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位苏州人总结的62种神奇体验,太真实! 1、苏州人排外?不,他们排斥的是不文明! 苏州的确有人排外,但是更多的时候,苏州人排斥的并不是外地人,而是某些外地人身上不文明的行为。 2、苏州人超级有钱! 苏州房价有多贵,从去年到今年,苏州用数字说话。刚过去的4月,苏州两场土拍,苏州房价逢土拍必涨,现在苏州再无低价!木渎地价单价2.4万、相城2.2万、科技城1.9万、浒关1.4万……这些曾经苏州的边缘地区未来房价可能统统都要看齐3万!所以,如果你在苏州有一套房,都是传说中的百万富翁。 3、在苏州真正有钱的居然多数是外地人! 许多苏州本地人,一家几口挤在30-45平的老公房里,而来自全球各地的有钱人,开着最豪华的车,住着最宽敞的别墅或高端住宅区。 4、苏州人居然不知道东西南北! 如果你迷了路,就别指望本地人告诉你东西南北,他们只会告诉你前后左右…… 5、在苏州,司空见惯大龄剩女剩男! 工作压力大,房价高,生活成本高,买房买不起,结婚结不起,在中国许多地方,结婚早的不超过20岁,而在苏州,30多岁依然孑然一人的比比皆是,而且,苏州很奇怪的是大龄剩女竟多过大龄剩男。 6、相亲在苏州一样很流行! 忙于工作,生活圈子因工作而变得狭窄,活着活着就把自己给剩下了。眼看儿女们大龄未婚,苏州的父母们左联系右介绍,你可知桂花公园的相亲角有多热闹!而且据说,现在大妈天天出门跳广场舞,除了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给孩子介绍对象! 7、苏州人择偶也有很多是外地人! 不要以为苏州人娶妻嫁女不会选择外地人,很多苏州的家庭里都有外地人,并且相处的很愉快。 8、苏州人多半不是土著居民! 苏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而且,现在苏州已经成为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向上数三代,很多人的祖籍都在苏州之外!而且很多时候,你的左邻右舍往往就是新苏州人。 9、在苏州,市区以外的全都是乡下! 即使在苏州本地, 狭义的苏州人是指居住在苏州市区里的人,郊区的人自认为乡下人。 以吴江为例,,吴江人去市区说是去苏州…… 10、在江苏,只有南京才配得上被苏州吐槽! 苏州与南京,一个经济中心,一个政治中心,我有我的优点,你有你的缺点…… 11、苏州也有农村 在苏州的郊区,诸如相城、吴中、吴江等地,有农田,有农民,只可惜农民们都老了,许多人70多岁还劳作田间…… 12、在苏州才知道中国有多大!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东,五湖四海齐相聚,各种方言竞相登场,汉族、满族、蒙族、维吾尔族、藏族……多民族融合! 13、苏州的歪果仁到处都是! 哪儿哪儿都是歪果仁!学校里、老弄堂、写字楼、地铁站、公交车上、餐馆饭店……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14、在苏州不拼爹,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房! 年薪十万已算不错的收入,按照苏州住房 均价1.6万/平而言,买个 100平的房子,首付之后贷款,即便是不吃也不喝,本金加利息 至少要还20年以上…… 15、在苏州比房价更贵的是墓地! 如果你觉得活不起,那么你更死不起,花十几万买一平多米的墓地比比皆是,这么算下来墓地确实比房价贵很多! 16、一年四季,观前街最不缺的是人! 作为苏州最知名的景点,观前街一年四季,一天的24个小时,总是熙熙攘攘,若是赶上节假日,我的天呐! 观前街变成"观人街"。 17、苏州原来有这么大! 从园区到市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从苏州出发高铁上海的时间。苏州市区到吴江市区,感觉从一个城市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更别提从吴江到张家港了,感觉远到出省了。 18、苏州的方言外地人根本听不懂! 吴侬软语好听是好听,问题是外地人根本听不懂,完全Get不到点,听苏州人说苏州话,基本靠猜,想狗带! 19、苏州的摩天大楼这么多!这么高! 园区金鸡湖周围的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一座座高耸入云,尤其是苏州中南中心,凭借729米的高度,成功刷新了城市高度。更何况苏州"大裤衩"、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苏州绿地中心……高楼多的不胜枚举! 