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又要忙了?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农村丧葬改革
站在农民的角度,说三农!大家好,我是着迷乡野!近期,关于农村村干部的各种信息是漫天飞,对于村干部的各种流言蜚语也是数不胜数。
若不是自己曾经也进村委干了几年,可能我和大家的心态是一样的。可是,现实的情况是,还是有不少的村干部在勤勤恳恳的工作。大家不能因为几颗"老鼠屎",而一竿子打倒了所有的村干部。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也复杂难解。这不,这段时间,农村村干部们又要开始新的忙碌了。这项工作,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就已经明确: 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
这里说的农村丧葬习俗改革,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
一、农村殡葬的方式要持续的改革。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农民,就已经明白是什么事情了。在一些还在延续土葬的地区,将继续推进土葬改火葬的殡葬方式。
其实,这个改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目前,还在实行土葬的地方,大都是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因为地理环境和民俗关系,这些地方会根据当地的条件,慢慢的推进。
针对殡葬的改革,很多农民还是不认可火葬。可是,专家们觉得土葬改火葬的好处多多,具体有这2点好处:
1、节省了土地。在很多平原地区,农村的坟头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很多直接修在了耕地里,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
对此,很多农民朋友觉得,现实情况是火化后,还是装在棺材里,埋到地里的。那样,农民反而多花了一笔钱,导致农民的负担增加了。
针对这样的情况,村干部的事情就来了。为了减少农村散坟,或占耕地的情况,都会上门宣传进公墓,不让随意安葬。
2、减少细菌传播。专家说,在以前的时候,因为各种病菌多,如果不能通过火化处理,一些细菌还会继续存在,不利于后人的生活环境。
说实话,作为一个村干部,和村里的农民都是乡里乡亲的。在别人痛失亲人的时候,还要上门做工作,宣传殡葬的改革。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不做又不行。
二、农村殡葬陋习的整治。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些"活人墓","豪华墓",以及"厚葬薄养"的恶习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村干部们需要加强宣传,以及严厉制止。
在不少的农村,有些老人都习惯提前办好自己的身后事。以前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农村老人的院子里,或者凉棚里摆着棺材。
现在,不让土葬了,棺材没啥用了。一些老人,就开始上山里,给自己提前修墓。等自己百年之后,后人简单一些。其实,老人修活人墓的心理,有两点:1、担心自己的后人草草了事。2、减轻后人的负担,自己提前准备。
于情来说,我觉得这些"活人墓"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早晚都是要有的。可是于理来说,"活人墓"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里主要体现在公墓中。
一些人担心以后公墓涨价,不得不提前买了备那里。从而造成公墓供不应求的假像,导致一些开发商继续开发,最后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而出现了土地被占用,最后墓地被空闲的情况。
总得来说,村干部忙碌的日子已经到了,以前喝茶看报的时间,不会太多。对于农村的丧葬改革来说,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