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空地间见证一对黄金搭档向战突击
微观训|雄鹰习虎步 猛虎谙鹰语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陆军某特战旅特战队员快速登机。张广东 摄
猛虎添翼,狂飙突进。不久前,陆军某陆航旅和某特战旅携手开展机降突击演练。这两支部队间的默契,格外引人注目。
演练中,他们的思考始终同频、目光总是一致……跟训的分分秒秒里,记者的观察越深入,这种感受就越强烈。
"心有灵犀一点通。"联战联训,贵在默契,也难在默契。他们之间的默契感源自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一路追寻思索。
走进飞行塔台,观察一道道"考题"的诞生;飞上云霄,记录一次次"破局"的过程;穿越丛林,感受一次次突击的艰辛……答案,就蕴藏其间——
这些年,他们主动对接训练计划,建立互学、互评、互考机制,官兵既学作战知识,又转思维观念,打开练兵全新视界。
这些年,他们主动携手作战课题研究攻关,聚焦"联"的短板、"通"的弱项,改进创新训法战法,不少领域有了极具开创意义的"第一次"。
这些年,他们共谋训练转型,开辟了山谷、密林、浅滩等多型训练场地,在不断磨合中,告别"形合"的浅层次,向"神合"不断深入。
雄鹰习虎步,猛虎谙鹰语。随着协同训练时间越来越多,默契感越来越强,两个旅熔铸出共同的价值追求,编织出共同的精神纽带,催生出共同的体系思维,携手向着更广阔的战场一步步扎实迈进。
空地之间,呈现出一幕幕崭新的练兵图景,见证着这对"黄金搭档"的向战突击。
陆军某陆航旅和某特战旅携手开展机降突击演练——
战位亲历|"黄金搭档"越来越默契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许浩杰 钟俊杰
陆军某特战旅特战队员快速机降,向某地域发起突击。向殷天卓 摄
暗夜点兵,"思想烽火"率先点燃——
联手出"考卷",实战思维在集智中催生
寒风拂动苍凉夜色,缓缓揭开乌云面纱。
莽原之上,陆军某特战旅营地内,鸟鸣清晰可闻。凌晨时分,一阵紧急集合哨音划破夜的寂静,战斗悄然打响。
初春时节,记者探访陆军某特战旅。没想到,刚刚到达营地,一场机降突击演练随之而来。
哨音入耳,如同鸣镝催征。暗夜中,特战队员们无声行动,麻利穿戴装具、请领武器。奔袭到达集结地点后,他们迅速按编组登车出营,向不远处的登机地域疾驰而去。
暗夜点兵,拉开了演练的帷幕。指挥车上,某特战旅副旅长刘勇一边跟参谋推敲演训细节,一边对记者说:"夜色掩护更利于战机安全机动,也便于特战队员渗透,接下来的演练才是真正的考验。"
车队驶入陆军某陆航旅机场,战鹰正严阵以待。寒风中,特战队员快速跃下军车,奔袭至各架战机前,与飞行员结成战斗编组,立即研讨作战细节。
此次机降突击演练,导调组并未告知太多内容。面对未知的战场、未知的对手,每一组搭档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这不仅需要行动上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思维上的心有灵犀。
旋翼下,飞行员和特战队员的机降准备短时高效。"调整改革后,我们两支部队营区毗邻,已携手开展了许多次训练。"飞行员吴顺利告诉记者,这种默契的产生,不仅源于"地利",更得益于大量训练后带来的"人和"。
"这个点位应该布设雷达""这样还不够,不妨让出一条路,引他们入套"……快步登上塔台,记者见到,短短数分钟内,一道"考题",由陆航旅领导"起笔",经特战旅领导出手"改写"。视角转换、观念交锋、目标融合,跨越兵种的推敲之后,"考卷"更臻完善。
走下塔台,朝阳已突破地平线,点亮夜幕。一架架战鹰振翅欲飞,钢铁旋翼卷起阵阵狂风,一支支全副武装的特战小队跑步跃进机舱,准备投入战斗。
狂飙突进,空地战斗渐入佳境——
共同谱"剑法",力量编组在联训中优化
旭日初升,染透天边云霞。
