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级专著成都市公立医院起源简史(修订版)
本文为独立原创,主要介绍了四川省成都市的医院、医学校起源的历史概况,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不得商业性转载和引用文字和图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流年尘封多少兴衰沉浮的泛黄往事,岁月斑驳的记忆中展现蓉城卫健的沧桑变迁,遥敬蓉城百年医药圈的难忘芳华与明天。
1964年国庆节,成都卫生系统游行方队通过天府广场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凯创办了北洋军医学堂(又称天津军医学堂),各省也开办一些军医学校和速成班,但大多规模小、昙花一现,代表性的有四川陆军军医学堂、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据《四川省志.医药卫生志》记载:1904年四川总督锡良与法国政府合作在陕西街创建的中等专业的 四川陆军军医学堂 ,4月13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图书仪器由法国供给,之后又聘请日本医生任教,学堂虽然规模不大,却是 近代中国开办的第二所军医学堂 , 清朝仅有的4所军医学校之一 , 也是四川历史上最早的官办西医学校,附设的四川陆军医院是四川历史上最早的官办西医医院 。学校1907年迁拱背桥,1914年其实习医院由平安桥的法国私立圣修医院(1889年在原马道街75号设立的施药室,1901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杜昂扩建为医院,今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改为四川陆军医院,1918年医院停办。
四川第一个官办医院—四川陆军医院(1904年.包家巷)
四川第一个官办医院—四川陆军医院(1904年.包家巷)
1906年法国天主教会在北郊张家巷创办了 平安医院 ,收容孤贫无靠的重病人,设病床174张,是成都最早的慈善机构,1952年由成都民政局接收。1911年法国在成都北门外还创立了 巴斯德医学微生物研究院 ,主要研究天花等疫苗,法国医生任尔为兼任院长和四川陆军军医学校的教官,1920年成都发生过一次大的瘟疫,研究院共发放了疫苗20多万支,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清政府推行"新政"后,警察机关开始管理社会卫生,军警官绅纷纷举办医院,1920年前成都较正式的官办医院只有四川陆军医院和警察厅官医院,其余是"老弱废疾医院"和"苦力医院",如1906年四川省会警察厅周孝怀创办的苦力病院即现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的前身。民国七年(1918年)在玉皇观街设立官办的警察厅官医院、"疯魔病院"和"苦力医院",三院相连,设中医、西医两部,收治全市警兵、清道夫病人、娼妓与贫民病人,后来停业又筹办市立医院。
1911年成都北门的法国巴斯德医学细菌研究院
1920年四川陆军军医学堂迁入包家巷,改名为 四川陆军军医学校 ,军医校共办8期,毕业学生294名,1926年停办后以军医校毕业同学会的力量又在原址开办了官办的 四川医学专门学校并附设医院 ,办了7期,于1936年停办后被刘湘改办为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军籍研究班。1938年1月刘湘病故后其部属将包家巷的善后督办公署军籍研究班改为半公立性质的甫澄纪念医院(刘湘字甫澄)。
四川医学专门学校讲义(包家巷)
四川医学专门学校讲义
民国时四川辖成都、自贡2市,140多个县,市和县非隶属关系。辛亥革命后20余年,长期军阀混战, 到1937年9月,四川省仅有官办的新都实验县卫生院1所 (1927年建立,今 新都区人民医院 ), 省会成都无一所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只有少数外籍教会办的私立医院和私人诊所 。四川近代的医院发端于19世纪末基督教会和天主教会创办的私立诊所和医院,1892年到1920年有26所,到1949年有40余所,教会卫生学校20余所。以1891年3月1日美国传教士、医生马嘉礼在重庆解放碑戴家巷开业的四川第一所西式诊所(1892年建立宽仁医院,今 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 ,擅长外科)和1892年11月3日加拿大传教士启尔德在四圣祠北街12号租用民房创办的成都第一所西式诊所" 福音医院 "(1894年购买院落建立 四圣祠男医院 ,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 )为开端和规模最大,另外1896年启尔德的妻子启希贤在惜字宫南街创建了只接诊妇女儿童的 惜字宫女医院 ,又名妇孺医院,即今 华西二医院 的前身,1940年仁济女医院毁于火灾后并入仁济(男)医院。民间把这两个医院都称" 四圣祠医院 ",1928年后这两个医院对外统称 仁济医院 ,加拿大卫理公会内部则称" 成都加拿大卫理公会医院 "。1907年加拿大林则博士在四圣祠男医院开设牙科诊疗室,1911年扩建为牙症医院,今 华西口腔医院 的前身。189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博士甘来德医生在陕西街创建 存仁医院 ,初名陕西街美以美诊所,1927年满里博士到院后建立儿科和产科,1929年1月存仁医院改为眼耳鼻喉专科医院,饮誉西南诸省,是今华西医院耳鼻咽喉科前身。1955年合并到华西医院,房产交给四川省教委,1980年代拆除了医院老建筑,修建了今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大楼。成都的这四个医院初为1914年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即华西医科大学,今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的教学实习医院,直到1946年在华西坝全部建成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即今华西医院。1939年四川省卫生实验处(今省卫健委)成立以前,外籍教会医院和四川省地方政府联系较少,抗战时期双方在伤员救治等方面得到有效合作,解放后私立教会医院被人民政府接管后成为公立医院。 中国人开办的最早的私立西医医疗机构 是1914年由留日医生池龙珠(1917 年为四川陆军医院院长)、张心如在老玉沙街开办的民生医院,此后留日学生回川在成都开业的医院有瀛寰医院、爱春医院、春阳医院等,继之又有留美归国人员及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毕业学生在成都开办的私立西医医院,如1937年由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的陈序宾在陕西街开设的私立"序宾儿科诊所",即今东城根上街的 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 私人中医诊所和名中医方面 ,清代全省有名医1000人以上,民国5年有中医7万余人,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废除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医学校被排斥在国家教育系统之外,广大中医在抗争中求生存,处境极为艰辛,虽然市政府卫生局有统一考试为官方认证的中医医生挂牌,但实际中医以自学、私授相传为主,其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且流派纷杂、各自为政。