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 ,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胡娜 编辑 | 史记新说 1960年,远在天津的一个偏僻小农村突然传来一个惊天大消息:一位致力于打造慈善教育的女校长,因为吃了一碗红烧肉而被警方直接带走...... 一场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 该名女校长叫刘小琴,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女人,当初也是嫁给了东北三省的首富之子,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直到1931年9月18日,一直驻守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炸毁了日军自己在沈阳修建的铁路,随后便冤枉中国东北军肆意损毁日军财产。 之后直接以此理由来侵占沈阳,对中国东北军展开军事袭击行动,这次的军事袭击被称之为"九一八事变",中方不敌日方,很快,沈阳沦陷了。 日军没有放弃他们的侵略扩张版图,而是继续侵占东北的其他省份。 1932年2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为了日军的殖民地,北方子民再也没有安稳日子了,整日处于一个高压状态,生怕自己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小事而被日军带走毒打一顿或是枪毙。 为何短短半年不到,东北三省就全部沦陷了?当时的军队战斗力就如此不堪一击吗?当时的情报部门没有提供任何及时有效的情报资料吗? 在日军驻守在东北地区的这些年里,他们一直不断发展特务汉奸,目的就是为了帮他们收集有价值的线索情报。 这位女校长就是一名十恶不赦的大汉奸,而且在她来这个乡村之前,就靠着帮日军搜集情报而获得巨额报酬。 女特务的家庭知识背景 刘小琴原本就生在一个富贵家庭里,自幼接受最为先进的教育,父母的思想也比较开明,希望她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生存能力。 在她完成了国内的学业后,父母还将她送入日本留学,学习不一样的文化以及领略欣赏他国风情。 刘小琴也不负众望的完成了在日本的学业,门门成绩都是全优。 她在日本的大学里主修哲学专业,三年下来,精通了日语,已经能跟日本当地人进行十分流利通畅的对话了。 在日本修学的期间,她经常和一些家中有权势的同学玩在一起,久而久之,她渐渐的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了。 刘小琴反而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日本人,她喜欢日本文化,喜欢樱花时节下的浪漫,喜欢慢悠悠的木屋生活。 这些地位高的同学基本都是侵华日军的后代,刘小琴不嗤之以鼻就算了,还仰人鼻息,唯人家马首是瞻。 很快,刘小琴希望这些同学能帮自己一把,让自己进日军单位混一个好职位,保证自己将来衣食无忧。 同学们也显得有些难为情,但还是勉强答应了,并跟她承诺,以后有机会一定多引荐她。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刘小琴就要重回祖国大地了,她心中有些嫌弃这片土地,却又无可奈何。 父母问女儿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只见她慢悠悠的回答到,她在等同学的回信,日本的同学答应帮她在关东军那里谋取一个好职务。 父母听到这里后,简直是怒火中烧,怎么生出了一个毫无人性的女儿,不求她为国捐躯,但求她善恶分明。 可如今这个女儿竟然要去当一个卖国贼,这是二老万万不能接受的。 她父母思想再开明也不至于开明到当卖国贼,随即直接表明态度要与其断绝亲缘关系。 就这样,刘小琴的特务汉奸梦就此中断了,她的"发财路"也被父母拦腰斩断了,来自日本的书信也早就被父母烧毁了。 她什么都不想做了,一心求一死,能摆脱父母的掌控就好。 被利欲熏心的刘小琴哪知道自己的思想作风有问题呢?她只觉得父母太过迂腐,死板,不知道变通一下。 她整天都紧关着房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父母是急在眼里,疼在心里。 再这样下去,她这一生都要毁了,必须要想个办法才行,这是刘父此时心中所想。 很快,刘父想要通过联姻来冲冲喜,看看女儿能不能走出来。 婚姻不幸酿成一个汉奸梦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刘小琴见了无数个男人,最终是相中了李家的儿子。 这李家儿子生得眉清目秀的,虽然看上去总是文文静静,斯斯文文的,但他骨子里却始终有一颗忠贞报国的赤心。 李家财力不亚于刘小琴的家境,甚至比她家还要更富裕些,刘小琴嫁过去之后,自然是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事实证明,她的确没有选错老公,丈夫对她是疼爱有加,夫家这边也因为她曾经的留学经历而倍感有面子。 天公不作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刘小琴的丈夫心中燃烧着一把保家卫国的烈火,此时的东北三省处处都是见了日军就要点头哈眼,比人家低一等。 于是,在后来的部队征军批文下来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绝不耽误一分一秒。 好像这个战场就是丈夫最终的理想归宿,他要在战场上实现一番抱负。 可还没等来凯旋打胜仗的消息,他就战死了。刘小琴是悲从中来,痛不欲生,不论她哭得再怎么撕心裂肺也换不来丈夫的一声关心问候了。 当初丈夫要去参军,她是死活不同意,甚至想用孩子来拴住他。 尽管两人最初结婚的时候,商量好了不要孩子,但她为了丈夫的生命安全着想,不惜打破自己最初的约定。 但丈夫去意已决,又是个直肠子,决定了的事情就永不变更,谁劝都没用。 失去丈夫的刘小琴整日以泪洗面,哭哭啼啼的,逢人就是哭诉自己的遭遇,这让夫家父母难以忍受,只得找来亲家好好商量一下,该如何处理她的现状。 