记者快步来到一架直升机前,铁翼飞旋产生的强大气浪,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在飞行员吴顺利的引导下,记者来到直升机的后位机舱坐下,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让人耳膜隐隐作痛。
此时,数名特战队员已占据机舱的侧翼舷窗、后翼舱门位置,敏锐地观察着四周"敌情"。随着耳机里传来起飞提示音,记者搭乘的战鹰腾空而起、快速突进。
"直升机侧翼和后翼防御薄弱,由特战队员补充侦察、强化火力,这是我们在多次协同训练中总结出的新‘剑法’。"飞行中,身边的特战小队队长卜晨告诉记者,他们通过不断优化力量编组,实现各作战要素的有机融合,努力锻造体系作战的"黄金搭档"。
记者了解到,为了优化力量编组,两支部队主动对接训练需求,调整训练时间安排,将训练计划统成一张表。这些年,他们互聘教员、互组搭档、互当评委,精研战法训法,联合授课、体系研讨、协同训练成为常态,持续强化官兵的全局意识和体系思维。
"发现‘敌’雷达,注意警戒!"战机飞抵某密林上空,飞行员吴顺利的一句提醒,让机舱里的气氛紧张起来。
面对雷达搜捕,吴顺利驾驶战机迅速下降高度,几乎贴着树梢飞行。记者感到一阵头昏目眩,心也悬到了嗓子眼儿,本能地紧紧抓住座椅靠背。本以为能目睹一场攻防好戏,没想到关键时刻,吴顺利竟然临机改变了航线,驾驶战机大角度转出,加速绕开了"危险地带"。
"我们还有任务,贸然打击并不是最优解。"驶离密林上空,吴顺利说,他已向先遣机降分队发送了坐标,呼叫他们支援打击。
不知不觉间,战机已飞临机降地域。特战队员列成纵队,快速跃出机舱,顶着钢铁旋翼卷起的阵阵狂风,顺着索降绳滑下,向前突进。
"5号,向3点钟方向侦察;2号、3号,占据前方山包,进行火力掩护;其余人从左翼迂回前进……"在卜晨的指挥下,一场突击行动迅即展开。
地面战斗打响,飞行员并未驾驶战机离去,而是向"敌"纵深突进,在特战队员的行动圈内不断实施机动。随着直升机主动暴露目标,两辆"敌"导弹战车突然杀出、一路追击,企图将这架直升机击落。
特战队员们抓准时机,兵分多路,向"敌"纵深突袭。
"疑似发现‘敌’指挥所,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奔袭途中,电台突然传来特战队员的声音。空中待命的武装直升机接到指令后,在特战队员引导下,实施超视距打击,成功摧毁目标。
"好一招引蛇出洞!好一个声东击西!"飞行员驾机以自身为"饵",与特战队员联手实施了"斩首行动",让记者大开眼界。
硝烟未散,训练版图不断拓展——
携手越"山海",体系能力在协同中提高
"停止攻击,向6号地域集结!"硝烟还未散去,一道紧急指令从"中军帐"发出,队员们迅速撤离。
"‘敌’增援力量正在赶来!"来不及多想,记者跟随特战队员向预定登机地点疾驰。
来到登机地点,一架直升机盘旋而至。众人快速登机,还没来得及坐稳,直升机就掠地而起,加速离开作战地域。
舷窗外,机群在空中不断变换战斗队形,以应对突发"敌情"。战机下,山川、树木、河流快速后退,一幅幅图景在记者眼前迅速变换。
"搭乘陆航战机,我们更加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特战小队队长卜晨说,近年来,他们携手练兵的时间越来越多、航迹越来越远、作战区域越来越广,从高山到密林,从滩涂到原野,战场景况越发多变、复杂。
两支部队进一步拓展融合深度,将互为条件训练从"定期协调组织"变为"自主常态开展",呈现出一幕幕崭新的练兵图景——
特战旅营区,特战连连长组织官兵学习直升机作战性能;陆航旅营区,直升机营营长同步组织飞行员学习特战手语。
一树之高,飞行员和特战队员共研战法。特战机枪手为战机"补盲",飞行员为特战需求不断修正飞行路线,体系协同逐渐从起降阶段延伸到作战全程。
陆航战鹰飞入特战营区。通过对训练场地进行改造,特战旅修建了可容纳多架次直升机起降的"机场",并建成多个小型停机坪作为机降点。如今,特战队员无需登车出营、机动集结,可直接登机参训。
