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战结束的前夜镜头下的中国
这些照片在美国被禁半个多世纪后终得面世,战火里的普通国人,他们不安的日常生活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终结。
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偷棉花者
搬运工正从停在港口码头区的驳船卸下沉重的货包。从农村逃到城里的难民冒着被抓捕的危险,从货包中撕扯出棉花来,用以跟等在一旁的贩子换几个铜板。卫兵们以大棒为武器,防止装载棉花的卡车被哄抢。还有一些便衣警察专门搜寻漏网者,并忙着把没收回来的棉花装进口袋。这批由联合国救援基金付款购买的棉花是用货轮从美国运来的。本打算要送往贫困的内陆地区。
装满美国棉花的驳船停泊在码头区 1948年3月上海
一群妇女和儿童追逐着满载棉花的卡车 1948年3月上海
码头工人正用竹竿扛起已经被撕破的棉花捆,1948年3月上海
一位被怀疑偷了棉花的妇女正被搜身,1948年3月上海
警察抓住了一位偷棉花的妇女和她的女儿,1948年3月上海
一位偷棉花者用手抵挡着朝他挥过来的棍棒,1948年3月上海穷人的冬天
经济的压力迫使在农村无法生存的难民纷纷逃到人口已经超负荷的城市谋求活路。这些乡下来的难民千方百计地给自己寻找可以落脚的寄居地。上海郊区一间停尸房里竟挤住着好几家人。慈善机构的马车和三轮车每天都到各处去收集饿死、病死和炸死的童尸。
在黄浦江边临时搭建的窝棚外,一位妇女正在晾晒被褥,1947年12月上海
在凛冽的寒风中,露宿街头的无家可归者 1948年1月上海
这间停尸房为这位逃难的母亲和她的孩子提供了一个临时落脚点 1947年12月上海
正在他的住处停尸房玩耍的小男孩 1947年12月上海
一位收尸人正准备将一具童尸送到临时停尸房 1947年12月上海
在圣诞节前夜,这几具装在棺材里的童尸,正等着被送去火化。 1947年12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