20、北方的狼在苏州被冻成了狗! 苏州的冬天潮湿寒冷,冰凉的风夹杂着寒冷的湿气。北方有供应暖气,室外零下几十度,室内穿短袖。苏州的冬天一件羽绒服怎么够!加羊毛衫棉毛裤,保暖内衣,恨不得披双被子出门,或者永远呆在被窝里…… 21、苏州是一座世界美食城! 在苏州,不仅汇聚了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全国各地的知名小吃和各式菜肴。更是集合了全球美食,无论是法式大餐,还是美式快餐,不管是东南亚娘惹、咖喱,还是韩国泡菜烤肉,无论是日本料理,还是意大利比萨……活在苏州,吃遍全球! 22、苏州的交通超级方便! 地铁、公交四通八达,运营中的地铁通往苏州市区,还有有轨电车、几千条公交线路,白天不断点,还有众多夜线班车。出租车、专车、东环、南环、中环…… 23、苏州人喜欢用硬币远超纸币! 苏州人喜欢用硬币,也随手携带硬币,基本不怎么喜欢用纸币…… 24、苏州人喜欢吃甜! 菜里不放糖还怎么吃?在苏州人眼中,所有菜都能放点糖。 25、苏州人不仅仅是吃饭也爱吃面! 咱们苏州人特别爱吃,据说,苏州人一天要吃掉 500吨左右的面条。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面馆 26340 家 兰州(16860)+ 成都(9860)。苏州人一天从吃面开始。 26、在苏州,上班要提早一小时出门 现在苏州,动不动就修路,人民路还没修完,东环又开始修,早上无论是开车上班还是坐公交上班都要提早一小时出门,不然准堵在路上!尤其是周一! 27、苏州只有冬夏两个季节! 苏州的春天和秋天都像狗尾巴一样短!炎热的夏天特别漫长,寒冷的冬天更加漫长,而舒适的春秋,仿佛睡了一觉就已经找寻不见…… 28、在苏州,一天就能过完四季! 许多时候,苏州的一天,早上是秋天,中午是夏天,傍晚是春天,深夜是冬天…… 29、苏州人对鲜肉偏执! 苏州人口中的馒头,有一半可能是肉包子,而且是只有肉没有菜的纯肉包!生煎、粽子、汤团、月饼馅料都是肉,都是肉…… 30、苏州梅雨季节拼内裤! 到了苏州才知道什么叫做梅雨!不,应该叫霉雨!连绵的雨可以持续半个月,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更长,根本见不着太阳!最悲催的是你洗的衣服不干也就算了,床单被单感觉都能拧出水来…… 31、在苏州,吃不起瓜果蔬菜! 在苏州的水果店里随便买几种水果,100块恐怕都不够!青菜几块一斤都是便宜的,赶上季节不好,十几块一斤都是常事…… 32、在苏州工资更高只是一种假象! 尽管苏州较于二三线城市工资水平高,但经不住苏州的物价和消费水平,在苏州收入 10000块,远不如其他二三线城市 5000块幸福,更何况很多人工资只有 2000-3000块! 33、在苏州,最贵最便宜的都是风景! 苏州有许许多多景区,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穷人穷玩,富人富玩! 34、台风一来苏州就会忘记登录密码 不知已经有多少次,当台风眼看着要登陆苏州,就会忘记登录密码,绕开了。 35、在苏州,最有钱的人和最穷的人共存! 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一切,对有钱人来说钱只是一个数字,对穷人来说钱是活命的根本…… 36、苏州租房,一个月租金在许多城市可以租一年! 一室一厅两千三千相当平常,两室一厅四千五千见怪不怪,很多人的工资全贡献给了苏州死贵的房租。 37、在苏州,买不起房的不只是外地人! 不要以为只有外地人来苏州买不起房,许多苏州人也买不起房,如果不拆迁,许多苏州人一家挤在老房子里,即便到了子女要结婚的年龄,房子也是买不起! 38、在苏州,开车离不开导航! 这座城市太大,发展太快,大到快到没有人能完整记住苏州的路,没有导航,许多地方绝不会如此轻易到达! 39、苏州是一座堵城! 地面堵!高架更堵!平时堵!节假日更堵!随着人均汽车拥有量的大幅攀升,在苏州堵是常态,不堵才真的奇了怪! 40、苏州话居然也不统一! 你以为只要是苏州人凭着苏州话都能沟通,其实,苏州市区话、吴江话、昆山话、太仓话都不一样,苏州人不是都能用苏州话交流的。 41、能留在苏州的,多数是精英! 背井离乡、无依无靠,靠着自己打拼生存下来的人,不是精英是什么? 42、不管多晚都能买到东西! 24小时营业的有很多很多,便利店、快餐店、餐饮店、酒吧、KTV……吃喝玩乐都能满足。 43,在苏州,可以假装在国外! 苏州伦敦桥、独墅湖教堂、苏州摩天轮公园……还有更多建筑,分分钟让你在苏州感受在国外的感觉。 44、高效、有秩序是苏州生活的特色! 