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诚恳的问问,现在各地大学有没有家长群?
是不是家长也希望大学教授能够每天在家长群里汇报工作啊?然后再由家长来辅导孩子学习呢?纯属无稽之谈,不是学生幼稚,而是家长越来越幼稚可笑了。这是把大学生当做还不能自理的幼儿园了。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玩笑之举,甚至玩笑都谈不上,是无聊幼稚的表现!难道家长还想管理监督孩子终生吗?如果一个大学生还需要家长照顾的话,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读完大学,包括工作和余生!
一个很无聊的话题!!!!
大学新生家长提出建立家长群,这是延续以前建群的思路,但是就连家长自身也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群根本维护不下去。
目前中小学的家长群,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学校把这作为一种工作机制,通过群向家长及时沟通学校信息。而对于未成年的学生,家长也必须履行监护责任,所以,中小学家长群有存在的必要性。
而大学就不同了。一方面,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不需要家长代表自己参与学校事务,自己就可以做出决定,因此,中小学管理要成立家长委员会,而大学则强调学生自治,通过学生自治,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大学辅导员平时和学生的沟通都不会很多,自然也不可能维护家长群。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家长已经不再有监护责任,更应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因此,成立家长群,家长在群里分享的信息,最多也就是发发外围信息,和学生并无多大关系。当然,这不是说家长不再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对于大学生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指出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但这不是通过群,而是家长与子女的交流。
至于家长自己想拉一个群,平时沟通交流,那属于家长自己的权利。这和学校无关。
这也是我非常想问的一个问题,女儿都读一年的大学了,也不见有什么家长群、班主任老师、连考试成绩都不知道怎么去查,还傻傻以为会有人主动联系我然后慢慢了解情况――谁知道竟是一厢情愿!
记得那天问女儿"怎么没有你辅导员的电话",女儿反笑话我说:"你还以为这是在读高中呢,人家辅导员忙得很,有课题有研究根本没时间理你,不过,万一我在学校有什么事,他会打电话给你的,放心!"就这样,将信将疑又无可奈何地放女儿去了,好在期末考试完她把在网上查到的各科成绩都截屏给我看了,都还不错,这才松了口气。
大学的管理方式确实跟初高中不同了,家长的作用有点鞭长莫及,而且孩子们也不愿意家长过多地介入他们的学习成长,好不容易从家里飞出来谁还想被监管操控呢?是我们太小心了,让他们自由放飞吧!
我也非常诚恳的告诉你,不知道其他大学有没有,反正我们学校没有,哈哈哈
大学生了,基本上正常学生到这个时候都已经成年了,在大学里,除了自己的专业学科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大学生最重要的,对将来工作生活最必要的一项学习——就是学习自立。
什么叫自立,并不是金钱的独立,不依靠父母的钱,诚然如果能做到,那是很好的,但有些学科需要付出的学习和练习并不能支持学生再去挣多少生活费,所以并不是一个硬性的条件。但是,行事上的自立,思考上的独立,却是必须学会的。
为什么我会说这两个呢?因为这恰好是大学生在高中时很难学到的,我们中国的学生,因为太过繁重的升学压力,高中时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考试中度过,没有时间,也没有多少家长会要求掌握行事的独立,千篇一律的背诵学习也很少给独立思考的时机,而这些正是大学期间需要培养的。
如果这时候。还要建立家长群,还要家长来替孩子张罗,那真是太可笑了,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家长有个偏好,就是如果有机会,就会试图永远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孩子在学校获得更多照顾,一堆家长凑一起,再把辅导员拉进来,后面的事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大学与家长的联系,最多就到每学期的一些简单情况汇报,再多的深入对学生未必是好事,当然一些特殊情况除外。在我看来,唯有将大学生放在一个没有依靠的境地,他才能学会主动出击,去交际,去处事,去争取,倘若再有家长组建的监察团在旁边看着,那一旦孩子受了挫折和委屈,有多少家长能不管不顾呢?有了联系的平台,他们一定会试图给孩子提供帮助的,那样,却是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了。
以上,我对建立家长群不赞同,非其没有裨益,更加方便的沟通渠道也是有用的,只是综合来看,我们的大学生。真的需要一个脱离了父母,从孩子成长为大人的地方,如此,家长的干涉,越少越好。
有家长群的。如果孩子确认被哪所大学录取了,辅导员,学长马上回拉你进群。方便开学前联系。学生也有同学群。
大学生也应该建立家长群,如果我的孩子在读大学,我一定会建立一个家长群。
孩子就是父母的期望,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牵挂,不管孩子有多大,在父母的眼里,她们永远都是孩子。
建一个学生群有利于家长们相互了解,还能通过学生的不同反馈,更多的了解校园。
如今这几年,大学生出问题的各种重大事件也太多了,让很多家长太不放心,如果建一个群还能起到,更多的了解,校园的治安状况,有利于家长及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如今微信群很普遍,我的呼吁一定会得到全部学生家长的积极响应。
组建学生家长群。建一个家长群并不是要求学校做什么,而是留给学生家长互动交流用,我感觉很有必要。
有的。
坐标,山东青岛的一所高校,
拥有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家校群!
未经辅导员老师同意,我不方便透露这所大学的名称。
家中小孩是19级的学生,开学之前,为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学院的一位辅导员老师就提前建立了家校群,并且选派了有责任心的导员助理进驻,随时向家长们解疑答惑,对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极有帮助。
这位辅导员老师是极有责任心的,很活跃,整个家校群氛围很好,总之呢,宗旨明确,让孩子们既成才又成人。
凭良心讲,不同于小学、中学建群,高校建群是有一定风险的,一些高校领导并不提倡建家长群。
据说有家长群的大学实属凤毛麟角,不说别的,就我们周围熟知的朋友,提起家校群大都是一脸懵逼。
2020年大二开学以后,由于选专业重新分班的缘故,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些家长不得不退群了,有家长感慨:
感谢老师这一年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通过这个平台家长更容易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师恩难忘,现在退群,真有点舍不得……
据我所知,很多大学都有家长群,这不存在什么应该不应该有的问题。我也有大学群,我们的群经营管理的非常好,是我所有群里最活跃最有知识含量的一个群。从群里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既可以和孩子有共同话题,也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大学家长们聚群,并不是要干涉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是从群里学姐学长们曾经走过的路上取取经,对孩子未来的规划能给点建议和指导。孩子们刚入学不过才十八岁,虽然成人了,可是对三四年后到底是考研,出国、就业,其实心里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还需要家长们给予建议和引导。申研的经验,就业的信息,都可以互通有无,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另外,大家都是一个孩子,孩子飞翔了,大家在群里可以天南海北的聊天,切磋厨艺,晒晒美景,互相抱团取暖,到各地还都能有家长朋友指点旅游资源。挺好的。
这个应该是分学校吧。大学家长来自全国各地,建群不容易。其实这种民间组织,主要看发起人。有人愿意建群,基本就能建起来,一个传一个,慢慢就壮大起来了。
我们是因为有几个认识的家庭,孩子同时报了南科大,而且有三个人都被录取了,加上上一届的,再因为南科大招生有面试,招生老师也会和家长联系,就很容易的组建了辽宁的和大连的家长群。同时也会给学校做招生宣传。帮学校招生做做工作,大家偶尔也会聚聚。熟悉了,就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