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的英王陈玉成军事奇才,政治幼稚,最终被叛徒诱捕凌迟
陈玉成,原名丕成,广西藤县人。(1851年)金田起义时,14岁的陈玉成随叔父陈承镕参加太平军, 被编入童子军。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被任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1854年6月,随西征军二攻湖北武昌,充任先锋,率500敢死队缒城攀援而上,率先登城杀退守军,打开城门,大队人马随后鱼贯而入,一举攻取了武昌城。
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武昌,16岁的陈玉成立下头功,因功被擢升殿右十八指挥,旋即升为殿右三十检点,统陆师后十三军和水师前四军。克武昌后,陈玉成成为太平军中最年轻的将军。
因前锋林绍璋惨败于湘潭,西征受挫。陈玉成率部随主将胡以晃、曾天养参与反攻湖南岳州(今岳阳)之战,与湘军满族悍将塔齐布激战,老将曾天养阵亡,作战失利,西征军余部退回湖北汉阳。
湘军发起反扑,旋即进入湖北,收复了武昌。武汉失守后,陈玉成率部转入湖北东部,后奉命驻守江西九江。
1855年,再随燕王秦日纲西上 ,势如破竹,连克湖北黄梅、广济、蕲州、黄州,接着奇袭武昌,再次占领战略重镇武汉。随即一鼓作气攻拔德安府、云梦和随州,陈玉成率部在安陆、应山一带与清军鏖战,大破固原提督孔广顺、署理湖北提督讷钦、总管德额愣等人的部队,歼敌无数。
安陆、应山之战后,陈玉成声威大震。随后,他奉命率军前往安徽庐州(今合肥)作战,旋即统兵破解芜湖之围,积功晋升东官正丞相。
1856年春季, 陈玉成又随燕王秦日纲率4万大军东援镇江,带领几个勇士乘船冲破清军重围,入城联络守将吴如孝,内外夹攻,大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的两万清军,旋即趁势渡过长江,一举攻破清军江北大营,又连破扬州、浦口、仪征, 随秦日纲出其不意回师反攻高邮, 团灭苏抚吉尔杭阿的近两万八旗、绿营大军,混战中击毙吉尔杭阿。
同年6月,联合忠王李秀成、燕王秦日刚、侍王李世贤等各军一举摧毁清军江南大营,攻占句容,陈玉成率部猛追落荒而逃的江南大营统帅向荣、悍将张国樑,旋即与江南大营清军残部激战于丹阳, 陈玉成被子弹击中负伤。
1857年春,陈玉成率军与福建提督秦定三部作战,击败了秦定三,夺占舒城,接着攻取六安,因清军围攻甚急,北上霍邱与捻军会合,与捻军联手攻克正阳关,围寿州(今安徽寿县)而不克,转战湖北东部 ,不久折回安徽。同年10月,受封成天豫(爵名)、又封正掌率,和赞王蒙得恩、忠王李秀成同主天朝军政。
1858年初,率军北上围攻河南固始,久攻不克,再度南下湖北,占领麻城。因遇清军阻抗又回到安徽,封前军主将。7月,与李秀成等在枞阳镇举行军事会议,约期合兵共救被湘军重重围困的天京。
要救天京,必先救安庆。9月,与李秀成等合兵于滁州乌衣渡大破清兵,在江苏浦口歼敌万余,第二次摧毁江北大营。 随后,陈玉成又破六合。11月,同李秀成率军驰援安徽三河(太平军囤积军事物资的重地) ,团灭湘军悍将李续宾所部精锐6000多人。是役,曾国藩胞弟曾国华及数十文武将吏均被太平军打死。三河之役后,太平军复夺舒城、桐城,重创湘军。
陈玉成率部西进潜山、太湖等地,逼迫湘军从安庆外围撤走。
1859年3月,陈玉成率军复夺六安,接着在官亭之战中将署安徽巡抚李孟群部歼灭。李孟群被太平军俘虏,不屈被杀。同年6月,陈玉成功封英王。
11月,阵毙湖北提督周天培,收复浦口。浦口位于天京西北方,与天京隔江对峙。
太平军高级将领会议决定,兵分两路,捣入清军后方,进攻武汉。因为当时的湘军主力大都在安徽、江苏以及南京周边,后方空虚,攻击武汉,可以迫使湘军回援,减轻天京压力。
太平军的两路大军分别是:北路军由陈玉成率领,从皖北入鄂;南路由李秀成率领, 从皖南经江西入湖北。最后,两军从南北夹击武汉。
1860年春,陈玉成往攻潜山,被湘军挫败,又攻太湖,再次失利。5月,会同各军彻底摧毁清军江南大营,灭敌数万,乘胜攻取丹阳。随后,陈玉成渡江攻扬州等地,不克,只得西上围攻安徽全椒,复经江苏入浙江,相继攻占长兴、孝丰、安吉、潜阳、临安、余杭,兵锋直逼杭州,见清军戒备森严,遂往嘉兴解围。
1860年秋,自长江北岸西征,会合捻军一同进发。1861年3月,进至湖北黄州府,因遭遇英军军舰阻挠,加上陈玉成对英国人抱有一定幻想,旋即放弃进攻武昌的计划。陈玉成放弃攻取武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李秀成失约不至。
当时,曾国藩、曾国荃重新围困安庆,且对安庆志在必得,不可能分出许多兵力回救武昌。太平军如果坚持进攻,重新占领武昌是大概率的事。
一心牵挂安庆之围的陈玉成,最终放弃了开辟湖北战场,于1861年3月间率部折返安徽。
陈玉成从湖北撤军,与忠王李秀成的消极态度有很大关系。李秀成一门心思经营他的苏福省,只想死保江南地区,对西征毫无兴趣。尽管后来他在洪秀全的一再催逼下,被迫统军缓缓进入湖北,援救安庆, 但数万精锐主力仍旧留在江南。1861年5月,好不容易抵达武汉外围地区的李秀成听说陈玉成已回师安庆,又获悉江西东北部的太平军作战失利的消息,迅速从湖北撤出,东进浙江,占领了杭州。
围武昌,救安庆的策略本是正确决策,由于李秀成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加上陈玉成态度不坚决,患得患失,结果半途而废,安庆依然被曾国荃围得像铁桶一般。
从1861年3月起,陈玉成督军全力进攻围困安庆的湘军。由于曾国荃为进攻安庆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所部吉字营又凶悍善战,因而安庆之战反复进行了5个多月。尽管陈玉成部作战非常勇猛,但湘军死战不退,并于8月初攻破了弹尽粮绝的安庆城。陈玉成只得率领余部退走。战死在安庆城内外太平军,至少有两万多人。
安庆失陷后,天京以西几乎全部成了湘淮军的天下,太平军只能局促于苏、杭等有限地区,天京无险可守,岌岌可危。
安庆被曾国荃攻破后,陈玉成率残部退守桐城、庐州。1862年初,英王陈玉成派部将陈得才、赖文光、梁成富、蓝成春等率军远征西北,欲开辟新的战场。5月,他率主力从庐州(合肥)突围,往北到寿州,因年轻缺乏政治经验,为屡降屡叛、反复无常的淮北团练头目苗沛霖(曾被洪秀全封为奏王)诱骗抓捕,旋即被擒送至颍州清将胜保军营。6月4日,在槛送北京途中至河南延津时被胜保凌迟处死。陈玉成被杀时年仅24岁。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