最终两家是决定将刘小琴先接回娘家休养一段时间,省得她老是睹物思人,泪洒夫家,如果再寻得好夫家,李家绝对放人。 回到娘家后的刘小琴稍微有所改善,但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刘父心想,既然是因没了丈夫而伤心,那再找一个不就好了。 刘小琴先前已经嫁过一任丈夫,若是要再嫁人,难免会落人口舌,只怕寻不到什么好夫家了。 媒婆上门介绍的基本都是一些带着拖油瓶的,这让刘小琴很是不服。 刘小琴的外貌属于国色天香那一类,身材也一直都是婀娜多姿,走起路来更是带有几分韵味。 她所接受的教育也比大众意义上的大家闺秀要不一样,所以她心有不甘。 她再也不想被人当作一件商品挑来挑去的,她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她开始不断的出入各种歌舞厅,经常充当钢琴弹奏师,为大家演奏钢琴曲。 她出众的气质以及俊俏的长相,很快吸引了一位"成功人士"——胡显德。 他先跟刘小琴自我介绍一番,是倒卖军火武器的中间商,生意遍布全国各地。 只不过他年纪要大上刘小琴一轮,但刘小琴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总不能一辈子缩在娘家当一个寡妇吧。 两人领证结婚后,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订了一个豪华包厢宴请了一些亲朋好友。 婚后没多久,丈夫就经常不着家,动不动就是喝的醉醺醺的回来,醒后又是出去应酬。 这让刘小琴倍感失望,她不明白丈夫既然要将自己娶回来,为何又不好好待自己。 自己仿佛已经成了一幅画卷,只是供在家里摆设,不需要任何感情的滋养。 整日独守闺房的刘小琴心中是寂寞难耐,夜晚时分,更是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女人最难过的便是一个情字,她也开始出去花天酒地了,整日买醉,甚至将一些不熟悉的牌友直接带到家中来打牌。 刘小琴除了每天去花天酒地,打牌之外,还养了一个小情人,不过这个小白脸每天神神秘秘的,为人做事总是让她捉摸不透。 终于在一次被刘小琴灌醉的情况下,他才终于肯吐露实情,原来他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是一名被日军安插在东北三省的特务汉奸。 自己其实已经家财万贯了,但不敢表露出来,毕竟汉奸的身份听上去都觉得很不光彩。 家财万贯打动了刘小琴,她梦寐以求的工作就是刺探情报任务。 很快,她在小白脸的搭线下成功打入了日军情报科,她被委以了一个特殊的代号:燕子。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日军打探中方的有效情报,替他们扫清一些"地下组织人员"。 每次为日军提供到有价值的线索后,她都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 因她这种通敌卖国的行为,导致当时她所在地区的抗战效果很不理想,经常有地下情报人员以及组织者被日军直接带走枪毙。 因果循环终得惩罚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开始对这些抗战时期的特务汉奸进行一次大清算行动。 很快,小白脸被抓走了,而刘小琴反应灵敏,迅速连夜潜逃至天津一个偏僻的小乡村。 她脑瓜子转得相当快,不敢以原来的姓名在此生活扎根,因为她跟小白脸的恶行早就在故乡臭名昭著了,若是贸然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她将自己乔装打扮成知识分子的前妻,第一任丈夫是战死在战场上了,第二任丈夫是出轨被人家的原配给一刀捅死了。 村民们纷纷很同情这个不速之客,没想到出落得美艳绝伦竟还会经历如此不幸的婚姻。 很快,村支书将她先安置在一处空置多年的民房中,随后还帮她一起打扫房屋,希望她能尽快安顿下来。 果然漂亮的女人说话就是更好使,在小乡村的这些年里,她可没少指使村里男人帮她干些重活,又是帮她种稻谷,又是帮她耕田。 时间久了,难免会惹村里的已婚妇女说闲话,发牢骚,刘小琴自知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这些搅屎棍给赶出去的。 她思考再三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在这个地方建一个慈善学校,让这里的小孩几乎全部免费就读,只需要交一点报名费就够了。 于是,她靠出卖国家情报,出卖同胞的情报换来的钱财,创办了一所小学。 随着生源的不断扩招,她也聘请了当地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人来任教。 刘小琴在当地的名声也越来越好听了,不再是那个可以被人随便猜议的外来人士了,而是一位"慈善热心肠的好校长"。 她之前本就一直过着富足的生活,每日歌舞升平,哪能忍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贫寒朴素生活。 她经常背着这些老师偷偷在寝室里放着胶片,听着乐曲,别提有多小资了。 在那个年代,能用的起唱片机的人都是达官贵族,非这种寡妇买得起的昂贵物件。 平时常常为了打打牙祭,经常偷偷摸摸的去采购上好的猪肉来做红烧肉。 这天,刘小琴又在烧火做饭,锅中的红烧肉早已飘香四溢,闻着都会流口水。 她为了让这碗红烧肉更香更美味,准备去后边的菜园里摘点小葱撒在红烧肉上面。 可就在她出去之后,学校里的老师有急事需要找到她处理一下,找半天都没找到她,直到老师看到厨房烟囱冒着烟之后,才寻过来了。 站在门口就闻到了红烧肉香,味道是十足的诱人,这位老师连连喊了几句校长都无人应,她便索性进来瞧瞧,拿开锅盖,只见一碗色泽金黄的红烧肉。 一碗红烧肉放到现在的生活水平来看,的确不足为奇,可要放在六十年代那绝对是个大新闻,更何况是一位处处贴钱办学校的女校长。 此时的青年教师有些怀疑女校长的身份了,她开始不停的往返于各个相关部门,终于让她找到一丝线索了。 原来她就是当年臭名昭著的女特务汉奸刘小琴,很快,一队国家公职人员出现在学校并带走了这位"慈善热心肠的女校长",直接枪毙了。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