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面面观丨以新场景打开消费新空间
最近,凭借"烤炉+小饼+蘸料"的烧烤灵魂三件套,淄博烧烤火遍全网。
同烧烤一起火出圈的,还有当地政府顺势而为、借势而进,推出的一系列"烧烤套餐":比如,新增21条烧烤定制公交专线、举办淄博烧烤节庆活动、3月31日前对全市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等等,前前后后一系列动作,营造起一个以淄博烧烤为核心的文旅消费大场景。
想象一下,去吃烧烤的你,下了火车不用打听,21条定制专线早就在车站等候,带你直达烧烤店;吃完烧烤,还有各种"烧烤+"的特色文旅项目任你挑选;回家再捎带点周村烧饼、博山酥锅等特产,这一趟出行体验,是不是显得丰富而又有层次感?
所谓消费场景,说白了就是一种融入。将商品融入到特定的场景之中,商品就具备了被认可的价值和可购买的理由,人们就有了为场景方案买单的意愿。场景的打造,不仅让消费更为便利、更具体验感,还会带动场景内其它领域的消费,可谓一举多得。
消费的便利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场景,从根本上说,解决的就是人们不便消费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如果缺失了相应的消费场景,居民日常消费就会受到阻碍。前不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这样的回归,就是致力于打造一种便民的消费场景,提升消费的便利度。近些年火爆的早市夜市、地摊经济等等,同样代表了这样一种趋势——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让手艺人能继续就业,让居民能享受家门口的服务。
解决不便消费的问题,要学会创场景。漫步青岛台东步行街,不需要看地图,利用AR实景导航就能找到自己的车和想去的店铺。走进东阿阿胶城,老字号展销、非遗文化展示应有尽有,白家大院、中医药文化馆等体验项目丰富多彩,让人瞬间穿越到清末民初……智慧商圈、地方特色街区、老字号集聚区等场景,既是对传统消费场景的有效延伸,也是对消费升级新需求的主动呼应,其带来的新体验,为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消费场景,既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也要结合自身的禀赋。从存量看,山东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手造、老字号、非遗文化等应有尽有;从增量看,近几年山东数字经济加快突破,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可以说,拓展消费场景,山东既有文化软实力,又有科技硬支撑。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在开拓上下功夫,才能以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打开消费新天地。
解决不便消费的问题,还要努力优环境。为守护淄博烧烤"烟火气",当地民警曾站在烧烤摊前喊话,提醒大家少喝酒多吃肉,保管好个人物品,平平安安把家还,赢得网上网下一片赞誉。在淄博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就提到,不仅要在社会治安、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开展守护淄博烧烤的护航行动,还要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积极引导烧烤业规范发展,这样一来,人们既能方便消费,也能放心消费,淄博烧烤才能长久繁荣下去。
消费环境的优劣,治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消费场景的打造,影响着人们消费的体验感。最近,山东开展"放心消费在山东"深化提升十大行动,出台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指引,指导经营者合理确定退货范围、条件、程序等,充分保障群众线下购物"后悔权"。有了这样的环境保障,消费场景才能释放出最大能量,让消费者的体验感更好、获得感更强。