由于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早晚上班高峰,路上行人如织,密密麻麻,行色匆匆的人们,满脸疲惫、惘然、仇大苦深…… 45、苏州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相对来说,苏州的社会治安还是很好的,甚至比国外的很多城市都好,人们生活在这里,安全感爆棚! 46、苏州是被妖魔化很严重的一座城市! 有些假新闻每年都会遇到,其实换汤不换药,都是假的!像《隔空表白:致苏州快2公交车上某个姑娘》,百度一搜,能搜出好多。 47、苏州的"服务"做得最好最全面! 去过很多城市,在来到苏州,会发现苏州的服务领先于全国,这不仅仅体现于苏州的整体服务水平,更体现于服务者自身的价值观和态度…… 48、苏州的女人比男人多很多! 有别于农村和小城镇的男女比例失衡,苏州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女青年前来工作生活,因此在苏州,女人多过男人!而且众所周知,苏州大学,美女更多! 49、苏州是不折不扣的老龄化社会!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人口老龄化比重前三位城市依次是南通市、苏州市和无锡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为26.52%、24.1%和24.07%在苏州,老龄化程度特别惊人! 50、苏州是一座充满秩序和规则的城市! 在苏州,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城市的文明和法律法规的严明,即使是日常生活中也有诸多的规范,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繁华…… 51、苏州是一座开放与包容的城市!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儿,开放与包容是这座城市的胸怀…… 52、苏州是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 从市区到园区,从苏州园林到苏州博物馆,历史与潮流交汇,文明与生活交织,既古老又现代…… 53、苏州人吵架动口不动手! 如果听到苏州人对骂,很少是骂一句休战,而是连环炮进攻。最关键的是只吵只骂,鲜有拳脚。 54、苏州的河南、四川、安徽人最多! 不管是马路边的早餐店老板,还是许多公司里的普通员工,从公园里的园林工人,到马路上的清洁工,从各快递公司的送货小哥,到地铁站外的小食摊,河南、四川、安徽人最多。 55、苏州人会穿睡衣出门! 尤其在夏天的傍晚,你会在苏州的马路上看到穿睡衣出门,他们散步、逛超市都大有人在。 56、在苏州,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最贵的别墅、最贵的学校、最贵的住宅……这些可能有价可标,但是苏州的女人,却是无价之宝,如果你拥有就好好珍惜吧! 57、苏州的大学里,本地生并不多 由于,苏州的本科大学并不多,再加上很多苏州孩子考大学多半不会选择本地的大学,他们会往南京、外省走,所以,苏州的大学里,苏州本地生并不多。 58、学校食堂打饭的全得叫阿姨! 学校的食堂窗口里,不管女的年龄大小,学生需要点什么饭菜,都会说一声"阿姨,我要什么什么……" 59、网购包邮,苏州人有特权! 这一点不需要理由,"江浙沪包邮"五个字已足够! 60、你知道,苏州有七只狸吗? 七里山塘又被称为"七狸山塘",那么山塘街的七只狸猫你留意、寻找过吗?如果仔细寻找,真的有七只狸猫哦~ 61、学校以外,苏州还有许许多多"老师" 在苏州的许多行业里,一声"老师"是绝对的敬称,许多场合都适用,当你不知道怎么称呼的时候,叫一声"老师"绝对没错的! 62、在苏州最不缺的是各种故事! 苏州,有家世显赫的老克勒;有十六铺的后裔;有拆迁的暴发户;有世界各地的企业家;有成群结伴的农民工;有2345线城市离乡背井的大学生…… 这座雄心勃勃的城市,尊重规则,追求效率,推崇多样,包容差异!在这个公平公正的城市,无论你来自哪里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异类,而是迅速融入这座城市,迷恋上这座城市。 这就是苏州! 我生活在苏州,已经体会到苏州河流纵横,小桥,小巷,小弄纵多,小时候就居住在小桥边,去上学要穿过几条小巷小弄。