有名的如1904年黄济川在成都祠堂街开办的痔瘘诊所(今太升南路的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成都的"四大名中医"沈绍九、陆景廷、顾燮卿与张子初(一说是上西顺城街荣丰堂坐诊的"王小儿"王朴诚),妇科圣手"卓半城"卓雨农、"谢小儿"谢铨镕、"童妇科"童辉之、蒲辅周、高敬舆、王伯岳、王文鼎、包家巷的针灸医生叶心清等等。 公立中医诊所方面 ,民国28年(1939年),成都市政府将原来的贫民诊疗所加以整顿、扩充后更名为"成都市立第一中医诊疗所",地址由安乐寺迁至西玉龙街,这是 成都市历史上第一家公办中医医疗机构 ,诊疗所为一家福利机构,不收取任何费用,有职工4人,分别开设有内科、外科、小儿科、眼科等。民国31年,为了更好的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成都市政府在当时的东、西、南、北4区分别各建了中医诊疗所。民国32年6月,为整合医疗资源,撤销了各区中医诊疗所,在北糠市街组建了一所更大的免费中医公办诊疗所。民国36年7月,成都市中医诊疗所撤销。解放后,1951年又成立公立的成都市立中医门诊,1960年代,进行全省 西医学习中医 的活动,1987年2月成立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 ,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中医管理机构。
四川最早的西医诊所之一—福音堂诊所(1892年)
民国时中医考试题
官办西医卫生机构接前述: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一些医疗单位和人员的迁入使四川卫生事业有了一些发展。同时,南京政府西迁重庆,四川成为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为了社会观瞻及军事医疗的需要,1938年5月,四川省府于民政厅内成立"四川省卫生委员会",11月重庆市成立了卫生局,1939年5月 四川省卫生实验处 成立,隶属民政厅,1941年改名"四川省卫生处",隶属于省府,即今 四川省卫健委 。著名公共卫生专家陈志潜首任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处长、华西协合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和战时救济工作负责人(女儿陈芙君现是华西四医院主任医师), 着手筹建省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事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1941年8月、1945年4月,成都市、自贡市成立卫生事务所。此间,全省药厂增加到40多家。1950年4月1日, 成都市卫生局 成立。
1938年11月24日在天仙桥前街新真4号成立 四川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和附属产院 ,汪黄瑛任院长,1943年后学校有学级3班,学生82人,教职员28人。1946年7月二者迁到下汪家拐街(今四川省卫健委对面),1950年学校改为 川西卫生学校 ,1953年为 成都医士学校 ,1983年为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省卫干院),2006年并入成都中医大后组建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和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学院。1950年代初,在四川省东西南北分别设有川东医士学校、川西卫生学校、川南医士学校、川北医士学校,1950、60年代分别升格为重庆医专、成都医专、泸州医专、南充医专。为了加强南北薄弱地区医学教育,将重庆、成都医专并入泸州医专,泸州实力最强,1978年后改名 泸州医学院 ,今 西南医科大学 ,南充医专次之,1985年改名 川北医学院, 而重庆、成都由于1961年大专部并入泸州,从中专发展分别成为重庆职工医学院、四川卫生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以后分别并入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四川省的高等医学院只有 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 和陈志潜创办于1946年的 重庆大学医学院 ,1951年10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将美国教会学校私立华西大学改制为公立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医学院并入华西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四川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 于1951年迁入包家巷(俗称 包家巷产院 ),1952年附属产院从川西卫生学校分出,1979年更名 成都市妇产科医院 ,2010年与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组建为现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1938年11月抗战内迁成都的中央、金陵、金陵女子、齐鲁和华西等大学组织的"暑期乡村服务团"同温江县政府创建" 温江县诊疗所 ",1940年"温江县诊疗所"由四川省卫生实验处、中央、齐鲁和华西协合三所大学拨款扩建成" 四川省立温江卫生院 ",1942年被四川省政府指定为中央、齐鲁和华西三所大学的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基地,改名" 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中心卫生院 ",协和医学院博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俞焕文任院长,1945年改设" 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省立医院 "。民国24年(1935年)四川设18个行政督察区,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温江县,辖温江、成都县、郫县、新繁、彭县、崇宁、灌县、新津、新都、华阳、崇庆、双流12个县,解放后沿袭了民国时的"行政督察区"行政建制,1950年四川设16大专区,1952年原第一行政督察区调整并改名为"四川省温江专区",直隶四川省领导,最高时1953年辖18个县,1966年专区人口469万,耕地面积757万亩。