索诺夫,半决赛4比2战胜王皓,再次与王励勤会师决赛。 此次的惊天大逆转至今仍在我眼前回放,马琳迅速启动,以3:1大比分领先,第五局7:1领先,只要再得4分,马琳就是冠军,所有人都认为铁板钉钉了,[乒乓网太阳目标原创]但顽强的王励勤发动反攻,拿下第五局。王励勤信心大涨,比赛进入王励勤的节奏,最终以4:3完成不可思议的大逆转。 马琳这是第三次亚军,也是第二次打到决胜局惜败,本来已到手的冠军飞了,马琳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2009年世乒赛,马琳已贵为奥运冠军,只要夺冠,就是大满贯。他1/8决赛被日本天才松平健太逼到决胜局,而且决胜局以1:4落后,马琳凭借丰富的大赛经验一分一分紧咬,以4:3险胜。1/4面对朱世赫,马琳4:2 报了2003年的一箭之仇。半决赛又以3:4惜败于王励勤,马王大战,马琳三连败。 2011年世乒赛,第八次出征的马琳在1/4决赛以1:4负于希望之星马龙,无缘四强。 2013年世乒赛,马琳已33岁,第九次参赛世乒赛,也是最后一次,他为了大满贯梦想再次启航,可惜第二轮1:4负于松平健太,马琳黯然退场…… 人生没有完美,马琳的世乒赛之旅,可谓苦涩无比。马琳九次参赛,三进决赛,三次亚军,独缺一座圣勃莱德杯,成为马琳职业生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比赛中,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马琳给人一种非常难缠的感觉,始终让你非常头疼。他的战术变化、心理素质在国家队队员中是最强的。他正是依靠这些过人的本事,拿到了今天的这些成绩。我们两个一直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思想上一刻也没有放松。正因为有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才能督促自己不断向前发展。 (队友王励勤) 马琳是个非常不容易的队员。马琳是那种想的很多的人,对冠军很要的人,但是相比王皓,马琳大气不足。马琳是个想的很细的人,有时候他可能比我们教练组都要想得多。所以在管理马琳的过程中是非常有意思的,感觉你是在和他博弈,某种程度上需要教练和他斗智斗勇,得有点水平,有些技巧。有些话是要点给他,有些话是要刺激他的。 (教练刘国梁) 马琳之后再无马琳,这绝不是球迷凭空乱说,由于当今国际乒联对中国垄断乒坛的反制,换成大球,本靠旋转制胜马琳,因球的旋转不理想,要想打败对手必须有更多的付出和丰富的经验,如今的选手又有多少人具备这些条件呢?放眼世界已经很少有人用这种打法了,所以豪不夸张的说马琳之后再无马琳这是板上定钉了。 马琳是最后的传统直拍,在直拍选手中他的手感算的上数一数二,直拍的台内技术马琳也是得心应手。当然,马琳直拍之所以有这样成绩也得利与当时采用的球,无机胶水之后直拍优势减小,再加上张继科让横拍弧圈发扬,直拍一旦退台就陷入劣势,直拍的生存空间就小了很多,现在也就很难看到像马琳一样的传统直拍选手了 在国乒总教练刘国梁那个火红的执教时期。国乒三大巨头马琳,王励勤,王晧,称霸世界乒坛多年。后来培养出张继科,马龙,许昕接了他们的班,如今樊振东,林高远,等一批批国乒的后起之秀已经挑起了国乒的大梁。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国梁的复出,相信国乒能够一直站在世界乒坛的顶峰,让五星红旗将在东京奥运会上再次高高升起飘扬。 没有马琳了,还有许昕,难道许昕比马琳差?肯定不差马琳。张继科和马龙就不用说了,成绩吊打马琳。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何必纠结。如果没有人才,相信马琳还在比赛,萨姆索罗夫,瓦尔德内尔等等,都打到40几岁了,波尔的年龄好像也比马琳大,他重登世界第一。马琳的退役就标志着他已经被后人完全超越。被迫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