如今从住的小区出去,对面就是苏州的护城河,经过改造,两岸已经没有了住家,种上了树木花草植被,古运河宽阔壮观,河水奔流不息,河面上旅游船只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座在岸边观景好美阿,真正享受到,苏州的风景不只是在园林里有,只要你细细地发现体会,苏州真是一步一景,处处是美 景。 答:与全国各地一样。 祖国大家庭, 不分哪城市。 勤劳出智慧, 就靠一双手! 外地人在苏州,一晃十八年,当年的青涩学生已然成为中年油腻大叔。在这座城市里,拼搏奋斗,成功与挫败,兴奋与沮丧,各种情绪交织……但不舍的,还是这座城市,温和而不张扬。 毕业在园区上班,薪资待遇不错。公积金制度让买房变得很容易,我所熟悉的在园区工作的本科生,只要有个稳定的女朋友,踏踏实实地工作,基本都买房定居了,也没什么压力。 那时苏州的薪资状况基本是园区>新区>吴中>吴江,昆山的薪资状况也不错,大抵和苏州新区差不多。张家港、太仓、常熟不是特别了解。朋友相聚,谁若是在园区上班,言语之间还是颇有自豪感的。 当时也很拼,连续加班过72小时,也不觉得累。付出总有回报,02年底,月薪即可以买吴中七平方房子。那真是个黄金时代,和现在很多大学生聊天,他们常调侃现在七个月的薪资也买不起一个平方的房子。 说苏州的发展纯粹依靠外资是极其不客观的。园区聚集了大量外企,其中包括很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昆山、吴江以台企为主,他们是给苏州的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后来开厂,从我的角度,我感激我在外企学习到的管理经验,而这样的经历,何尝不是无数外地在苏州打拼的朋友们所曾有过的呢?外企在某种意义上,扮演着我们老师的角色。 姑苏自古繁华,苏湖熟,天下足,农业发达,手工业也发达,据说江南六府的赋税一度占据过天下赋税的八成。我一看见有人说苏州是暴发户,就不由得暗骂一句:你特么脑子被枪打了,没读过书?所谓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起于江南市镇,这应该没什么争议吧?清末民初时期,江南士绅创立的民族工业,应该是近代最辉煌的吧?荣氏、薛氏、潘氏…… 无须像阿Q一样声嘶力竭地想证明"我祖上也曾阔过",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大地风起云涌的苏南模式与外企有关联吗?常熟、张家港、太仓,包括吴江,民营企业的数量与质量,自己不会去查吗? 外资的确给苏州的经济做了贡献,但支撑苏州经济的还是苏州本地人和我们这些在苏外地人拼命打拼所创立的企业。一句苏州经济全靠外资,就抹杀了我们所有的努力。 互联网的普及,让很多靠嘴吃饭的傻X有了上蹿下跳的机会,那是什么都敢说,随口就来。 在苏州待得久了,就把苏州当成了故乡。每每离开苏州时间稍微长点,就会想念苏州。在苏州也曾经骂过娘,抱怨苏州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出去走了一圈,还是觉得苏州好。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治安良好,还有一种风雅的闲适。 生活在苏州,太安宁,周围风景宜人,市民素质又高,邻里之间很有礼貌,但没有武汉刺激,没有热闹看啊。 武汉每个人出门都带着一团火,好的时候热情似火;搞烦了,就是一把熊熊烈火。 武汉小区爹爹婆婆喜欢提意见的多:室外活动场地小了;绿化面积大了;下雨没有室内球场。 群主发个通知(图九):选派代表到物业,到社区,到街道,提意见;几部手机就一个问题轮番打12315热线。 苏州爹爹骑着电动车忙着接送大宝,婆婆在家带二宝,得空还出去打打零工,钓点鱼卖钱,贴补家用。 武汉公交多,电动车少; 苏州二胎多,公交少,车让人(图七)。 武汉最繁华的地方是汉口六渡桥。 苏州市中心保留古城原始风貌,基本看不到高楼大厦,古城周边现代化的CBD中心,金鸡湖两边有不错现代化城市天际线。 苏州市区负责貌美如花,郊区负责挣钱养家。 图一苏州电动车晚上停小区; 图三白天停地铁站。 图二抱着二宝接大宝。 图四武汉顶层阳台晾衣服,都是物业规划整齐,绳子拉好; 图五图六苏州晾衣服自由发挥,DIY。 冬季的苏州也是凉凉的,法国梧桐树的叶子掉光了,常绿的雪松、桂树、玉兰还不畏风雨,依然伸展着碧绿的腰肢,装点着苏州的街巷。 来自北方的我,初到苏州感觉很新鲜。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江南吗?是呀! 水做的苏州。它位于长江下游,第三级阶梯上,为水的蓄积提供了条件,太湖、水陆并行的街市、大运河、纵横交错的沟渠形成了水乡苏州。 由于气候湿度较大,盛放衣物的柜子是香樟木制作的,可以防霉变。苏州人不盖棉花被子,因为湿热的气候可以导致总有亮不干的被子。 