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东青 编辑|嵋彼铭 1986年,灯红酒绿的上海市郊爆发出了一件震惊全国的 "流氓案"。 具体状况大致为 "众多高干子弟曾以组织工作和舞会为借口,使尽了各种下作手段对50多名女性进行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侮辱"。 这些高干子弟本以为自己背后的 "保护伞" 能够保住自己,可正义是永远不会缺席, 最终经过群众举报和相关单位调查,以陈小蒙等人为首的犯罪嫌疑人纷纷落网。 其中有3人被判处死刑,剩余其他人则被判处数年到数十年刑期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嫌疑人伏法后,警方在其居住地搜出了一本 "性回忆录" ,里面记载了很多受害人姓名以及被侮辱的过程。 而其中有一位龚姓女星引起多方关注,并被媒体曝光了出来。 要说在当时,娱乐圈姓龚的女星并不算多,但有一位颇受媒体关注,她就是有着"80年代第一美人" 之称的龚雪。 龚雪年轻时非常漂亮,长相清纯又有气质,很符合那群高干子弟对"猎物"的要求。 而且她当时人就在上海,势必会遭受到各种流言蜚语的捕风捉影。 "流氓案" 曝光的时候 ,龚雪正在跟张铁林谈恋爱,二人你侬我侬,看起来好不甜蜜。 但不久后,媒体便将"龚姓女星 "的矛头指向了龚雪。 其实对于此刻的龚雪来说,所有人都可以污蔑她,只要男友张铁林相信自己就足够了。 然而张铁林这人最懂得趋利避害,事情刚一出他就 "人间蒸发" ,生怕跟"流氓案"扯上任何关系。 身处在谣言与舆论的漩涡里,又加上男友的抛弃,最终让龚雪决定以逃避来解脱一切,选择出国定居。 时隔多年,人们仍旧不知那本回忆录里的人到底是不是龚雪,也不知她是否与当年的事件有关联。 但这都改变不了她被迫背井离乡的事实。 而如今,我们应该更关心的是异国他乡的那几年,龚雪过得好不好?又是否已经嫁人生子,开始幸福了呢? 1
1953年,龚雪出生在上海的老弄堂里,父亲母亲都是从事文艺工作,她也从小就接受着浓厚文艺氛围的熏陶。 因为母亲是摄影师,小时候的龚雪经常会偷母亲的相机玩。 在当时那个年代,一台相机和胶卷非常昂贵,但每次不经意间,胶卷都会让龚雪玩完。 虽然顽皮,但父母并没有生气,他们反而希望龚雪能喜欢上艺术,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能从事跟艺术有关的东西非常好。 慢慢长大的龚雪,容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就好比天上的仙女一般"。 而受到父亲的影响,龚雪开始喜欢上了表演,街委会的文艺演出、学校的晚会,都会出现龚雪的身影。 由于当时年纪小,大人每次夸龚雪,她都会放在心里: "小雪啊,你看你生的这么漂亮,表演的这么好,以后肯定能当个大明星"。 每次别人这样说,龚雪就特别开心,为此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就告诉父母: "我想去上文艺表演培训班"。 虽然学费昂贵,但父母还是眼都不眨一下的给她交了学费。 此后一直到中学,龚雪都是班级里负责文艺汇演的班干部,可自从中学毕业之后,她的文艺之路就受到了一些阻碍。 碍于当时的形式,中学毕业之后,龚雪就去农村工作,在农村里整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让她连文艺的边儿都摸不到。 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依然能够在田野间对着花海和落日翩翩起舞,每当大家干活累的时候,龚雪都会主动给大家表演节目。 在农村里,广阔的田野间就是她的舞台,也是龚雪精神上的慰籍。 持续到1973年,龚雪的人生终于迎来了最重要的转折点。 忙碌的龚雪听到同事说: "听说有支文工团正在招收文艺兵呢,小雪你不去试试吗?"。 龚雪听到后立马放下了手里的工具,问清楚了地方后,借了同事的洋车直奔报名地点原本以为会在这里工作一辈子的龚雪就这样意外的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她命运的选择。 只是不知道多年以后,龚雪又是否会为这一时的草率决定而感到后悔... 2
初入文工团,龚雪对于专业性的演戏就是一张白纸,刚开始进去,龚雪只能干一些杂活,搬搬摄影机、给别人改改稿子,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很久,但每次别人怎么演的,她都会在一旁观察。 慢慢地,她当上了文工团里只有几句台词的群演,因为具有天赋有爱学,对待自己的工作从不抱怨,她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一年多后,龚雪因为出挑的长相被选入总政话剧团。 毫无疑问,这个机会对于当时的龚雪来说跟中了大奖没有什么区别,而这也将意味着她的前途一片光明。 21岁的龚雪,就这样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话剧演员,虽然没有任何名声,但她勤勤恳恳的态度一直都是比她资历高的同事们谈论的话题: "那个龚雪挺漂亮一个小姑娘,昨天我看她一个人在搬桌子,咱们解散休息的时候,她一个人又回去排练"。 渐渐地,她有了一些小名气,她开始尝试影视剧的拍摄,不再拘泥于演话剧。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她一直在各大剧组中来回穿梭,只为了能够争取到一个龙套角色,因为当时她没有很大的名气。 路人甲、主演身后的伴舞,实在抢不过别人的时候,她就会去剧组里给人家打饭来挣一些钱维持生活。 父母多次劝龚雪回家,家里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可龚雪不想回去,现在这样的日子虽然苦,虽然会被同行们欺负,但她感到很充实。 "她始终都想做一只遨游天际,不被拘束的海东青"。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的时间,无论角色的大小,无论是打杂还是生活过得很拮据,她都坚持着。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 1979年,长春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发现了龚雪了才华,非常希望她能够来出演最新筹划的电影《忌红》中的程莹童。 知道这个消息后,龚雪高兴坏了,便说道: "我不要片酬,一分都不要"。 制片厂导演却笑称: "小姑娘,片酬还是该给你的,只要你尽心尽力的去演绎就好了"。 龚雪自然没有辜负导演的厚望,后来该片上映果然引起了很大反响,而龚雪把"程莹童这个角色刚烈的性格和聪慧展现的淋漓尽致,深入广大观众们的内心。 熬了这么些年的龚雪终于熬出了头。 3