1952年医院为 四川省温江专区人民医院 ,1983年温江地区下辖的10个县和成都市合并后更名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1940年在实业街41号(后为市妇幼保健院院址,现市妇儿中心医院实业街院区)创立" 四川省立传染病医院 ",1954年6月迁址新罗路(现址成都中医药大学),1966年由成都外西花牌坊街南熏巷迁至成都外东净居寺路,即现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的前身。1941年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在正府街合办了 中央大学附属医院 ,命名" 成都公立医院"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戚寿南任院长,1946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后,留川机构及人员104人由四川省卫生实验处接管后更名为" 四川省立医院 ",陈志潜任院长。 1954年医院一分为二 ,青羊宫附近新建的医院定名为" 四川省人民医院 ",青龙街的医院更名为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1926年筹办市立医院,历时16年,于1942年8月1日借用小南街的市立第一小学校地址(今小南街小学)成立" 成都市立医院 ",1950年迁至春熙路东段,即现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的前身。1944年在汪家拐下街19号创建" 四川省立妇婴保健院 ",协和医学院博士杨崇瑞任院长,1946年迁实业街,1958年改名为成都市第二妇产科医院,1978年更名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并入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委任状
民国时期成都市的医院统计
1939年至1945年四川公共卫生机构的数量大辐度的增加,截至1945年,四川设省立综合医院3院:由 乐山 (1894年启尔德医生创建的嘉定福音医院,今乐山市人民医院)、 温江 (今成都市五医院)、 茂县 (今阿坝州人民医院)三个中心卫生院改设(年底茂县撤消)。县局卫生院127院,但多只管门诊治疗工作,卫生分院58院,乡镇卫生所97所。到1949年,设四川、西康两省总共仅有卫生机构195个,专业卫生人员2719人,到1952年底,全省卫生事业机构增至2953个,到1965年底,全省卫生机构调整为14650个,床位70784张。截至1985年,全省有卫生机构1.8万个,医院8399个。
统计来源:张玲.抗战时期四川卫生事业研究
1992年—2002年四川省卫生事业单位数量统计表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为何大多不长寿历史开讲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为何大多不长寿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出现了83个王朝,一共有559个帝王。这么多皇帝中,超过60岁的都可称为长寿皇帝。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清高宗爱
历史疑云历史上建功立业的皇帝都骑着龙出生?我读过的历史传记不少,似乎每一任有能力的皇帝都有神话色彩,司马迁的史记是从神农山和轩辕氏与黄帝之争开始的,从此往后的每一任有名的帝王都是有着或者独特或者相同的神话色彩,有的是身披闪
新生宝宝多久开始长牙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出牙?一般情况下,宝宝会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平均2。5岁可以出齐,有的孩子会偏晚一些,但大部分孩子到3岁能把20颗乳牙出齐。但这只是普遍的规律,由
奥尔夫音乐律动小班小水滴,教案分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
多生孩子考试加分?鼓励生育不应超常规最近山西某地为了鼓励生育,增加当地人口,提高出生率,出台了一项政策,包含了给予多生孩子的家庭各种额外优惠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在县内落户就业的二三孩家庭子女中考报考县内公办高中时
春季孩子应该如何健康饮食?幼儿健康饮食建议健康饮食是大多数人比较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那么春季孩子应该如何健康饮食呢?幼儿健康饮食建议如下1营养摄入要均衡且丰富春季孩子们对维生素的需求会大幅度提升,各种蔬菜当中含
孕期为什么容易贫血?孕期贫血了怎么办?贫血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会导致孕妇出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等不良症状,甚至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那么,孕期贫血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一孕期为什么会出现贫血?1
春天读书丨走进小朋友最爱的发明家每个孩子都有发明创造新事物的天赋奇妙的幻想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孩子们将这个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走进发明家,了解发明故事,无论是父母还是小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启发。书
对冲三座大山的压力实现生育增长需要有革命性的举措!住房教育和医疗被称为新时期的三座大山。每一座大山压下来,对一个普通家庭都是致命的影响。不论你是白领还是打工一族,如果没有祖上的荫庇,没有握有权力的老爹或至亲什么的照顾,单打独斗的去
国家的生育率,真能靠这些不痛不痒的提议来提高吗?现如今,孩子的教育是全国人民最担心的事,而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全面的教育呢?在2023年3月10号,全国政协委员林怡建议落实男性育儿责任,建议确保男性完整享有育儿假。据调查,各地
家门口打卡又添好去处,这个儿童服务中心启用近日,泥城镇儿童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社区小主人们到家门口嬉戏玩耍又添好去处。当天,泥城镇儿童友好服务地图同步亮相,集聚区域资源优势,打通儿童友好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新启用的儿童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