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97岁老人持有双枪,民警非但没有没收反倒敬礼,他有何身份?
山东97岁老人持有双枪,民警非但没有没收反倒敬礼,他有何身份?
1996年,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为严格的《枪支管理法》,任何人不得制造私藏枪支,警察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也不可以。
有天,在山东济南莱芜区 ,民警接到某个村民的报案,称在自己所住的村庄里有人私藏枪支没有上缴。
民警跟随民村民提供的地址来到一户老人的家门口,开口喊道:
"请问滕西远在家吗?"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呀"?
"我们接到报案,有人说你私藏枪支,这是真的吗?"
"嗯,你们进来吧。"
进了门后,警察便和滕西远聊了起来,希望他可以把枪支上缴,因为这是国家的规定。
只见老人从里屋拿出一个红色包裹,取出里面两把被擦得锃亮的枪支和一封信给民警看。
民警看了后,非但没有没收,反而毕恭毕敬的将东西还给老人,临走前还向老人敬了礼。
那么老人到底有何身份?民警为什么对他如此恭敬?这两把枪又是怎么来的?
老人名叫滕西远,1925年,出生于山东莱芜,家庭条件贫困。在他10岁那年,父母就撒手人寰,留下他和两个哥哥与两个弟弟相依为命。
1937年,日军到我国进行大扫荡,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滕西远的两个哥哥也都相继参军,留下他与两个弟弟相依为命。小小年纪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于是只能上街乞讨,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小的弟弟竟然饿死街头。
13岁那年,滕西远看到一群穿着军装的人,从自己身边走过,于是他便找到抗日队长报名参军。
队长看他个子长得这么小笑着对他说:"你这么小怎么参军呀?连枪都拿不动吧。"
滕西远不服气的说:"你别看俺个小,但俺的力气可大着呢,俺能打死一头牛。"
在滕西远的软磨硬泡下,队长同意他加入部队,成为一名情报员。第一把枪支的由来
有天,滕西远和同事一起去观察鬼子的动向,他躲到一家猪棚上面,到日军走后,他从上面跳下来。发现一个落单的小鬼子,于是他一把将鬼子按倒在地,并将他解决掉。
自那之后,鬼子大队就将滕西远当做大敌人对待,四处宣扬要捉拿滕西远。但他并不害怕,胆子也是越来越大。
1940年,鬼子在齐鲁大地进攻,想要歼灭山东纵队。滕西远在这场战斗中特别勇猛,不仅将日军的旗手打倒,还用精准的枪法打死6个鬼子。但在作战过程中,滕西远也受了伤,咯吱窝被鬼子刺伤。
战斗结束后,滕西远荣立一等功,八路军第四支队帝陵园廖荣标不仅亲自为他颁奖,还将一支毛瑟手枪奖励给他,那时滕西远才15岁。粟裕将军奖励他黑匣子
1947年7月,国民党第114师与我军在山东南麻村进行作战。此时的滕西远已经是炮长。
滕西远带着一名部下去勘察地形,看到距离500米处有敌军。经过观察他发现,这帮敌军的兵器特别先进。倘若硬着头皮打,自己的队伍只会败伤。
于是他趁着天黑,跑到敌人的阵营对敌人进行恐吓:"你们给我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手中的武器,快快投降。"
敌人竟真的被吓到一动不敢动,滕西远的军队,也跟着声音到这里,真正的将敌人包围。
在表彰大会上,滕西远再次荣获一等功,粟裕将军还将一支德国匣子枪交到他的手上,并给予他"孤胆英雄"的称号。同年,滕西远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美援朝,炸毁敌人坦克
1952年12月,滕西远接到命令,前往朝鲜进行战斗。那时正值天气寒冷,但滕西远丝毫不畏惧这样的气候。
1953年,滕西远正式与美军进行抗衡。即使美军的兵器先进,但他依旧可以打赢他们。
在朝鲜马坪站,美军用坦克猛地向我军进攻。滕西远主动请缨去炸敌人的坦克。经过批准后,他抗着8斤重的炸药包找到敌人的战地,跑到坦克前,将炸药包放在下面。
此时滕西远也被敌人发现,美军对着他就是猛烈进攻,好在关键时刻,炸药包起到了作用,砰的一声敌人的坦克炸裂。但滕西远也被弹片击中,身受重伤。
此次战斗结束后,滕西远再次荣立一等功,还是彭德怀元帅亲自给他颁的奖。
战后统计,滕西远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荣获3次一等功,3次三等功,负伤5次。 保管枪支
国家恢复平静后,滕西远申请回乡生活,并要求带上这两把枪支,经过批准后,他回到老家山东济南莱芜,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
1982年,滕西远在报纸上看到了禁枪令,滕西远主动上缴。国家考虑到老人的身份,将枪支做了特殊处理,并颁发了枪支持有证书,也就是开头拿给民警看的那张证明。
1996年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为严格的《枪支管理法》,按照规定,滕西远手中的两支枪支是需要上缴的,但由于身份特殊的原因,民警并没有将其没收,反倒对他特别尊重。
如今滕西远已经97岁,依旧精神抖擞,回忆起战场上的点点滴滴,他依然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