共赴战场,携手打赢。这些年,随着两个旅训练资源的深度融合,飞行员和特战队员配合越来越默契,大大提升了体系练兵质效,体系作战能力在协同中快速提高。
向窗外看去,战机已飞抵机场上空。记者跟随特战队员跃离机舱,来到机场的一块空地上。此时,战鹰的油烟味和官兵的汗水味仍未消散,刚刚战斗的一幕幕场景已刻进记者头脑深处。
战幕落下,硝烟隐去。登上飞行塔台,记者透过窗户眺望——
不远的前方,机务人员正在对归巢的战鹰进行检查维护,特战队员仔细检查武器、收拢装具,等待着下一次出征。
更远的前方,虽是未知的图景,但下一张"考卷",已经在两个旅共同的复盘声中悄然"起笔"。
班长说|换位思考换出新天地
陆军某特战旅班长 曾运江
几年前,擅长伪装、格斗、狙杀等技能,是定义一名特战尖兵的标准;如今,想成为合格的特战尖兵,更要看其在体系中能将特战技能发挥出几成。
以往搭乘陆航战机,我们更像是乘客。特战队员的主战场在地面,更关注地面行动,而不会主动"抬头看天"。这种思维惯性,导致我们在协同训练中,一度出现组织指挥不当、作战细节考虑不全、战术配合衔接不紧等问题,屡屡被一招一式绊住手脚。
机降突袭训练中,乘机的特战队员总是希望机降的地点更加隐蔽,更接近"敌"要害部位,方便一击制胜;但出于飞行安全考虑,飞行员往往会选择将战机降落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域,这样一来,无疑为特战队员的后续行动增加了难度。
多次沙场"折戟",使我们不断反思,做出改变。首先是改变思维定势,飞行员要"低头看地",特战队员也要"抬头看天",形成一种"换位思维";其次,我们通过互学互评互考,打破专业壁垒,消除协同盲区,在体系"课堂"中不断加速重塑自我,逐渐实现两个兵种作战力量的有机融合。
如今,我们协商制订训练计划时,特战队员考虑的不仅是自身的作战行动,还要考虑战机的飞行航线是否安全、战机的空中防卫是否存在薄弱环节、机降中如何保证飞行员安全等问题,虽然作战筹划更加"烧脑",却更加符合作战行动需要。
(解放军报记者陈典宏、通讯员钟俊杰整理)
专家连线|在体系中练就制胜"铁拳"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教授 江游
"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未来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任何单一军兵种都难以主宰战场行动,任何作战行动都离不开体系支撑。要想在战争博弈中赢得"先手",就必须不断深化多军兵种联训,在体系中练就制胜"铁拳"。
近年来,我军各军兵种力量不断耦合融聚,在联训中逐步融为一体,战术战法更加多样、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纵观全军演兵场,制约体系作战的矛盾问题还有不少,一些短板弱项依然存在,体系作战能力提升的空间尚大,体系练兵的深度、广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联训必先联"智"。要迈过体系练兵的"沟坎",首先要打破观念的"藩篱",在思想上"破冰",破除守旧观念、守常思维、守成思想,增强主动融合的自觉,以大项任务、课题攻关为抓手,逐个解决协同什么、怎么协同的具体问题,在完成自我的换羽重塑中,实现与各作战力量的"攥指成拳"。
联训重在联"力"。只有把不同的作战平台、作战要素、力量体系有效统筹起来,才能形成制胜优势。要通过训练方式变革,推动各要素各单元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破解指挥协同、战法运用、体系构建、综合保障等难题,将诸军兵种作战力量融合为有机整体,聚合优势、释放效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场需要,掌握战场主动权。