交通发达的苏州。水陆并行,舟车均可,京杭大运河的经过这里加之建设现代化的桥梁,使得苏州人无处不达。 园林是苏州的经典。苏州园林造的精致、细腻、典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亭、榭、楼、阁、轩,虽由人做,宛自天成。 生活在苏州,是惬意的、快乐的。 在苏州十多年了,来了就不想离开。体验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古城中,小桥,流水,弄堂,烟火人间。东西两侧的高新区与园区,高楼林立,时尚开放。太湖山色,波光潋滟。古迹圣境,藏于期间。石公山,飘渺峰,天平山,灵岩寺。 今天,蹭个热度来回答生活在苏州的体验。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对于我来说,苏州就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 因为家庭和自身的原因,很小的时候,我就去过国内的一些大城市。 苏州,直到我大学毕业,才算跟这个城市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 初到苏州,实在是没有给我留下啥好印象。 园区当时刚刚成立没几年,除了核心区域,路上跑的最多的是拉渣土的载重汽车。 我来苏州的时候,新区要比园区更繁华,更吸引年轻人。 当年的新区,尤其是狮山那一片,更是让我这个从北方18线乡下走出来的孩子眼花缭乱。 我跟着老乡蜗居在斜塘的莲花新村小区:拆迁房。 莲花新村比较大,分好几个小区。 老乡租住顶楼的阁楼,从一个来自盐城的二手房东手里转租,300租金每月。水,电,气另算。 二房东人很精明,700每月整套租赁下来。他们自己住一间,另外两间每间300。 这样,他仅仅出一百元,就可以解决住房的事。 实际上,他每个月收的水,电,气都是按照整数收取,理由是零钱不好算账。 这样,他们一家的生活水电气支出几乎不需要自己再掏钱。 这种生活持续了三个月左右,我找到了上海的新工作。 我跟苏州这个城市的"初恋"就此搁止。 再次与苏州结缘,是在我离开上海的第二年。 因为住房和工作的原因,我最终放弃了上海滩,准确的说,是上海抛弃了我,一个不能够买得起房的外乡人。 纠结了两年,我和老婆终于决定要在苏州买个窝。 2015年初,老婆给我下了最后的通碟,再不买房我们就分手吧。 我知道她不会跟我分手,买房也是为了我们俩能够安定下来。 前期,因为我把钱借出去,好不容易才收回来部分,她对于放在我口袋里的钱不放心。 说白了她对我也不是太放心,我不是一个甘于安定的人。 我对股市蠢蠢欲动,如果不是她在耳边时刻警告,我真的就把这些钱全部投入股市。 当年,我买了一只还算不错的黑色金属行业股票。 眼看重组在即,赚钱的可能性很大。 唯一的不好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够重组结束。 这样的亏,我在购房以后还是踏了一波。 买房后,我把装修的钱押宝在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上。 整整锁定了一年有余,对于我这种小散来说,锁定期间,我的日子过的甚是煎熬。 从此以后,我与股票没有再续良缘。 房子是二月初交的尾款,我和老婆还没有领证。 我们签署了一个承诺书,保证在办理房产证之前提供结婚证书。 从此,我和老婆我晋升到有房一族,当然少不了贷款。 购房期间,最幸运的事要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临时调整,为了刺激购房欲望,公积金贷款根据工资收入调整,我的缴费基数接近三倍平均系数。 最终,紧靠我一人之力顺利贷到了54万的纯公积金贷款,要说房地产最终还是掌握在政府手里。 一纸政策,当年房价翻番。 接下来,我们结婚,生子,人生中的大事一件,一件按部就班完成。 生活在苏州,也开始适应了这个城市的温暖和冷酷。 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苏州的冷酷无情,是给儿子读书选学校。 因为房产证的原因,我们错过了转户口的机会。 幼儿园,被迫去了五公里之外的民办学校。 事实上,我们家门口就有公立的幼儿园。 我们的条件不够。 招生的条件,有房有户口优先,同等条件按出生日期排序。 压根轮不到我们等同资质家庭,学校就已经收满了。 为此,老婆很是有情绪。我们甚至一度计划要卖掉房子回常州。 既然读不了身边的学校,我们就只能找私立学校。 考虑到私立学校的教学进度,我们给儿子在外面的机构报了个适应班。 私立学校,双语为主,我们又添加了外语的早期教育。 两项费用加起来,接近三万支出。 