《忌红》之后,龚雪很快打开了市场,知名导演纷至沓来,统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档期排的非常满。 紧接着,龚雪又参演了《张衡》、《子夜》、《楚天风云》等影视作品,而这一部部作品拍摄下来,也不断着打磨她的演技。 尤其是拍摄《好事多磨》的时候,剧中龚雪饰演的"刘方方"人物性格非常难把握。 龚雪在剧组里就对着镜子练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生气,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角色带入到跟剧组工作人员的交流中,经常把大家逗得很开心,但大家也看到了龚雪的努力。 而拍摄电影《大桥下面》,不仅让龚雪的事业走上了巅峰,同时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白沉找到龚雪,希望她能来担任此部影片的女主"秦楠",而和自己一起搭戏的是当下最火的演员张铁林。 面对大制作的邀请,龚雪甚至都没有看一眼剧本就决定了参加拍摄,可看到剧本的那一刻,龚雪却有后悔了。 因为当时年代的保守程度很大, "秦楠"这个角色是未婚生子, 龚雪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她不想因为这个角色被人们诟病,所以她很抗拒,但是答应了也没法拒绝,不然让人家如何去临时找演员呢? 龚雪找人希望能把剧本改一下,甚至在拍摄的时候,也没有按照剧本上规定的情绪和神情来演绎,这让导演非常生气。 这个时候张铁林站出来,一遍遍的劝说着龚雪: "你真的知道艺术的精神吗?艺术就是敢于奉献,虽然你接受不了剧本上的内容,但最后的结局是好的,讲述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张铁林一遍又一遍的开导着龚雪,慢慢地龚雪也想开了,但两个人之间也产生了一些密不可分的情愫。 张铁林的开导下,龚雪开始慢慢融入这个角色,她用尽身心去演绎这个角色,白沉导演看到后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大桥下面》 上映后,很快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但更多的是对龚雪敢于演绎的夸奖,就这样,她拿到了"百花奖"与"金鸡奖"的最佳女演员! 也就是在这一天,一向"风流"的张铁林的对龚雪开展了猛烈的追求。 4
其实早在剧组时,张铁林就非常照顾龚雪,而且张铁林长得也不错。 又帅又会照顾人的心情,龚雪也早就心动了。 很快,龚雪便和张铁林走在了一起,那会两人正直情深意浓,彼此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就算过了很长时间,那份激情都没有褪去。 率真的龚雪以为自己找到了终生的依靠,可她却没想到不久后,自己的事业将会回到"解放前",而张铁林也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她。 1986年,上海发生了那起震惊全国的"流氓案",龚雪也被牵扯其中。 "高干子弟,陈小蒙、葛志文、胡晓阳等,因组织工作为缘由,召集了50多名女性,表面上是工作,实则上到了地方后,他们会使出各种下作手段来对她们进行身体上的侮辱"。 那些官家子弟本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可警方却把他们"一窝端了"。 事后,警方在罪犯组织者之一的陈小蒙住处找到一本"性回忆录"。 里面记载了那些受辱女性的名字,而其中有一位"龚姓女星"引起媒体关注,并被安在了龚雪头上。 很快,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 即便大家并不清楚那个人是不是龚雪,即便那个人是龚雪,她也是受害者。 可最终,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她。 在那个年代,"流氓案"会被处以极刑,跟这个案子沾上边的人也不会好受。 而龚雪身处在流言和舆论的漩涡中,自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这个时候,龚雪心中仅存的希望都在张铁林身上,而当她抱着寄托去联系张铁林时,张铁林因为生怕龚雪会影响自己刚起步的事业,居然"人间蒸发"。 事业刚达到了巅峰时期的龚雪,就这样每天撕心裂肺的活着。 她用尽各种办法都没为自己证明,面对男友的抛弃与洗不清的流言蜚语,她选择了出国定居... 也是在美国,龚雪遇到了自己后来的真命天子! 张迅,北京大学的老师,因为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她跟龚雪相识。 张迅对龚雪一见倾心,而龚雪自从那次案件后,从来没有真正的快乐过,直到张迅的出现。 张迅追求龚雪的时候,龚雪第一句话就说: "你不知道我在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跟我这样的人在一起,只会影响你自己"。 张迅回答道: "我知道,但我从来不会去相信那些流言蜚语,我也不会嫌弃你有这样的经历"。 在自己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张迅让龚雪看到了阳光。 很快,两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男主外女主内,张迅负责赚钱养家,龚雪负责在家照顾他与孩子的生活起居,日子一直过得很幸福。 2006年,龚雪一家三口回国定居。 2021年的5月份,上海电影制片厂举行了一场活动,而龚雪也受到了邀请。 身穿黑白色礼服的龚雪已经步入了老年的生活,但一举一动还保留住了当年的优雅。 如 今,龚雪这样健康快乐的活着,就是对当年造谣者最好的回击! 生活,永远不会去辜负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