联训更需联"心"。在运用体系思维改变各要素旧有习惯和练兵模式的同时,更需熔铸共同的价值观。各军兵种互为条件训练、体系对抗演练,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起训一起练,必须以体系融入度和贡献率为标准推进各项建设,以此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从根子上实现从"浅联"向"深融"的跨越。
乡野沐风,感受早春诗意风光!推荐您来打卡黔中这些地方乡野沐风,快约上亲朋好友,开启乡游黔中的旅途,到贵州的这些地方旅游,感受早春诗意风光。又是一年春来到,大地从沉睡中欣然醒来,每寸光阴都是,充满生机的模样,就等你来打卡旅游。2月18
小沧畲族乡湖光山色里的绿色振兴2月17日拍摄的小沧畲族乡七里村畲族古民居。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位于山仔水库之畔,周围山青水碧,湖光山色中自然与人文美景相映成趣。多年来,小沧畲族乡坚持生态与水源保护优先,
海南周刊快哉东坡旅行家罗浮山下四时春一处景点罗浮山下四时春文本刊特约撰稿金满楼惠州东坡食荔枝雕像。图片均为资料图苏东坡多才多艺,他是文人也是官员,是诗人也是词人,是书法家也是美食家。此外,他还是历史上有名的旅游达人,
读懂北京用骑行的方式在北京画一只兔!早春二月,万物复苏经历了疫情和寒冬的人们迫不及待走出家门,迎接春天的到来Chloe带你在紧邻北京中轴线的什刹海地区骑行画兔,祈愿2023所有人玉兔呈祥大展宏兔!对比地图和骑行图,结
尚志公安三维度发力擦亮雪上警务服务品牌在冰雪旅游季,为了欢迎中外游客来到亚布力景区帽儿山景区打卡,哈尔滨市公安局尚志市局牢固树立人人皆为营商环境事事关系公安形象的工作理念,结合两队一室警务模式三维度发力,实现冰雪旅游景
实体工厂的春天从2023年开始今年,疫情不再影响经济,万物复苏,各行各业也会回暖,同时竞争也会异常激烈,甚至会很惨烈。每个行业都会有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小型企业会被并购或者重组,甚至取消,不缺一些国企会介入,国进
雨水将至,如何科学饮食迎接春天?雨水科学饮食雨水节气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开始。在这个节气中,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也开始潮湿,很多人会感到食欲不振,容易出现口渴头痛等症状。因此,在雨水节气中,如何合
夜读春天款款而来,不辜负春光,不辜负自己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宁津融媒体中心主播司书翠,今天与您分享的文章是春天款款而来,不辜负春光,不辜负自己。春天款款而来,不辜负春光,不辜负自己文李廷英
捉奸的故事多年前,我买了一本张学良口述历史,神奇的是,里面有一张CD,原汁原味的老家东北话,听着实在是太过瘾了。一百来岁的老人家,性情又是百无禁忌,所以,但就他陈述的事实来说,我感觉挺靠谱。
暖心!象州县第二幼儿园志愿服务在行动3月15日晚上,在象州县体育广场上听到最多的话是今天广场这么干净整洁,空气都那么清新!原来是3月15日上午象州县第二幼儿园志愿服务队在体育广场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把草
陈辰露背装又纯又欲,网友,太吸人了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盛典年度明星(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以上就是每天给大家分享的娱乐明星写真系列图片集,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爱美的喜欢娱乐明星的兄弟姐妹们。这里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