还没有去读幼儿园,已经投入了三万的资金。 接下来,老婆开始跑民办的幼儿园。 家门口的外国语,优势离家近,双语学校。 唯一的缺点:贵,一年接近八万费用。 五公里之外的一所双语幼儿园,价格减半。 缺点是,放学要,最晚四点就要全部离校。 转了一圈,我们发现,我们的家庭情况压根读不起双语的民办幼儿园。 我和老婆也爆发了婚姻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甚至惊动了当地的警察。 如今,儿子面临读小学。 我们提前一年准备换房。 老婆和我都换了工作,目的就是换到同一个区。 我们看房选学校,从老城的姑苏区,看到新区,再到工业园区。 老婆在三个月内连续换了三家公司,目的就是找一个离家近的学区。 然而,我们即使费尽力气,到今天才勉强走到同一个区:工业园区。 这里,也是苏州平均房价最贵的一个区。 接下来,换房还是任重道远。 写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有这样一段旁白。 你爱一个人么?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你恨一个人么? 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苏州,这里是天堂还是地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答案。 小桥流水,,哈,是古桥沿岸人家,,上有天堂,,哈,下有茶楼说唱...,春风拂面梅花运 ,与侬相遇话千古,...石板路面高围墙,走过路过有花香,画是太湖石当家,亭台回廊、曲中通幽古园魂 !曾有多少闺艳,幽肠绵绵,烟花风流不再 。侬来勿啦? 石狮进门需高香,门票久是久得籁,, 高楼林立似繁华 ,古巷深深吴语浓 ,天柔美糯让人痴 , 回眸灯火阑珊中! 古色古香是面馆,人头攒动福美食 ; 三两二两来一碗 , 八仙桌上有老客。 浇头汤色浓, 阳春清点葱 ...... 哈哈 门早子吃羊虐面 (苏州话,明天吃羊肉面) ,,, 鱼米之乡 有点褪色 无奈天堂的田园变工厂,,农村河脉已肠梗 非思量 ,,,可惜,可惜得莱,为啥?鹅妮尚兴尚兴得莱(我伤心的很啊), 阿拉心痛刹哉(哈,洋泾浜的苏州话) 借用小晨光(小时候)听的苏州评弹艺人卖关子的话(要知夏面是啥个事情,听众闷,门早再杠(要听下面发生的事情,听众们,明天再讲,苏州说书艺人聚客的妙招之一,(阿拉小晨光欢喜欢喜德来,听苏州艺人的说书,)哈,恍若眼前,,, 苏州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只要你来过就舍不得离开。 说说我自己吧,2017年8月底暑假快结束前我们全家来苏州游玩,早上从常州乘坐高铁,半小时到达苏州。到达苏州火车站就感受到古典和现代融合的美,车站设计的上下客通道和交通对旅客来说都非常贴心,非常人性化,非常便捷。这是对火车站的第一印象。 我们的第一站是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和观前街,古城的小桥流水,具有代表性的苏式园林,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这是儿时的记忆中只有贴在墙壁的画纸里面见过的美景,走在路上的各国中外游客拍照留念,还听见个女孩在说有个同学来过平江觉得很美就留在苏州了......我去过不少城市,但是苏州的美非常真切,看得见,摸得着,相机里每一个镜头都非常经典。 由于时间紧,游园的人也非常多当天没有去假山假水假天下的拙政园。 我们一路骑着共享单车又穿越了山塘街,从老城区来到了金鸡湖边,第一次与苏州中心近距离接触,有种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感觉,苏州中心东方之门,园区cbd商务中心,高端大气的现代大都市就在眼前。我们都喜欢上这里了,对了,期间还让儿子在苏州大学门口拍了张照片留念,理想中的大学首选呀。当天晚上九点多乘高铁返回。 回去之后就决定定居苏州。因为限购,我们先买了公寓居住,后来有资格买了住房。2018年我们办了园林卡和市民年卡,苏州的景点基本都去过了,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虎丘塔,寒山寺枫桥夜泊,木渎古镇严家花园,盘门景区等等。另外常熟也有很多美景和好玩的地方。 苏州的经济发展排名在全国前十之列,就业机会也很多,我呆过很多城市,一路从南京到常州再到现在的苏州,相比而言,苏州是我居住过最喜欢的城市,最有魅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